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2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0712][转帖]详细内幕报道:《肩上蝶》——一部电影是怎么失控的

[复制链接]

16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区
点数
25658 点
帖子
8860
微博名
椰子1108
注册时间
2005-1-1

Medal No.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2 13:58 |只看他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3 编辑

上海电影节期间因为剪辑权引发纷争的《肩上蝶》终于上映,然而这部从制作期就遭受到各种困难的文艺片并没有因最终保留了导演坚持的120分钟而受到市场和观众的好评,影片开画首周票房不振,电影本身亦遭到影评人诟病。有人说,尽管很同情也钦佩张之亮对艺术的坚持,但是本片确实应该剪辑成90分钟版本。
《肩上蝶》的整个投资过程及最终的票房成绩,应该不是任何参与其中的人所希望见到的结局,但是在过程中,到底谁应该为这部电影的失败负责?看起来谁都没有错,导演一味地想要坚持艺术梦想并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投资方想要从影片投资中收回最大的回报,发行人希望对片子进行剪辑并为其创造好的票房……简单的说,《肩上蝶》的整个制作过程,是中国电影的处于高速发展的混乱期的一个缩影,无数热钱想要涌进市场,满怀希望的投资人完全不懂电影,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缺乏专业控制的新兴产业,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电影会赚钱。
《肩上蝶》这样一部文艺片,它从投资到双版本之争到“裸映”,到底反应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哪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导致影片最终出现了这种失控的局面?让我们回顾《肩上蝶》的风波来一探究竟。
投资失控:砸下4500万拍文艺片 专业电影人早已止步
2009年,《肩上蝶》在宁波举行盛大的开机发布会。一个新公司的名字闯入媒体视线——宁波稻草家族。当天现场众多的地方富商们的云集,让媒体意识到,越来越热的电影圈吸引到了又一个圈外人的关注。
刘正平,宁波稻草家族影视策划有限公司总裁,也是《肩上蝶》的第一出品人,曾在开机发布会上发言。这也是他唯一一次亮相《肩上蝶》的官方活动。当时,刘正平介绍说,他与张之亮“相识于筹拍《墨攻》之前,已经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以后还会有很多的合作。”事实上,遇上刘正平的张之亮真的很幸运,应该说,没有刘正平义无反顾的支持,张之亮的《肩上蝶》,极有可能至今仍未化蝶。
张之亮曾在《肩上蝶》的视听音乐会上表示,2006年买下网络小说《谁的肩膀上有蝴蝶》后,酷爱动画片的他计划打造一部纯动画片。今年3月在香港出席新浪潮论坛时,影片监制黄建新曾介绍说,张之亮在有这个想法之初就和他商讨过此事,当时计划的投资是不到2000万拍摄纯动画片。但双方悉心研究后发现,当时的动画技术以及2000万的预算,很难完成这样一部电影。听取了黄建新的意见,张之亮开始动念将影片改为真人结合动画。
如今宫崎骏动画版的画面,结合久石让的音乐效果,都是张之亮想要的。演员方面,张之亮也毫不犹豫,就是陈坤加桂纶镁、梁咏琪、江一燕的“清新”组合。这样的班底和创作初衷,听上去很美。而要实现这份唯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张之亮最终定下的制作成本是4000万人民币左右。这样一个数字,让很多专业电影投资人望而却步,他们纷纷认定:一部文艺爱情片,投入这么高的成本,很有风险。
原本,刘正平和他的稻草家族只是承担《肩上蝶》三分之一也就是1500左右万的制作成本。但随着开机日期的临近,张之亮另外融资三分之二的计划频频碰壁。眼看该片又要因为投资不到位“延迟”开拍,刘正平决定,全资拍摄《肩上蝶》。
投资人之所以愿意在张之亮身上赌一把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对张之亮本人的信任。作为“十几年的老朋友”,刘正平笃信张之亮绝不会在投资上做鬼坑钱,无论影片在市场上的结局如何,张之亮拿了4500万的投资就定会交出与之等价的作品。在这一点上,张之亮在业内的确有口皆碑。在拍摄《墨攻》的时候,张之亮就曾经把结余的投资返还给了影片的投资方骄阳影业。
另外,据透露,刘正平确实对《肩上蝶》的票房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并非源自张之亮的承诺,实际上张之亮也从未给出任何承诺。刘正平对于《肩上蝶》怀有很多“圈外人”初涉影视圈时的赌徒心理——能赢当然最好,但也做好了交学费的两手准备。同样,就像大部分初次涉足影视投资的老板一样,回收并不是刘正平在投资《肩上蝶》时最重要的考量,作为一个涉足领域非常广泛,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商人,刘正平更看重与张之亮合作所能带来的经验与知名度。
电影顺利开机,取景日本,高额的后期特效,久石让的配乐,张之亮理想的《肩上蝶》一步步在实现。但他忘记了,刘正平和稻草家族都非业内人士,他们不懂得用广告植入等各种手段分担投资风险。而张之亮大概更没有想到,刘正平会用做实业的心态来投资电影。4500万的制作成本,大多来自银行贷款。更悲剧的是,是这两年银行贷款政策的紧缩利率上调。所以,张之亮即便在预算内完成了全片,甚至他只花费了4000万不到,但是因为银行贷款利息造成的影片制作成本水涨船高。加之追加的宣发成本,《肩上蝶》的成本忽而变成了传说中的6000万甚至8000万。于是,有业内人士“仗义执言”,称张之亮是用《肩上蝶》“骗”了投资人的钱。
但细心算账后不难发现,圈外人的“不懂”才是造成影片成本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
版本失控:120分钟到90分钟再到120分钟 双版本上映不合规定
已经花出去的钱覆水难收,能够努力的只有在发行阶段全力出击,力求影片有个漂亮的票房回报。依照目前华语电影的投资回报方式,4500万左右投资的电影,至少票房要达到1亿人民币以上,才能保本。在《肩上蝶》之前,作为文艺爱情电影,只有《画皮》、《将爱情进行到底》等极少数电影,票房过亿。
《肩上蝶》能有多少票房?这个问题在第一次少数派看片会后,成为所有人不愿意过多探讨的问题。久石让的音乐很美,经过特效处理的画面很美,演员很美,故事很美,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的120分钟,不足以让票房很美。就在大部分业内人士对《肩上蝶》的市场预期给出了“不好说”、“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之时,知名发行人高军的介入,让已经做好赔钱准备的刘正平和稻草家族看到了希望。
从《气喘吁吁》到《观音山》,高军和他的盛世新影让外界看到了一次次奇迹的发生。对第一次投资电影的刘正平而言,高军一手策划打造的《观音山》7000万票房的神话,是值得信赖的。所以,当高军开口说,如果他来做发行,《肩上蝶》有望过亿,刘正平心动了。
之后发生的一切,真的是一场说不清孰是孰非的闹剧。张之亮带着120分钟版本的《肩上蝶》来上海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角逐。几乎同一时间,一个经由张艺谋御用剪辑程珑操刀的90分钟版本的《肩上蝶》,正在进行公映前的送审手续。
6月14日,《肩上蝶》在上海电影节期间高调举行发布会。当时,张之亮的缺席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6月15日,《肩上蝶》120分钟版本正式接受金爵奖评审团以及媒体的品评。然而,媒体很早就接到通知,该场电影票卖的太好,已经满场,记者无法入场观看。
金爵奖参赛电影拒绝媒体观摩,这不仅是不合情理,更是违反了金爵奖参赛片的有关“规则”。于是,媒体开始追逐张之亮的身影,也因此发现了被传"颈椎病发"的张之亮却精神很好地接受了香港媒体采访……随着一篇篇说不清谁对谁错的报道见诸报端,媒体开始揣测事件背后的故事。经过周折的打听,记者获悉,来到上海之后不久,张之亮接到了电影局相关人士的电话,问他,为什么又送了一个90分钟的版本来电影局送审?
由于太多电影在参加电影节以及公映时,选用两个不同的版本,致使有关部门对于这一块的审查格外严格。因此,既然120分钟的《肩上蝶》已经拿着通过令参赛上海国际电影节,那么,又送电影局审查的所谓90分钟公映版本,很明显属于违规行为……
矛盾一触即发。意识到自己作品完整性遭受侵犯的张之亮,就此宣布不再参加《肩上蝶》任何宣传活动。“《肩上蝶》投资方不是行业内的人,会被身边人影响,他心里就没底。我从感情上理解。但他们不找电影优点,漠视好处,我心里觉得很痛。”在日后的微博中,张之亮写下了如下的文字,“从全局来看,90分钟的版本是商业和艺术的一种平衡,从发行的角度,没有问题!但如果从120分钟剪短到90分钟,作为导演至少可以清楚知道被剪的30分钟内容是什么……突然被剪短30分钟,作为导演也不知道剪了哪些内容,会不会导致剧情出现逻辑错误?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我愿意支持,但也要先明确了解90分钟版本究竟是什么样的?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就胡乱答应,这是对工作人员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更是对这个行业的不尊重!”而主动找人剪辑了90分钟版本的高军则委屈地表示,他这么做,只是希望影片能有好的市场反响。
之后,关于电影最终剪辑权的讨论不绝于耳。而记者也从相关途径了解到,张之亮会对“被剪辑”感觉“很受伤”,是因为几个月前,在《肩上蝶》初剪版本完成后,就有人提出,120分钟过长希望导演能够自行压缩长度。而当时,出品方尊重了张之亮的选择,为120分钟的版本取得了公映许可证。如今,影片上映在即,出品方却在未告知张之亮的情况下,自行将其电影进行剪辑,进行再送审。
一场风波之后,《肩上蝶》仍旧回到了120分钟的原点。而高军也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要是剪成93分钟的版本,其实已经剪出来了,我有信心把《肩上蝶》送入亿元俱乐部。反之,我可能就会尽最大力量去做好。”
档期失控:临时更改档期 主创无法配合宣传直接“裸映”
虽然最终上映的《肩上蝶》仍旧是120分钟版本,但影片的命运依旧因为这次“版本之争”而被改变。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为了等候90分钟版本过审,《肩上蝶》的档期由原定的6月24日推后至了最终的7月8日。
高军曾经在《肩上蝶》的视听音乐会上表示,7月初是《肩上蝶》最好的档期,并且有信心带领《肩上蝶》成为同档期内的票房老大。但当时没有人会想到,7月初的档期会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凶险。首先是原定8月初上映的《武侠》突然空降七月,与《肩上蝶》上映时间相差仅仅四天,这使得《肩上蝶》不得不与今年暑期档最具票房竞争力的华语大片贴身肉搏。除去《武侠》之外,仅仅在7月8日《肩上蝶》上映当天,就还有《孤岛惊魂》和《魁拔之十万火急》两部电影上映,在其后直到7月15日的一周内更是有8部新片第次上映,《肩上蝶》无疑进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最拥挤档期。而反观原定的6月24日,因为《建党伟业》与《雪花密扇》的低开反而成为了一个相对空白的档期,《肩上蝶》若是在那时上映,反倒有可能险中求生。
而更改档期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打乱了影片原有的宣传计划。就在片方给媒体发出“因为影片《肩上蝶》主创档期无法配合缘故,原定于近期举行的北京首映礼、观影会、各地影迷见面会等影片全国宣传活动将被迫全部暂停。”的短信后没有多久,片中一位主要演员的经纪公司就在微博上申明,表示事先曾按照合同要求腾出了该主创在6月底的全部档期以配合宣传,但是因为影片上映的档期调整,导致该主创无法配合调整后的宣传日期。随后,导演张之亮也在微博上表示,“自上海回京后,一直等候宣传方面的安排,可是毫无音讯。也许发行人都为公映的事而忙碌吧……这些日子,我只能尽力安排些个人访谈,现在余下一周时间便要正式公映,再不知道能为《肩上蝶》能出什么力了……”
继版本之争之后,《肩上蝶》又遭遇档期之殇带来的裸映风波又让已经前途未卜的《肩上蝶》遭遇了最后的重创。导演与片方在“究竟谁不支持宣传上”的争执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虽然三位主演和导演都在以各种方式卖力为影片吆喝,但《肩上蝶》这只历经磨难才破茧而出的蝴蝶终究还是在几乎没有铺垫与准备的情况下逆风起飞了。
在《肩上蝶》中,江一燕化作的蝴蝶飞过沧海,为爱人带回了希望的花种;而在银幕外,文艺的《肩上蝶》终究没有飞过商业的市场。发行人高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其实我觉得是中国缺少懂市场的制片人,同时也比较缺少懂市场的导演,所以能不能在尽快的时间扭转这种局面还很难说。可能今后这种争执还会发生,它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是它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肩上蝶》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结案陈词,只愿它至少如高军所说,给所有华语电影的导演、投资人、制片方以及发行方一些启示,在这个热得发烫的年代里,多一些冷静,少一些冲动。
坤坤好

坤坤棒

坤坤样样NO.1

194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思维

点数
84325 点
帖子
10126
注册时间
2009-10-14

Medal No.3

2#
发表于 2011-7-12 14:17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3 编辑

一场风波之后,《肩上蝶》仍旧回到了120分钟的原点。而高军也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要是剪成93分钟的版本,其实已经剪出来了,我有信心把《肩上蝶》送入亿元俱乐部。反之,我可能就会尽最大力量去做好。”
========
在宣传方面把片子的方向搞错的情况下,就算90分钟我觉得也不可能亿元吧!
情感不需要言语,需要用心去理解和感觉一切!

既然是交流,双方就要真诚,那些虚伪的吹捧根本没必要!

0

主题

0

好友

33

积分

点数
82 点
帖子
33
注册时间
2009-12-18
3#
发表于 2011-7-12 15:20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3 编辑

原来如此
动如夏雨

14

主题

0

好友

3348

积分

点数
2555 点
帖子
2959
注册时间
2008-6-16

Medal No.3

4#
发表于 2011-7-12 15:32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3 编辑

不懂市场的制片人+不懂市场的导演
第一次因为肩上蝶看到一个新鲜的词“裸映”
肩上蝶失利但却成为神马神马的成功案例

50

主题

2

好友

7854

积分

居住地
浙江省
点数
75463 点
帖子
6580
微博名
君之坤
注册时间
2006-8-11

Medal No.3

5#
发表于 2011-7-12 16:03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3 编辑

到底要怎么样啦
雨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3

主题

0

好友

2009

积分

点数
1871 点
帖子
1833
注册时间
2009-4-16
6#
发表于 2011-7-12 16:26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3 编辑

分析得深刻

1

主题

0

好友

675

积分

点数
487 点
帖子
569
注册时间
2010-9-4
7#
发表于 2011-7-12 16:27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4 编辑

肩上蝶  咋介么多曲折呢

24

主题

0

好友

3327

积分

点数
2331 点
帖子
2365
注册时间
2006-4-19
8#
发表于 2011-7-12 19:45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4 编辑

双方就不能和谐吗?亏得都是自己

57

主题

0

好友

4638

积分

点数
64464 点
帖子
2939
注册时间
2009-9-14

Medal No.4

9#
发表于 2011-7-12 20:56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4 编辑

折腾8年,换来的只有“启示”二字? ?

12

主题

0

好友

1799

积分

点数
5575 点
帖子
1311
微博名
秋萊
注册时间
2009-6-9
10#
发表于 2011-7-12 21:44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4 编辑

多灾多难的蝴蝶~
真希望票房能振翅高飞~
秋萊

29

主题

0

好友

679

积分

点数
776 点
帖子
526
注册时间
2009-10-14
11#
发表于 2011-7-12 22:29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4 编辑

制片人不懂行,张之亮不懂市场(当然也没从片中看出其才华),可惜了这题材,更浪费了演员的表演。

63

主题

0

好友

4455

积分

居住地
福建省 漳州市
点数
5171 点
帖子
4177
微博名
回到简单1223
注册时间
2005-1-14

Medal No.2

12#
发表于 2011-7-12 22:35 |只看他 |亮它
哎,看过的多数人都觉90分钟版的也许也会更好~~
“中国茶”越“陈”越香~~

1

主题

0

好友

291

积分

点数
284 点
帖子
291
注册时间
2007-3-7
13#
发表于 2011-7-13 13:47 |只看他 |亮它
祝《肩上蝶》好运!

4

主题

0

好友

179

积分

点数
149 点
帖子
178
注册时间
2010-3-28
14#
发表于 2011-7-13 14:01 |只看他 |亮它
哎哎哎哎....

24

主题

0

好友

3327

积分

点数
2331 点
帖子
2365
注册时间
2006-4-19
15#
发表于 2011-7-15 11:25 |只看他 |亮它
张导也够“轴”的

1

主题

0

好友

291

积分

点数
284 点
帖子
291
注册时间
2007-3-7
16#
发表于 2011-7-20 09:59 |只看他 |亮它
可惜了。。。。

12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点数
12456 点
帖子
10722
注册时间
2008-8-9
17#
发表于 2011-7-20 11:06 |只看他 |亮它
截止7月17日,刘嘉全国比较权威的票房统计是1160万,这个成绩对于一部片长过长、口碑不是很好,又没有宣传,媒体集体不推荐不看好的文艺片来说,要没有陈坤,可能连这个成绩都很难达到,但相对这么高的投资,这个成绩确实不能令人满意,熟是熟非,真说不好。

只是希望陈坤以后单纲主演的片子一定要有宣传,现在两部影片都没有宣传,稀里糊涂就上映了,这样上映影响成绩是不争的事实,总是这样,对陈坤也会有影响的,希望他的新团队能引起关注,拿出更好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也希望陈坤的新团队能把他的优势例如一直发展很好的电影做大做强,提升他过去在某些方面,例如广告方面的不足,让新团队焕发新活力

[ 本帖最后由 期待画皮 于 2011-7-20 11:0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5-9-24 12:0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