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标题: !!《别了,温哥华》-虚假影响品质?? [打印本页]

作者: 璐璐    时间: 2004-4-13 19:51
标题: !!《别了,温哥华》-虚假影响品质??
现在“赵宝刚”是一个品牌了,只要是他导演的电视剧,不管好与差、也不管谁来演,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关注。

  近期在各卫视台热播的《别了,温哥华》,以其新奇的异国情调、唯美的画面、幽默轻松的对话及姜武等演员自然贴切的表演吸引了很多人。不过,周遭朋友们一边怀着猎奇的心理看电视,一边又对其虚假的情节及漏洞斥之以鼻……

  一、“任晓雪受虐待而无法离婚”这一关系到整部戏很多情节成立与否的事件不能让人相信。

  任晓雪能讲流利的英语这一事实,说明她的文化程度不低,又是生活在北京,相信一定是见多识广,办法不少,怎么会要离婚在国内就一点辙都没有,非得跑到国外去呢?余士雄是什么人能够一手遮天?

  晓雪有父母吗?如果有,她就不能回娘家?父母不会不帮她吧。如果她没有父母,有亲属吗?如果有,总可以去借住吧。如果她既无父母又无亲属,去找妇联啊。妇联不信,完全可以掀开衣服让她们见识一下身上的伤疤。这是受虐待的最好证据!面对这样的事实,妇联的人不会那么弱智仍然劝和吧。实在不行,总可以上法院吧。北京法院法官的水平可都不低呀!再不行,还有媒体呀,余是公众人物,最怕舆论监督了……其实,从最后罗毅找妇联、打官司、最终把余送进监狱来看,没有一个环节难办的。固然,余的犯罪事实又增加了:故意致人流产、把人折磨疯了等,但离婚不是非得需要这样的犯罪事实才能离成的!!!

  二、“罗毅在国外大手大脚过了几年少爷的日子,却丝毫不知父亲受贿”这一情节太过虚假。

  罗毅的岁数也不小了,就算很少回国,很少关心父母,总会大致了解家庭收入吧。工薪阶层即使职位再高、收入再高,挣了多少钱总是可以算出来的。如果父母把脏钱藏着,不给他花,他不知道还能说得过去,但他从父母那里得到那么多钱,就从来没想过这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是怎么回事吗?“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能经商”他会不知道?他还是研究生还学法律呢?说他从来不知道、从来没想过,谁会信?
     三、晓雪随团旅游就可以轻松滞留国外,让人感到出国也太容易了。真为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又交给蛇头大把钞票的偷渡者们不值:他(她)们也太笨了,学学人家晓雪多轻松干得多漂亮,他(她)们呀,应该先去整容,整成晓雪般漂亮,可以把司马波迷得忘记该做的事,使她那么容易就出走成功。或者用交给蛇头的钱去贿赂两边带队的导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余士雄只是要晓雪回国,他完全可以在确定晓雪的行踪后就报告移民局,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大可不必三番五次劳心劳力最终人还带不回。这些他会想不到?只是编导想增加剧情的曲折程度及拉长剧情罢了,但不和情理。

  五、最可笑的是,余明明知道晓雪和大洪有联系,即使他因涉嫌非法携带罪不能亲临加拿大,可以让高克监视大洪,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晓雪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包律师给他打电话,才报告移民局?难道包律师不打电话给他,他就不采取其他办法而放过晓雪了吗?他明明知道罗毅和晓雪好,想来他应该不会让晓雪独自在外面多呆哪怕一天,可他竟轻易地让罗毅和晓雪一起过了那么久,直到有了孩子?这样编排符合逻辑吗?

  六、剧中人物回国的理由不充分。

  看了这戏,给人的感觉就是:温哥华真好。风景优美,街道干净,工作也不算难找:连非法定居者都能较轻易地找到工作。另外,治安也挺好的:人们都不需要有什么警惕性,门上的猫眼只是摆设,第一次见面的人,只因看着可怜就可以相信她的话……难怪那么多的人想去国外定居呢!这样的地方谁会不想去?

  杨夕回国主要是怕拖累大洪,而实际上她在温哥华有好的工作,如果有保险,治疗费用解决了大半,可回国后没工作、又不告诉父母,拿什么治病?让大洪为了她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她忍心吗?回国的理由是什么呢?大洪为了她舍弃了在加拿大的事业毅然回国,令人好感动,但回国后重新创业,哪有更多的精力照顾杨夕呢?他们权衡过吗?他们回国的理由实在太不充分了。

  还有马芬,不就是想留在国外吗?找个能被自己控制住的人就成了,哪怕一年后再离婚呢。干吗找个精明的律师呢?她怎么连这点都想不清楚啊!

  现实生活中,出国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但回来的人是少之又少。这样的编剧也太迁强了。

  要是拍内地的第三者的戏,相信人们一定都烦了,但这回拍到了国外,且没有生计之忧,只谈恋爱(有时还偷偷摸摸),再加上在内地不能总抱啊、亲啊的,那样的话一定会让人以为有病;可放在国外,一切好象都被人理解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规规矩矩,但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渴望着另一种激情、浪漫的生活,现实中实现不了,于是就在电视中过了一把瘾。

  说到该剧的漏洞与虚假之处还有不少。有一些漏洞与虚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或无关紧要的,但上述这些大的漏洞与虚假却严重地影响到了整部戏的品质。很多人甚至以为此戏不如《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只是收视强些罢了。

  我认为撑起整部戏的当归功于姜武和李小冉两位演员,他们的表演太出色了。而且,我也非常敬佩赵导,他那么力挺年轻演员:不管是从戏份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说,第一主演都应该是姜武和李小冉,可赵导确硬是把他“弟弟”和赵琳排在了第一主角的位置。相信,如果不演他的戏,赵琳可能再拍三、四部戏才能会象现在这样出名;而陈坤在这部戏中确实有了一些进步,但却被赵导夸大了:他有些阳光了,但不地道;忧郁少了些,却又不纯粹了……唉,他们真该感谢赵导的提携……  
   这是某网站对〈温〉的评价!虽然是这样说但我觉得〈温〉还是有它的魅力的!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04-4-13 21:41
那文章我只瞄了两眼
就想说
哪部剧没有漏洞?
就是因为这部剧太出众了,树大招风!
那记者吃饱了饭没事干,就喜欢唱反调,吸引众人注意力!
作者: 武林天骄    时间: 2004-4-13 22:00
本帖最后由 幽篁听箫 于 2016-4-18 15:43 编辑

其实说的有一定道理,赵导的这部片子很令我失望,其实他以往拍过得我就没喜欢过,但听说以前的《编辑部的故事》是他拍的,那还有一部好的,事实上这个片子的剧本也是差得很!坤的表现中规中距吧,这个角色没什么发挥的空间,所以不能给坤带来更多的喝彩!


作者: tian    时间: 2004-4-13 22:31
如果剧情完全真实得跟生活当中一样,那还能叫电视剧吗?叫纪录片得了!这些记者没事就喜欢鸡蛋里挑骨头。个人觉得《别》剧总体来讲算是一部制作精良,让人赏心悦目的好片子,无论是演员阵容、服装造型还是画面风景都非常养眼,我周围看过的人都觉得挺不错的,坤儿在其中的表演进步很大。
作者: winnie    时间: 2004-4-13 22:33
树大招风嘛,如果“别”剧收视率不高的话,会有这篇文章吗????如果没有人去看这部戏,会有人发觉这部戏的虚假吗?

其实每一部戏的成功和每一位演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坤儿就不用说了,在这部戏里面,相信许多人都可以看到坤儿在进步。赵琳第一次担当女主演,演技虽然是稚嫰了一点,她毕竟还是把楚楚可怜的晓雪给演活啦。姜文是一位演技派,他把对杨夕的爱,对司马波、罗毅的朋友之间的义,对王平平的责任都演得活灵活现。李小冉也演活了一个为爱执着的都市年轻女孩,比起“像”剧里面的安琪也就更敢爱敢恨啦。

我已经把这部戏看了两遍,为剧中人喜,为剧中人忧!



作者: max    时间: 2004-4-13 22:56
温剧有些确实不合情节,电视剧就是样子,娱乐娱乐,看过就算了,何必计较那么多。要是真要推敲,每个电视剧或多或少都有不合情理的硬伤。
跟非坤迷说起这个电视大家都说不错,但人家说陈坤根本不是第一男主角,只不过他最红。剧中根本没他什么事,主要都不是讲他。人家非坤迷都看得出。赵宝刚在罗毅身上着重的笔墨太少。看过此剧的人都知道。
说起谁是第一男主角,倒是赵宝刚挣了个大便宜。
别人都以为赵导硬要把他的“弟弟”摆在第一男主角的位置,谁知这里面有玄机。
要是让我在温和名扬两剧来选,我首先看名剧。


作者: meizipj    时间: 2004-4-13 22:58
中国这么大,什么事情都会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说他虚假也未必.

偶觉得这个评价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更何况艺术本来就有夸张,这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要演得好收视率高这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他们越是这样说,偶们越是要为坤儿雄起!
作者: 听雨    时间: 2004-4-13 23:04
本帖最后由 幽篁听箫 于 2016-4-18 15:44 编辑

呵呵,客观的说,说得也不是没道理的,只是把这些缺点放大了。
但说不如《拿什么拯救》我倒不觉得,但别剧肯定不是赵导拍得最好的剧就是了。
还有就是最后说坤儿那段,这个作者却不知道坤迷们也正为坤不象第一男主角遗憾呢,以陈坤现在红的程度,好象犯不上非要在这部剧中争个第一男主角的排名来被提携吧?可能我这种说法比较自私,但事实上,罗毅这个人物总让我只称得上喜欢而谈不上爱上的原因我觉得就是因为发挥的空间小,又非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把这个人物撑满了,挤得一点余地都没有,因此而缺少回味,就是JM说的太完美。


作者: jellicocat    时间: 2004-4-13 23:17
本帖最后由 幽篁听箫 于 2016-4-18 15:44 编辑

对这个记者的话很有同感。看牒的时候就对故事的情节不解。我在北美生活了十几年,还没见过几个随便放弃工作的。像罗毅那样刚在律师行上班,说不去就不去了,工作期间回中国好像也是抬腿就走的事,回去后工作还在那儿等着他,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那可是在加拿大,而且是温哥华,找份工作可是比登天还难!不过,对赵宝钢胡乱编故事骗眼泪的本事倒也真是领教了,这些日子正在看~像雾~, 要不是为了看陈坤的首部电视剧,早就放弃了。剧中除了阿莱和安祺,哦,大概还有心雨,个个都是大花心儿罗卜,爱的莫名其妙,分手的也让人难以信服。尤其是那个李英奇和方子仪的结合,简直令人费解!不过,赵宝钢总是有办法让他的剧综合分高,比如音乐,画面,亮丽的演员,来吸引观众。如果抛开那些大大小小的漏洞,抱着欣赏的态度,别剧还是挺不错的。


作者: max    时间: 2004-4-13 23:25
以陈坤现在红的程度,好象犯不上非要在这部剧中争个第一男主角的排名来被提携吧?
----------------------------------------------------------------------------
嗯.这正是我想表达的.
所以说赵宝刚是既是一个很好的导演,又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做他老婆一定不会饿死.
不得承认,很佩服赵宝刚的口才和眼光.
跑一下题,说到陈坤红的程度,我常常一边吃晚饭一边看娱乐大搜查,真希望能有一天在娱乐大搜查的节目看到他的身影.
作者: cathy96    时间: 2004-4-14 00:22
本帖最后由 幽篁听箫 于 2016-4-18 15:44 编辑

大大小小的漏洞我都能接受,艺术本来就是高于生活,其实有些生活细节和场景还是挺真实的,比如平平遭遇的第三者,罗毅毕业找工作这些。我就是不能理解罗毅为什么爱上小雪?!就是一见钟情,也是需要用情景来表现,用音乐来烘托,让观众身历其境地随同罗毅一起爱上小雪,就如同燕西在小巷一见钟情爱上清秋,有音乐,有情景,一个丁香一样清纯的姑娘,很有些戴望舒那首诗歌的感觉,让我们像燕西一样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清秋。但是在别剧中我没有这个感觉,小雪的内秀我没有感觉到,她的外型也不是闭月羞花(其实两个女孩我都不认为如何漂亮,都只能说清秀而已),所以更需要用特别的方式来表现这个爱情的产生。
从戏分来讲,姜武明显是男一号。好像姜武还是赵导公司的艺员,他为什么不出来宣传?把坤排到主角,我都以为他们是在利用坤的名气,当然没有宝贝宣传时那样明显。下面是开机前的报道,那时陈坤还没有现在这样红吧。
十年姜文十年姜武 赵宝刚新剧主演锁定姜武  

2002年10月15日15:11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杨彬彬)十年前,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曾在全国引起过巨大反响;十年后,著名导演赵宝刚又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移民,新作《别了,温哥华》月底将在北京开机,男一号则锁定了姜文的弟弟姜武。其他演员还包括他的爱将陈坤和李小冉,剧中他们将扮演两个中国留学生;而最具悬念的女一号则锁定了一个神秘新人,善于造星的赵导表示,此人身份暂时保密,不到开机不会透露。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cathy96在 2004/04/14 11:47:33 编辑]</font>


作者: 阿蓉    时间: 2004-4-14 10:07
《别了》,给我的感觉是一场恋爱循环赛。就那么五、六个年轻人,男女之间都要碰个面。
作者: lisalzy    时间: 2004-4-14 10:56
<b>下面引用由 <u>cathy96</u> 在 2004/04/14 00:22:07 发表的内容:</b>
大大小小的漏洞我都能接受,艺术本来就是高于生活,其实有些生活细节和场景还是挺真实的,比如平平遭遇的第三者,罗毅毕业找工作这些。我就是不能理解罗毅为什么爱上小雪?!就是一见钟情,也是需要用情景来表现,用音乐来烘托,让观众身历其境地随同罗毅一起爱上小雪,就如同燕西在小巷一见钟情爱上清秋,有音乐,有情景,一个丁香一样清纯的姑娘,很有些戴望舒那首诗歌的感觉,让我们像燕西一样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清秋。但是在别剧中我没有这个感觉,小雪的内秀我没有感觉到,她的外型也不是闭月羞花(其实两个女孩我都不认为如何漂亮,都只能说清秀而已),所以更需要用特别的方式来表现这个爱情的产生
...

同感.透过望远镜无意中看一眼就认定爱情的安排有些牵强.晓雪性格中好的品质(温柔,包容,善良)都是在故事中期出现了,罗毅一开始就死心踏地确实有些不好理解.
作者: zoe    时间: 2004-4-14 11:14
    电视剧不象电影,如果仔细找再好的也会有漏洞,除非还象二十年前拍红楼一样一拍几年,即使那样的精制下,细找还有缺陷,更何况现在二三个月就出几十集。

    个人观点,看片本来就是一种娱乐, 主要是看内容基调是否合口味,演员表演是否到位,如果个个都是抱着挑漏洞的心态去看未免太累。多些包容,多些理解, 不喜欢就不要看,事情就这么简单,所以我天生是作不了批评家的。
作者: 树皮    时间: 2004-4-14 11:31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生活本身大都平淡、琐碎,但生活中也不泛传奇(我身边就有且不止一例)。
   高智商、高学历并不意味高质量的生活。生活中有几人在处理生活、感情问题时能如外科医生娴熟地使用手术刀般锋利、准确无误。
   编剧固然不能乱编,评论者更不能瞎评。
   明眼人都看得出姜文才是第一男主角,把陈坤说成第一只是市场需要。这种宣传手段,赵导在《象雾象雨又象风》的宣传中用过。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树皮在 2004/04/14 11:33:15 编辑]</font>
作者: jellicocat    时间: 2004-4-14 12:10
只要对国外的生活有略微的了解,就会同意记者的意见:于世雄找到晓雪后只要给移民局打个电话,问题就全解决了。当然,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罗毅和晓雪间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悲情故事了,呵呵。在我看,这可不是艺术高于生活,这是用艺术编造生活。说赵宝钢编故事骗眼泪只不过直白了些,不大好听罢了。只是看电视嘛,只要大体上好看,不去计较就是了。
作者: HappyGirl    时间: 2004-4-14 12:21
<b>下面引用由 <u>cathy96</u> 在 2004/04/14 00:22:07 发表的内容:</b>
十年姜文十年姜武  赵宝刚新剧主演锁定姜武  

2002年10月15日15:11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杨彬彬)十年前,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曾在全国引起过巨大反响;十年后,著名导演赵宝刚又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移民,新作《别了,温哥华》月底将在北京开机,男一号则锁定了姜文的弟弟姜武。其他演员还包括他的爱将陈坤和李小冉,剧中他们将扮演两个中国留学生;而最具悬念的女一号则锁定了一个神秘新人,善于造星的赵导表示,此人身份暂时保密,不到开机不会透露。


现在看来赵宝刚也真是个炒作高手啊,从此篇报道中便可见端睨,由此好多事情便很容易理解了。&lt;别了,温哥华&gt;总体说来还算是好剧,但现在看来想要象&lt;过把瘾&gt;和&lt;永不暝目&gt;那样大红大紫是不可能的了,故事上的欠缺是关键,硬炒也是枉然。个人认为毅雪的感情戏远逊于燕西和清秋之间的感情戏,有时热恋和激情并不需要拥抱和接吻来表达,那种仅仅靠眉目就能传达的感情有时更能打动人心。

作者: bbfish    时间: 2004-4-14 12:26
最近各个卫视都在播放这部剧集,周围的朋友们都纷纷打给我电话,但每当我问他们罗毅怎样时,他们总是和我说,喜欢大洪!还有杨夕!我很纳闷,难道我的思路有问题?前两天把这部剧集重新翻出来看了一遍,我也开始慢慢的喜欢大洪了,觉得大洪是真实的,在温哥华碰到了种种的困难,那才是生活。罗毅的故事太浪漫,不太真实,说回国就回国,说不干就不干,就算是呆在国内,这些事情也要考虑清楚了再做吧。其实原著把国人在外面的经历写的挺苦的,就算是想拍的轻松一点,也要尊重事实吧。同意树皮说得,艺术源于生活!可能我是坤迷,所以每次看陈坤的剧集开始就侧重点有偏差,所以,经常听听旁观者的评论未尝不可。
作者: lljjww    时间: 2004-4-15 09:11
很同意cathy96 的观点,大大小小的漏洞我都能接受!!
作者: 璐璐    时间: 2004-4-15 17:52
其实就象大家说的电视剧就是娱乐娱乐的!也缺少很多真实的东西!多了很多浪漫的东西!这就是电视剧,太过真实不就变记实片了啊!对《温》呢也的确是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的!有时是我们太爱阿坤了所以对一些问题不能正面直观的看到!
作者: 树皮    时间: 2004-4-15 18:08
   编剧怎么想,我不知道;余世雄是一个有心理障碍的有财势的中年男人,他怎么想,他想用何种方式带走晓雪,我就更不能想象了。
   从这个角度想或者可补漏?
作者: elaine1210    时间: 2004-4-15 19:14
戏剧创作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他们上中学时没有学过这个道理吗,有多少的故事情节是那么真实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就那么多人的辛苦做出来的东西否定了,也太不客观了
作者: 绰约    时间: 2004-4-15 23:03
依我个人的“别”剧观后感,楼主转过来的帖子中提及的漏洞是一些“硬伤”,它伤及的是观者对这部剧的一种认可感,这种认可感会象一只神秘的手牵引着人忘我地进入剧中,和剧中人同喜同悲。当然,对那类搞笑片、戏说剧存这种念头是十分可笑的,但“别”剧是“言情大师”的力作,且宣传套路、卖点无一不是落在一个“情”字上,所以,那些“硬伤”就显得特别刺眼,所以,我在看完“别”剧后,想起了咱姐妹们在调侃自己某套不合季节的打份时的那句经典用语:美丽动(冻)人!用在“别”剧这儿嘛,就是:美丽,不动人!!
作者: jellicocat    时间: 2004-4-16 09:38
<b>下面引用由 <u>绰约</u> 在 2004/04/15 23:03:50 发表的内容:</b>
依我个人的“别”剧观后感,楼主转过来的帖子中提及的漏洞是一些“硬伤”,它伤及的是观者对这部剧的一种认可感,这种认可感...


同意!
作者: 溺水的鱼    时间: 2004-4-16 10:16
文中所指的那些漏洞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小说就是小说,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如果一切都按照客观现实,那不是变成新闻和记录片了?
有些夸张和艺术处理是正常的吧,希望观众能宽容一点,有鼓励才能有进步啊!
作者: 雪欣    时间: 2004-4-16 12:2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电视剧只是个人喜好问题,你不喜欢就不要看了,何必把一部片子说得如何不是呢?

说白了,这个人的心理特点不适合看片子!
作者: jellicocat    时间: 2004-4-16 14:16
<b>下面引用由 <u>雪欣</u> 在 2004/04/16 12:23:06 发表的内容:</b>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电视剧只是个人喜好问题,你不喜欢就不要看了,何必把一部片子说得如何不是呢?说白了,这个人的心理特点不适合看片子!


既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麽说别人的心理特点不适合看片子呢?请你针对观点而不是发表观点的人进行评论好吗?

一个健康,成熟的论坛应该容纳不同的观点,只要是中肯的批评,没有人身攻击,都应该畅所欲言。如果只能唱赞歌,那不是回到毛时代了嘛。论坛也就失去活力了呀!不能因为是陈坤演的戏,就不能说了!我倒觉得,这里需要些不同的声音。
作者: 听雨    时间: 2004-4-16 14:31
<b>下面引用由 <u>jellicocat</u> 在 2004/04/16 14:16:10 发表的内容:</b>
一个健康,成熟的论坛应该容纳不同的观点,只要是中肯的批评,没有人身攻击,都应该畅所欲言。如果只能唱赞歌,那不是回到毛时代了嘛。论坛也就失去活力了呀!不能因为是陈坤演的戏,就不能说了!我倒觉得,这里需要些不同的声音。

我很赞同jellicocat的话,有争议才有发展。作为版主,我很高兴看到这样活跃的贴子,和针对这个贴子的回贴,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都是很有观点的。
褒也好,贬也好,讨论的基础是对事不对人,谢谢大家。



作者: kikico    时间: 2004-4-16 17:41
虽然别剧有硬伤,但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去喜欢;
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事物是完美无缺的,电视电影也一样.
主要看我们是用怎样一颗心去看待.

听雨说得对,有争议才有发展!

有争议才说明有更多的人在关注呀!
作者: 南屏    时间: 2004-4-17 00:21
<b>下面引用由 <u>绰约</u> 在 2004/04/15 23:03:50 发表的内容:</b>
依我个人的“别”剧观后感,楼主转过来的帖子中提及的漏洞是一些“硬伤”,它伤及的是观者对这部剧的一种认可感,这种认可感会象一只神秘的手牵引着人忘我地进入剧中,和剧中人同喜同悲。当然,对那类搞笑片、戏说剧存这种念头是十分可笑的,但“别”剧是“言情大师”的力作,且宣传套路、卖点无一不是落在一个“情”字上,所以,那些“硬伤”就显得特别刺眼,所以,我在看完“别”剧后,想起了咱姐妹们在调侃自己某套不合季节的打份时的那句经典用语:美丽动(冻)人!用在“别”剧这儿嘛,就是:美丽,不动人!!

同意!
说实话,在我看来,就感情戏讲<别>剧还不如<像>剧打动人心,更不用说和金粉比了,像剧中阿坤在子仪和心雨之间那种摇摆不定、欲罢不能的感情很有感染力,反正我是被打动了。而别剧中毅雪之恋很难立住脚,我始终都没看出晓雪有多爱罗毅,倒像罗毅一人在那使劲爱着,而根据剧情,他们应该是很相爱的,最起码晓雪也是被感动得爱了。所以综上所述,别剧看完了也就完了,并没有太多去值得回味的,更经不起仔细推敲了。
作者: 璐璐    时间: 2004-4-18 13:21
大家的说法我觉得都是有理的!不能单说是好或是不好!事物总是有两面的!
作者: 动感超人    时间: 2004-4-18 14:25
<b>下面引用由 <u>南屏</u> 在 2004/04/17 00:21:48 发表的内容:</b>
同意!说实话,在我看来,就感情戏讲<别>剧还不如<像>剧打动人心,更不用说和金粉比了,像剧中阿坤在子仪和心雨之间那种...

不会吧,我觉得毅雪之恋还是很动人的,不过因为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开始的时候两人没法像其他剧中那样大谈恋爱。不过后来两人生活在一起那段还是很温馨很默契的。最后晓雪疯了,才真正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但已是疯言疯语了,此时罗毅的执著深沉,才更突出了。我个人倒觉得,在戏剧里面,这种一波三折,开始若即若离,最后凄凄惨惨的爱情更打动人心。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就要怪编剧和导演给我们帅哥的空间太少了!感觉戏份远远没有陆大洪他们那对儿多,看着不过瘾。所以,相比之下,那些“硬伤”也就不值一提了。
作者: hh2    时间: 2004-4-19 11:53
看来这个记者还是很认真地看了这部戏。其实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知道是在演戏,大大小小的漏洞可以接受。
赵导的戏拍的没什么进步,炒作的功夫越来越有长进。非要给人气极旺的陈坤加上第一男主角的头衔,来增加收视率。和很多朋友看了这部剧后,都觉得姜武、李小冉的戏更出彩。特别是李小冉把一个不太讨好的角色演绎的很可爱、真实。陈坤的表演可圈可点。赵琳相比之下就差了一截,特别是和陈坤的对手戏感觉游力在角色之外。


作者: 璐璐    时间: 2004-4-19 12:09
同感哦!我也觉得赵琳演的不好,一点也不投入,好象真的是在演,没有感觉的!很公平的说~相比之下陈坤的演技好的多了,很投入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的很好很真!
作者: 橄榄树    时间: 2004-4-20 13:17
这个记者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情节的确不合理,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但它仍不失一部好剧,我周围的同事和看过此片的朋友都说挺好看的,很吸引人,这就够了!
赵琳做为第一次担当主演,就演一个内心复杂,身受爱情创伤的女孩,实属不易,小雪要比杨夕难演的多,我觉得她对角色的拿捏还不错!




欢迎光临 陈坤论坛 (http://www.ichenk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