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标题: 新专辑慢慢谈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青    时间: 2009-12-20 23:48
标题: 新专辑慢慢谈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22 11:08 编辑

       看着大家这么踊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本不习惯发帖的我,也突然想冲动一把,来贴点儿自己写的东西。
       我是一个对唱歌很苛刻的人,所以每首歌都是听了数十上百遍以后才敢斗胆写出自己的感想(唱片不同于LIVE,是属于精雕细琢的艺术)。但是我所写的东西仅为自己的观点,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嘛,呵呵。
       今天先说说《镜子》吧,这是我个人在这张专辑中最喜欢的一首歌。歌曲按表达对象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唱给自己的,第二种是唱给对方的,第三种是唱给大家的。显然,这首歌是唱给自己的。简单、朴实的编曲让人能够立刻安静下来,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陈坤在处理这首歌时,也几乎放下了所有多余的技巧,呈现了最真实的状态。

       越是平淡的歌曲,就越难唱,这就是一首很难的歌曲。陈坤把握得很好,但我觉得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1、陈坤的吐词还可以更加放松,有些字的字头还是有些突出了,可以再轻一点点。那感觉就应该是自己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用声音来代替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庞。
       2、副歌的部分,声音有点小小的飘,这样会觉得前面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可副歌反倒变成了不那么成熟的男孩。不过,后面收回来了,我特别喜欢刚收回来时声音那小小的不稳定。
       3、听到CD的效果,这首歌的每一句尾音都没拖,此乃最正确之举。但某些句子我认为可以让呼吸音更明显的地方,不是那么的清晰。很多时候,我们不希望听到歌曲中有很明显的呼吸音。但这首歌不同,是自己一个人最安静的时候,唱给自己的,那是连呼吸都应该听得很清楚的。
       纵然有些小缺点,但《镜子》仍是我最喜欢的。


作者: 非坤不可    时间: 2009-12-20 23:56
2、副歌的部分,声音有点小小的飘,这样会觉得前面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可副歌反倒变成了不那么成熟的男孩。不过,后面收回来了,我特别喜欢刚收回来时声音那小小的不稳定。
—————————————————————————————————————————————————————
MM,你是一个对音乐非常敏感,简称乐感很强的人!!:pj_040
我也最喜欢《镜子》这首歌,或者说《镜子》这种类型的歌我可能全都喜欢
对你说的问题我理解的是前面的“成熟”是在给后面的“不成熟”做铺垫,跟《再一次实现》一样,呐呐自语之后情绪小爆发,这种声音前后反差形成的张力让我特别喜欢~~:P ~~~我也特别喜欢你说的收回来的那一刹那~~~: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非坤不可 于 2009-12-21 00:18 编辑 ]
作者: 五月的雪    时间: 2009-12-21 00:15
点评得很细腻

镜子也是我的最爱

同样觉得副歌有一点点小遗憾,不过我说不出来,看了你说的,好像就是这个意思,哈。
作者: 冬青    时间: 2009-12-21 00:42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22 11:09 编辑

恩哈,当然有强弱才有对比,只是觉得高音时可以让声音再抓得稳一些,这样更让人觉得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嘿嘿。

作者: kang640620    时间: 2009-12-21 07:00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22 11:10 编辑

早安!爬上来说声谢谢。你们都太专业了,佩服!

作者: 花花云彩    时间: 2009-12-21 07:37
楼主真的很厉害 评点很专业 :pj_040
我再认真听听去~
作者: 土猫    时间: 2009-12-21 09:21
呵呵...
作者: progz    时间: 2009-12-21 09:37
:handshake 我也是最喜欢这首歌曲。遇见你、蝴蝶和蔷薇刑也很好听。蔷薇刑是一首感觉非常特别的歌。
作者: yang    时间: 2009-12-21 09:59
《镜子》是我最喜欢的 一首歌       感觉最有味道   静静地听    竟有几次流泪的冲动   真的打动了我  我只是觉得前面伴奏部分有点“钢”     不够安静     高潮部分“谁给个真实的我  能触摸到的角落  当我抬起头的时候  能看见笑容 ”倒很好  我感觉坤儿处理得有层次   直击人心    特别喜欢这部分
作者: 四季    时间: 2009-12-21 10:11
MM好专业捏~:pj_040
作者: apple    时间: 2009-12-21 10:13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22 11:10 编辑

都好厉害啊,真有水平,插不上话。像我这种只能听出来诸如《老鼠爱大米》是口水歌的人,你们说的我都感受不能~~~:funk:


作者: 徊噵簡單    时间: 2009-12-21 10:28
专辑一定要大卖;P
作者: 你微笑时好美    时间: 2009-12-21 12:08
标题: 回复 #2 非坤不可 的帖子
你每次都在人家的帖子里抒发感想,亲爱的
他应该也跟你说“多发贴”。。。

楼主MM慢慢写,慢工出细活;P
作者: 熏衣草    时间: 2009-12-21 12:13
很喜欢镜子~~
作者: 171xiangrui    时间: 2009-12-21 12:17
原帖由 kang640620 于 2009-12-21 07:00 发表
早安!爬上来说声谢谢。你们都太专业了,佩服!


确实太专业了,飘~~~
作者: 坤迷SRJ    时间: 2009-12-21 13:06
感受的怎么那么细致入微呢,非常羡慕LZ 的赏歌水平:pj_040 !
作者: 123YL    时间: 2009-12-21 13:14
LZ好专业啊,厉害、厉害!佩服、佩服!:pj_040
作者: 遇见你    时间: 2009-12-21 13:27
好专业!佩服!:pj_040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09-12-21 13:34
先搬张椅子,慢慢欣赏
作者: 冬青    时间: 2009-12-21 13:48
天呐,这么多人都在回帖,真的把我吓一跳。昨晚刚刚发完这帖,我的电脑就突然崩溃!本想今天继续的,看来只有多等几天了。 关于前奏出来过硬的问题,我最先也注意到了,当时也写了但又删了,是因为在没听到CD前,我不敢妄下判断。我们现在能听到的,都是网上的版本,被压缩得太多,无法听出许多演奏和演唱的细节。   还有,关于鉴赏音乐,我也只能谈谈我的小小经验:音乐需要慢慢品,一遍一遍反复听,先听几遍这张专辑的歌,有个总体的感受,然后再听同一歌手以前的唱片,听完后再回到这张专辑来,仔细品味。这样你会听出很多东西的。    用手机写实在痛苦!只有等过几天再继续写了,不过还是会每天上来看看大家的感受啦,喜欢大家讨论,嘿嘿。        真想现在听到CD啊!下次会写我在这张专辑中第一首爱上的歌,你们猜猜是哪首吧?哈哈哈
作者: 沉默着沉默    时间: 2009-12-21 13:55
谢谢! 《镜子》得到姐姐专业的点评了   呵呵~

我也最喜欢《镜子》 这是听了十首歌下来的第一反应  当然其他的歌曲也都很喜欢  

《镜子》的感觉就好像是能引起人内心的某种共鸣  所以听到心痛;P
作者: 冬青    时间: 2009-12-21 18:06
呵呵,妹妹也来看我的帖啦,可惜我电脑坏了,今天不能继续写了,过两天再写哈
作者: 冬青    时间: 2009-12-26 23:15
今天继续开工写啦,想说说《蝴蝶》。
     说来《蝴蝶》是我爱上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为什么会是这首?因为我一直很偏爱三拍子的歌,不管是3/4拍,还是6/8拍,旋律中都透着一种轻盈的悲伤。这首歌据我初步判断应该是6/8拍的,但我常常也会判断错啦,希望知道正确答案的高人指点指点吧。
      首先为什么说到节拍呢,因为三拍子的节奏是不好唱的,在只有曲的时候可能强弱关系还比较好掌握,但是加上词以后,就又会有一些变化。陈坤唱出了这首歌的韵律,并且把词曲融合得很好,听起来很自然。我一直认为,陈坤的声音最大的缺点是厚度不够,而这首歌却让他的这个缺点变成了优点。蝴蝶的飞舞是很轻盈的, 所以在演唱的时候也需要听起来连贯轻盈。这样的演唱,绝对适合陈坤。

      优点很多,我说不完。我总爱挑毛病,说说不足吧。
      1、觉得这首歌在乐器的使用上有些局限。《蝴蝶》中如果加入更明显的提琴的声音(特别是在间奏的时候,能有明显的大提琴的声音)那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2、演唱始终是我最关注的。刚进的时候,是一个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意境,声音控制得很到位,只有一个小细节,“有熟悉的感觉”这句在“熟悉”二字之间偷换了一小口气,让我觉得有点小遗憾。在这里如果不换气,但仍然空半拍,会不会更连贯呢?这种声断气不断,会有无限的韵味。

      3、第一段的副歌层次其实唱得挺鲜明了,但我觉得,其实可以把“一身疲惫”稍微唱得弱一点点,懒一点点,与后面“等待着起飞”形成的对比更加鲜明。

      4、我超级喜欢“等待着起飞”这句中间的真假声转换,很自然,很流畅,完全没有疙瘩。但是我觉得在每一次的那句“只是一个瞬间”的“只是”二字之间的转换就有点小问题咯。最后一次的“是”有点小不稳定,是一种升华,而前面几次是不应该呀。我分析了一下这个原因,可能是气息没用够的原因吧。
      5、最后的那一段反复,其实伴奏已经弱下来了,这时是应该人声突出。但是为了最后的爆发,我认为在刚进来的“安静”二字可以稍微轻一点,然后再渐渐把声音拉起来,这样会更加有层次感。

      整体来说,这是一首非常完整的作品,词曲都非常非常美,让我听了不会流泪,但是会独自坐在夕阳下发呆(发呆是我最享受的状态)。久久回味,即使现在没有听到音乐,我的脑海里也能播放这首歌。很好,这样足矣。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31 00:02 编辑 ]
作者: 晓梦蝴蝶    时间: 2009-12-27 05:54
点评很专业,佩服。我也最喜欢《蝴蝶》,一首让人感动的歌。
作者: 冬青    时间: 2009-12-31 20:47
       今年的最后一天,提前祝愿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心。
      继续说专辑里的歌吧。这几天听得最多的一首歌,《什么都没留》。
      如果说《镜子》是我喜欢晚上听的歌,那么在白天,我最会选择听《什么都没留》。可就是这样一首好歌,让我最早在线听的时候,被遗漏了,很是可惜啊!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当第一个鼓点想起,我就对它产生了好感。节奏,节奏啊,这种节奏的歌总是让我欲罢不能,屡试不爽!这种节奏的歌,听起来很有弹性,但又不像真正的快歌那样轻浮。有弹性、有张力,却又不费耳,爱跳舞的人更是会有翩翩起舞之冲动。
      个人认为,整首歌最让我惊喜的是中间的间奏,吉他加鼓点,我似乎突然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红衣少女舞蹈,是什么舞?本来听起来像踢踏,可又觉得不是,想到了那种最贴切的舞种,可我说不上来名称。
      
       还有,整首歌层次感很强,也很具有完整性。陈坤唱得很流畅,气息运用得也连贯均匀,感情把握得恰当,听起来收放自如。从开口第一句就能勾住人,在整首歌中没有用太多的装饰音,只是通过强弱的变化和一些句尾的停顿,演绎和丰富歌曲。最后那段哼唱,有点free style,不会觉得花哨,还挺自然,呵呵,不错。

       当然,完整并不代表完美,永远没有完美的演唱。如果在一首歌中,我找不到任何不足,那我便会觉得无趣,因为我几乎可以肯定它依靠了许多后期制作。关于这首歌,我觉得这样唱就挺好了,如果真的要挑剔陈坤的唱,我就挑一个字的处理,即第一段“我没来得及承受痛”中的“痛”字。我觉得这个字唱得不够痛,如果能够唱得更弹,那我一定会更“痛”。(成都的朋友别误会,我说的弹,不是你们说的弹的意思啦,此弹非彼弹,别误会,呵呵^^)
       还有一点我觉得不足的,与陈坤的演唱无关。我觉得这首歌里,吉他的演奏不够出彩。我认为这首歌中,吉他的感觉是稍有偏古典的感觉,挺好,但是总觉得似乎少点力度,少点起伏,有点小遗憾。


      说完歌曲本身,我还想说说故事。最早听这首歌时,我肤浅的认为这是一首情歌,虽然喜欢,但确是单纯的喜欢一个作品。无意间,看到某篇报道说,陈坤是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外婆,勾起了我想更进一步感受这首歌曲的念头。再闭上眼听,眼泪就不自觉的流着,我想到了自己最小的妹妹。
       妹妹出生在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在妹妹3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舅妈,只有34岁的生命,患上了骨癌。做了手术,可是依然无法阻止渐渐逝去的生命。每天剧烈的骨痛和伤口的出血,让往日漂亮活泼的舅妈变得虚弱。短短半年时间,舅妈就离开了人间。临走前那段时间,正是春节,我去看望她,她给了我最后一次压岁钱,然后拉着我的手,说:“以后帮我好好照顾妹妹。”舅妈面色苍白,眼中含着眼泪,笑容却依然美丽。她给妹妹谢了一封信,说等妹妹18岁了,再给她看。舅妈就这样安静的走了,可我们没有人失声痛哭,因为我们都觉得她还在我们身边。
      年仅3岁的妹妹,总是陪伴在病床旁的她,跑到母亲的房间,看到床上没有母亲的身影,她疑惑的问:“妈妈呢?”舅舅告诉她:“妈妈去北京治病了,治好了就回来。”于是,妹妹再没吵着要妈妈。想妈妈了,她就把妈妈的照片拿出来看。
      第二年的清明,舅舅带着妹妹去扫墓,把真相告诉了4岁的妹妹。妹妹仿佛懂得死亡的意义,在墓前痛哭。妹妹一夜间长大了许多。
      半年后,舅舅与一个善良的阿姨再婚了。阿姨对妹妹和舅舅都很好,懂事的妹妹也从来不在阿姨面前提起自己的母亲。可是夜里,她还是会偷偷抱着自己母亲的照片入睡。有一天,舅舅告诉妹妹,他做梦梦见舅妈了。妹妹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着舅舅。
      去年,妹妹上小学2年级了。放寒假时,妹妹来我家玩。一天,我给她检查作业时,看到她造了一个句子,“如果妈妈还在,她就能在我三岁以后还能陪我玩了。”我鼻子一阵酸酸的。
      听到《什么都没留》,我似乎能体会到妹妹长大后,看到自己母亲给她的信时的感受。我只希望,没有母亲陪伴的成长岁月,依然可以充满快乐。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30 14:00 编辑 ]
作者: 原乡紫    时间: 2010-1-2 23:11
楼上学习帖:pj_040
这样的倾听让人长知识。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4 01:05
       今天说说《一个人记住就好》吧。
        这首歌是我认为此专辑中,最难唱的一首歌。此话一出,一定有许多人否定,旋律不难,音域不算太宽,怎么会难唱呢?当然难唱了,这首歌难就难在气息上。气息对于唱歌,就是地基对于建筑那么重要,没有好的气息,再好的声音也是浪费。歌中有大量的句子,句中是不能换气的,而且连偷换的机会都不给你,所以没有足够好的气息,唱出来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听起来七零八落。加上这又是一个三拍子的歌,节奏的把握本来就比其他的难。综合起来,实在不是一首容易之作啊。
       纵然有难度,ck同学完成得还是很不错的,呵呵,那是必须的。

       钢琴和小提琴总能把意境烘托得很到位,于是,人声一出,你早已被带入了香气环绕,烛光动摇的空间里。我很喜欢“渺小”两个字的处理,中间用一个真假声的转换,细腻的唱出了那无奈的微不足道。“爱情像个玩笑”的“玩笑”用真声,唱出了“偏得不到”的讽刺。
       总觉得“不是我的我不要”这句如果不用哭腔,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顶上去,会更能显出其不屑之感。
       我很喜欢副歌的部分,特别是“哪怕世人的嘲笑,也当作荣耀”这句,歌颂的是坚定的自我。
       不过,那个“忘不了”三个字,我怎么感觉声音又有点飘呢?这个问题不仅在这首歌出现了,我琢磨了很久,今天突然想到了,还是气息啊!犹记得曾几何时,老师说过,越是高音容易上的人,高音听起来越是抓不稳,因为嗓音给了我们方便,所以就在气息上偷懒。因此,在唱高音的时候,切勿偷懒啊!一定要用足够的气息来支撑。

      《一个人记住就好》这首歌,在整张专辑里面,并不算一首能让人听了就能记住的歌,但如果你就此错过,就太可惜了。ck的歌声中透着不屑与睥睨的勇气,是我为之着迷的。
       一个人记住就好是一种情感态度:谁说爱一个人就要让他知道,爱只是我一个人的事。过往的美丽,我一个人记住就好。
       一个人记住就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虽渺小,但没有人能够撼动我的内心,“哪怕世人的嘲笑,也当作荣耀”。所有的悲伤与快乐,无关其他人,我一个人记住就好,因为“我痛苦却骄傲”。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4 02:23 编辑 ]
作者: 小暄    时间: 2010-1-7 02:10
不太懂音乐,感得到他的用心,很好听,从影迷转到歌迷了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7 12:38
标题: 回复 #28 小暄 的帖子
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太大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是懂音乐的,因为我们都能听懂音乐中真挚的情感,这样就足够了。我也觉得这张专辑的歌都挺好听的,没有垃圾歌、口水歌。我写这些,是因为自己把它当作学习的笔记,因为我爱唱歌。唱歌的人,徒有一腔的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用怎样的方式去呈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嘛,呵呵。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10-1-7 13:35
很专业啊~~我也最喜欢蝴蝶,觉得这次编曲还是挺有心得的,比较多用到了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甚至吉它~~~~我一直觉得坤少的声音其实在低音部分的慷懒迷人之外,他的高音部分是可以做到很干净的~~所以有时候会觉得钢琴提琴为主的伴奏与他是非常适合的,以前有一首歌大家可能提到比较少的,《光环》~``我一直想着用钢琴单独配曲他的演唱配合幽兰的背景,有些孤独有些清冷的感觉是非常符合他的个性特点的。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10-1-7 13:37
他不适合配曲太过分强烈的曲子,比如《谜》《独一无二》

《谜》也不能说失败,至少比独一无二进步多了,在快歌的节奏把握和气息上,很明显谜里面进步多了~~但我更觉得这是他一次自得其乐的尝试,声音里听得出来,他真是在玩,自得其乐的玩这首歌曲,但强烈的配曲把他的声音压住了,有些遗憾~~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7 17:40
标题: 回复 #30 好望角 的帖子
我也觉得钢琴和提琴的配乐适合他的声音。《光环》是一个不错的作品,我印象也挺深的,我一向比较喜欢非主打的歌曲,嘿嘿嘿。你的想法不错啊,有想法就要去试,弹来试试吧。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7 17:53
标题: 回复 #31 好望角 的帖子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要把《独一无二》也收录进来。坦白的说,我一直没有把它当作这张专辑里的歌。
一张唱片里必然会有快歌,但我觉得快歌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虽然他确实不太适合这样的快歌。但就像你说的,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这类风格的歌,他唱得紧了点儿,他是在玩,可还玩得不够,声音没有调整到这种歌该有的状态。或许下一次,他就能玩得得心应手了呢,哈哈哈。
作者: 一一    时间: 2010-1-7 18:07
大爱镜子~:sms28
作者: chengzhihui    时间: 2010-1-7 19:58
楼主,你听得真细腻啊,佩服!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10-1-7 20:20
标题: 回复 #33 冬青 的帖子
就象前面加的bonus一样吧,《独一无二》的确是多余的,完完全全的广告歌~~与整张专辑格格不入啊,俗话中讲的画蛇添足就是这样吧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10-1-7 20:22
《一个人记住就好》被楼主这样一讲解,我算是明白了,我喜欢坤少唱这首歌的那种激昂小清高的劲儿~~~~但总觉得换气有点问题~~原来是难度太大啊
作者: lsy1991    时间: 2010-1-7 20:34
镜子是我的最爱
作者: shaoqing123    时间: 2010-1-7 22:45
路过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8 20:29
       看到有许多人在谈论陈坤的声音,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吧。
       数年前,第一次听到他唱歌,我就说这人声音不错,音质好,辨识度也还挺高,应该属于男高音。基本功还是到位的,发声、咬字都正确,没有大问题。气息不算很好,但也不差。(当时我爸就说啦,人家是考起东方歌舞团的,怎么也有两把刷子嘛,哈哈哈。)
      他的中、高音干净、清亮,但厚度不够。这个厚度不够,在低音表现得更突出。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他唱歌,还有他演戏时的台词上,比如在《花木兰》里,木兰说自己不想再打仗了,他站在木兰身后说“谁想打仗……(省)”那一段,他的声音就没有沉下去,架势是做出来的,呵呵。
       这又存在于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重庆人声音普遍如此。重庆人声调高,男人大多属于中、高音,女人多是次女高音和女高音,声音都不太厚,低音大多都不怎么雄浑。这个应该与重庆的气候、重庆人的饮食习惯和说话的声调和语气都有关系。
       每个人的声音都存在一些无法纠正的问题,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当然作为一个歌者,有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些小修饰,把这些缺点变成一只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可以通过改变共鸣腔的位置来获得一种不同的声音之类的。此问题只能由他自己去琢磨啦,呵呵。
      关于ck声音的问题,也有办法可以稍有改善。第一,就是要练气息,毕竟气息是声音的地基嘛,要声音听起来浑厚,就必须有足够的气息来支撑。第二,就是在平时说话,特别特别是说重庆话的时候,尽量将声音放低,这个需要坚持。
       这个问题我也存在,所以有一些小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啦,嘿嘿。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4 02:24 编辑 ]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10-1-9 13:09
辨识度的确比较高,这是陈坤作为歌手的优势,就象我曾经喜欢过一阵子的快男王铮亮,当时比较的时候觉得他乐器好,声音好,唱得也好,也有才华,但总达不到很喜欢的地步,后来想想就是那种个人的东西吧,他的声音辨识度就不怎么好,唱这样的歌手其实很多。

最近小亮哥也发新歌的,特意听了听,还是那个问题,如果不说是他唱的,我完全听不出是谁
作者: 叶落无声    时间: 2010-1-9 14:01
评论的好专业啊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9 18:01
标题: 回复 #41 好望角 的帖子
小亮哥确实多有才华的,手风琴和钢琴都很棒,创作也不错,唱歌不是他的专业,他只是喜欢。就如你说的,他唱得不错,但就是声音辨识度不够,演唱缺乏特色。新专辑一般般,歌词不好。 其实陈坤唱歌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是演员。有些歌不是他自己的情感,他懂得去进入歌曲的氛围,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他也不是全都能演绎到位,这个还需要好好磨一下啦,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9 19:48 编辑 ]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1 00:57
      终于忙完了,上来才发现,自己还有好多没写呢。
      今天谈谈《遇见你》吧。这是一首挺好听的情歌,还比较耐听。其实听到这首歌,我会想到Eason的《好久不见》,同样的状态,不同性格的人,所表现出来不同的情感态度。
      过往的美好,都在心中扎根,可它终究不是现在时。曾疯狂迷恋于《好久不见》里,那份遗憾的美丽。
      如今听《遇见你》,让我有了一份新的理解。歌曲用不算悲伤的节奏,诉说着内心浓浓的情感。
      想起了我那老不懂事的哥哥,对我说起的那份曾经没有好好珍惜的爱情,他的眼中充满了我未曾见过的孤独。
      或许《遇见你》诉说的,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态度吧。
      遗憾的是,这首歌在整张专辑里面摆放的位置,是一个不会让人注意的角落。特别是排在《什么都没留》后面,让我觉得有些不合适。两首歌的节奏有些相似,难免会让人感到一种惯性的疲劳。
      不过,陈坤在演唱这首歌时,是对唱腔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变,把共鸣腔升高了一点,使歌曲听起来没有那么沉重,而其中又透着一种轻描淡写的、深深的眷恋。可同时,不足之处也表现出来。一开始那种温柔的落寞,我是非常喜欢的,差点没起鸡皮疙瘩。可唱完前两句以后,我会开始觉得他在唱这首歌时的连贯性稍微薄弱了点,总感觉气息不够均匀,让我觉得吐字也变得不那么柔软。哎,气息啊!
      副歌的部分,还比较好,挺流畅的。只是在唱一些闭口音的字(如“今”、“子”、“气”、“一”)时,咬的紧了点点。应该把腔体打开点,通俗的说就是把后牙开大点唱。
      后面“失去的一切当做是悲伤的终点”一直到“某个转弯处不是刚好遇见”,如果能够用更多的胸腔,听起来更有内力,就更好啦。个人觉得,紧接着的那个“如果今天能够遇见你”是唱得最有味道的。
      结尾两句,意犹未尽,弱起弱收,让歌曲变得完整。
      整首歌的感情脉络,唱得是到位的,就是在一些细节的字句上,还可以有所改善。在一个分句里,也可以多一些变化,让它听起来有丰富。当然这样的变化也不宜太多,因为太多就会让人觉得花俏,失去了真挚的情感。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


      每次写的这些,都是自己真实感受。其实,当你开始关注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更加包容他的不足,因此也变得小小的盲目。我觉得自己不能做到完全客观,这世界也没有人能够做到客观,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太强大了。我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站在一个我认为较客观的角度,去聆听,去感受,去判断。
      我知道在这里的,都是因为陈坤来的,音乐本身的光芒往往会变得模糊。我一直认为,用心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感悟生活的方式。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与我一样,不仅在陈坤的世界里寻找共鸣,还能在陈坤的音乐里找到些许共鸣。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1 01:42 编辑 ]
作者: 熏衣草    时间: 2010-1-21 16:36
LZ好专业哈:pj_040
作者: 伊莲    时间: 2010-1-21 17:12
好专业的LZ:pj_040
作者: 白噪音    时间: 2010-1-21 19:26
好精致的评价,相当理性。的确是“苛刻”哈哈。不过足见专业。我也喜欢,从前奏开始就很惊喜,因为我喜欢英伦,所以这种调调超级和我的胃口。
作者: 子非鱼    时间: 2010-1-21 22:19

强帖
居然现在才看到
看到LZ前面说到陈坤的声音,
他的声音在中音区醇而不粘不腻,在高音区清而不透不破,总体来说是很干净舒服,可以抚慰又不痛彻人心可以明亮又不咄咄逼人的声音。
但凡事都不会完满,水至清则无鱼,声音太干净了就少了变化输了丰富。我想他的声音的“薄”就薄在这里了吧,和气息和技巧无关。所以他的歌的配乐对他也尤为重要,乐器不能太丰满磅礴,会压住声音的表现,又不能通曲太过简单,放任他的声音独自表达而不应和。这次的《谜ME》在我自己的感觉来说,在这点上并不比《再一次实现》做得有多好。
这十首听了一个月了吧,很奇怪我最爱循环的是《遇见你》,在录音版的CD来说,我认为这首歌是他情感表达得最为外向的,配乐与合声在整曲上是最周到的。
最可惜的是《谜》,曲和词都好,词是那么的契合他,编曲也体贴到他的音色,不过感觉就差那么一点,少了点恣意的态度放肆的姿态,这也许源自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对于一个演员是必要的,也许源自他正统声乐训练的基础,但是在不同曲风里穿梭的歌手来说,松一些也许会有意料外的效果,他是一个好歌手,甚至好过很多歌手,只是缺少玩儿音乐的调调

[ 本帖最后由 子非鱼 于 2010-1-21 22:21 编辑 ]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1 22:50
标题: 回复 #48 子非鱼 的帖子
刚一上来就看到这个回帖,非常喜欢你的评价。关于陈坤的声音,我认为每个人喜欢的音区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能说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我喜欢的就是他的中声区,我觉得他的中声区和他的眼神一样通透却又带着迷离。纵然可能感受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能确定的是,陈坤的声音是好声音,哈哈哈。
    至于那些不足,我认为声音本质的东西确实是难以改变的,讨论那个是徒劳。因此我所提出来的,都是现在还能够改进的点,并且是我认为通过这些小改变,能够达到大成效的。但是这毕竟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别人能够完全接受。概括的说,现在陈坤演唱真正的不足,在于他对自己声音的驾驭,还不能达到如鱼得水的境地。能够良好的驾驭自己的声音,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达到了把一首歌唱好,但还不能做到玩音乐。想要玩转音乐,就必须有更加扎实的基本功,更加丰富的延长经验,这都是日积月累的东西,急不来。或许这样你会认为我说得太笼统,但是声乐原本就是抽象的技术,再从技术上升到艺术,而这其中的历程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
    《谜》恰好是我明天想写的,所以明天再详谈吧。
    喜欢这样的讨论。如果你会继续看下去,希望你以后也能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样大家才能共同学习,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1 23:06 编辑 ]
作者: 子非鱼    时间: 2010-1-21 22:54
标题: 回复 #49 冬青 的帖子
哈哈...俺是后妈型的
嫩快写吧
俺还要看蔷薇刑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1 23:13
标题: 回复 #50 子非鱼 的帖子
呵呵,《蔷薇刑》啊?那你千万要沉住气,我怕会让你失望。因为对于那首歌,我可能会相当严厉。看到别人对那首歌的评价,我觉得我的解读与大家会有分歧。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1 23:15
标题: 回复 #47 白噪音 的帖子
我曾一度迷恋英式摇滚,那简直是沉迷啊!呵呵。可最近一年不知道是不是老了,回归古典了。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1 23:20 编辑 ]
作者: 子非鱼    时间: 2010-1-21 23:18
标题: 回复 #51 冬青 的帖子
摊手
俺前面那个回帖提了自己最有话可说的两首歌都没提到蔷薇刑........
所以你也不必有这个担心,随意写吧
;P 但是你若批评的是mv俺估计会奋起反对滴
PS:你去听他的演唱会么?
俺坦白俺是想勾搭同路人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1 23:24
标题: 回复 #53 子非鱼 的帖子
哈哈哈哈,不是MV啦,放心,我谈的都是音乐本身。
很遗憾,演唱会去不了,希望你能够找到其他的人结伴。
作者: 子非鱼    时间: 2010-1-21 23:39
标题: 回复 #54 冬青 的帖子
嗯,好
俺觉觉去了
《镜子》是俺这一个月的睡眠曲
作者: Forever坤1992    时间: 2010-1-22 15:02
好专业呀!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2 17:35
      来说说《》这首歌吧。
      许多人说这是陈坤在唱自己,而我听到的第一反应,这是属于所有水瓶座的歌啊,呵呵。非常典型、非常真诚的水瓶座的人生态度。用这种的方式向别人展现着自己,但永远不会是自己的全部。其实不是不愿意让别人了解,只是因为说出来别人不理解。在别人的眼中,水瓶就是异类。可那又怎样,“就算我就是最小那一小撮,我不愿意凑合”。
      词、曲、编曲都很不错,英式摇滚,不会觉得吵,懒而不散,柔软中浸润着爆发力。喜欢开始16拍的贝司,听起来干脆,让人会有期待。但是,哎,我又要说但是了。首先,我觉得陈坤在唱这首歌时,有一个小小的误区,这首歌的慵懒与不屑当时必须的,但是那是态度、是感觉,不是口腔中的状态。在没进副歌之前,后面的腔体压得过于低了一点点,所以听起来稍微有些窄、有点干。副歌的地方开始放出来了,第一段的副歌挺好,比较通透。第二段的就总感觉声音和乐队有些大家。仔细听了一下,发现了,这副歌又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他说《花木兰》里那段台词时,同样的问题。声音不够实在,搭起了框架,却没有将其填满,声音有点虚,所以张力就显得不够。唱摇滚时,声音要求最主要的不是声线,而是爆发力和张力。并不是陈坤没有这样的张力,而是他当时唱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张力。要想发挥出来,必须调整状态,多运用胸腹的力量,少用喉,让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更像从内心的爆发。
       其实在整首歌,陈坤都还是在认真唱歌,所以在表现那种不屑的态度上,还没有达到淋漓尽致。其实,在真正演唱的时候,忘掉这是在唱歌吧,忘记了表演,忘记了歌唱,才能真正的释放。练歌和录歌的时候当然一字一句的抠,但是这首歌当然要听现场才会有意思。真正唱现场的时候,别管技巧,别管音准,别管动作帅不帅,表情是不是狰狞,只要能真正的投入和完全的释放,那么破音、沙哑等等都会变成无法复制的经典。
       另外,想说自己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太好了,哈哈哈。
作者: dream    时间: 2010-1-22 18:02
呵呵,楼主终于说到《谜》了。这首歌让我想到2008年的杂志"Hislife",不知何解,一直念念不忘这本杂志里面的图片。很赞同楼主的看法“忘记了表演,忘记了歌唱,才能真正的释放…那么破音、沙哑等等都会变成无法复制的经典”。(题外话,让我想起“The Cranberries” )
或许用拍照时的那份随意和放开去演绎这首歌,加上现场乐队的配合,效果会让人惊叹。我一直在期待…
作者: jesicalee    时间: 2010-1-22 18:08
但是这首歌当然要听现场才会有意思。真正唱现场的时候,别管技巧,别管音准,别管动作帅不帅,表情是不是狰狞,只要能真正的投入和完全的释放,那么破音、沙哑等等都会变成无法复制的经典。
--------------完全同感,所以从12530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俺就一直在碎碎念LIVELIVELIVE,强烈的期待和乐队的合作版

由此又想到蚂蚁,确实那时候声音条件不完美,是声带出问题的阶段,但是那个状态却更感染人,大概就是足够投入吧,音乐说到底是要感染人的,其他技巧声线条件都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服务,同理的还有高音破音了的现场清唱《天亮了》

不过CD版我个人觉得有个亮点,就是那句“我自得其乐~~~~”,一定要带上波浪线XD,因为有种很肆意的感觉,这句最有玩乐的态度

希望演唱会上的完美爆发!

[ 本帖最后由 jesicalee 于 2010-1-22 18:15 编辑 ]
作者: 倾听红蔷薇    时间: 2010-1-22 18:25
原帖由 冬青 于 2010-1-22 17:35 发表
      来说说《谜》这首歌吧。
      许多人说这是陈坤在唱自己,而我听到的第一反应,这是属于所有水瓶座的歌啊,呵呵。非常典型、非常真诚的水瓶座的人生态度。用这种的方式向别人展现着自己,但永远不会是自 ...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唱这种类型的歌曲

LZ评价的很到位,多么希望他能够再洒脱一下,演绎得更具个性一些。此歌表达还是收敛了
作者: 倾听红蔷薇    时间: 2010-1-22 18:27
原帖由 冬青 于 2010-1-7 17:40 发表
我也觉得钢琴和提琴的配乐适合他的声音。《光环》是一个不错的作品,我印象也挺深的,我一向比较喜欢非主打的歌曲,嘿嘿嘿。你的想法不错啊,有想法就要去试,弹来试试吧。


很多歌手的主打曲都不是最好听最耐听的。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2 18:36
标题: 回复 #61 倾听红蔷薇 的帖子
恩,对的,主打歌往往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所以我从小到现在,喜欢的往往是专辑的最后一两首歌,呵呵。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2 18:42
标题: 回复 #59 jesicalee 的帖子
呵呵,对哈,我竟然忘记说这个“乐”字用装饰音,唱得挺妙的。
惭愧的是,你们想到的都是陈坤以前演唱时的事,其实我想到的是我去看陈奕迅演唱会时他唱《浮夸》,最后一句破音,太经典了,我当时就失眠了一整晚,并且回味至今啊。
相信陈坤在演唱会唱《谜》的时候,能够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经典吧。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2 18:48
标题: 回复 #58 dream 的帖子
恩,其实这样的歌更多的魅力都在于LIVE,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期待,但归根结底都是期待他的释放,因为那才是摇滚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 jesicalee    时间: 2010-1-22 19:01
标题: 回复 #63 冬青 的帖子
为EASON的《浮夸》再挣扎着回个帖,我这个网速真是让人疯狂啊,现在俺的状态去唱蚂蚁一定更有FEELING~~~

很喜欢EASON的现场,他的拉阔音乐会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他那种放松的,自我的状态,可惜就只有视频看,去年也看了他的演唱会,不过体育场真不是个欣赏的好选择,主要是感受气氛去了

冬青MM的帖子内容太丰富了,俺要想好了一个一个追溯着回:)
作者: 熏衣草    时间: 2010-1-22 19:32
偶也好喜欢谜的歌词:handshake
作者: 非坤不可    时间: 2010-1-22 20:34
首先,我觉得陈坤在唱这首歌时,有一个小小的误区,这首歌的慵懒与不屑当时必须的,但是那是态度、是感觉,不是口腔中的状态。在没进副歌之前,后面的腔体压得过于低了一点点,所以听起来稍微有些窄、有点干。
————————————————————————————————————————————————————————————————————————————
这个有一些同感,但是只限于虚无缥缈的感觉,无法像MM一样抓住这些感觉做出专业表达:$ 。听MM这样一说再回过头想《谜》这首歌,确实感觉前面几句唱的有点松,不知道咬字再重一点加强一些节奏感会不会好一点,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在声音上做一些特别的处理,像刀姐说的”乐“字,可能会更性感(最近用性感这个词上瘾了)。
副歌我倒是非常喜欢,他那么清澈的声音能“摇滚”成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吼吼,特别喜欢“拒绝任何概括”的“何”字,我又忍不住想说他唱的很性感了~~~;P

[ 本帖最后由 非坤不可 于 2010-1-22 20:36 编辑 ]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2 20:37
标题: 回复 #65 jesicalee 的帖子
Eason的歌和演唱会是说不完的,所以不能再说啦,呵呵。
有空时,就回回吧,我喜欢听到大家的感受。
作者: 非坤不可    时间: 2010-1-22 20:42
强烈期待MM对《琥珀》的乐评~~~这首歌就陈坤的部分来说,能说的是不是也挺多的?嘿嘿:$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2 20:52
标题: 回复 #69 非坤不可 的帖子
呵呵,好的,下一首就写《琥珀》吧。
作者: feifei1318    时间: 2010-1-22 21:02
这点评真的是太好了。我要是什么都不懂,想都没有想过。高手太多了!我也得在好好听听了!
作者: jesicalee    时间: 2010-1-22 21:20
原帖由 冬青 于 2010-1-22 20:37 发表
Eason的歌和演唱会是说不完的,所以不能再说啦,呵呵。
有空时,就回回吧,我喜欢听到大家的感受。


哦,有幸近距离聆听坤儿EASON还有千桦同台,这个确实一时半时说不完,希望妹妹得空开个帖子漫谈流行音乐……

很赞成大家多回帖交流,冬青MM确实非常专业,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但是俺们这些外行也有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不过就是意识流点:P ,一样可以讨论,相信LZ妹妹也不希望因为她太专业反而大家都只看不说了对吧,高手有高手的视角,草根儿有草根儿的视角,HC都可以很有情趣,俺老实说就是HC陈TX的声音,尤其是他的中音区,那个醇厚干净啊,小白 HC完毕,继续研究灯牌去。。。
作者: XIANGYUJIE    时间: 2010-1-22 21:37
坤儿要是看了这样专业又真诚的讨论该多高兴啊
作者: jesicalee    时间: 2010-1-22 21:59
标题: 回复 #73 XIANGYUJIE 的帖子
那当然,因为有人真的是在关注他的音乐,不单是唱歌那个人,他一直低估了自己音乐的魅力

PS:他会看到的
作者: 好望角    时间: 2010-1-22 22:30
不过CD版我个人觉得有个亮点,就是那句“我自得其乐~~~~”,一定要带上波浪线XD,因为有种很肆意的感觉,这句最有玩乐的态度

=============

这点太赞了,觉得这里我最吸引我的地方~
作者: XIANGYUJIE    时间: 2010-1-23 17:25
原帖由 冬青 于 2010-1-7 17:53 发表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要把《独一无二》也收录进来。坦白的说,我一直没有把它当作这张专辑里的歌。
一张唱片里必然会有快歌,但我觉得快歌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虽然他确实不太适合这样的快歌。但就像你说的,这 ...


喜欢你客观及鼓励的言语,相信他呀继续玩下去的话,一定能达到你说的,就向他演古装戏,一开始就有人否定,现在看他一部比一部演得好。
作者: wahcoolcool    时间: 2010-1-23 19:54
來補課。
謝謝冬青,獲益良多。
跟隨你的指引去聽,真的有另一種感覺及體會。
期待你的繼續。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4 02:48
       夜深了,似乎大家都睡了。刚才看一比赛,听了一首歌,激动得睡不着了。
       坦白的说,陈坤这张专辑让我最大的收获是记住了一个音乐人的名字——李荣浩。估计许多朋友比我更早知道这个名字,哎,惭愧了。
       看看他写给陈坤的这几首歌,风格迥异,却首首耐听。词、曲、乐器样样在行,而他只是一个生于85年的年轻音乐人,确实让我相当佩服。刚才令我激动的歌,是他写给信的《火烧的寂寞》,也是很有生命力的一首歌,不过的确非常难唱(好像连信都喊难唱了),呵呵。刚才搜了搜,发现他的作品其实很多,且都不错,其中还有一些剧中配乐呢。
       在这个垃圾文化满天飞的时代,这样优秀的年轻音乐人真的太少了。认真做音乐的人是应该受到更多肯定与赞美的。所以我只是想说,这个人的作品,我真的非常喜欢,衷心希望他以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4 02:54 编辑 ]
作者: jesicalee    时间: 2010-1-24 03:00
原来冬青也无心睡眠啊,这个李荣浩确实是很厉害,坤儿的专辑刚发就发现了他也有给信写歌,他的名字在不少人的新专里出现,应该是被业内一致看好的年轻音乐人

看看他写给陈坤的这几首歌,风格迥异,却首首耐听。----------最难得的就是风格迥异这点,国内知名的唱作歌手一般都非常的风格化,比如李健,彭坦,朴树,许巍……,像李荣浩这样的十分少见,所以对他俺也十分期待,更加好奇他以后的作品

这次演唱会的音乐总监也是他,所以在整体风格上应该是可以保持某种一致
作者: 浪漫之旅    时间: 2010-1-24 03:05
膜拜下楼上的两位夜猫子!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4 03:11
标题: 回复 #79 jesicalee 的帖子
哎呀,刚听到专辑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他写的那几首歌,就想上网搜搜他。但一直忙,就忘了,刚才看星光,有人唱《火烧的寂寞》,发现又是他的曲,我就真的激动了,特意上网搜了搜。很好很好,相当好,歌曲不拘泥于一种单调的模式。如果真要我说不足的话,就是在歌曲的编曲时,还不够饱满。不过这么年轻的音乐人,还有很大的空间。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4 15:26
       来谈《琥珀》。一首风格特别的歌,最容易将人带入遐想空间。
       记得看到采访,陈坤说到他认为这首歌唱的是回忆。当时带着自己对于回忆的情感,细细听了这首歌,发现自己聆听到的不只是对回忆的感受。我觉得歌词中的“你”,可以是一种自身的性格、习惯,也可以是一种内心状态,更可以是心中另一个自己。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让自己充满像《琥珀》中所唱出的强烈的矛盾感。
       内敛的一首歌,抽象的一首歌,注定是难唱的一首歌。
       前奏,低沉的钢琴,让人的心一下沉静了。
       人声进来,前面两句非常动听,轻声连贯,吐字没有太靠前,听起来很舒服。可是,从“不幸被言中的退回远点”开始,就有一些不足渐渐浮出水面了。首先是这个“幸”字,明显的有些不稳定,似乎有点小漏气,飘走。然后一直到副歌前的这些句子,都缺少了开始那两句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特别在每一句的尾音(突出的是在几个尾音的“我”),确实唱得不够干净,有些晃。但是情感把握比较到位,所以听起来还是有几分味道的。我个人觉得,副歌以前的部分,是一种低吟的感觉,最主要的声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平铺直叙,在一些字的特别处理,是必要的。比如说,陈坤在唱到“瓦解”时用了一点喉头的声音,听起来就很性感,让人印象深刻。我理解陈坤之所以这样处理,也是情感所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方式吧,但是我认为声音的质感与美感,在轻声的吟唱中,还是应该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让声线更加迷惑。在有些句子中,陈坤也用到了类似于气声,但不是气声的一种方法来诠释,很好的想法。我觉得那些部分是可以加一些气的,用八分实音两分气音,让低吟变得更加真实。
       副歌,总体的感觉我很喜欢,特别特别喜欢其中两句,“你再也伤害不了我,你是我失去的所有的总和”和“你的存在就是诱惑”。这两句听起来声音特别的纯粹,很具诱惑性,也唱出了那种很极致的无可奈何的痛苦与挣扎。我认为副歌唯一的不足在于“别爱我”这一句,陈坤总在与和声打架。即使是陈坤自己唱的和声,也还是应该有主次之分,应该有这样一个高辨识度的声音占主导,否则那一句总听起来有些弱,有些凌乱的感觉。
       对于陈坤来说,这应该又是一首全新风格的歌曲吧。这就是一首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歌,但绝不是一首人人都能唱好的歌,所以听者只须用心聆听,无限想象就够了。对于陈坤本人,如果想要唱得更好,我的建议是,回归歌词与旋律本身。先将词按照唱歌时的感觉朗诵,然后再用哼鸣将旋律唱到唱印度歌那样流畅,呵呵,再把词曲和起来,并且投入感情的唱。这个方法看似笨拙,但是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试试。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31 00:10 编辑 ]
作者: jesicalee    时间: 2010-1-24 18:11
沙发,哈哈

冬青童鞋的专业部分,确实插不上嘴,不过俺觉得这次《琥珀》跟第一张渗透里的《光环》有些类似,都是很耐听的那种,歌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感觉,不过光环的唱法有点民通的影子,很特别,所以俺十分的喜欢

这次的琥珀更接近他本来的音色,是俺最喜欢的中音区 ,俺一直觉得作为歌手,音色尤其是中音区,还有情感表达是陈童鞋的最大优势

[ 本帖最后由 jesicalee 于 2010-1-24 18:50 编辑 ]
作者: bbb001    时间: 2010-1-24 18:37
高手:sms14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4 19:36
标题: 回复 #83 jesicalee 的帖子
对,我也曾经说过,觉得中声区是最有魅力的。但我倒是觉得他这首歌在副歌以前的部分,没有将声音表现得非常稳定与连贯。副歌的部分就挺好的了。
《光环》确实很不错,许多人都非常喜欢。足以见得,大家都是在认真欣赏他的音乐啊,呵呵。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26 20:41
      《爱你有多么寂寞
       初次聆听时,定义为一首典型的孤独情歌。可就在前几天,突然有了新的理解。这个“你”,或许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样让你爱到甘于寂寞的事物,比如音乐,或者是一个不愿割舍却又无法实现的梦想。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首歌仍旧是一首情歌吧。
       最喜欢开始的提琴声,低低的,带着陈旧的落寞,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忧伤故事。于是,一个男人开始静静诉说着自己的寂寞。沉浸在这样的娓娓道来,听似平平淡淡,实则字字带着伤。
       配乐是最煽情的钢琴和提琴,配上陈坤的声音,非常的契合。定的key非常适合陈坤的声音,突出了他最迷人的中、高音。这首歌陈坤唱得很好,声音非常平稳实在,连贯又不会显得太平,听得让人完全放心。感情到位,层层递进。特别是“我不怕为了你去流浪,我只想张开手作你的翅膀。希望有天你会想,我们一起飞翔的模样”这几句,唱得非常到位,有沉淀,有张力。从这样的声音中,听到的是一个有担当,会包容,懂得爱的男人,这样的声音让人感动。
       整体的演唱很完整,没有大问题,但还是会有小小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咬字方面。“天黑了,花谢了”中的“了”字,能听出来是收了点点,但是还是收得不够,应该还要弱。我们知道,像“的”“了”这样的助词,切忌唱得明显,应该轻轻带过。还有,就是“了解”的“解”字,在副歌的部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一直觉得听起来有些小问题。我反复试了一下,找到的答案是,下颌没有放松,并且有些前伸,同时咬字的力度掌握不当,所以听起来会让人产生疲劳感。(其实这是许多唱流行歌曲的歌手常犯的小毛病。)建议就是,放松下颌,千万别向前伸,放平舌头唱,咬字时用力适度,字头吐完后立刻将牙松开,并且保持住状态,别让声音松掉。讲得有点啰嗦,也不知道表达清楚没有。确实是有点抽象,非常枯燥的东西,呵呵。
      
       突然发现自己的帖子有许多人看,不禁产生了小小的压力。或许这样的压力,是让我从始至终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帖子的态度的推动力。好多人说我专业,我其实不敢当。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一个声乐爱好者。我相信这里有比我专业的朋友,只是没有我这么闲,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26 23:05 编辑 ]
作者: 桔子红了    时间: 2010-1-27 15:27
才发现了这么一个好贴子,虽然我没有LZ那么专业,但很喜欢看你的分析,继续~
作者: 宝蓝蔷薇    时间: 2010-1-27 19:59
分析得太好了!!送花!!:pj_040
作者: 柳飘然    时间: 2010-1-27 20:39
关于妹妹的故事,太感人了.冬青你是学什么的?先看你评歌,觉得你应该是学音乐的,再看了妹妹的故事,觉的你是学文学创作的.有才,太有才了
作者: 仲夏夜之梦    时间: 2010-1-30 12:56
这个“你”,或许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样让你爱到甘于寂寞的事物,比如音乐,或者是一个不愿割舍却又无法实现的梦想。
-------------------------------------
:handshake 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想起了一个我追求了很久的东西,<<什么都没留>>和<<我一个人记住就好>>也有同感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30 14:06
       《我们不爱了好吗》依然是一首典型的情歌。与原曲的风格迥异,更适合陈坤的声音了。
        喜欢开始的钢琴声,低低的,淡淡的,诉说着难以名状的悲伤。一个轻柔的男子的声音,仿佛害怕将这一刻的宁静打破,小心翼翼的诉说着爱情的忧伤。
       这首歌中,我看到了陈坤唱歌的一大优点,就是假声的运用。歌中,他在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真假声的转换,自然而贴切。
       许多人都有一个误区,甚至一些歌手都认为,假声是无法体现实力的,能用真声唱的,就一定不要用假声,实在是音太高才用假声。对于这种观念,我想说:错!错!错!
       记得几年前,发现一个刚出名的挺有实力的歌手,音质很好,音域很宽,但假声总是不好。一次有幸去了他的小型歌友会,有机会把这个问题悄悄告诉他,当时他没什么反应,我想他可能并不在意我说的这个问题吧。但几年过去了,当我今年再听他专辑时,假声运用得很好了。我不知道我当时说的是不是对他产生了一点点作用,但我想他一定下苦功去解决了这个问题。
       假声往往是一种非常好的情感表达载体,特别在一些温柔的悲伤之时。我将这温柔的悲伤分为两种:一种是淡淡的悲伤,可以用平稳的假声轻轻诉说;另一种是痛到深时无力挣扎,此类情况在假声的基础上,往往会有哽咽或啜泣的声音自然流露。
       在演唱中,假声的运用时极为重要的一门学问。集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真假声的转换,另一个是用假声时的稳定。这两个问题都有赖于声音的控制能力,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
       在这首歌中,我发现陈坤的真假声转换上没有大问题,听起来挺自然,没有很明显的一道坎,但在延续假声部分时,不那么稳定,总会有些小晃。这说明声音抓得不够稳。我能想到可能的原因,是在真假声转换时,声音的位置变了,放松的喉头提起来用劲了,所以才会有小晃。解决的办法,当然只有反复练习。当然,平时最好能在唱歌前,科学系统的练声,把嗓子打开再唱。这样对声带也是一种保护。
       不过,结尾句的小晃,我觉得合情合理,并且还挺美,呵呵。
       这首歌还有一个小建议,在于歌曲的层次上。副歌中反复了好几遍“到此为止我们不爱了好吗”,而每次的情感都有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如果要和一个人说分手,每次说这句话时的心境都有所不同,一定会有语气上的不同。陈坤可以试着假想一个完整的分手场景,将那种情绪的变化表达得更加明晰。
       让一个好朋友听这首歌,她很喜欢,这样写道 :爱需要勇气,谁说不爱不需要呢?“阳光下那些像秘密的尘埃被抖落,是水落石出吗” 曾经的爱意,渐渐消磨,曾经的快乐想起都是罪恶,不如在此,挥手再见吧。人生海海,浮云开外,挥手,拜拜。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30 14:10 编辑 ]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30 14:08
标题: 回复 #89 柳飘然 的帖子
呵呵,您过奖了,我只是写写自己的感受。我自己是学医的,唱歌和写作都只是我的爱好。
作者: 123YL    时间: 2010-1-30 14:31
LZ有才、太有才!:pj_040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30 14:57
       终于还是写到最后一首了,专辑的第一主打歌《蔷薇刑》。
       一直不愿写这首歌,是因为我对其总是充满了矛盾与疑惑。我知道很多人喜欢这首歌,并且都用到了“华丽”来赞美。
       毫无疑问的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音乐作品,编曲是整张专辑中最好的,陈坤的演唱也是整张专辑中最好的,可是,我却总觉得这首歌没有震撼到我。伴奏与演唱并没有达到非常契合,反而从某种程度上互相削弱了。
       这首歌的编曲确实是值得称颂的,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弦乐,让歌曲听起来非常饱满,所以大家会用华丽来形容。每次听到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谢霆锋的那首《玉蝴蝶》。几年前,当《玉蝴蝶》出现时,受到业界的大量好评,因为在当时,将摇滚乐与交响乐结合的作品在国内确实罕见。而现在的《蔷薇刑》应该说与《玉蝴蝶》是同样风格的编曲,但却是不同风格的作品。而这样的编曲是真的适合陈坤吗?我个人认为,陈坤的声音无法承载这么重的编曲。
       就陈坤的演唱而言,其实非常好,真的非常好。声音的厚度、亮度、稳定性、连贯性、气息、吐字等等都到位了。可是,为什么会让我有不契合之感呢? 此事我已经琢磨了一个月,终于找到了一点点眉目。《玉蝴蝶》这首歌,霆锋的演唱功底不比陈坤深,可是他用了属于自己的摇滚方式去冲击沉重的交响乐,擦出了奇异的火花。陈坤在唱《蔷薇刑》的时候,好在稳,不足也因这个“稳”。交响乐就像是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心中自由的爱意,而追究禁忌的唯美,需要的是打破世俗的勇气与决心。陈坤唱得中规中矩了,缺乏着那股冲破枷锁的冲动。我想,他可能是想把这首歌唱得很好很通畅,所以更加注重于声音上面了,情绪上就略显不足。
       主要体现在副歌以前,他唱得有些圆滑了。我想,如果能直白的唱出那种犯规的冲动,可能会更加有冲击力吧。还有在每一句的情绪上,有些平淡了。其实,判断一首歌唱感情唱得是否到位,往往就在于一些词句的处理上,小的节奏的变化。而这首歌,我听起来,两段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应该增加一些小变化,会显得更有味道。比如“纹在心扉刺痛的甜美”这一句的“甜美”一词,每一次用的都是同样的节奏,是不是可以在第二段的时候将“甜”字拖长一点点,让人听起来更加回味这种美丽呢?还有第一段里“蛇的尾”这一句的“尾”字,收得快了一丁点儿,但听起来就像硬生生被切断了似地,有点小别扭。
       当然,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犯规”、“吊诡”、“诱惑”这几个词唱得很漂亮,还有最后一句的爆发,能让我听到激情。
       此外,这首歌的歌词其实有些抽象,所以不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有了距离感,融入性变低了。但是认真品味歌词,是很美的。谁不想抛开世俗,勇敢的爱一次,就算这种爱是毁灭,也会奋不顾身。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呢?
       听说这首歌还有其他的版本,其实我更加期待那会是怎样的味道。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30 15:24
      一个多月的时间,把专辑里面的十首歌写完了。这样的慢谈,确实也够慢的,呵呵。
      终于是写完了,心里有些不舍。一张专辑就是一次音乐的旅行,途中的风景拥有各样的美丽,我逐一领略,不愿放过任何小细节。而今,旅行结束,带着不舍踏上归途。每段旅途都会有遗憾,这也成为了永生难忘的美丽。并不会应结束而伤感,因为我会有途中美好的回忆相伴,CD是最好的留念的载体。
       还有几天,陈坤就要开演唱会了,有许多朋友都问我是否会去。很遗憾,我只能在遥远的重庆用心感应,默默的说声“生日快乐”。演唱会是每个歌手最大的梦想,我想陈坤也是一样的。然而,要做好一场演唱会真的太难。演唱会更是充满遗憾的经典。只愿台上的陈坤唱得过瘾,台下的歌迷听得过瘾,彼此心中都留下属于自己的经典。

                                                                                                                                                               冬青

[ 本帖最后由 冬青 于 2010-1-30 15:27 编辑 ]
作者: 熏衣草    时间: 2010-1-30 17:53
原帖由 冬青 于 2010-1-30 14:08 发表
呵呵,您过奖了,我只是写写自己的感受。我自己是学医的,唱歌和写作都只是我的爱好。



呵呵~~看你的音评觉得你好专业,米想到是学医的哈
作者: 浅蓝色    时间: 2010-1-30 21:27
LZ太有才了~~
下面,是不是就每首歌的曲风再做一番介绍呢?这样可以提高普通歌迷的鉴赏水平......偶是来学习的...:)
作者: wahcoolcool    时间: 2010-1-30 22:22
再次多謝LZMM !

原帖由 浅蓝色 于 2010-1-30 21:27 发表
LZ太有才了~~
下面,是不是就每首歌的曲风再做一番介绍呢?这样可以提高普通歌迷的鉴赏水平......偶是来学习的...:)


如果LZmm能有這樣的時間,這也是我希望啊~~

悄悄的提個要求:第一首想看你談的是 "明月千里寄相思" ,這是前年在秋晚唱的歌。
http://www.ichenkun.com/bbs/view ... page%3D2&page=1 :-
   下载地址:http://www.rayfile.com/files/47d ... -82e7-0014221b798a/(子非鱼美女的))
作者: 冬青    时间: 2010-1-31 01:28
标题: 回复 #97 浅蓝色 的帖子
关于您提的介绍曲风的建议,着实让我纠结了一把。
但确实很抱歉,我可能没办法写。因为我只是一个声乐学习者,但这确实不是我的专业。许多种类的音乐,我都缺少系统性,自己能够意会,但是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而介绍曲风,需要较专业的人士,最好是精通乐器的。
实在是抱歉,无法满足您的要求。但如果有什么唱歌方面的问题,我很乐意与大家共同讨论。
作者: chengzhihui    时间: 2010-1-31 01:47
真是佩服楼主,听得如此专业如此细腻。
不过,看到最后总结,我又纠结了---怎么我看到的美美的长长的帖子都说自己不能去看演唱会了,唉,我不知道2月4号晚上,上座率能有多少?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春运时节。




欢迎光临 陈坤论坛 (http://www.ichenk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