陈坤论坛
标题:
【花木兰征文】《花木兰》之哭戏大平反
[打印本页]
作者:
chilli
时间:
2009-11-28 17:06
标题:
【花木兰征文】《花木兰》之哭戏大平反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3 编辑
《花木兰》昨天正式上映,我也赶在第一时间去捧了场。电影本身的含义并未成为舆论的焦点,反倒是影片的一个元素——哭戏的太多令不少人产生质疑。基于这点我想唠叨几句,以表达我对这种观点的否定态度。
1.哭戏之于影评人
《花木兰》在公映之前的一周内就被圈内的影评人看了个遍。影评刚出现的时候,主要还是把目光放在了电影质量和演员演技上面。可是随着个别人提出哭戏太多的问题之后,关于哭戏的论调就愈发明显,甚至达到足以覆盖电影主题的地步。其实真正表示哭戏过多的影评人不多,仔细看看那些衍生出来的报道就不难发现,当中的内容差别不大,有好些个根本就等同于复制了。所以“《花木兰》的哭戏成为‘众人’质疑的对象”这点,某程度上是被媒体放大的后果。
2.哭戏之于观众
《花木兰》从筹拍开始就一直强调民族气节,这对于爱国情绪泛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是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加上陈坤和赵薇的再度合作,关注影片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影评出来的时间比公映要早,未品电影先看评论的观众难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看到有某些地方的观影报告说“陈坤赵薇一哭,观众就笑”,我想说这些人看的是闹剧,不是电影。压根没把影片看进心里又怎能体会剧中人的情绪呢?又怎有资格以客观的态度给予电影真正属于它的评价呢?
3.哭戏之于文泰
在众多有关哭戏的诟病当中,陈坤被指责的比例较高。一开始是说“哭戏太多”,之后就变成“哭了11次之多”,虽然这个数字不是事实,但仍可见由于舆论的引导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已经过早把自己从电影里剥离出来,以一副找茬的姿态落座荧幕之下“隔岸观火”,而剧情,在还没露出真容之前就注定成为无用的牺牲品。可电影终究讲的是故事,“战场上绝不能有感情”是其中一个被强化的概念,而他们的一再落泪正正是“有感情”的最佳表现形式!这是电影想要制造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戏剧冲突,若然没有这些泪水,《花木兰》恐怕将是一部冷漠的人在冷漠的战场上进行冷漠拼杀的毫无激情的电影。文泰,作为花木兰的辅助力量而存在,看着木兰在自己的扶持下一步步成长起来,又怎么可能没有感受?文泰的父皇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子赶到战场上历练?是因为他连兔子都不敢杀;为什么他连兔子都不敢杀?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重感情的人。如果文泰已经满足了帝王的所有条件,他根本不会遇上木兰,之后的情节更是无从谈起。再者,他们身处的是战场,是炼狱,影片前半部分文泰放走带罪的木兰时就说过:“这是战争,没有以后。”也就是说,文泰每次见到木兰都是抱着最后一次的心态来面对她的,面对那个他最深爱和在乎的人。试问此般情况下的哭,何以为过?私以为文泰在某些场合即便表面上没有哭泣,心里也应该是流着泪的,为感动,为压抑,为无奈。谁说皇子就不应该拥有泪水?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反过来说,没有泪的就是好领袖吗?电影里就有个现成的例子,门独。恰如其分地,文泰的热泪和门独的无情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对比,是好是坏,立竿见影。
最后说点偏题的话。不单是《花木兰》,每部电影都是许多电影人努力的成果,在没看之前请不要下任何论断,自己的眼睛,才是最雪亮的。
---------------------------------------------------------------------------------------------------------------------------
这篇东东说不上是品味文泰的,要是不符合征文的条件就纯当是一个无聊的人在发牢骚吧,我实在是不吐不快。
作者:
非花
时间:
2009-11-28 17:18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3 编辑
好啊~LZ平反的好!
哭戲的評論是被誇大了
作者:
佟_安达
时间:
2009-11-28 17:24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4 编辑
我都没觉得什么哭戏太多
这戏其实挺好的 除了台词太超前了 演员、场面、特效、音响都做足了功夫
那些挑刺的 再好的片子 他们都不会拍手
作者:
胭脂
时间:
2009-11-28 18:14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4 编辑
看围脖上有人统计,坤有6场哭戏,花木兰才有11场哭戏,媒体和一些人总是有点别有用心。
作者:
tulip
时间:
2009-11-28 18:23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4 编辑
看围脖上有人统计,坤有6场哭戏,花木兰才有11场哭戏,媒体和一些人总是有点别有用心。
-------------
文泰6场,木兰15场
作者:
风景树
时间:
2009-11-28 18:27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5 编辑
写得太棒了:pj_040
作者:
噜噜
时间:
2009-11-28 23:17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5 编辑
没必要在乎媒体的说法。
一万个观众有一万种感受。
但我相信被文泰所感动的观众,绝对会比统计他哭戏的观众来的多。
有很多场戏,比如无声的眼泪滑落,其实非常能触动人心。
毕竟这是一个舍小爱成就国家的故事,很悲苦很虐爱。
哭戏人之常情。
看到有记者说一个皇子动不动就哭……
这根本就是来搞笑的,跟皇子有一块钱关系吗?
在花木兰这个故事里,陈坤皇子的身份显然并不是重点。
共同进退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军营里互相扶持日久生情才是精髓。
说白了,看戏是要跟着剧情跟着表演走的,完全用八卦的心情来看剧,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值钱。
媒体不过是需要个噱头来评论。
至于演技和演戏方式,观众看在眼里,见仁见智了。
作者:
海蓝
时间:
2009-11-28 23:35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6 编辑
每部电影都是许多电影人努力的成果,在没看之前请不要下任何论断,自己的眼睛,才是最雪亮的。
-----------------------------------------------------------------------------------------
姐说得很对
作者:
密坤
时间:
2009-11-29 00:30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6 编辑
写得好!尤其在某些舆论故意想以讹传讹来混淆视听时,这样正面的指正是值得的。我所看到的负面报道里,不难看出报道人的角度是冲着嗜血的欲望走进影院的,他们视情感为多余,这种下下级评论还被到处传抄转发。可耻。
作者:
xhxick
时间:
2009-11-29 00:31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6 编辑
平反的好,顶,我怎么就没有觉得哭太多呢,好像都是自然而然的了。
作者:
bestco
时间:
2009-11-29 06:06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2:26 编辑
很明显有些人是故意挑刺将这个问题放大。哭多少场不是重点,只要电影拍出来好看就行。
作者:
XIANGYUJIE
时间:
2009-11-29 11:19
写得好:pj_040
作者:
dream
时间:
2009-11-29 13:21
这是电影想要制造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戏剧冲突
===============================
很认同这个论点。战场上不可以有感情,只是个“冷”与“静”的讲法。
就算是战争,人终究是人,真的能全没感情?!
一个最好的将军,并不是在战场上杀最多的人,而是救最多的人。
作者:
菊花茶
时间:
2009-11-29 13:53
"在众多有关哭戏的诟病当中,陈坤被指责的比例较高。一开始是说“哭戏太多”,之后就变成“哭了11次之多”,"
===============
虽然是为陈坤辩解,但这样会加深看得人印象!
是不是这句改成:有人统计,<花木兰>中的哭戏,文泰6场,木兰15场,一些媒体和跟风的人莫名其妙地渲染和指责<花木兰>哭戏过多!
作者:
菊花茶
时间:
2009-11-29 13:54
文泰何其冤!
战场上不相信眼泪,是对的!但并不是没有眼泪,眼泪是表达人类正常情感情绪的发泄渠道!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文泰的泪正是反映了皇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也有自己的情感,他的泪既是为战场上那些保卫国家牺牲的将士而流,也是为身为女性的花木兰因为国家受到外敌入侵,而不得不像男人一样奋战沙场而流!作为一个皇子,看到自己国家的百姓,为了国家的安宁,背井离乡,与外敌奋战,心中的感慨也是无以表达的!
[
本帖最后由 菊花茶 于 2009-11-29 13:58 编辑
]
作者:
阿杰
时间:
2009-11-29 14:07
"在众多有关哭戏的诟病当中,陈坤被指责的比例较高。一开始是说“哭戏太多”,之后就变成“哭了11次之多”,"
===============
虽然是为陈坤辩解,但这样会加深看得人印象!
是不是这句改成:有人统计,<花木兰>中的哭戏,文泰6场,木兰15场,一些媒体和跟风的人莫名其妙地渲染和指责<花木兰>哭戏过多!
----------------------------------------
同意,把这个当作一个话题反复讨论和放大,效果适得其反。避免涉及这个话题是最明智选择。
如果有人跟风媒体说陈坤哭戏太多,就指明赵薇哭了15场,陈坤6场。
[
本帖最后由 阿杰 于 2009-11-29 14:08 编辑
]
作者:
素一
时间:
2009-11-29 14:53
写的好,尤其针对媒体那部分写的太好了。
作者:
chilli
时间:
2009-11-29 19:59
标题:
回复 #15 菊花茶 的帖子
我也知道11次这个是错的,但是的确有媒体提出过这种质疑。你的说法才是正确的,但是我不认为在这种时候将包袱丢给其他人是上策,何况那是V,请见谅。我改成了另一种说法,可能这样会更好点。
[
本帖最后由 chilli 于 2009-11-29 20:04 编辑
]
作者:
魔女的棒棒
时间:
2009-11-29 20:27
我都有点失望了
这情节
不过坤和微演的很棒呀
作者:
boluolulu
时间:
2009-11-29 21:43
思路清晰 写得好
作者:
kang640620
时间:
2009-12-1 23:24
看数字,哭是多了点。但看电影时我并没觉得突出呀
欢迎光临 陈坤论坛 (http://www.ichenk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