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 修行中的勇者之翼
 
目前位置:首页 我说我的 我说我的→ 陈坤 修行中的勇者之翼
陈坤 修行中的勇者之翼
发表日期:2011年7月1日 出处:《时尚芭莎》2011年7月 作者:ckfans 阅读次数:1534          (繁體中文) (双击自动滚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1_07_0101_001.jpg

 

2011_07_0102.jpg

 

2011_07_0103.jpg

 

2011_07_0104.jpg

 

2011_07_0105.jpg

 

2011_07_0106.jpg

 

2011_07_0107.jpg

 

2011_07_0108.jpg

 

2011_07_0109.jpg

 

2011_07_0110.jpg

 

2011_07_0111.jpg

 

2011_07_0112.jpg

 

2011_07_0113.jpg

 

2011_07_0114.jpg

 

 

  走过了以往对演艺事业的犹豫和怀疑,陈坤说:我更加坚定我要走的表演之路了,这让我更加喜欢演戏。成功地抛弃了过去的纠结执拗、不坚定、不自信,陈坤让自己蜕变成了纯粹的演员和一个生活中的修行者。

  都道陈坤性情阴柔。好像他是植物园里的一棵树,即使树冠茂盛已可仰视,在身上依然有小小标签一枚,上面写明树种,科目,属性喜阴或喜阳,以明确区分于其他绿色植物。

每个人都愿意被贴上标签吗?

  事实并非如此。当2010 年获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时,他在台上充满豪情地举起奖杯:我们的时代到来了!即使离开家乡已16 年,他身体里的巴蜀热血依然在汩汩作响。而这些年来,不论表演还是慈善,他都一路疾行,全力以赴,没有极限。2011 年陈坤有5 部电影将会先后公映,他自己的公司发起了大型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以实际行动推广公益。而在2011 5 20 日,他更是以一名演员的身份获颁青年领袖大奖。在他瘦削柔韧的身体里好像早已经储满了能量,即使他经常是安静而淡然的。

  一棵树在静谧中舒展枝叶,人们只看到它的安静,而此刻它的根已经深植于泥土,内在的爆发其实取决于风,或摇曳或狂乱,只需以静待动——这种姿态好像陈坤热爱的瑜伽,至柔,至刚。每当心情起伏我就会选择行走,有时会走上几小时,之后就会感觉平静下来。他这样告诉我。一个演员从弱小到强大的心路历程何止万水千山,起点是当年那个初到北京的重庆崽儿借了朋友的60 块钱报考电影学院,却歪打正着地考取——走了十几年的这条路究竟有多么漫长和难以面对,所付出的勇气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从19 岁到35 岁,他都没有放弃以一颗少年般赤诚的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以勇气起飞梦想,不怕折翼。

以修行的视角看世界

  我可能永远都不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但是我甘愿静静地守候。我很憧憬10 年后,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会觉得自己赢了。

  我今天早上晨跑的时候又悟到了一件事,就是欢喜。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做的时候有一种欢喜心,你就会很欢喜。一次在剧组,陈坤开心地和一起学佛的郑佩佩老师说。


  作为一位修行者,每天早上陈坤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打坐和练习瑜伽。人们都说,修行的人是每时每刻都要修行的。没有什么因由,就像吃饭休息一样,自然地就发生了。问到1995 年就皈依佛教的陈坤为什么学佛时,他这样回答。

  片场的陈坤,快乐如同孩童,他时常很放纵无忧,但又特别细心地观察周遭的感受。学佛的益处是,它让你多了一个视角看世界。在坐下来聊天时,他安静而充满灵性。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经常都是身处其中的。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有2000 年前的智慧告诉你,你可以在旁边看看这个事情。

  曾几何时陈坤还是阳光美少年,带一点儿淡淡的忧郁。这种忧郁来自哪里一直不得而知,只能猜测与他曾经的年少坎坷有关系。但是他的演艺之路无疑是比较顺遂的,直到成名许久当别人问他是否喜欢表演时,他却说:我不喜欢表演。然后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我想过朝九晚五的普通人的生活,比如从事我喜欢的室内设计。他曾经梦想当影帝,却一直不太确信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终身从事表演。纠结的心情恐怕来自于此。但现在,我会用一种柔软的方式去看待世界。从此他变得坦然,为什么你手里有这么好的东西你还去想别的呢?当我不再胡思乱想,用一种单纯而诚恳的心来面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表演了。他说,所谓单纯的力量,单纯的动机,单纯而全力地去研究,这些或许都不能直接用来给结果加分的,看起来也是笨笨的方法,但是你知道,这份单纯足能战胜恐惧,战胜怯懦,唯有它能把你的人生带入一种正面积极的情绪中去。


  脱下戏装,陈坤面露倦容,而他清秀的面庞一直带着微笑,眉目流波。穿上戏装,陈坤立刻变成戏中人,仿佛有一股力量从内心涌出。入行十几年,陈坤越来越会演戏了,从一个面目姣好的忧郁美少男,变得成熟自信而游刃有余。《画皮》中的王生,《建国大业》中的蒋经国,《让子弹飞》的邪匪胡万,角色不再美轮美奂,却更加打动人心。


  走过了以往对演艺事业的犹豫和怀疑,陈坤说:我更加坚定我要走的表演之路了,这让我更加喜欢演戏。十年之后的他变得纯净和专注了。在事业上,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等到老了回头望时,有三个让我最满意的角色。他们是什么,我现在还不知道。

  他追求一种纯净的感觉,这种内心的纯净和安宁,让他领悟得很多,也更容易感受喜悦。如果有时间,我喜欢去人少的安静的地方,比如去山里修行。他是如此的坦诚,不介意直面曾经的痛苦。我确实经历过痛苦,但内心里也是很乐观向上的,我相信一定会战胜困难——困难来了,你面对就好了。现在想起来,会觉得过去的不愉快根本就没有什么。也许,这就是所谓勇敢?


  演戏之外的陈坤,就是一个简单的修行者。可能会觉得我的外表很情绪化,但实际上我是一个内心宁静的人。坐在洒满午后阳光的房间里,他微笑了。

寻找蜕变的影子

  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是一场战争。挑战自己的战争、自己和自己较量,越是这样,越要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以柔克刚,气定神闲。

  时间像流水,一个人很难为自己的蜕变找到一个准确的时间点。而做演员的好处是,你可以在作品里、通过影像的记录看到自己蜕变的影子。大概是在演蒋经国的时候,给了我特别大的信心,我欣喜地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尝试更多不同的类型。当角色找到我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自己可以演好,因为我不太喜欢演人物传记,既不熟悉也没有准备。但是当导演很信任地把这个角色给我的时候,我也没有拒绝。蒋经国成为《建国大业》的一个亮点,陈坤似乎也发现了新的自己。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从完全没有自信演好他,直到获得从来没有过的肯定,大家那么一致的认可,这是我意外的收获。


  一次无心插柳之作,造就了陈坤第一次显著的自我突破。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可以演不同的角色。陈坤说:你就会发现,原来有些东西是可以被打破的,是可以试试的。这让陈坤开始更加热爱演戏并沉浸在角色之中。我觉得我必须珍惜和尊重这个职业,甚至我必须尊重我们演的每一个镜头。他说。


  随后陈坤给自己放了八个月的假,刷新自己。同时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三年之内无论什么角色,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角色都去接,目的是为了学习。我带着很谦卑的心态参与工作,完全把自己当新人看。到了2008 年的时候,我觉得我好热爱表演,那个状态可以持续三年,甚至更久。我希望自己可以更专注,任何一个角色,如果你更深入地挖掘都可以得到精华的东西。所以,陈坤几乎是实验性地开始尝试挖掘自己的各个层面。特别高兴的是,很多导演也开始发掘我的不同侧面了。陈坤说,演员有演员的视角,我不喜欢跳出我的角色和我塑造的世界。

  2011 年的电影屏幕,观众会频繁地看到陈坤,因为有五部陈坤出演的电影将在本年度上映。近年来,陈坤因为成功出演了许多风格迥异的角色让人们刮目相看,而陈坤则享受艰苦而紧张的拍片高峰时段。其实是三年期间拍的片子集中在一年上映,陈坤说,但是我很担心观众会不会看了太多觉得烦。


  他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以他说自己曾经活的很累。他是演员,但他渴望真实,他讨厌演员的身份掩藏了真我。他曾经努力阳光,抗拒忧郁,后来他坦然接受忧郁,就算是个标签也无所谓。这样一来,忧郁反而一扫而光。我曾经很严肃,而现在我更加松弛了。他说。曾经有一次,陈坤谈到他做学生时对表演的认识,我要学的不是外表,像中医一样,我治的是本。如果我要成为一个演员,就一定要在心灵深处对表演有一种独有的见解,这样我才能成为一个不会被别人替代的演员。那个时候的他是极端的、较劲的,也曾经努力地去争取自己想演的角色。比如我想演梅兰芳,但是连试镜的机会都没有。我很想演诸葛亮,也没有机会。但是我现在不是那么执著了,有些事情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他也不再害怕和拒绝类似的角色重复,比如一些近代历史人物,包括有《建党伟业》的周恩来和演出《钱学森》,我也用同样的方法诠释,去巩固那一个类型。尽可能地把我的框架打开,接受所有力所能及的角色,现在的我更有弹性,这种探索很有趣。


  和陈坤交流的时候,会觉得他的心态更加开放,而不是自我保护。我现在活得更加不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了。我以前会把外在对我的要求也看做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而我现在比较强化我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消除了内心的紧张和不自信,才是最成功的蜕变。可能是因为开始有了输得起的心态吧,陈坤说。


行走的力量

  我一直认为越有成就的人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我的工作属性就是面对公众,即便是大家当我作秀,我也愿意发挥作秀的作用帮助到别人……从现在开始,我走每一步,都希望能够全心投入。

  2011 5 16 日,由陈坤发起的系列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1+N 去西藏校园座谈暨项目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发起人陈坤及好友周迅一起,与现场500 位清华学子探讨行走的意义。


  陈坤说,最早体会到行走对于平静心灵的作用,是源自于年轻时的一次失恋,当时特别着急去见她,想跟她理论。但是没打上车,只能走着去她家。在走路的过程中慢慢地我的心绪已经开始平静了,觉得不需要再去争执和计较什么……之后,我就来了北京。陈坤说,之所以希望推广行走的力量是因为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有激情和创意,但生活圈子的狭小让人与人沟通的能力弱化了,所以我们应该走出自己的生活环境,去体验和经历真正的世界。

  在拍摄电影《云水谣》期间,陈坤曾在西藏生活过数月。西藏我是比较熟悉的,那是一个非常美的地方,你可以从那里带回精神上的快乐和平静,希望很多朋友可以跟我们一起去行走。面对艺人做公益可能会受到的质疑,陈坤表示会更注重参与事件的本身,演员做公益也许会面对质疑,而我只想踏踏实实、诚恳地面对公益事件本身,其他的都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

  当一个人变得纯粹而专注时,他对周围的要求会变得更少,他内心的力量开始平和而强大。此时陈坤聊起过去时,会很爽朗地说:现在感觉过去的不愉快都不算什么,目前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如同人生许多你不可抗拒的烦恼,平静地接受,让烦恼自然逝去,或者用另一个视角去解读它,这就是陈坤的态度。


  成功地抛弃了过去的纠结执拗、不坚定、不自信,陈坤让自己蜕变成了纯粹的演员和一个生活中的修行者。简单,便是力量,纯粹,造就非凡,目标坚定,会给自己带来奇迹。所以,陈坤变得比以往更加的自信。事业上,我老觉得冥冥当中老天赏了我饭吃,所以我不担心,唯独这件事情我笃定我一定会越来越好。你要问我理由,没有。就好像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做得更好而准备的。陈坤说。即便如此,他内心依然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像我们这一代演员很有危机感,因为有更多年轻的演员,他们有更好的形象而且很努力在成长、往上攀登,所以我们就需要更专注。

  这便是成长,你总是不断地吸取一些东西,然后放弃一些东西,让自己日臻完美。而心底里对臻于完美的向往,却是让人不断往前走的最本质的动力。


  如果说现在除了演戏我还有什么想法,那就是我希望多做些慈善方面的事情,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做些事情。
  同样是2011 5 月,陈坤作为唯一的一名演员在北京获颁青年领袖大奖。在领奖时陈坤也谈到了自己对领袖有两个看法:一个是往外看—‘领袖两个字太重,让我们负担不起,责任太大;而往内心里看,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领袖。他这样说。当年19 岁的重庆餐厅服务员陈坤,一定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青年领袖。而这十几年间的成长之路,正是以当年的他为起点、以勇气为能量,坚持走出来的。勇者无惧。行者无疆。

 

[完]

相关文章链接
陈坤 我们的爱都是向下的
陈坤:丑陋的真实比假装的美好美丽
陈坤 担纲图书出品人 文武双全 选择出色
陈坤做自己的国王
陈坤行走西藏只为爱
 
 
视频链接:
2003年6月10日《艺术人生》之《打开问号,了解陈坤》
2003年7月19日《影视俱乐部》之《陈坤的味道》
 

©2004-2024 ICHENKU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