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历
- 其它
- 血型
- 其它
- 个人主页
- 性别
- 保密
- 分享
- 0
- 精华
- 3
- 积分
- 6171
- 主题
- 1093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6517736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1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25-9-14
- 在线时间
- 4610 小时
- 点数
- 38906 点
- 帖子
- 3033
- 注册时间
- 2009-8-24
- 点数
- 38906 点
- 帖子
- 3033
- 注册时间
- 2009-8-24
|
本帖最后由 持枪土匪 于 2018-6-29 14:08 编辑
[180627] [半岛晨报] 不拍剧的那9年 戏痴陈坤老觉得“没吃饱”
http://epaper.hilizi.com/shtml/bdcb/20180627/20180627A132.shtml
九年没拍电视剧,陈坤的最新作品《脱身》成功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关注。而在众多新生代小生扎堆荧屏的情况下,陈坤的回归也让不少观众感慨,原来真正的演员演戏是如此的扎实。近日,陈坤接受记者采访,首度敞开心扉,道出了自己9年没拍电视剧的原因。
谈“隐退”:9年前因《故梦》的失败而感到失落
陈坤在荧屏的上一部戏是9年前的《故梦》。他回忆,“那个戏播了以后不好,我心里很不服气,我特别喜欢陆天恩那个角色,我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面跟那个人物在一起,但最后播放的时候,不是很好,也没有什么人提到,当时有一种演员的失落感。”于是,陈坤就选择了去拍电影,这几年,他拍了《画皮》《寻龙诀》《钟馗》《火锅英雄》《龙门飞甲》等多部大戏。
不过,拍电影和拍电视剧的节奏不同,喜欢演戏的陈坤总是觉得“吃不饱”。他透露,“我在拍《火锅英雄》是前一年的6月28号,之后隔了一年的12月才开始拍《脱身》,一年半没拍戏,觉得饥渴死了。在《脱身》剧组,每天从早到晚的拍,挺开心的我好久没背过这么多台词了!”
选择回归荧屏,陈坤感慨,这次是双胞胎这个角色吸引了他。陈坤对于剧中“乔氏兄弟”的细腻演绎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不过,他觉得还有不少遗憾,比如他觉得还有很多部分可以更细腻一些。在4个半月的拍摄周期里,有好几十天他是上午演乔智才,下午演乔礼杰,在这样的高强度下,他只能催眠自己,早上是哥哥,下午是弟弟,他觉得这样的创作空间还是少了一点点。
谈搭档:推荐万茜进组 和她搭档非常过瘾
《脱身》中和陈坤搭档的女主角是实力派演员万茜,而万茜也是陈坤推荐到剧组的。陈坤表示,“演员需要互相交流,不可能自己演自己的,或者跟一个替身演,假设跟一个替身演,等于你不行,所以我非常希望能找到一位真正的表演者。当时,我们很希望万茜这位好演员能来,没想到她真的来了,她答应的时候我特别高兴。我是让剧组去接洽的,演员去找演员很难,如果对方不愿意也很为难。”
陈坤与万茜在剧中擦出了很多火花,观众们也感受到了两位实力派演员在角色诠释上的用心。陈坤也感慨,拍戏的过程非常过瘾,“每一场戏都是,每次看她的眼睛都忍不住感慨乔智才爱黄俪文。万茜是非常有魅力的女演员,演员简单的地方也就在这里,单一、真实!”《脱身》终于让陈坤过足了戏瘾,他也表示明年会继续接拍电视剧。谈到目前最想演的角色,他透露,“想演一个聪明的人,古代的吧!想演一个可以用嘴说服世界的人,不仅仅用眉毛!”而陈坤也感慨,自己天生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但他希望懒惰的时候认真懒惰,拍戏忙碌的时候忙到吐血,这就是他的人生。
[180628] [北京晚报电子版] 陈坤靠自我催眠分饰两角
http://bjwb.bjd.com.cn/html/2018-06/28/content_260811.htm
《像雾像雨又像风》中混迹上海滩的钟表店伙计,《金粉世家》中官二代少爷,《龙门飞甲》中的“厂花”,《建国大业》中的蒋经国,《寻龙诀》中的胡八一,出道19年,陈坤塑造的一个个角色让观众印象深刻。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的谍战剧《脱身》中,陈坤回归小荧屏,并首次在电视剧中挑战一人分饰两角,饰演一对双胞胎兄弟,这给陈坤带来了不小挑战。在片场,他靠催眠自己转换于两个反差很大的人物里,但依然无法避免有时演到分裂、崩溃的情况。
2000年,一部爱情题材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开创国产偶像剧先河,也成就了诸多至今仍活跃在演艺一线的优秀演员。陈坤在剧中饰演青涩、朝气的钟表店小伙计陈子坤,他有着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与悲剧命运,很多观众通过陈子坤认识并喜欢上了陈坤。3年后,陈坤主演年代剧《金粉世家》,将一位纨绔少爷的霸气与懦弱、多情与无情、反叛与顺从,看似矛盾又圆融统一地演绎出来,成就年度最火电视剧,陈坤也因此成功跻身“一线小生”之列,“金燕西”也成为他演艺生涯中不得不提的代表角色之一。2011年,陈坤在徐克执导的武侠电影《龙门飞甲》中,首次挑战一人分饰“雨化田”和“风里刀”两个角色,风格迥异“亦正亦邪可俊可妖”,展现出极强的可塑性。从穷小子到多金公子,从忧郁多情到邪魅暗黑,陈坤都能信手拈来,让人看到他天生演员的气质。
对于参演《脱身》,陈坤说是角色让他想要重新演电视剧,他碰到了自己看重的“好玩”与“有趣”。陈坤之前出演的一部电视剧是9年前的《故梦》,他特别喜欢剧中陆天恩那个角色,拍戏时四五个月时间里自己都在人物里。但《故梦》播得不是很好,陈坤心里很不服气。“心里有一种演员的失落感。好吧,我说那我去拍电影吧,要拍就拍商业片,拍了《画皮》、《寻龙决》、《钟馗》、《火锅英雄》、《龙门飞甲》,我在大银幕上学习到很多东西,那个时候没怎么看电视剧的剧本。”而《脱身》剧本的出现,让陈坤动心了,首先是双胞胎的角色设定让他觉得很有兴趣。
剧中,陈坤分饰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乔智才傲娇心软,是痞气十足的街头浪子。弟弟乔礼杰古板严肃,是个爱怼人的“毒舌”物理博士。这样的分饰对于陈坤来说不是第一次,之前在《龙门飞甲》中他就已经一人分饰“雨化田”与“风里刀”。但陈坤表示,不同拍摄环境带给自己的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与感受,以前在拍电影的时候他有点“吃不饱”,几天演一场戏,想的东西、设计的东西会更多一些。拍电视剧场次多,每天要拍十多场戏,节奏很快,“加上我很久没有拍,就会没有时间去过多地设计如何塑造这对双胞胎,但这又会压榨出我身上的一种本能,还蛮有趣的。”
在《脱身》四个半月的拍摄周期中,陈坤每天上午要演乔智才,下午演乔礼杰。面对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他只能自己催眠自己。“我演乔智才脑子要过所有乔智才的世界,跟什么人在一起,为什么跟这些人交朋友,他喜欢什么颜色,喜欢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遇见女孩反应是什么。”早上演完乔智才,到下午演乔礼杰,陈坤就自己催眠自己。他首先借助服装催眠,“乔礼杰是从美国回来的,有西方的思维。这次剧组找了上影厂之前做电影的美术老师,他收藏了很多老上海的东西拿到剧组使用,那时候上海非常摩登非常时髦。剧组的服化道给了我很专业的帮助,所以我到现场不会觉得怀疑。”
每次穿上乔礼杰的戏服,陈坤会闭上眼对自己默念:“你是乔礼杰,你是乔礼杰……”因为性格迥异,两兄弟在坐姿、说话方式、面部表情等方面完全不同。“乔智才使劲动眉毛,乔礼杰不准动眉毛。乔智才说话速度快,乔礼杰说话速度慢。乔礼杰害羞呆萌,儒雅、绅士、摆Pose。乔智才浮夸,追求的东西,喜欢就往上扑,疯兮兮的。”陈坤就是通过这样的细节设计,让观众去感知两兄弟的差异与真实。
在两兄弟间换来换去,陈坤也有演“分裂”的时候,“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慌乱感,有时演完乔智才,再演乔礼杰时会埋怨自己,因为和我自己早上演的接不上。”两兄弟有很多对手戏,陈坤演的时候也经常接不上,“老要看回放,因为我也不知道演的时候眼神怎么看,同一个画面里要演得准确,他看我的时候,我得回看他一眼,要么不看。”在片场,陈坤一旦演“分裂”了,就只做一个事情:让助手提醒自己在现场不要发飙。
导演说
拍得很“细腻” 连暖气片都是老古董
随着《脱身》播出过半程,观众感受到了该剧有不少喜剧元素,配合起大时代风云变幻的背景,有种新鲜的体验。导演林柯表示,融入喜剧元素是因为他“想用轻松、喜剧的方式去描写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活”,他同时也希望通过剧中的细腻情感和细节呈现去触动观众。
上周播出的剧情中,乔老爷去世的段落没有用特别悲伤的方法来呈现,而是有些“乌龙”,有些喜感。林柯导演认为,大喜大悲,才是戏剧的张力。人生中本来就有很多大喜大悲的落差,经历过这些,会让人更有张力。特别对于乔智才,他后期变化非常大。对于男人,很多人生的真谛,是要经历过嬉笑怒骂和生死离别后他才能明白的。《脱身》的核心是想呈现“小人物在大的历史漩涡中,他们的挣扎、坚守,包括对家人的呵护,对爱人的呵护”。
《脱身》中关于生活、情感都有着细腻的呈现,林柯导演认为这是《脱身》区别于其他同一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的特点,“《脱身》真的是写生活的细腻、情感的细腻。现在很多观众看剧都太急了,但我们创作者应该静下心来,真正去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假如我们变得越来越快,那么细腻的东西就会损失越来越多。”
林柯导演特别谈到了陈坤的表演,他和陈坤在私下有着不少交流,对于出演双胞胎,他们都认为该突出“兄弟俩的相同之处”,因为“不同之处是剧本本身就赋予你的了,能找到两兄弟相同的地方,这是更难一些的。”他觉得陈坤时隔9年重返荧屏,观众看得到他的成长,“剧里是能看到陈坤表演的娴熟和他对人生、生命的感悟在里头。”
拍《脱身》时,剧组曾为戏全新搭建了一条弄堂。导演林柯说,他们当初的原则就是美术相关的人员一定要找懂老上海、懂海派文化,所以“包括我们的别墅,我们搭的景,里面的道具,都有历史参考。”
电视剧播出后,林柯导演还通过网络互动,“科普”了部分年轻的观众。比如有观众曾向剧组反映,认为那个年代没有暖气。“其实,剧中的暖气片是我们的美术老师从家里拿来的老古董,是原来民国时期真正的暖气。”还有个年轻观众觉得那个年代没有身份证,林柯导演亲自回复,把查出的资料拿给观众看,“1947年上海就开始颁发身份证了,我就把历史的图片与资料全粘贴给他。他一看,马上明白,挺佩服我们的用心的,我也很感谢这些观众的关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