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MSN
- jue1128@live.cn
- 生日
- 2010 年 11 月 28 日
- 性别
- 保密
- 分享
- 0
- 精华
- 0
- 积分
- 809
- 主题
- 20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6520434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22-2-9
- 在线时间
- 402 小时
- 点数
- 775 点
- 帖子
- 689
- 注册时间
- 2010-6-28
- 点数
- 775 点
- 帖子
- 689
- 注册时间
- 2010-6-28
|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5 20:55 编辑
周恩来同志在生之年说过的5句话,放在新的时代仍然显现其崇高的精神和深广的视野。
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今之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好的条件是不是就催生出了更多志向更为宏大的青年?如今的青年,又有多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今中国真的就很发达,不需要崛起?周恩来从小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也是其做出卓越成就的重要前提。人的一生当立志为先,无志就没有人生的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的人,其人生可想而知。当今之中国青年,不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至少应该有“为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而发愤读书”的志向吧。
周恩来曾说:“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周恩来总理,不只是说说,他是用自己的行动在认真践行。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逢年过节,他总是关心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能不能吃上一顿饺子。哪里有灾情,哪里群众有困难,他就及时出现在哪里。就是在病中,他也是关心着群众的冷暖。而今,如果让全国的公务员自问是否将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勤务员,会是什么结果呢?将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和人民忠实的勤务员的周恩来,是真心实意的。因为,他始终深爱着他的人民,这种爱是超过小我的一种“大爱”,是一般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真实的情感,是由他自己强大的责任、爱心、义务、使命和人民对其的无限期盼共同铸造的。这种爱使他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奉献,方有快乐。
周恩来经常说:“一个人站在领导地位,不虚心,不平易近人,自以为了不起、什么都懂,只要有这种思想并且在作风中表现出来,就危险了,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正是因为他有了虚心好学的态度,才使他最终成了受世人称赞的好总理。当今中国人,正处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已是生存之必需。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加强学习,这不只是领导个人的事情,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虚心好学应该成为中国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只有学习,才能确保真正的科学发展。
周恩来有一句名言:“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他这一句话,体现了其高超的领导艺术,也明确提出了领导群众的最佳方式。他的观念充满了人性,体现了其领导即公仆的意识。试问当今的一些领导,有多少人在工作中,没有让群众感受到你是领导呢?甚至一些部门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这种领导还是领导吗?似乎比有等级观念的领导还有"领导"?想着周总理说过的话,这种领导是否应该有所触动?
逝世前,周恩来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吧。”他将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切也要奉献给人民,他才心安。这种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精神,是他一生对人民的“大爱”所注定的。想想周总理毫无保留的告别,当今中国为官之人,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想过周总理说过的这5句话,对照当今中国之为官者,有过相同的感动,更有着与广大群众相同的期待。希望中国当今之为官者能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1周年的日子,在怀念的同时,也有所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