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年前,一个俊美忧郁的少年背起行囊,带着妈妈的细语,悠悠寸草心,辞别了云遮雾绕的家乡渝城,只身来到北京求学。似乎从那一刻开始,命运的车轮便驶向了另一条“云深不知路”的路途,而少年却怀着懵懂好奇的心张望前行,无畏无惧。
而今,少年已然步入而立之年,依旧简单而纯粹地向往着梦想与美好,学会了用内心坚定的信仰,惯看人世的繁华梦,也明白了人生如戏。他说,每个人都在人生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差别不分你我。14年山水如画,14年富贵浮云在眼前划过,成长的少年依旧俊美,却不再忧郁,他用内心那份信仰的笃定,来诠释生命中的每个角色,冷静,自省而温暖。
他就是陈坤。陈坤说生命中的电影会拍一部少一部,所以他用心去拍每一部电影,珍藏生命中的每一道印记。那么,如果有一部电影叫《陈坤》,请允许我们用四个景别,不同镜头来勾勒出他的不同侧面,怀一份闲淡风雅,与他一起笑看人世风云,时而酣畅淋漓,时而悱恻缠绵。
摄影/陈曼(studio6) 策划/执行宋斐 化妆/张哲伦 发型/贺志国 文/胡嘉文 服装助理/杨一一 场地提供/studio6
特写 : 回首又见她 2009年3月的易县依然是烟尘滚滚,清清波荡漾的易水河畔斗拱与檐掾交错.带着明显汉代建筑特色的屋顶映衬若光秃的枝蔓,延伸向澄净的夭空.刚刚结束了电影《花木兰》一场打戏拍摄的陈坤,坐在监视机前安静地看着回放,早已没有了《花花型警》里第一次拍打戏时的焦虑和忐忑,也消解了《画皮》中与对手之间搏击的痛快淋漓,有的是一份气定神闲的从容,甚至是自我挑战的期待,只有眼神里偶尔掠过的迷离。让人依稀可辨依旧是那个目光如水般沉静的男子。早在2006年拍《花花型警》时,马楚成就曾对媒体说:“以前大家只知道他帅,看过这部影片你们就知道他还很会打..... ”当时略显玩笑般的话语,却真的被陈坤一路“打”下来。内 心的骄傲让他不断地挑战自我。“刚拍打戏,我确实紧张,不断地想‘要拍我了,要拍我了'但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阻碍了我?为什么我们相信,只有在熟悉的范畴里,才能做到更好;为什么要拒绝和逃避不熟悉的范畴?所以,我告诉 自己:‘ 陈坤,你没有问题,你不定要打得多么好,但你-定要享受打戏的过程,因为你也在学习。”拍摄《花木兰》打戏的第一天,陈坤起得特别早,化妆完毕后来到现场, 慢慢地走到武术导演董玮面前跟他说:“导演,也许我打得不好,但我 一定要一遍一遍地打,我一定要面对自己拍打戏的恐惧感。" 言谈中陈坤的眼神有 份他特有的坚定,舒缓有节的语气中带着从容自信。听到这话,武术导演回头给了 陈坤一个信任的微笑。拍摄正式开始,一切默契尽在不言中。“那一天打下来我累 到要死,但我知道,自己正在慢慢习惯面对陌生领域的恐惧,于是我变得放松了,也发觉自己不那么害怕了。过了这个阶段后,我发现再面对打戏时,自已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不是说我打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可以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了,越害怕,就越要面对因为你逃邀不了,人生是要争取的 。
第二次与导演马楚成合作,第二次与好友赵薇携手,第三次与武术指导董玮过 招 .....一切熟悉得有如早晨出门时与邻居擦肩而过的微笑,亲切自然里透着彼此 的信任。三月的易县,少了往年杨柳依依的萌芽,仍然是薄雾弥漫,狼烟四起,陈坤说他喜欢《花木兰》里拓跋宏这个角色-北魏的皇子,他内心的高贵来自于海纳百川的包容和淡定从容的自信。说话间,陈坤从监视器前抬起头来,回首望向正在 “战场厮杀”的好友赵薇,那一刻阳光明媚。
我以前最喜欢灰色,现在最喜欢橙色。所有的颜色都想去尝试。梦想是咖啡色,爱情是从橙色到绿色,亲情是红色,欲望是所有的颜色,我自己是透明的白色。
远景:孤独的孩子 20世纪80年代初,重庆的江北城还与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一样—依然用自己 惯有的步伐行进着,窄小的巷子、斑驳的青苔、滑湿的石板路柔软的空气中带着一 种不经意的闲适,那时所有的记忆都温暖而缓慢。
刚刚放学的陈坤,有时会在回家的路上遐想:如果自己是班主任的儿子该多好 ,这样就可以在放学以后还能随时开小灶,随时问老师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中学后,由于家里离学校太远,陈坤每天需要轮渡、汽车几次辗转。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住在市中心,可以少一些路上的颠簸。帮妈妈多做些事情。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坤在老师的建议下,只身来到北京求学,并在同年考取了当时极为有名的东方歌舞团,于是,北京--曾经遥远而陌生的城市,终于与 自己的人生有了交集。带着这份新奇与忐忑,陈坤开始了自己追逐梦想的游子漂泊 路 。
大概是因为母亲从不刻意强求式的潜移默化,同样是北漂的游子,陈坤的性格里少了-份对功成名就追逐的戾气。虽然他也会玩笑地说,梦想之于他更多是虚荣 的意味,但深层里却是一种纯悴和简单。所以直到大学毕业,困扰陈坤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演员身份的认知。曾经怀疑退缩,也曾反复不安,原本是陪朋友去参加考试的陈坤,被老师一眼选中而幸运地考上电影学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问自 己:我是演员吗?我能去演戏吗?我能演好吗?
一路走来,近沉浮,风雨如晦。当陈坤的俊美忧郁成为华语小生的一种类型时,大家才逐渐明白:“不变的你,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 的灯笼;潇洒的你,将心事化进尘缘中;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中景:莫问来时路 “莫问来时路,云深不知处。消风引领归,闲咏落花絮。”懂得珍惜的人,总是在走过来时的路后,回首望去,才发觉:来时的路多艰辛,来时的路却必需。
陈坤说:“每个人的成长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今天他的成就是过往的每个 人所给予的。 23岁那年,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陈坤,接到吴子牛导演的邀约,拍摄了电 影《国歌》当时年少轻狂,带着初生牛犊的无所畏惧,便出演了少年才子聂耳,由 于是陈坤第一次拍摄电影。课堂上的理论与拍摄实践的差别,让他迷惑,也为他打 开了-扇窗户。如今回想起来虽不免遗憾,但当时的意气风发、壮怀激烈,不仅是吴子牛最看重的,也是青春年少给予陈坤最好的见证。 24岁时,即将踏出大学校门,却仍是懵懂惶惑的陈坤曾想过留学海外,抱着不行 就 转行的想法,走进了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从此俊美忧郁的形象走入了每观众的心里。回首那段拍摄经历,陈坤说:“宝刚导演给了我好多创作的理念,那时候我觉得好难,但现在想想都很有用。” 2005年,毕业以来就一直在陈坤“身边”的李少红导演,一改他往日温情忧郁 的形象,为他定做了心理悬疑电影《门》在片中自卑、焦虑、多疑、歇斯底里到最 终疯狂,陈坤刻画的蒋中天犹如深夜撕扯的织锦划破夜的静谧直人耳膜,众人称其 为“现代都市人内心深处的影子”。而对于陈坤自己来说,则更是“一次蜕变的过 程,是一种撕碎自己再投入进去的锤炼”。那时的每一场戏都是身心俱疲,带给现 在的是破茧成蝶的美丽。 2007年,为了拍摄马楚成的《花花型警 》,陈坤只身来到香港,似乎不管是这座城市被高楼切割而斑驳的蓝天,还是霓虹绚烂的繁华与虚无笼罩的星夜,都让他有一种不自觉的疏离与不安,细心的马楚成总是不经意间对他说:“坤,你怎样,没 问题吧?”收工以后也会叫上陈坤一起去吃饭,利用茶余饭后的闲暇让他熟悉香港 的风土人情。“我是个内心骄傲的人,也很期待拍一个以我为中心的角色,但正是因为马楚成的仗义,促成了我们在《花木兰》里的二度合作。”陈坤如是说。
近景:黑暗中的舞者 出生在冬天的陈坤,是神秘而飘忽的水瓶座,而水瓶座的来历也是+二星座里 最为凄婉唯美的故事:俊美不凡的希脂少年爱上了天上的侍女,却被天神宙斯和赫拉拆散,女孩被射死,少年被变成一个瓶子、终生为宙斯倒水,但他倒出来的却只 有眼泪。 此时,我们镜头里的陈坤,已然没有了采访时侃侃而谈的坚定眼神,一袭黑衣 裹身的他站在昏暗的光影中,眼角眉梢所带出来的慵懒与烟媚在空气中晕染开来, 振荡在每个人的心里,又冷冷地隔离起来,仿佛随时可能飞离的天使,众人只能静 静地看他在黑暗中舞动,恍惚间好像回到了《画皮》的结尾,王生对佩蓉相视一笑后,望向远去的人的刹那,他的笑容复杂又无奈。黄沙滚滚,孤烟直上的大漠,自 由的人去流浪,自省的人为内心的规范所左右,无法脱离,亘古难却。
BAZAAR对话陈坤 BAZAAR:你在《花木兰》里扮演的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陈坤:北魏历史最为著名的皇帝拓拔宏。他是-个很open的人,身为鲜卑族,为了 能实现汉化,他要求所有的人用汉族的装扮,并且剪胡子。见到一个大臣上朝不愿意剪胡子,他就拿着剪刀直接给他剪了。这是个外表很柔软的人,但内心却非常定。可能因为他是佛教徒,没有真正的局限性,也不强调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排斥其他民族。他总是在思考怎么跟汉族融合,从大局出发去思考如何让国家发展,如何使民 族共融。
BAZAAR:《花木兰》里与赵薇的角色是怎样的关系? 陈坤:编剧给了我这个人物大的历史背景,我是一名皇子,木兰是代父从军的士兵,所以我提拔和扶持花木兰的前提。除了大家理解的爱情之外, 更是为了维护 我的国土。这个人在为国家和社会而战斗,而不仅仅考虑儿女情长,有一点史诗的感觉和气魄。 RAZAA:如何看待《画皮》中自己饰演的角色? 陈坤:其实王生这个角色好复杂,他没有对和错,不是简单的忠贞或不忠, 他复杂得就像一个真实的男人一样。以我演王生的过程, 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创作,只不过最后可能我的表演还不能准确地把我理解的王生表现出来。而观众在读解的时候,可能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他们没有假想自己是王生,他们是在读解王生。王生不是因为爱佩蓉,而是他过不了自己内心的坎,他内心的 “释”,这不是简单的 爱情,而是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他心里的那个道德标准太高了。
BAZAAR:有没有因为太投入一个角色在拍完之后依然无法从角色中走出来? 陈坤:单独看这个问题, 我会告诉你不必要说是进去还是出来。因为我们每半年 就会创作一两个角色,每演一个角色,都要去理解、学习和体会。演员除了在生 活中要去感受每个人的状态之外,演过的角色也会在身上留下很多感悟的印记和力量。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就好像失恋了之后不需要走出来也不需要一直在里面,但永远是人生的一段记忆。演过的角色就好像失恋,是我们过去的痛苦和快乐,不 需要刻意去抛弃,它会自然存在于身体里面的空间中,慢慢让你强大厚重........
BAZAAR:会不会跳出来审视曾扮演过的角色? 陈坤:角色就好像生活中的自己,不知道到底我扮演的角色是真实的,还是生活中 的陈坤是真实的。很多人觉得人生如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生活中的自己。是生话中你的多个侧面。
BAZAAR: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个? 陈坤:我一直都蛮喜欢我生活中的这个角色--我自己,一点都不完美,但很让我 放心,我会做错很多事,但有时候做错了也让我觉得蛮有魅力的,因为真实,因为 会让我看到,原来自己也还可以这样。这就是陈坤,没有哪个扮演过的角色能够像生活中的我那么多层次和多元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完美和纯洁 的。但是只要我们开始学会认可自己,我们就非常棒。
BAZAAR:人生的颜色 陈坤:我以前最喜欢灰色,现在最喜欢橙色,所有的颜色都想去尝试。梦想是咖啡 色,爱情是从橙色到绿色,亲情是红色,欲望是所有的颜色,我自己是透明的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