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我们的时代 我的奋斗
 
目前位置:首页 我说我的 我说我的→ 陈坤:我们的时代 我的奋斗
陈坤:我们的时代 我的奋斗
发表日期:2011年4月1日 出处:《新青年》第二十八期:2010年12月17日 作者:竹聿名 阅读次数:2252          (繁體中文) (双击自动滚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前言

  “什么叫新青年?新青年是我身上没有流失掉的激情。现在30多岁的时候,反倒是我人生里最好的时期。”说这话时,陈坤的状态可以用姜文的一个口头禅来形容——“来劲”。那种朝气与自信,让人倍感欣慰。

  这十年,陈坤越发成熟了。作为华语影坛一线小生,崛起从来并非只靠外表那么简单:“大家看到我的柔软,但如果是真的读得懂的人,则可能看到我心里的刚性。有人看了十年陈坤,说忧郁,那是真不了解我。他们从来没有闭上眼睛、静下心想:陈坤是够刚性的人吗?新青年来自于外表的柔软和内心的刚性,这才是我存在的意义。”如今,市场繁荣机遇良多,自信的陈坤不禁感慨:我们的时代来了。

  的确,在这个满目大叔挑大梁的影坛,太需要一批青年军崛起。

  将最大的激情与热忱投入自己工作当中,且在不断的进阶中寻觅跃升的机会,可谓陈坤得以在演艺圈屡创佳绩的制胜法宝。近年,他的事业正值爆发期,藉《画皮》此成为百花奖影帝;大胆扭转银幕形象,先后在《让子弹飞》及《龙门飞甲》中出演大反派,抛开之前《建国大业》成功塑造的蒋经国,在《建党伟业》中挑战青年周恩来……

  多面开花的尝试与突破,使得陈坤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多,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胜莫骄,百尺竿头”的姿态。在娱乐圈,这是一种难得。本期《新青年》,新浪娱乐独家对话陈坤,解析陈坤在面对“他们的时代”到来的时的内心“他的时代,他的奋斗”——在影视圈的大染缸中奋斗多年,他用经验“撰写”的《演员修炼手册》对当下年轻人又有怎样的启示?参演姜文的《让子弹飞》他体验了一堂怎样的“电影在线教学”?在他心目中,真正的“新青年”又应具备怎样的特质与风采?...且待陈坤娓娓道来,再现他眼中的新青年的标杆。

 

  演员修炼手册:

  1、理解角色:扮演偶像周恩来是我的荣幸

  一个好的演员能胜任各种角色,陈坤这十年影坛经历,遭遇最多的便是民国时代人物。他是这样理解那个时代的:“民国是一个朝代更迭的时期,每个人的气质有旧朝代的优雅、有阶级,也有对新东西的一些梦想和激情,我觉得这是很复杂的时间段。”故此,陈坤曾一度花费许多心血去摸索如何将民国人物塑造得驾轻就熟。

  对于演绎民国人物,陈坤不甘于停留在单一的风格化演绎上,继而进一步为自己建立起令此类角色更为立体的表演方式:“在演这一类角色的时候,我都想赋予他们有时代感的同时又有新鲜的东西。说实话,像老上海的男生都会把头发梳上去,变成一个干干净净的‘飞机头’,而我本身的形象跟那个时代又有点像,所以我在演民国人物的时候也都会把头发梳上去,觉得蛮有造型感和时代感的,这一点给了我很大帮助。”

  故当《建国大业》“蒋经国”一角找上自己,陈坤充满了自信:“我这两年角色的变化是强调角色所散发的魅力。以前通篇就是‘你’的时候,其实信息量不够。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活生生的角色,哪怕是惊鸿一闪,我也希望他能够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是真的活着的’。所以我不应该将最大的力量放在争取更多戏份的角色上,而是去努力争取跟更多好的团队、好的导演,还有能真正读懂你的人合作。”

  事实证明,陈坤驾驭身处上海“打老虎”时期的蒋经国相当成功,甚至导演韩三平也不啬赞美之词:“陈坤演活了青年军官领袖有抱负、有担当,励精图治的形象,抓住了神似。”

  如今,他再次挑战自我,在《建党伟业》中饰演青年周恩来,这也是他第三次饰演历史人物,且挑战也来得更大,他说:“周总理是我的偶像,能够扮演年轻时代的他,是我的荣幸。”为求塑造出一个由内而外都更为真实的周恩来,陈坤花了很多时间去阅读关于周总理的书籍并观看其影像资料,并非满足于在形象阶段,他说:“建党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并没有参与实际的会议,但是这个人物在建党里出现的时候,他体现的是学生运动,或者在欧洲的一些戏。虽然是比较边缘化,但是我认为年轻时候的周恩来大家不熟悉,比如为什么他成熟的时候那么睿智、那么有风度、那么有魅力?他一定是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种激情、判断和信仰在里面,才能支撑他到成长,直至50岁、60岁的时候,变得那么伟大。”

  经过寻找和分析,他找到了青年周恩来的特点。“我找到了二十几岁周恩来应该有的东西,比如他的睿智,还有他年轻时表现出的周到和风度,其实那种风度不像后来成为总理后的‘四两拨千斤’,但是他有一种属于那个时期的激情。这样的角色,在我心里就是青年周恩来应该拥有的,我也相信这样会让导演觉得:还有点意思。”

 

  2、职业修养:100%投入,我能不好吗?

  修养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道德与素质,若不曾尊重自己的事业,则惟有沦为被业内遗弃的一群。陈坤对演员的修养始终相当坚守,他将自己对演艺事业的热忱与自信投入到演员的各个要素当中:

  回顾过去,电影里的陈坤常挑起大梁出演男一号,但近年来他对此已看待得更为自然,皆因他强调的是角色的意义,故此从《建国大业》的蒋经国、到《让子弹飞》的第四主角胡万、再到《龙门飞甲》的大反派雨化田,而至《建党伟业》的周恩来,陈坤在戏份上总不会是最多的一位,但他胜在始终秉承一个信念:“你务必会在几年之后会看到陈坤有很大的转变,因为不管多少戏份,不管什么类型,只要是我感兴趣的角色,我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陈坤的一种特性的人物类型出来。我投入的就是100%,你觉得我能不好吗?”

  陈坤得以在演艺圈的大染缸中培养出强大自信与自强,首先得益于他对自身角色的认同:“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演电影?因为它对我来说不是工作,也不存在压力,而是在让我觉得在享受一件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事,跟钱和名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我也不是完全不虚荣,毕竟自己还是想听到观众说一句:‘他太牛了,是个好演员!’我更需要的是这个‘名’,毕竟当别人确确实实喜欢你演的角色,你都会发自内心地觉得:那段时间我做了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我觉得自己生活不太空白!至于说是不是‘大明星’,我反而无所谓。”

  “我的底气和自信其实源自于我本身对表演的热爱,如100%投入自己的角色和状态,总是保持‘那个角色我一定要征服你’的激情,我的自信心就是由此而来。”在陈坤眼中,热爱自己的事业至关重要:“我未来会不会是最耀眼的明星?无需考量!,但是我始终要有我的底气,就像对自己说:中国未来最热爱的男演员里一定少不了我!而且,我也绝不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失败的人。”

  3、银幕形象:不怕尝试任何争议角色

  通常来说明星都喜欢演大忠大孝的正面角色,陈坤却无所谓,他更看重的是发挥。20102011年,陈坤加盟徐克的《龙门飞甲》,出任全片第一大反派角色,将是继《让子弹飞》后另一番别开生面的尝试。

接触全新的角色时,一方面如何完全突破桎梏?另一方面又如何避免用力过火,才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同?陈坤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说:‘你在《龙门飞甲》里演那个是坏人。’我说‘谁说我是坏人?’在我的世界观里面,他并没有做错事情,过往我演正派也好、反派也好,他就是我想演的人,因为我有足够的内心理由告诉你:这件事情我为什么做,只不过做出来被你们判断是对还是错而已。”

姜文导演强调电影角色的行为一定要合乎角色的心理和逻辑。陈坤在这方面也有同样的理解:“我认为很多角色没有分派和正派一说,在自己的人物世界观里,比如我报复别人杀掉你是我行为逻辑正常的事情,可能对于观众来讲这个人是坏的,不能做这么残酷的事情,但是在角色的生活经历里面,这是正常的表达。”

  从《建国大业》的蒋经国、《让子弹飞》的胡万再到《龙门飞甲》的雨化田,几部戏陈坤始终是备受争议的一角,《建》公布演员名单时“形象、气质完全不符”的舆论是为例证,更据闻当时20个导演中有17个不好看他演“小蒋”...但当影片公映后,好评如潮,甚至许多观众提议让他主演一部《青年蒋经国》;即使是未公映的《让子弹飞》,他在有限戏份下的表演更让许多先睹为快的观众留下“还没过瘾”的感觉。追根溯源,仍归功于陈坤懂得灵活地把握角色的力度,以考量与辨析去迎合在不同层次的演绎,继而让他流露出“事半功倍”的演技飞跃——“有些角色性情不同,比如《让子弹飞》或者《龙门飞甲》里面都比较浓烈,又或者是我演蒋经国,也分不出正和反,所以就是在演一个人物的时候,我希望他味道更猛一些、口味更重一些,而有些角色我就觉得再淡一点、再忧一点,这是大概的考量。”

 

  4、状态变化:终于找到继续下去的激情

  从电视剧到电影,从民国到古装到现代,再从正派小生到反派恶人……陈坤一直在探寻属于自己的变化,他明白何谓演员的生存之道:只有不断突破创新,方能在赢得观众信任同时,实现一个演员的激情!正如他所说:“我想刻意寻找一些另外门类的,比如现代戏也可尝试一下。”

  陈坤说,曾有许多观点认为他“是柔软的,这个做不了,那个也做不了,很多都是不能做的”,使得他一度迷失方向。但冷静下来,他也渐渐学会以实际行动作为回应:我只是想用角色跟大家证明,我在变化,我在尝试!

  新浪娱乐:你这两年和之前八年演技上有很明显的分界,为什么?

  陈坤:到第8年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麻木了,然后就在寻找“我为什么要继续做下去”的激情,因为我要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但我找不出这种激情。而且如果没有找到,那我觉得自己只是在重复以前用经验演戏,而我也只是自己骗自己赚钱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罢了……

  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么多荣誉和财富,但如果还没有调整好心态,认认真真对待工作的话,肯定会越来越差!毕竟我心里很尊重、热爱这个行业。结果我就休息了8个月,在这个过程里也好好思考了一下,最后终于找到了我对角色的激情。

  新浪娱乐:区别在哪里?

  陈坤:区别在哪里呢?以前我接一部电影,往往会先考量它会不会有一个好的票房,而且希望这部片上映后反应会好一点,而且自己也会更有名,我觉得以前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隐藏在内心世界里的担忧。但现在我反而觉得比较简单,就是看到一个喜欢的角色就会投入进去,而且演完以后自己还会催生奇怪的方法论,比如催眠自己,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保持那个状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对自己创造的角色而至整个事业的热情,就像能够通过演蒋经国那短短的几场戏看到陈坤的热情,才是我真正可以跟大家去交流的,而不是那自己的经验去说话。

  新浪娱乐:那8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坤: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疑问,发现人跟自己对话很重要!我在那段时间也接到很多剧本,但每当拿起剧本那一瞬间,我都在想:是要看我的戏份还是看这个团队?觉得很好笑。

  最后,我选择了一部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的电视剧《故梦》,当时很多人都说:“你现在还是不用再拍电视剧了,拍电影吧!”何况当时到我手上的有10部电影剧本,但我为什么要那样选择呢?因为我觉得那部电视剧里的角色是我想要的,所以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答案,我就演了。

  在这种自我认同之下,我演电视剧的几个月时间里一直沉浸在快乐里面,每天回到房间都还在想:今天那场戏怎样怎样……全部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是别人不能带给你的。

 

  5、追求机会:任何都免谈,就让我去吧

  作为一个演员,其实急需机会,往往一个好的角色,就出来了。在许多明星都在等导演找上门来的时候,陈坤却为了好角色主动出击,找上门去。他希望能和那些有激情的导演合作。参演姜文的《让子弹飞》就是这样得来的,陈坤说:“当时我们在喝酒,我就问姜文导演有没有戏要给我。导演说,这个戏我已经筹备差不多了,我说没关系下一部也可以。其实导演没有必要接,对于我来说,我只是真诚把想合作的热情表达出来。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跟我联系‘有个角色,戏少你行吗?’我说‘没关系’,他让制片人跟我谈,我说‘任何都免谈,就是让我去吧。’我就去了,很高兴。导演很爽,我当然回馈他的就是我很认真的工作。”

  在陈坤看来,演员是要主动的。除了追求机会,还要多从前辈身上发现优点,从而兼收并蓄,为自己提升更大高度。事实上,每一位成功的电影人为他人带来的影响都可谓巨大。

  “我认为中国不缺好的导演,也不缺有魅力的导演,只是现在我还没有机会跟他们合作上。所幸的是,我和姜文导演第一次合作就尝试了过这样一次很特殊的创作。”事实上,早在姜文首次做导演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陈坤就对他的才华欣赏不已,这亦可解释为何与姜文初次见面,他就很主动地要求参演《让子弹飞》。

  当然,与姜文合作只是陈坤与云云天才导演过招的其中之一,对于当年曾与陈逸飞合作《理发师》、与李少红合作《门》的经历,陈坤同样认为他们的创作特点对自己的表演方式影响深远,“好像李少红,她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只不过大家可能会觉得理解不到她的电影语汇;还有陈逸飞,他那种‘软绵绵’的东西也是一种个性,彼此各不相同。虽然我也不会觉得每一位导演都是天才,但我觉得我合作过的好几位都是天才导演。”

  如今,结束与姜文合作的陈坤又马不停蹄地投入《龙门飞甲》的拍摄当中,这次他遇上的是天马行空的“老怪”徐克。这样的合作令他兴奋。作为一个演员,实在难能可贵。

  新浪娱乐:有没有特别想合作的导演?

  陈坤:我觉得这是一个我想要跟任何好的,愿意给我机会的导演合作,但我并不是觉得一定最大名气的导演就是我真的尊重的。

  新浪娱乐:老爷(徐克)呢?

  陈坤:老爷是我100%尊重的,跟他的作品没有完全的关系,是我见到他的人,让我觉得自己老了一定要是他那样的,尤其我一见到他的时候,真的太爱他了。

  新浪娱乐:怎么看他之前作品呢?

陈坤:他的作品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门类,可能他跟我一样都是水瓶座,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喜欢他那种天马行空的创意。你看他历年作品里,真的是什么题材类型他都敢做,而且从不计较得失与否,无论成不成功,电影出来后他都是爽爽朗朗的,所以现在快60岁的人了,他还在玩3D技术。我认为老爷带给我的影响在于你在他身上永远能看到年轻的一面,而且他身上永远涌动着创作的激情,那种尝试和好奇的态度也是永远不停步的,反而他是不是导演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我认为“新青年”莫过于他,而且觉得要成为他这样的人。

 

  电影在线教学:《让子弹飞》的日子

“《让子弹飞》在我心目中,有点像中国的《教父》,所有人都是铆着劲,在你完全不能固定类型的电影里面放光彩。拍戏过程的收获很多,但是我说这些都太感性了。这部作品值得我去好好地去解读,而且是作为观众的角度去解读,因为我亲历了在现场看到导演是怎样创作、演员又是怎么创作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是非常值得我去剖析它的。”——陈坤

 

  演技:怎样用嘴巴把对方说死?

《让子弹飞》有一场令人触目惊心的戏——陈坤饰演的胡万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唇枪舌剑下令张默饰演的老六“以死明志”:剖开自己的肚子掏出血淋淋的凉粉,证明从头到尾只吃了一碗!陈坤在这场“凉粉案”的表现抢眼:“你有激情想把这个戏演好,觉得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导演又在帮你的忙在推动,你就会像撒花一样,恨不得把所想的符合这个人物的东西都演出来。”

其实在拍摄“凉粉案”前,陈坤对姜文直言:“这场戏很有难度,你让我演一个要用嘴巴把对方给说死的人,好像在我的印象里很少看到这样一个桥段,我没有依靠的点。”姜文对这场戏尤其看重,开拍前剧本已经改动了三到四回,为了缓解演员和编剧的压力,姜文收工后拉众人到房间里喝酒聊天……

  翌日早晨,整晚未睡好的陈坤主动向姜文申请:“让我试一试,把衔接的东西都让你看看。”陈坤拍完这一条后,姜文看完后兴奋说:“昨天拍的全部不要,今天重拍!”陈坤回忆当时的情景,也颇为高兴:“这场戏我们是第二天拍的,前一天上万尺的胶片全不要了。我记得导演兴奋得给我打电话跟我说,来吧,我粗剪了一版,你赶紧来看。我估计导演也知道,这场戏的剧本提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但是可以完成的。那天我看到粗剪版的时候,我一直在抖,我在完成一个我完全没有想到的角色。”想着姜文把他用到了极致,陈坤不禁感慨:“用嘴把人说死,我认为我以前做不到……”

  此外,姜文还向陈坤传授了一个独特的表演方式:每当拍完一场戏后,姜文都主动问陈坤:“你看了这场戏觉得怎么样?”陈坤如实回答后,姜文继续问道:“你现在已经有这种感觉了吗?这是常规的,你来一个不常规的给我。”

  陈坤随之想出一些“不常规”的表演方法,跑去问姜文:“这样可以吗?”但当姜文建议“再来试试”时,他仍有些举棋不定,遂说:“我害怕,可能自己会做得有点过。”姜文鼓励道:“不会的,你就充满自信地做出来,让我们看看!”

  结果在多番尝试之下,陈坤也摆脱了心理包袱,发挥出演技的最佳状态。在他看来,姜文的经验无疑相当有效,“因为他觉得每一部电影里的人物,只要你充满了自信都是可以存在的。所以像这样一部电影里,你会看到每一个羽翼非常丰满的人在里面都活了,不像以前是导演预先想好的。他恨不得你尽你最大的努力,拿最好的表现出来,只要你别是行货,所以我们就是不断尝试。”

 

  方法:如何揣摩心理进入角色

  陈坤说:“《让子弹飞》是我第一次演伪土匪的形象,但是我相信也会给别人感觉:这是属于陈坤的理解,并且得到了导演认可的理解。”

  陈坤饰演的胡万作为鹅城一霸黄四郎的贴身心腹,作风两面三刀,既有报国之心却又大肆欺压百姓,更在身居黄四郎幕后军师的同时暗藏杀机!陈坤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诠释这个角色,方法说起来倒挺简单:进入角色的心理。但要做到并非易事。

  “首先要从剧本中思考,谁说胡万安就是这样的?我不要这样,我觉得应该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当初角色是怎么去创作出来?”跳出剧本故事之外,陈坤开始设想角色的背景:“我从小长到大,是想要成为土匪的人;小时候看见女生是那样子的;我太穷了,所以周润发出现,我当他的管家;我内心很单纯的,我有饭吃的时候欺负别人,同样我也照顾自己觉得很可怜的人……”

  在设定这些背景之后,陈坤开始琢磨胡万的心理:“我见了周润发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么样看我的?是当儿子看?还是当成左膀右臂?我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呢?一定是我做了一些让他认为很牛的事?我是否还帮了周润发做了更私密的事情?……”

  待正式登场演出后,陈坤学会借“催眠”将胡万与自己合二为一,他会不断对自己说:“老子就是他,胡万安静的时候会什么表情,是否胡万应该粗话连篇……”陈坤还认为表演过程中要为角色注入“信息量”。例如电影里的第一场戏,是胡万亲自前来迎接姜文饰演的张牧之,整场戏充满不少细节,包括摸一下裤裆等小动作,这些都是陈坤的“临场发挥”:自己随便做,导演要就要,不要就算了。“除此之外我还可以‘无中生有’,但这不是为了抢戏,而是我们除了要找到这个人物的状态,还要找到状态里面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东西,这些都有可能是符合这个人物的另一些特性,所以我这样演出,只是想要这个角色身上能够多一点信息量。”如此下来“慢慢这个人物就会越来越实!”

 

  前辈:未来要成为三位大哥那样的演员

  姜文四年磨一剑的《让子弹飞》让陈坤受益匪浅,与姜文、周润发和葛优三大影帝同场飚戏,怎一个“给力”了得!难怪他意犹未尽地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我一次跟了三个伟大的演员在演戏,在整个华语片来说这个机会都很难得。”

  正如电影里姜文、周润发与葛优“鸿门宴”一场戏“对于我来说是很愉快的一个经验,以前最重要的戏在每部电影里面最重要的戏都有我的参与,但是像这样的一场戏,对着三个大哥的时候,我们被拒之门外,我们只能在旁边偷偷看。”但他就这样跟着“偷”看了几天。“每位大哥他们真是在互相飙戏,他们完全就是这个角色,彼此更是完完全全地碰在一起!真是大演员风范。看着他们那种对表演的态度,想要把作品做好的劲,很过瘾。”

  观察之下,陈坤还发现三人在风范上各擅胜场,令他叹服不已:“我期待我也有这样一天。我很希望成为像他们这样的演员,并且我认为我未来一定要成为他们这样的演员,才能满足我自己在这个事业上的追求。”

  三位前辈大哥的表现,陈坤都看在了眼里:“姜文在表演的时候,充满着一种像子弹冲过来、还有像空气被烧掉那样的气场,但他平时又很周到,很照顾别人;发哥我印象最深的是《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他也霸气,但是很隐忍、墩实的,他现场非常的稳定;还有葛优老师,他的表情,还有反应,都会让你有一种‘太精准了!’的感觉。三个人都具有大演员的风范,松驰而具有力量感。”

 

  合作:我是遇强则强的人

  陈坤颇为喜欢姜文在片场调动演员的作法:“我们这帮新的演员能够在片子里面尽情展示的时候,姜文导演绝不会阻碍你。有时候你在一个非常适合你的成长的环境里面演戏,你会觉得心理很开心。这一点才是我觉得最大的莫过于你在成长。姜文恨不得推你,再快一点,好一点。好的时候掌声绝对是不断的。我经常拍完一场戏,导演说牛。被人这么夸奖,我经常不好意思,一般我就这样就走了。两次之后,我发现导演是大气的人。”

  《让子弹飞》的胡万,在别人眼中只是个“过去帮忙”的配角,但谈起与姜文的这次合作,陈坤满是幸福,而且不会因为戏少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姜文导演,我带着非常尊重的态度去演,我也不是白演,也不是白帮忙,即使把我当成打酱油的,我也希望我在打酱油过程里面让我学到东西。”

拍摄《让子弹飞》期间,陈坤由头到尾由涌现出一番斗志:遇强则强。他深谙姜文的功力,亦体会到在姜文的电影里若吊儿郎当肯定赶不上趟,故每当他在片场遇上这位气场强大的大导演时,无论压力抑或动力,都令他一往无前“跟姜文这种天才导演合作的时候,我是遇强则强的人,是不会掉队的,因为好不容易上了这部列车,我就要竭尽全力不让自己掉份,你们的我不管,我一定要拿到最大的。我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哪怕只有几场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看到我有活生生的就行了。”

 

对话陈坤:刚柔并济,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自己

“我的个性是,你看到我的柔软,但如果是真的读得懂的人,则可能看到我心里的刚性。所有人看了十年陈坤,说忧郁,真不了解我,他们从来没有闭上眼睛、静下心想:陈坤是够刚性的人吗?新青年来自于外表的柔软和内心的刚性,这才是我存在的意义。”———陈坤

 

  新浪娱乐:现在还有没有特别想争取的一些东西?

  陈坤:一定有特别想争取的,比如跟我尊重的团队合作,我一定要抛弃掉“他是不是有名的导演”这样的花架子,我只要看到这个导演身上涌动着对艺术的冲动,而且不要说是导演,就是一个摄影师,他在拍片的过程里,他尊重这张照片的一瞬间,我都觉得自己要争取跟他再合作。

  我看到我的宣传徐时芬,为了一个项目那么投入的时候,我尊重她;反之也许你非常有名,但如果你拿行货给我,那你滚蛋。在我心目当中,并不是别人都认为最伟大的人在我心目中就是最伟大的,我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并且我的判断和标准来自于我的主观创造,我也跟我主观创造的我认为对的时间合作,因为我时间不多,可能如果我不努力的话,三五年之后就没有我了,所以我非常地珍惜,我要跟那些有创作激情的人合作,去争取跟要完成这个艺术、这个作品的人交际,从他们身上学到这个态度,我只想传达一个重点:什么叫新青年?新青年是我身上没有流失掉的激情,现在30多岁的时候,反倒是我人生里最好的时期。

  新浪娱乐:有没有想过说导演方面有没有考虑过呢?

  陈坤:完全不感兴趣,我真的是演员。我现在成立的团队,首先要完成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做一个好演员;第二,我很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做推动的事情,比如推动环保,尽一些绵薄之力,或是推动一些我喜欢的艺人,因为我能力有限,所以首先要完成的应该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这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我的,别人阻碍不了我,因为每天哪怕不跟你讲话的时候,我都在讲这个角色怎么演,你拼得过我?你们还在玩吃饭,我不吃,而且我吃饭的时候也想一件事,你拼得过我?你拼不过,没有人可以阻碍我成为一个好的演员!

  新浪娱乐:你似乎不喜欢比较?

  陈坤:其实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到现在,都想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自己。虽然外表很柔软,是我其实一直在完整地朝着“我想成为特立独行的自己”这个方向在发展。我不是说一定要成为像他们这么伟大的演员,但是我一定要成为独特的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咬着牙往前走,因为我觉得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方法出现,然后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且也会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归宿出现,不需要因为有一天伟大的演员累了不想拍了,才轮到我们,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能跟这些伟大的演员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机会跟他们演戏,我就要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即使结束我的夙愿也不停步。

  新浪娱乐:你介不介意别人说你柔软?

  陈坤:我不介意别人说我柔软,我现在觉得所有人说任何话题都有可以,因为你看到的都是一个侧面的陈坤。

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哪方面更成功,柔软的、刚性的、复杂的、多元化的..但我就是我。而且我觉得自己状态很不稳定而且我觉得自己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这两年我的状态非常好,充满好奇心、创作的热情、和一个想要冒险的心态,但我也不知道一年之后还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比较厚度的或比较轻浮的角色出现,只要知道现阶段是好的、有利于我创作的、有利于我去演角色的、而且最后出来的角色靠近我审美标准的时候,我就往这个方向走。如果发现它跟我的标准有差别,那我就将之修正一下,或者或者这段时间发现自己热情太过度了,那我可以保持住,如果这个时间软了,那我就再强一点……

所以,你未来可以看到,四十岁之前我都在调整,但是我会越来越多留下适合我成长的良性元素。如果这个时间演的角色是非常柔软的人,那柔软就等于在帮助我为这个角色服务,无所谓。(阿蒙)

 

(完)

相关文章链接
陈坤 我们的爱都是向下的
陈坤:丑陋的真实比假装的美好美丽
陈坤 担纲图书出品人 文武双全 选择出色
陈坤做自己的国王
陈坤行走西藏只为爱
 
 
视频链接:
2003年6月10日《艺术人生》之《打开问号,了解陈坤》
2003年7月19日《影视俱乐部》之《陈坤的味道》
 

©2004-2024 ICHENKU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