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型
- A
- 个人主页
- 生日
- 2004 年 11 月 9 日
- 性别
- 保密
- 分享
- 0
- 精华
- 3
- 积分
- 13549
- 主题
- 194
- 相册
- 0
- 好友
- 6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6518206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1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25-5-4
- 在线时间
- 15024 小时
- 点数
- 82089 点
- 帖子
- 10126
- 注册时间
- 2009-10-14
- 点数
- 82089 点
- 帖子
- 10126
- 注册时间
- 2009-10-14
|
躲开戛纳积极“行走”陈坤正在学习与自己相处(图)
本帖最后由 苍山雪 于 2017-5-28 09:46 编辑
5月29日晚,2013年“行走的力量”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启动仪式,标志着第三季“行·静喜马拉雅”正式开始。陈坤作为该项目的发起人,以演讲开场,并首当主持人,陈坤在笑声与掌声中以演讲的形式,用自己从出道到现在心态的变化作为实例,并与近千名学生分享了“行走的力量”项目举办三年来的感悟。发布会当天,陈坤还介绍了今年“行走的力量”主题、目的地,并公布今年将面对教师和师范类学生进行招募,希望借“行走的力量”实现“为爱而行”的小小诉求。
陈坤,这个娱乐圈里以“忧郁小生”印象留给人们的明星,却2010年自立门户,成立东申童画(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但公司成立后,陈坤首先启动的不是影视拍摄,而是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2011年,陈坤“行走的力量”徒步行走西藏,2012年8月,陈坤带领30名志愿者徒步阿尼玛卿山十五天。这些志愿者在徒步之后分别到青海各地支教半年到一年。从此,陈坤从“忧郁小生”完美蜕变成为正能量男人。
“我只是希望人们能积极地从单调的生活走出去,在行走中获取正面能量,并将能量传给他人。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可以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从而净化心灵。”陈坤说。他连续两年躲开戛纳,和年轻人一起用行走这种最本能的方法,与自己对话,找到内心真正的节奏和力量。“通过行走,我也在学习与自己相处,找到最真实的我。”这正是一种修炼积极人生的作为。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时,陈坤在影视圈已小有名气。毕业十二年,他一直走在公益的路上,持续捐助大爱清尘、关爱老兵、支教营等民间公益活动,他购买了上百台制氧机捐赠给重症尘肺病患者,他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中国大使。
从实现自己的梦想到帮助他人实现梦想,从明星到公益人,陈坤又要出发了,他说人生就是一场行走……
忧郁愤怒了十年
在“行走的力量”第三季的启动仪式上,37岁的陈坤分享了十几年来的心路历程,当年他以男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电影学院后,却仍因付不起学费、找不到工作而充满愤怒,以至于连试戏的时候都不给副导演好脸色,那时候他认为这个世界欠自己的,常常反问:“为什么像我条件这么好的人,生活却如此糟糕。”
陈坤坦言,自己曾经自卑、忧郁、小气,而忧郁恰恰成为了他作为演员的重要标签:“我忧郁了十年,荣幸地当上花瓶男偶像。”尽管凭借《像雾像雨又像风》一夜爆红,但陈坤依旧没有停止埋怨:“为什么我的片酬不能最高,为什么最大牌的导演不来找我?”回想当年,陈坤形容道:“我身上忧郁的气质能传到五公里外,他们闻到酸溜溜的味道就能找到我,但我却找不到我自己,我很自恋,我爱家人,只对对我家人好的人好。”
为了找回乐观的性格,陈坤曾花十年的时间,每天早上坚持禅静,学会与自己相处。渐渐地,他反思道,如果不能丢掉那个小气的自己,能否将自私,小气转换?能否像爱家人一样爱他人?直到201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东申童画,陈坤表示,成立工作室的真正发现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回馈社会的演员。
跟着“坤叔”行走
2009年,陈坤曾去某地做活动,到演出的地方来回约8小时的车程,工作人员中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在往返两次坐了16个小时的车后,突然号啕大哭,完全陷于崩溃的状态。当时陈坤坐在车上特别震惊,也让他想起自己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怎样把热衷的徒步与公益结合起来。何不发起一个心灵的项目,来帮助年轻人心灵的力量强大起来,通过行走的方式来挑战体能、感悟心灵,名字就叫“行走的力量”。
第一次行走的地点选在了雪域高原西藏。在陈坤的号召下,2011年5月,一个由演艺圈、媒体和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几十人队伍出发了,“领队”陈坤向队员提出除了晚间扎营时段外都将保持禁语状态,调整呼吸,关注内心。“当我们关闭了言语功能,会帮助我们更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是谁。”“行走的力量”其实是跟大家传达一个最本能的方法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内心将安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节奏和力量。
其实陈坤在队伍里,已经不是明星,他要随时照顾队友,在有人退缩畏难时,他要上去鼓励安慰,还要调动整个队伍的团结和士气。被志愿者称做“坤叔”的他,甚至想着队员过生日时,煮上一碗长寿面。
寻找内心的力量
“我的人生有点像空中楼阁,得到的一切让我感觉很不真实。当我得到一个太猛烈的、没有根基的、并不是跟付出成正比的回馈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兴。”如果不是陈坤在他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书中袒露内心,外界根本不可能知道他风光背后的困惑,而这种自我解剖的力量来自于行走。
去年8月22日,陈坤带着80余人的团队来到青海,开始了“行走的力量”180公里的阿尼玛卿山徒步。原定10天9夜的行走,在最后一天遭遇高原恶劣天气,不得不分流一些身体状况不允许的队员,最终剩下的47人以45公里的路程提前走完全程。
在微信发布的青海“行走日记”中,陈坤说:“今天我们送走了18位志愿者,他们去西宁附近的一所聋哑学校、一所初中,还有一所小学去支教的活动,为期六个月。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帮孩子能够感受他们不一样的人生和内心感受。”
“我一直认为公益和慈善都是互助的,不存在说谁帮助谁。在你给予他人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其实也同样让我们本身的心灵获得了满足。我觉得只要每个人花更多的时间关心自己的内心,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正面的能量,这种能量将保证你更好地做自己。”陈坤承认自己是“行走”的受益者,“通过行走,我也在学习与自己相处,找到最真实的我。”
采访过陈坤的媒体记者都觉得,在他的眼神中感觉到了一种真诚的力量。
链接
希望实现为爱而行
今年行走珠穆朗玛
希望实现为爱而行
作为首个明星发起的心灵公益项目,在摸索前进中,“行走的力量”获得很多肯定,也带来更多压力。陈坤公布了今年的主题、目的地和招募方式,并坦言“压力更大”。他透露,今年行走路线改为珠穆朗玛峰东坡,将主题定为“行·静喜马拉雅”。今年“行走的力量”将招募的人群定为老师及师范类专业本科生,陈坤表示,“会选择这个群体,是因为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很好的老师,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可以在优秀的老师的影响下健康成长。最近发生了很多校园恶性事件,虽然这个小团队没有能力去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希望能够借行走实现"教育以外关心教育"的小小诉求。希望教育者及将成为教育者的人通过行走,因爱而行,获得更多心灵的力量,并将行走带来的正面能量薪火相传。”
对话
一种明亮的生活方式
记者:《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和《往西,宁静的方向》两本行走书籍都很受欢迎,写作是你的另一个爱好吗?
陈坤:写作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发生的事情。我希望能够借由这一系列的行走书,与大家分享一种明亮的生活方式和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式。
记者:作为明星,你拥有普通人没有的影响力和资金,但也遇到过困难和质疑吗?
陈坤:我也不可能一年365天都在拍戏,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出来做公益,并非难事。但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保持自己的初心,是一种修行。作为名人,在享受名人效应的同时,也会面对更多的质疑声。但这些不应该被视为困难,保持真诚的初心和坚韧的耐心就好。
记者:公益现在是否成为人生的最大梦想?
陈坤:我目前除了希望更好地推广“行走的力量”这个心灵建设项目外,较多聚焦的是儿童项目。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也会成为其他孩子的父母,而孩子们将会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会好好完成“联合国儿基会中国大使”的职责。我没有试过用梦想来框定我现在所做的事情,一步步完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即可。
哪怕不去走西藏,哪怕不去走青海,就是在城市里走一走,我也希望,所有人不只是为工作奔忙,而是有机会走在自己心间的路上。”
行走绝不仅仅是用脚走路,走不动了只是体力上的问题,而你的精神、毅力,你的双眼,你的心,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一直行走下去。”
我特别想做一个很棒的人,不是你们认可的那种人,不是因为我做了"行走的力量",不是因为我演戏演得好。我希望成为一个让自己都很尊重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