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歌] [原创]观《国歌》,谈聂耳

[复制链接]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25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8:07 编辑

四处搜索陈坤的银幕处子作《国歌》多日,没想到竟在偶然中寻得,卖碟的阿姨还笑着对我说,现在买《国歌》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看陈坤呀,晕,她怎么猜到的!<br><br>    回到宿舍,迫不急待地开始观碟,原想就象看《名扬花鼓》一样选择性观看有陈坤出现的场景就够了。说实话,二十多年来的中国填鸭式教育,从小学开始到现在仍然不能摆脱的政治课,已经让我对政治性题材有着某种神经质般的敏感,所以说,这个题材并不在我感兴趣了范围之类。好象大家很少谈到〈国歌〉中陈坤的表演,今天我就来谈谈吧。<br><br>    没想到,这部戏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一个大时代苦难中国的的背景下具体描述了田汉等左冀人士,为了宣传抗战而作出的努力,影片拍得很让人震憾,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所以,出于尊重和感动,我没有使用快进,而是从头到尾完整的看完了这部影片。<br><br>    田汉的扮演者,何政军,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名字,演得很好,站在那儿就有一种稳定全局的作用,他是光,他是热,他就是人群中的焦点。《国歌》是一部群戏,角色很多,内容陈杂,可田汉是其中的定海神针,他的精神,他的才华,他的人性魅力,都有着莫大的号召力,而整部戏从头至尾,演员完成的很好,角色塑造有血有肉,并没有让我象平时看正剧时有的那种假大空的感觉,当他影片快结束时在东北学生义勇军宣誓点中写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我觉得有种热血在心中沸腾。<br><br>     当然,我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谈第二男主角,聂耳。这是陈坤的第一部作品,当然会予以特别的关注。首先要说的是,他的演技在其中真的是还很稚嫩的,但可喜的是在那时他就已经表现出他的激情和爆发力,只是还控制得不太好,所以老是显得有点激情过头,他的习惯动作在那时也有一些表露,比如激动时就梗着脖子说话,也许是剧本需要,时代需要吧。给我的感觉,聂耳上在半部的时候一直就表现得象是田汉的一个马仔(大家别打我,我真是这个感觉),有他们同时出现的镜头中,都是田汉居中,聂耳在侧作出一副随时向田汉靠拢的架势,让人有时候忍俊不禁。后半部开始,聂耳的台词开始多点了,也有了一些独自表现的机会。我觉得他与田汉在《松沪停战协议》签订后,在知道当局的投降主义政策后,在夜色中倾谈,商讨今后应该走的路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他是一个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有自己的出众才华和思想。陈坤在这时的表现还算不错,至少能做到与男主角平等交流而不逊色。后来的戏中,聂耳和田汉合作,一个作词一个作曲,创作出不少经典佳作。顺带也给我上了一堂历史和音乐课,原来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都是他们的作品,惭愧于自己的无知。当片尾时《国歌》响起,我也不由自主地同声轻唱。<br><br>    总体感觉,作为一部爱国主义题材教育片,《国歌》应该算是一部佳作。<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8 18:38:26编辑过]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2#
发表于 2004-3-25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8:08 编辑



影片结束时,没有聂耳的镜头,只有字幕告诉我们聂耳准备留洋的途中溺水而亡,让我对这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产生了追忆之情。于是查了一下他的简历,短短的23年人生岁月,真的是浓缩精华呀,比较巧合的是,聂耳和陈坤一样也是18岁离开家乡开始异乡漂泊的生涯的。下面附上聂耳的简历,对这样的人,我尊敬:
 聂耳1912年2月14日,生于昆明. 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南玉溪。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本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
  1930年11月,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1931年3月,任明月歌剧社小提琴手,师从普杜什卡接受严格的小提琴训练,还自修钢琴、和声学、作曲法等。1932年4月,他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建立了与左翼文艺界的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和田汉的友谊与合作,对聂耳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32年8月前往北平,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和组织建设,并师从外籍教师托诺夫继续学习小提琴。11月重返上海。
  聂耳回上海不久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他以炽烈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从事创作和评论活动。同时还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随后又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1934年4月,聂耳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与任光共同主持音乐部,组织录制了一些进步歌曲唱片。1935年1月,他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他决定出国拟经日本前往苏联学习。他于4月18日抵东京。在日本,聂耳考察了日本音乐、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动态,向日本文艺界介绍了中国音乐的新发展,并加紧学习外语和音乐。7月17日,在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
  作品介绍 :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1933年8月发表的第1首作品便是《开矿歌》(田汉词,影片《母性之光》插曲)。随后,在1934年元旦首映的影片《大路》里,又创作了《开路先锋》(孙师毅词)和《大路歌》(孙瑜词)。此后他陆续创作有《码头工人歌》(蒲风词)、《新女性》(孙师毅词)、《打长江》(田汉词)等一些优秀的工人歌曲。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
  聂耳创作的歌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有着进行曲风格的爱国歌曲,这是他的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部分。包括《毕业歌》(田汉词,影片《桃李劫》主题歌)、《前进歌》(亦名《苦力歌》,田汉词,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插曲)、《自卫歌》(唐纳词,影片《逃亡》主题歌)以及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等。这些歌曲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号召性音调,斩钉截铁般果敢的节奏,勇往直前无所阻挡的气势,有力地表现了处在深重灾难中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从而在群众中迅速而广泛流传。
  聂耳还创作了一些抒情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飞花歌》(孙师毅词,影片《飞花村》主题歌)、《塞外村女》(唐纳词,影片《逃亡》插曲)、《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影片《风云儿女》插曲)、《告别南洋》和《梅娘曲》(均为田汉词,话剧《回春之曲》插曲)等。这些歌曲倾诉了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与不平,在感情的深处蕴藏着坚韧的毅力,在抒情中饱含着刚健的美感。这使他的抒情歌曲在同时代的抒情歌曲中显现出新的特色。此外,聂耳还创作过一些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其中最杰出的一首便是著名的《卖报歌》。
  聂耳的歌曲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了社会的矛盾,唱出了大众的心声。给人民带来了力量,带来了光明。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zoe在 2004/03/25 18:31:09 编辑]</font>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3#
发表于 2004-3-25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8:10 编辑

<font color=red>历史照片:1935年4月,由田汉、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font id=red>
<b>23岁陨落的一代音乐大师———聂耳的故事</b>

<b>母亲的歌让他着迷</b>
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在昆明甬道街72号开了一家成春堂药店。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在药店的楼上,原名紫艺。不久,父亲死了,药店由母亲经营,殷实的聂家开始中落。在幼年聂耳的记忆里,母亲经常坐在灯下,拨拉算盘,算完账后,叹气,发愁。聂耳曾暗许心愿,今后一定要“让母亲过好日子”。他到上海后,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屡屡提到“汇钱”之类的字眼。
母亲是聂耳最大的牵挂。从照片中看,母亲彭寂宽是比较典型的傣族妇女的长相。彭氏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跟着丈夫,居然能够读医书,丈夫死后还能坐堂把脉问诊,养家活口。彭氏的聪慧,显然也遗传给了儿子。聂耳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乖巧伶俐,一支简陋的竹笛能吹得五彩缤纷,甚得亲友疼爱。
母亲能唱各种民歌,包括在昆明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洞经调、花灯调、洋琴调等。动听的歌曲与歌曲里的故事让小聂耳着迷。蔡锷功成名就之时,聂耳还是黄口小儿,但他从母亲的歌里认识了蔡锷。蔡将军云南首义讨袁护国的壮举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16岁那年,聂耳终于憋不住了,背着家人偷偷参军,被编入十六军湖南新兵队受训,后投考黄埔军校不果,又被军队遣散,不得已转而读书、演戏、作曲,但成就伟业之心未了。
<b>演艺圈的“拼命三郎”</b>
上世纪30年代初,聂耳来到上海,举目无亲,托人帮忙在“申庄”采购站找到了一份稽查员的工作。谁知“申庄”在昆明的总部云丰商行因为偷税被查封,上海的分店遂告关门。聂耳失业了。
适时,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刊登在《申报》上的招生启事引起聂耳的注意。每月能挣十元津贴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4#
发表于 2004-3-25 18:42 |显示全部楼层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8:11 编辑

风景啊,我八是中共分子啦, 如果陈政委要积极发展偶的话, 偶倒是可以考虑滴  ~o~
至于偶这么积极收集聂耳资料,也是动机八纯,看在帅哥滴分上的, 偶主要是突然发现聂耳原来是一个这么精彩的人物,如果拍一部传记电影的话, 陈帅哥还是可以主演的,以前赵丹就曾经演过一部哦.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5#
发表于 2004-3-26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亮它
<b>下面引用由 <u>窗外的风景</u> 在 2004/03/25 18:47:52 发表的内容:</b>
哦,这样啊,那下次安排你和陈政委拍个&lt;阿ZOE入党记&gt;吧.不过,小声说一句,偶觉得陈政委八成也没入党呢.需要让偶们坛子里的党员XDJM们先发展一下他才行.


太好了,风景,能够有机会和陈政委过招当然是求之不得呢,无限期盼啊.

只是什么时候开拍呢? 不要象捆绑一样遥遥无期就好啊.

还有一点不明白啊,既然他已经是政委了,还能不是党内人士吗?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6#
发表于 2004-3-27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亮它

   zhenren, 谢谢你的支持,《国歌》以前我也看过一次, 是在电影频道看的, 当时印象不深, 只是让我记住了陈坤这个名字和他独特而俊朗的外形。

   成为坤迷后,一直想找这部片重温一次,结果机缘巧合下找到了这个VCD。以坤迷的地位重新体味了一下,感受果然不同。看见大家谈论这部作品不多,所以在这里抛砖引玉。

   好的演员是需要好的导演的扶持,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导演看到并欣赏陈坤的这种特质,让陈坤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7#
发表于 2004-5-5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亮它
  EMMA,《国歌》我一直能完整地唱啊,从小学到现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一直是很神圣的,虽说对政治不兴趣,可这并不影响我的爱国热忱。

记得上小学时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升旗手,还进行过一些练习的,那时对国歌和国旗的感觉可真是骄傲自豪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4-6-9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