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0
- 积分
- 3
- 主题
- 1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5357
- 阅读权限
- 1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04-7-29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点数
- 25 点
- 帖子
- 3
- 注册时间
- 2004-6-15
- 点数
- 25 点
- 帖子
- 3
- 注册时间
- 2004-6-15
|
在这论坛上淘过好多宝,老觉得也该做点贡献,不知道下面的文章大家见过没有
第一次在外国人投拍的电影摄制组拍片,最大的感受是比较气派,有些做法和国内的特不一样。比如,我、周迅和陈坤3个主演专门有一辆车,每天其他工作人员7:30出发,去定景,灯光,布置全部做好,我们9:00才去现场,让你觉得特轻松。法方摄制组这种安排是为了保护演员的情绪,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全组里关照得最多,也是最容易做出妥协的决定的都和演员的情绪有关。如果演员一起跟剧组7:30分出发,在工作人员安排现场的几个小时内,演员就要在一旁等着,这样会特别影响演员的情绪。说电影是工业产品,但它的制作过程和一般概念的工业制造有很大的不同。演员的情绪怎样,直接影响电影产品的质量,所以,为了保证质量,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演员的情绪,好像主演一有特殊关照,就是“耍大牌”什么的,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这里面涉及的是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和观念。
拍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周迅是一个特别敬业的演员。戏中间有一个镜头是水里镜头,要脱衣服,剧组给她找了两个替身,结果试来试去,替身的身材太难看了,效果十分不理想。周迅看了,就说还是我来吧。我们都跑到好远处,现场清场后,由周迅自己演。
还有一个镜头是周迅自己从水里钻出来,可是周迅根本就不会游泳,只好在当地找了两个向导,让他们在水底托着她,等开拍时就把她托举上去,我觉得那场戏拍得挺有冲劲的。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是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我们3个主演都是特别年轻的孩子,每天在一起,真的觉得自己也变成知青了,每个人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在戏里不想浪漫都不行,那些天,每天拍戏的感觉特别好。
我和陈坤有好多对手戏。其中有一场是陈坤演的那个知青罗明病了,我背着他从隧道里出来,当地有很多那种被废弃的隧道,特别矮,我站不起来,还得背着他。法国人拍电影还特别爱用长镜头,一个镜头就是两三分钟,为了保持镜头的连贯,我必须不停地爬,最近两年爬得我膝盖都破了,陈坤一直在我背上,拍完后导演一喊停,陈坤就掉眼泪了,特别感动。
周迅、陈坤和我都是特别自我的人
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剧组里,我们3个是不分主次的主演,可是,我们3个人的性格特别不一样,都属于特别自我的人,只是表现不同:周迅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她的自我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管别人说什么,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完全是一副你们不能管,也管不了的架势。我做了,你们看着办吧!
陈坤遇事和别人商量的余地特别小,他的自我是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别人别想说服,什么事我可以和你商量,但是我有我的原则,而且,他还会不断地说服你。
我是比较温和的那种,我的自我是遇事我有我的主张,但你可以来说服我,也可以不来说服我,不管你怎么样,我会很耐心地对待你的说服。但做的时候,我还会按我的想法去做,我不会当时给什么人难堪,我会特别耐心,特别谦和地对待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照你说的去做。如果你说的恰恰和我的想法不吻合,我会在做的最后时刻,坚持我的主张。这样看来,我们3个都属于特别固执的人,只是我们之间坚守自己主张的方式不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演员的共性,但至少我们3人身上都具备这一特质。
我们比较自我的3个人碰到一起,合作起来肯定会有摩擦。但是我是比较随和的那种,周迅和陈坤他们俩估一起演戏时,因为讨论,老是“掐”。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闻风相悦在 2004/07/14 16:39:09 编辑]</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