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7日,对凡一平来说,无疑是除国庆和他自己还生日外最重要的日子,因为陈逸飞的电影遗作《理发师》终于在家门口———南宁上映了。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在当天的首映式上,凡一平被星湖影城聘为终身荣誉观众。随后他和观众一起欣赏了由自己担任原著和编剧的《理发师》。他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我对演员不能完全把握小说精神的担心全没了。所有演员表现都不错,很忠实地反映了原著的精神,整体可以打90分。” 《理发师》上映,凡一平特别高兴,他说,自己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他甚至感慨地说,写《理发师》的时候,自己还是个青年作家,而等到《理发师》变成电影和观众见面的时候,他已经步入中年。他认为,这个时候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纪念陈逸飞。因为《理发师》是属于陈逸飞的。 在看完《理发师》后,凡一平认为“不错,忠实地反映了原著的精神”。他还具体点评了两位主角陈坤和曾黎的表现:“陈坤就是我小说里陆平的样子,他的表现可以得80到85分。曾黎也不错,但是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没能很好地把小说里的人物复杂的心情表现出来。她比陈坤表现要差几分。而几个配角,包括寡妇、翻译表现都很好。整个电影可以打90分。”谦虚的凡一平还建议记者多去听一听观众看了《理发师》后的看法。 谈到成为星湖影城的终身荣誉观众,凡一平说自己对星湖很有感情,一是自己很喜欢看电影,二是星湖距离自己家最近,因此每年都会多次到星湖看电影。现在自己成为星湖终身荣誉观众后,会更加支持电影事业,经常到这里欣赏各种电影。
昨天,记者到南宁的几大电影院走访了一些观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女性观众对这部文艺片竖起大拇指,而大部分观众对《理发师》感觉表示满意,认为画面很美,和陈逸飞老师的美术作品有相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