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标题:
[080514][转帖]《同一首歌》赈灾晚会今晚录制 陈坤盼亲赴灾区(2篇)
[打印本页]
作者:
花花瓶子
时间:
2008-5-14 15:32
标题:
[080514][转帖]《同一首歌》赈灾晚会今晚录制 陈坤盼亲赴灾区(2篇)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49 编辑
2008年05月14日14:5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搜狐娱乐
今天晚上,《同一首歌》赈灾晚会将在21世纪剧院录制,演艺圈众多明星将到现场参与义演,为灾区人民筹集善款。前不久被评选为“年度慈善人物”的陈坤也会参加到演出的队伍当中,和大家一起为赈灾献一份力。
除了捐款赈灾外,陈坤也希望可以亲赴灾区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原本近期工作已经排得满满的陈坤,为了能前往灾区,特地空出了几天的档期,随时候命,希望可以到一线为家乡父老、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
(责任编辑:小肥羊)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8-5-14 15:37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49 编辑
亲赴灾区?我也想啊。终于有点能体会战争年代弃什么从军从医的行动了,现在在学校悠游过活地还真是惭愧。坤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而且行动力超强!我想有全国万众一心地一定会挺过去的!!
作者:
Rachelle
时间:
2008-5-14 15:58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49 编辑
坤兒真的好有愛心的
不愧是年度慈善人
可是還是希望他可以好好照顧身體的
他看起來真的好憔悴的
作者:
绿凤凰
时间:
2008-5-14 16:16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0 编辑
坤,如果有机会去的话,请参考下这个:
重大灾难发生后,灾区人民的生命、社会关系和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可能会在较大范围的人群中形成心理恐慌,部分受灾群众出现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失控和行为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理,有可能进一步形成慢性心理应激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即PTSD),不仅影响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而且将阻碍救灾、减灾、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亲历现场悲惨的场面、过度劳累和后勤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灾区的心理救援工作,近年来,我国心理卫生界在这一重要领域也积累了许多实际经验。本文就如何组织和实施灾区心理救援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一、灾区心理救援的组织
首先,灾区现场指挥中心必须充分认识现场心理救援的重要意义,把心理救援列入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中。在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都应把心理救援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必要的演练和准备。
第二,组织心理救援工作队,及时奔赴现场。心理救援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现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心理难关,缓解心理危机,而且能够和其他现场救援人员一起,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减少谣言的传播,为现场救灾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从而保障整体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灾区群众的人文关怀。
第三,充分发挥各类现场救援人员的作用。在灾区,任何直接接触受灾群众的人员,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各级政府救灾人员,医务人员,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的行动、语言都会对受灾群众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所有现场救助人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救援。因此,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之前,甚至在救援的途中,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心理救援培训。
二、现场心理救援
现场心理救援工作是在紧急状况下进行的,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尽快稳定受灾群众的心理,减少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及其对救灾工作的影响,为灾后心理健康的尽快恢复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受灾群众的恐惧心理。由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和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受灾群众通常会恐惧心理。个体的心理恐惧会导致情绪失控和非理智行为的产生,灾区谣言的传播则会推动群体心理恐惧的发展。因此,除了积极的救援外,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布告等),迅速发布有关灾情的权威信息,以阻止相关谣言的传播,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稳定受灾群众的心理。
2.消除受灾群众的孤独感。大规模的灾难(如地震),导致很多受灾群众孤单地滞留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境况下,他们与亲人失去了联系,与外界失去了接触,其社会支持系统遭到彻底的破坏。救援人员要利用与受灾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传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唯一的受灾者,鼓励他们和所有受灾者一起克服和战胜困难。
3.给受灾群众以希望。心理学家认为,希望是人类所有情绪中最重要的一个。在灾区,人们常常会感到希望非常渺茫,因而产生严重的无助感和绝望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引导受灾群众看到希望,能够坚定他们战胜威胁的信念,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发展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感,以积极的心态等待进一步的救援。
4.鼓励受灾群体相互支持。“同是天涯沦落人”,受灾群众在语言、文化习俗和受灾程度上的共同性,使他们不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增强共度难关的信心。救援人员特别是社区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将熟识、受灾程度相似的受灾群众组织在一起,对他们给予适当的个别和集体指导,是现场心理救援的有效措施之一。
5.建立现场心理救援所。对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和行为失控的受灾群众,应创造条件,将他们转移到现场心理救援所或类似的机构,给予相应的专业处理,进行集体和个别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药物,使他们度过心理难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出现严重急性心理应激的受灾群众转移到后方,接受强化干预和治疗。
三、灾后心理康复
群体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打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深远的。躯体健康状况的永久性损害,失去亲人和社会关系,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艰难的灾后重建,都将对受灾群众造成持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对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社会弱势人群尤其如此。灾后心理康复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预防和治疗受灾群众的心理障碍,而且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受灾群众的心理成长。建议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灾后尽快建立或重建灾区的精神卫生服务系统,为受灾群众提供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在内的基本精神卫生服务,对经济上存在困难的严重心理障碍患者,要建立适当的社会救助机制。
第二,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灾区的各级学校,包括大中小学,要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体系,为受灾学生提供服务;在社区层面上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发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并转诊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第三,针对受灾群众的常见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识别和处理,组织对基层医务人员(不仅仅是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强化培训,使这类疾病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作者:
花花瓶子
时间:
2008-5-14 16:27
标题:
[独家]陈坤捐款20万 迫切要求去灾区看望受灾民众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0 编辑
2008-05-14 15:46 来源:新民网 作者:杨涛 进入论坛 共 0 条评论
【新民网·独家报道】5月14日上午,新民网致电陈坤。据陈坤公司宣传总监陈女士介绍,陈坤13日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救助四川地震灾区的捐赠仪式,第一时间将20万善款汇入中国红十字会的帐户。
重庆籍演员陈坤希望大家摒弃对捐赠人职业的关注,把爱心汇聚到一个准确的渠道,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赈灾救助事宜。
此次陈坤还肩负着诸多明星的爱心使命——那英、赵薇、周迅在得知中国红十字会募款消息后,马上响应号召,解囊资助灾区人民,并委托好友陈坤向中国红十字会转达对灾区人民的慰问。陈坤本人捐献赈灾款20万,那英捐献赈灾款20万,周迅捐献赈灾款10万,赵薇捐献赈灾款10万,四位演艺明星联合捐献赈灾款累计60万元。在捐赠仪式现场,陈坤还读出了那英、赵薇、周迅等圈中好友的捐赠附言短信,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汇聚爱心,凝聚力量”这一赈灾救助行动的主题。
陈女士向新民网介绍说,目前陈坤把自己的档期空出了几天,随时候命,希望能跟随红十字会去一线为家乡父老、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新民网 杨涛)
作者:
esthertang
时间:
2008-5-14 16:36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0 编辑
其实在电视上看见那些搬石头,徒手拯救人民的画面, 狠不得想一身跳进去幫忙!
奈何, 真的很奈何!
作者:
esthertang
时间:
2008-5-14 16:38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1 编辑
坤儿, 要是你能去!我很开心, 因为又多了一双手幫忙, 我也很擔心, 餘震应该不会再有吧!
親愛的坤儿!無论去留与否, 你也要保重自己身体!
作者:
Rachelle
时间:
2008-5-14 16:47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1 编辑
我很同意esther的说法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
我们大家都会支持你的
可是你可要照顾自己的
作者:
自言自语
时间:
2008-5-14 16:54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1 编辑
是啊 不管怎么样 坤儿 自己要保重啊
在这样的和平年代 看着电视画面上的废墟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也恨不得可以去到现场尽自己一份力
作者:
海新
时间:
2008-5-14 17:35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2 编辑
不管你怎样做我们都支持你
作者:
newcome
时间:
2008-5-14 17:42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6-24 14:52 编辑
支持坤儿去!
作者:
何文文
时间:
2008-5-14 17:46
支持~!
作者:
月泊西湄
时间:
2008-5-14 18:15
坤儿,很羡慕你能有机会亲赴灾区,如果你也参加救援,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搬几箱救援物资,多倒几杯水,多说些鼓励的话吧。远方的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全心全意的支持你,坤儿!
作者:
我爱阿坤
时间:
2008-5-14 18:25
朋友的老公因为是特警已经到前线去支援了
作者:
km
时间:
2008-5-14 18:29
大家看新闻也都知道,后来的余震好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所以不必担心。成都也有部分学校在今天恢复上课了。
坤儿不愧是我们的榜样,支持你!
作者:
梅子黄时雨
时间:
2008-5-14 18:40
有直播
http://video.sina.com.cn/tv/20080514/4337.html
作者:
Love坤&莲
时间:
2008-5-14 18:55
就像绿凤凰所说心灵上的安慰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坤的前去能给当地的人民一些安慰,但是坤要小心啊~
作者:
dream
时间:
2008-5-14 19:07
…陈坤盼亲赴灾区…
理解明白,想去便去,送上你的祝福和关怀。
支持你的决定。
但一定要好好保重,平安回来。
作者:
坤儿的宝贝
时间:
2008-5-14 19:24
支持坤儿去看望受灾群众~坤儿也是代表我们大家去的,我们也很想去,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了,心意到了就好
作者:
唯坤
时间:
2008-5-14 21:05
:pj_040 恩 谢谢坤
我们能理解坤 的心情
坤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受害的人
谢谢坤
但自己也要注意身体啊
支持坤
为受害的人民祝福
作者:
草相雨
时间:
2008-5-14 21:14
坤儿,你已经很好的表达了你的关注关心,并有了切实的行动,你就不要来啊!
地震虽然是过了,但是不知道余震要在何时才会真正的停止!
坤儿,不管你在那里,请保重
作者:
ritadu
时间:
2008-5-14 22:27
谢谢坤坤的关心!相信家乡的兄弟姐妹一定会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pj_040
作者:
子非鱼
时间:
2008-5-14 22:38
热血的坤儿
作者:
五月的雪
时间:
2008-5-15 02:34
标题:
回复 #4 绿凤凰 的帖子
凤凰,你提的这个很好。
我们现在都在招募志愿者,着手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了。
但是目前的状况应该还是要以医疗救援为主,随着搜救工作逐步开展,心理危机的干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很多人在这种重大的灾害事件中都患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相关障碍。
例如9.11事件 的亲历者,很多人多年后都无法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
心中的玫瑰
时间:
2008-5-15 08:54
親臨災區,幫助災民,體驗生活,坤兒,讚一個!:pj_040
作者:
绿凤凰
时间:
2008-5-15 09:31
标题:
回复 #24 五月的雪 的帖子
五月,你报名志愿者了吗?现在我也只是干着急,什么忙都帮不上。
今天又看到一则报道:
专家认为,对于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越早越好。最佳干预时间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到72小时,也就是“黄金72小时”。
发生危机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必须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进行及时干预,快速评估现场情况:如危机事件类型、心理刺激强度、污染人群数量、污染人群划分、现场的资源等。干预措施包括快速构建危机现场的心理动力模型、快速制定出危机干预方案、尽快实施危机干预。在早期危机干预中,常使用的一些技术有集体晤谈、放松训练、眼动脱敏再加工等。其中,眼动脱敏再加工是利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工具包”,帮助人们淡化灾难记忆图像,逐步恢复心理平衡。
干预心理危机通常采取六步法:确定问题;保证求助者安全;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得到承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检查评估则应贯穿于整个干预过程中。
当然,危机干预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身素质不过关,在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也可能受到损害,并且对受创人员形成不良影响,使得受创人员更加无助、恐慌,形成二次创伤,减弱自身求治的动力。
危机干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刺激承受能力。事实上,很多危机干预人员在经历危机事件后,也会出现一些反应和感受,但是,作为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可出现生理反应,但是在两三天内应缓慢消失;闪回的症状比较弱,对睡眠的影响不大;思维上能够接纳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反应,逻辑思维不受较大影响;情绪上保持稳定,可以有紧张、恐惧等情绪,但是对这些情绪自己有所察觉;精力和体能能够保持较为旺盛的状态。
目前,北京安定医院已经组建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他们都经过了严格而科学的训练,可以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为受灾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专家提醒震区群众:如果无法获得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采取亲友晤谈等方式,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尽量宣泄负面情绪,而不要否认或掩饰内心的担忧和恐惧,甚至用抽烟、酗酒等消极方法逃避现实,以免造成一生的创伤。
---------这样看的话,危机干预人员也会有伤害。到时咱们多通电话哈~~~加油!!!!
作者:
zhq
时间:
2008-5-15 11:10
坤儿,好样的!
我亲身经历过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尽管当时还小,只能坐在废墟边看着子弟兵和大人们紧张忙碌着,但是很多惨烈的场面、废墟里的哀叫声、四面的呜咽声至今都不曾忘记,我想会铭记一生的!
作者:
esthertang
时间:
2008-5-15 11:20
标题:
回复 #27 zhq 的帖子
我有幸还未經历过这种場合, 不过倒佩服从不幸經历中得以重新的生存者, 堅強地要从这些悲傷的环境记忆中走出来可是不容易!
欢迎光临 陈坤论坛 (http://www.ichenk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