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标题:
朱军: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艺术(谈到坤哥)
[打印本页]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04-6-8 19:38
标题:
朱军: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艺术(谈到坤哥)
<font color=red>记者:入选《艺术人生》嘉宾人物的标准是什么?有时候观众会在银屏上看到陈坤这样非常年轻的演员,有时候又看到如李默然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有人说,像陈坤那样的人能谈人生吗,这么年轻何以谈人生?
朱军:在一般人眼中,非要有一把年纪才有资格谈人生。其实小孩生下来就开始了他的人生。陈坤说出的话会深深打动同龄人的心。年轻人听到陈坤说为了挣生活费去酒吧打工,唯一一次考大学的机会要抓住,要努力,这样现在时的话可能更容易激发这一代人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年轻人,我们不能抛弃孩子。我相信观众会慢慢理解我们的。</font id=red>
记者:和那么多名人打交道,您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
朱军:你不要把他当明星看,这在我刚到中央电视台的时候,我做不到。他们就是明星,我会仰视他们。随着我在工作岗位上经验的不断积累,觉得这些人,抛开他们的职业、抛开他们的社会地位,回归到本真的时候,他就是个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在做节目的时候,就要回到最原本的东西上来,除掉他头上的光环。有了这个前提后,观众就容易产生亲切感。保持对话的平等才能回到普通人的层面上,嘉宾也才能轻松地打开他的心扉和你说真心话。在节目开始介绍嘉宾时,我就会注意这点。像介绍常香玉、李默然时,我会说,这是著名老艺术家。但凡是我的同龄人,或是比我大10岁左右的青壮年艺术家,我一定会说,这是演员×××,例如介绍黄磊,我会说这是青年教师黄磊。
记者:平等的关系也有几种,有朋友式的,也有同志式的,您希望是哪种平等的关系呢?
朱军: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像朋友那样,敞开彼此心扉来对话。有的是平常演出过程中接触过的很熟悉的朋友,有的是到节目中才认识的。比如说陈凯歌,以前做《东西南北中》时我对他进行过几次采访。我们的节目和一般的采访是两回事,它需要交流、谈话,节目前做的心理准备也是比较充分的。陈凯歌两次到过我们的节目,在第二次的特别节目结束的时候,他对我说了几句话也就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我至今都记得,也很感动。他就问我:“朱军,你一年能做多少节目,你算过吧,你辛苦不辛苦只有自己清楚,要是说到这的话你就自己偷着哭吧。”我觉得这是一个朋友在理解我,关心我。我不敢说成了好朋友,但彼此更了解,也就和观众看了节目一样。
细琢磨出精品
记者:在这样的谈话节目中,尤其是演员的访谈节目中,容易有种倾向,演员出于职业的本能自觉不自觉地表演。面对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办?
朱军:什么东西都能装,什么东西都能掩饰,什么东西都能去秀,但有一点谁也装不了,就是眼神。我已经不是一个初涉世事的毛头小子,虽然不敢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多丰富,但至少我走了40年了。我想我应该能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实在我们的现场出现过这种情况:有位演员在台上说了半个小时,我一句话也没说,让他演够了。然后我们回过头来告诉他,“我们能不能坐下来认认真真谈”。然后我对他说我们不希望他这样演,你可以到其它地方去演,我这儿不需要。我就这么直接告诉他,很简单但很有用。结果他就谈出了很多他在其它地方不想谈的、也不愿谈的。下来之后,他对我说,很感谢,在这儿有机会能说出以前不敢说的话。
记者:《艺术人生》是一个电视节目,与平面媒体不一样。有没有考虑过用一些更电视化的手段让节目更吸引人?《艺术人生》请艺术家对走过的路程进行回顾,有时叙述的时间过长,会引起观众的疲劳感,有意思的细节比较少。
朱军:我在初始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阶段把节目剪得貌似很好看,闪光点一个接一个。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疲劳感受比现在的来得更快。如果把它剪得过于零碎,虽然很好看,但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我们是希望在一个事件中,人们去真正了解它,从而从嘉宾的故事中给自己一些启示,也给嘉宾一些启示。在叙述中的一些关键点的前因,我们要把它们保留下来。就如同相声一样,相声中讲究的“三翻四抖”,必须有铺垫,抖开包袱的时候才可乐。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人们已经不屑于等待你的铺垫。抖包袱的时候,能抖出什么来呢,你根本没把包袱裹紧。
有很多人来到我们现场的时候,他们都觉得现场比屏幕更过瘾,因为他从头到尾感觉了整个过程。我们最近也在讨论,连我们导播台上的工作人员,看着都觉得心潮起伏。但到播出的时候,却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和我们后期整合是有一定关系的,而且原因也很多。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换几把椅子?
朱军:我们一直在换。你说的是哪把椅子?
记者:金属支架,带靠背和扶手的。
朱军:那把椅子挺舒服的呀。以前是吧台的高脚凳,半高的不舒服。我们也换过沙发,可是那也不好。不靠着吧,人会很累,靠着吧,外形就不好看了。现在的这把椅子,可以随意往哪边靠一靠。这种细节我们还得继续琢磨。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边走边唱在 2004/06/08 19:38:48 编辑]</font>
作者:
浅草妖姬wing
时间:
2004-6-8 20:24
一直觉得朱军是国内比较有思想的主持,艺术人生做成今天这样他是功不可没的(虽然在主持一些大型晚会的时候比较令人倒饭但也知道那是节目须要)
作者:
小草儿
时间:
2004-6-8 20:29
“朱军:在一般人眼中,非要有一把年纪才有资格谈人生。其实小孩生下来就开始了他的人生。陈坤说出的话会深深打动同龄人的心。年轻人听到陈坤说为了挣生活费去酒吧打工,唯一一次考大学的机会要抓住,要努力,这样现在时的话可能更容易激发这一代人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年轻人,我们不能抛弃孩子。我相信观众会慢慢理解我们的。”
……
偶很同意嗫~~
作者:
美丽豆沙
时间:
2004-6-8 20:55
比较欣赏朱军,因为他看问题的视角总是很独到,思想也很前进,很喜欢看他的节目!
作者:
kikico
时间:
2004-6-8 23:14
虽然他做坤那期节目时有些问题太过了,
不过他这样评价坤,偶还是很高兴的!
作者:
清水无香
时间:
2004-6-9 11:12
谢谢他能够这样评价坤这样一个年轻的艺人,这是一种肯定!我也很喜欢朱军的主持风格,很有内涵,视觉独特!
作者:
圆圆的园子
时间:
2004-6-10 12:02
" 朱军:什么东西都能装,什么东西都能掩饰,什么东西都能去秀,但有一点谁也装不了,就是眼神。"
我们看到的明星大多站在舞台上,无论生活舞台还是表演舞台,
作为公众人物就注定要修饰,对公众形象负责
其实明星真的挺累,观众看的也是标准模式里的东西,同样也累
也想有真正触动心灵的,来自最平凡的生活而不是人为的编剧
就像介绍陈坤,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不单单只有辛酸的经历和观众的泪水
艺术人生"回到最原本的东西上来,除掉他头上的光环"
"我们是希望在一个事件中,人们去真正了解它,从而从嘉宾的故事中给自己一些启示,也给嘉宾一些启示"
这是个互动的过程,给观众平台,给明星平台,"有机会能说出以前不敢说的话"
在这里,你可以忘掉他的身份,就像朋友一样坐着聊天
那种亲切感和电影带来的真实还是有区别的
我想明星也会很回味上艺术人生
甚至还记得当时的椅子是否舒适呢
喜欢艺术人生,喜欢它的真
作者:
winnie
时间:
2004-6-10 16:03
不一定要老的人才可以谈人生,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经历过得平平淡淡的,有的人年纪小小却经历了惊涛骇浪,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啦???
朱军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我也蛮喜欢看他的节目
欢迎光临 陈坤论坛 (http://www.ichenk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