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11
- 积分
- 415
- 主题
- 67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4593
- 阅读权限
- 1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05-10-2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点数
- 303 点
- 帖子
- 305
- 注册时间
- 2004-3-20
- 点数
- 303 点
- 帖子
- 305
- 注册时间
- 2004-3-20
|
本帖最后由 苍山雪 于 2016-5-21 11:01 编辑
大学四年, 曾有过孤苦失落, 曾有过奋发图强, 曾有过无聊无奈, 也曾有过美好憧憬.
收拾行李, 离开熟悉的家乡. 那一刻自己是兴奋而激动的: 终于自由了, 终于不再有家人的束缚; 终于离开了狭小而且狭隘的家乡, 终于有机会见识都市的霓虹和茫茫车流了.
开始了大学生活. 起初的兴奋是那么地短暂, 随即而来的是失落与孤苦. 离开了家人, 离开了朋友, 剩下的日子只有一个人去闯, 一个人去过. 从此开始为自己的吃饭穿衣而算计.对于新的同学, 只能小心地去接触.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再也没有了以前家人, 朋友的环境,自然少了一份牺牲, 多了一份自我维护. 旧的事物全失去了, 而新的事物还未出现, 精神上一片困苦. 这时信件成了最大的慰籍: 频频写信, 也频频收信. 每天最期盼的就是取信人手中厚厚的一叠信件中有几封属于自己. 我是幸运而得意的, 因为自己常写, 因为人缘不错.晚上本已熄灯, 却还点着蜡烛在床上回信, 辛苦却又幸福着. 因为信的寄出就意味着有了期盼,有了下次的来信. 高中朋友在一起通常是一起玩, 很少提及情谊二字, 但分开后情谊却在字里行间流淌, 带给孤苦心灵莫大的慰籍. 我爱信件, 我爱文字, 因为有些东西始终无法从口中说出.
大学第二年, 信件少了, 也意识到该努力读书了. 这一年可谓奋发图强, 而图书馆成了学习的场所和阵地. 我不喜欢教室, 觉得它太空. 而图书馆座椅多多, 书籍多多, 看书的人也多多, 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书, 笔的味道. 这让人沉醉. 可是在图书馆找个座位并不容易. 没有办法只有早起去抢占座位. 常常是一起床, 头未梳, 脸未洗, 穿着拖鞋就朝图书馆奔, 为自己, 为同学占位. 有时感觉大家像在打仗, 又像在与时间赛跑, 所以形象就抛在了一边, 反正很多时候天都不怎么亮.
学习了一年, 此后开始倦怠. 很多时候日子充满了无聊与无奈. 懒懒地躺在床上, 空耗大把大把的时间; 在校外的小街上反复地游荡, 只为打发一点时间; 大量的中午和晚上, 泡在录像厅, 观看各国和各种影片. 曾记得第一次看”泰坦尼克”, 无比地感动. 第二, 第三次在影院看通宵时却困得睡着了.在看过的众多影片中, 至今印象深刻的为”末路狂花”, 朋友之间义薄云天, 面对死亡义无反顾.
第四年, 终于快毕业了. 想着外面(沿海)的世界一定很精彩, 外国的世界一定很异样, 想着经济的独立, 心里充满了无数的憧憬. 和朋友坐在凉亭石板上, 喝着汽水, 畅谈着明天, 畅谈着抉择, 畅谈着将来…… 青春的热血在身体里沸腾. 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被炸, 引发了中国大学生的示威抗议巨浪. 一大帮年轻的学子, 喊着爱国口号, 奔波于各大校园, 最后聚集成庞大队伍向市中区行进. 一路上口号和歌声嘹亮, 而自己也是其中积极的一员. 最后喉咙沙哑, 可无怨无悔. 当年小说”青春之歌”只能阅读不能加入的深深遗憾也终于得到了弥补.
毕业前一刻, 向”得罪”过的老师, 同学致了歉, 请求他们的谅解. 然后再次打点行装, 离开了校园. 那一刻, 我不感伤, 心里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大学的四年, 曾经的恩恩怨怨, 曾经的无聊无奈, 曾经的孤苦与甜蜜, 辛酸与得意, 努力与懈怠, 这一切都构成了我的青春年华, 难忘的却似水的青春年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