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理发师》——小有惊喜,足以告慰

[复制链接]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6 20:09 |只看他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49 编辑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size=3>虽然本片备受瞩目,但首先,你绝不能抱着将陈逸飞这个行外人跟张、陈、冯等大导演的作品权衡比较的心态去看它。作为玩票性质,你首先要肯定这部作品在稍微专业一点的角度看已经及格、良好而不辱导演本来就不功利的初衷的基础上,再来讨论它优不优秀的问题。在我看来,虽然本片在剪接上有生硬的地方,在情节上有牵强的地方,在艺术风格上有别扭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非专业、非定式之外的东西,使本片看来还有那么点意思。我是说,有点新鲜感和与众不同的味道。(艺术就是要百花齐放,每天看一成不变的东西有什么意思)不过细细想来,这给人以新鲜感的东西不是什么别的,其实大部分还真是来源于陈逸飞最想表现也最擅长的东西。 <BR>我不知道陈逸飞逝世时的拍摄进度,但根据片尾的记录短片,至少故事的前半段是陈导亲自执导的。而恰恰是包含江南小镇故事的这一段在全片中最能体现陈逸飞的个人特色和艺术价值。即使你是外行,有几个镜头你也可以明显看出镜头的画面感、意境感和导演的美学用心。 <BR>例如,在曲曲折折、空空荡荡的石头小巷里,陆平拎着皮箱缓缓而惶惶地走着,时而闪躲一只突然蹿出的黄狗,时而不得不停下背身面墙让过一队行进的部队。在一个小巷的分岔口,从他身后行出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女,也许就是褐色小巷里这穿着米色旗袍,梳两根麻花辫,纤细的骑车背影吸引了陆平并让他永远铭刻在心。这一段在陈坤的回忆中得到了印证“他会说,我希望陆平是一个走在青石板上的年轻人,很弱。就像这样,他总是用画面来表达。” <BR>例如,深夜里,从小院的天井上空俯拍下去,一对白衣男女,在黑漆漆的夜色里,轻巧而欢愉捕捉一只惊鸟。这固然是为了铺垫两人感情而设的情节,但你也可以觉得这就是为了营造这意境和画面而设的情节。 <BR>在小镇这一段落中,你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静谧和空灵的氛围。在交待环境时,不是常见的小镇居民的市井和家庭生活。从陆平踏上那条静静的小巷,到师叔将他迎回虽满院酒席杯盘狼藉但早已空无一人的家中。除了几个主要角色,从来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出现在画面里,让你感觉这仿佛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地方。这一方面可能就是江南生活的清净本色,另一方面也许就是陈逸飞的艺术本色。这让我联想到美国艺术杂志对陈逸飞的评论 “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BR>此外,本片的音乐也较好地烘托了画面和境界的意境。结尾将片中那支原本很风情妩媚的舞厅歌曲演绎成了饱含深情的曲调,配以几分钟的记录短片怀念陈逸飞,营造出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但也让人感喟为何要用逝者来煽情。据说,库布里克是在做完《大开眼界》最后剪辑的当晚去世的;我又想到法国电影的一代青年才俊西瑞尔-科拉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导自演了《疯狂夜》(Savage Nights),就在本片获得法国电影恺撒奖的前夕,西瑞尔-科拉尔因爱滋病去世。他用影象记录下了自己的故事,也最终用影象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不知还没有这样因生命离逝而被镌刻被铭记的电影。但看完本片,我觉得它至少可以告慰陈逸飞自己的梦想和真诚了。 <BR></FONT></P>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2#
发表于 2006-5-16 20:23 |只看他 |亮它

[转帖] 熠熠歌吟手艺人 :《理发师》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50 编辑

<P>熠熠歌吟手艺人 :《理发师》 <BR>—— 银幕视觉经典《理发师》 </P>
<P>看过陈逸飞电影《理发师》之余,隐隐绰绰叫人想起来了另一位中国现代电影大师费穆和他的黑白电影《小城之春》。直观看这两部片子仿佛有着毫不同样的故事生发环境与人物设置背景。不过有—点却过于相近了,不是艺术样式。而是电影《理发师》跟《小城之春》的男主人公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是抑郁的局气与低微的,面对不尽的人世漂渺他们总是在主动或者被动的逃。一昧的与现实生活扯开中恳的距离。两部影片相近的旨意也是显著的,那就象是旧人旧话里边常说的“俺自喜人比花低?”倘若把电影《理发师》里头的那位年轻小生般的剃头师傅陆平的沉沦事情搁在别的什么其他导演的掌镜之下,那这剃头师傅面前一定或许会跳出—位类似浪妇般的女人前来责背道:—个大男人家的,侬躲什么呀躲? <BR><BR></P>
<P>居事论事,新一期的《生活周刊》载文讲,大明星姜文就曾经想着把电影《理发师》拍弄成一部黑色幽默式的片种。然而陈逸飞就是陈逸飞。陈逸飞先生的深刻与不凡在于他的视听艺术品总是强烈烙有他自己的痕迹。我们今天看到的影片《理发师》属于陈逸飞身后的遗献。或许能够传达影片《理发师》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陈氏对于男主角独有的重彩画面和孑弱评判,之余就是影片里面其它三个女性人物的丰富质感了。与其说影片《理发师》讲了一个男理发师傅的故事,倒还不如说讲了三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这三个女人是这出电影《理发师》当中主要进行走场并且铺排情节的姿色人物。或许也可以说《理发师》中的这三个女人才真的是陈氏电影当中的耀眼星朵?电影《理发师》讲的是关于女人的故事。那个男性剃头师傅恐怕将将只能算上一个陪衬。 <BR><BR></P>
<P>相信陪衬这种说法还是比较符合陈逸飞先生个人对于影片《理发师》的整体世情把握的。实在的讲,我自己还是比较钟情身为沪上人家陈先生的独有执镜态度。并且以为观众在看这部电影时候一定不好低估陈逸飞先生对于绘画与视听艺术的双重把握以及在境界上的升华。尤其在电影的前半一程,我们更加可以探看得见陈导个人想要的东西。对于这部影片《理发师》的艺术创作的具象,陈逸飞早于生前就表达过了这样的雕琢与用意,陈导这样讲:我想象的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两边象周庄一样的房子,古老而有韵味,中间有—条河伸向远方,还有—个石拱桥,陆平是一个穿着长衫提着一只皮箱,慢慢走过去的人…… <BR><BR></P>
<P>陈逸飞先生在上边描绘到的这样—种小桥流水,枕河人家乃至早春二月似的迷离景致确也存活着,并且早在陈逸飞自己的画坛世界中得以实现过的。而这一次陈逸飞渴想着把画布上的情境搬上银幕,叫板式化的理念生生活着。以为这也是陈逸飞的艺术理想的刻求—面。应当还是另外一位定居上海的大作家余秋雨愈发懂得陈逸飞,也懂得艺术的深层之悟。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文字《江南小镇》里边这样形容:“斑剥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挢坚致而又苍老,没有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哦,陈逸飞先生投心拍摄的这一部影片《理发师》竟是自己心中故乡的象征。难怪他心里不愿意任由它人“改版”这个题材。而且宁死不从。 <BR><BR></P>
<P>其实,心肠比较柔和的上海的男人基本上还是柔情多于理性的。比如表现在影片《理发师》当中,陈导对于影片当中三个女性角色的艺术处理上可见一斑。相对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而言,理发师傅陆平的平铺纵展故事,更加好象一条贯通电影的直长线索。理发师傅陆平的故事仅仅只是这个人物生平的一份拉长表格。假如我们把陆平看得比较失真一些呢,还会以为陈逸飞导演只是拿这一位理发师傅的大半辈子动荡生活做一个依托,前来映衬其他三位女人的情真意切。依照现在电影画面上这一个理发师傅陆平的现场表达来看,这个剃头匠基本上仿佛属于不动什么感情的人物。对于喜欢他的女人也好,对于他钟情的女人也罢,理发师傅的对待都做得那么那么的可有可无?比照着这个男理发师的用心投情,反过来看影片《理发师》里面的女人们就显得大不一般了。 <BR><BR></P>
<P>电影《理发师》里面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而凡一平小说原著只是两个女人。而且原创当中这两个女人还都是这一个剃头师傅陆平的梦中情人。小说里面,俩女主人公她们全跟剃头师傅好过甚至完婚过。除了从上海滩学来的超常做头发手艺活儿,陆平师傅也没有白白耗费了他的花样年华。该剃头剃头,该做发做发,该当官儿当官,该乍着就乍着。活得尽如人意。到了陈逸飞电影里边,两个女人仿佛不够理发师人生味道,于是又另加出来一个刘寡妇。这下比较贴合传统剧情的大概要义了,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三个女人,一个温文,一个时尚,还有一个调昧的。 <BR><BR></P>
<P>从影片《理发师》的出场顺序,先来看第一个女人:俞棉。俞棉拥有三个醒目身价,一是爱自己,二是不出卖朋友,三是想过正经日子。只是俞棉人家显得比较小资的同时,好象还外加了一小点点的轻佻。听她在歌吧吟的“有心难入侬梦乡”便略知她的活儿法啦。不过俞棉的这种个人的秉性还不算那种过份轻浮的架式。至少她还懂得日寇在羞辱她的时候执意反抗。俞棉这一举动不比现今有的一些女流之辈,还巴不得投入洋鬼洋六之类的下怀呢。俞棉明知陆平杀了日本鬼子而混迹霓虹闹市但始终没有告发他,俞棉身在染缸一般的灯红酒绿上海滩己经实属不易了。山不转水转,俞棉最后又遇到了陆平并被国军高官介绍险些成婚。匹配之前俞棉表示自己渴望跟陆平好好过正经日子,对于情人挑衅也有婉拒一面。不过人在江湖,从良不殆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呀。 <BR><BR></P>
<P>再来看电影里第二个女人:嘉仪。看片子时候,就有那么一点点喜欢上了这个六分女生姿色,三分小姐烈性,一分土气妖娆的宋嘉仪的那一句大实话:剃头的怎么了,剃头的总比土匪强。不过比起俞棉,这个丽人宋嘉仪的内心世界确实显得有一些叫人半信半疑而又磨棱两可。表面上宋嘉仪是一个追求个人理想,热衷光明和自由的学生身子的女辈。可是面对情哥陆平的真情存在,宋嘉仪却是主动放弃了的。甚至宋嘉仪在身嫁国军师长江天前夕,还怯生生地问了陆平一句大实话:你怎么就不是个师长呢?比起能够给宋嘉仪带来荣华身价的国军师长而言,剃头的怎么了,剃头的总比土匪强。确实这一刻在宋嘉仪眼中,这个剃头的师傅也只.能比土匪强了。其实电影表达的很明白,一看便知宋嘉仪心里还是不情愿跟一个剃头表哥过穷日子的。后来电影里的再度重聚什么的,只属一式以理想为由的悲剧格式罢了。当然这也是电影的深刻之处。 <BR><BR></P>
<P>最后来看影片中的第三个女人:刘寡妇。刘寡妇这个人物在影片当中甚至连个正经名字全都没有,但是她刘寡妇却做了比影片当中别的看上去正经女人要正经许多的事情。最最抢眼的是刘寡妇敢恨敢爱的个性。从前一些有着寡妇形象的电影告诉观众,寡妇门前是非多。然而这一个刘寡妇却除了一般的私情是非,她还是一个拥有大是大非观念的女人。比如刘寡妇面对日寇屠刀居然不惧。执意奔情断死在她所衷意的胜哥被被掉的头颅之下。她的那个胜哥只是一个变卖牲口的驴马贩子。我们知道中国电影艺术历程中的寡妇艺术形象还是比较多见的。比方象中国名片《早春二月》里面上官云珠扮演的著名寡妇文嫂便是一例。同样都是总归一死的女人,这一个刘寡妇死得还真的要比那一个文嫂更为壮烈更为骨气。更加重要的是,这两个银幕上面的寡居女人都太要脸。而要脸又是那么的不容易。记得有一位名人讲过,脸却实如水做的。 <BR><BR></P>
<P>本来,电影里面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而片到最后失却了两个女人。不过并不以为《理发师》中的这三个女人消失了两位,幻觉深处遗剩的那一个宋嘉仪就真的是理发师傅的生命最爱?从整部影片的女性人物的情节构置来看,最终剩下的一个漂泊到理发师傅面前的宋嘉仪并不一定就是通片的真情所在了。如果要有真情早就有了。干嘛非要先嫁师长折腾一个六够,然后再回来投入这个心有独钟的理发师傅的枯干怀抱呢?影片《理发师》的最后画面上,大漠无望,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没戏找戏的幻觉昧道呢?画面空芜,情镜苍凉,让时隔多年两个情人重逢了,影片结尾的西北大漠深处,巳然黄脸了许多的宋嘉仪手拉手陆平双双淡出的场景伴乐,让人一怜联想到谢晋执导的《牧马人》。到了最后才把一份无情的感情重新拉扯了回来,是否存有一点牵强的成份。让人觉得这个所谓爱的场,差不多只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理想。曾经早早结束了断,反而显得干干净净。 <BR><BR></P>
<P>如果这时候我们看片看得不十分错,电影《理发师》终局交待的只是一个期待的理想而巳。当然了,所谓理发师傅的理想也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感念。也许还是这剃头人生有限进程中的一种必然。从价值上看,陆平的一生理想都是为修理美发而生而存在的。看电影最有意思的一点也在这个意义上面。我们观众面对银幕的时候,心里边也许看到和体谅到了电影导演陈逸飞的这一分用心良苦。只需细细的看一看电影《理发师》对于小说《理发师》的改编创作,就可以获知陈逸飞的胸中才气和大气。的确,电影《理发师》不算是一部正常世情之下的常情之作。对于这样一部用了心血投拍的遗作电影《理发师》,陈逸飞先生的贡献巳经属于深邃的与不寻常的了。活生生死在自己的电影拍摄片场上的电影导演在国内外影坛应该都实在罕见。向死而生,陈逸飞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生命为电影而死也属于他艺术追求的一个极端与完美标本。 <BR><BR></P>
<P>实在的讲,电影《理发师》的前半程精雕画页,巳然十足标明了做为电影艺术家陈逸飞的掌镜手段的非常功力。人在旅途,静泊一湾的小家故事,油彩飘絮,对衬场景以及淡浓相间的旗袍单车,放生的笼鸟,渺迹的配乐,所有一切艺术手法都尽显影画深处了。换一个角度看,倘若陈逸飞仅仅只是为了这一幅幅华丽又昂重的人生页面沉重的逝去了,人们也会怀念他,景仰他,并且祝福他。一部电影《理发师》在陈逸飞生命中的重要程度几乎显示了做为一名电影导演的艺术态度。但愿陈逸飞先生的想法能够实现。但愿陈逸飞先生在天上人间都有他的电影伴陪他。正如陈逸飞先生自巳在这部电影《理发师》正片之后现场表达的那一种样子:“不管过了许多年以后,一些喜欢我艺术作品的朋友还会提起来,陈逸飞拍过一部电影《理发师》。” <BR><BR></P>
<P>《理发师》能够成为一部不一般的艺术祭奠和珍品。也应当是创造者的熠熠歌吟了。</P>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3#
发表于 2006-5-16 20:37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50 编辑

<P>无聊69转了好多精彩影评,谢谢啦[em01]</P>
<P>考虑给你发一个特别奖</P>[em01]

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点数
7556 点
帖子
11377
注册时间
2004-4-6
4#
发表于 2006-5-17 15:01 |只看他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51 编辑

<P>”或许也可以说《理发师》中的这三个女人才真的是陈氏电影当中的耀眼星朵?电影《理发师》讲的是关于女人的故事。那个男性剃头师傅恐怕将将只能算上一个陪衬。 “</P>
<P>-------没有过这种感觉<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5-9-7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