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7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历史的个人关怀——深度解读《理发师》(8篇)

[复制链接]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31 09: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4 编辑

<br>
<DIV align=center>历史的个人关怀<br>——深度解读《理发师》</DIV>
<P><br><br>凄美的爱情故事,惹起太多的表面感动,却迷失了作品蕴涵至深的闪光点。<br><br>陈逸飞先生在影片《理发师》的花絮中说过大意如此的一番话:我希望若干年后,她(《理发师》)仍被当作一部艺术作品为人们所珍视和反思。一部不随岁月而销蚀的艺术作品,其内容的承载并仅仅局限于情节的曲折、人物的艳丽、主题的鲜明,毕竟这些难于支撑历史跨越的厚度。先生这番话的用意由此显而易见,他希望观众的自觉——撩开层层的形式迷纱,去发现作品的内在金絮所在。<br><br>一个职业引出一番异样历史观<br><br>影片中,女主人翁嘉仪不止一次的反驳自己的军长丈夫:剃头的怎么了!是呀,剃头的怎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谋生之道形形色色,各有千秋,剃头的都成了理发师,作为一种职业逐渐得到社会和公众的尊重和认可。适值今日,说这句话不足为奇,但是放在影片中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则需要很大的胆识,亦突显了话语的份量和深度。影片中三个迥异历史区域的镜头切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炮火的硝烟、政治的勾当等种种大的氛围夹杂着传统的偏见和理发作为一种技艺不入流的观点,理发师为社会所淡漠甚至不屑毫无疑问;建国初期,红色理性和朴素色彩的泛滥,更容不下挤进新时代的旧分子,他们存在仅为自己。所以作品《理发师》的记录试图唤醒国家政权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试图尝试一种鲜为人为的揭示。<br><br>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充实历史的内容不仅仅是人人皆知的大事件、人人仰慕或唾弃的大人物,更包括一些不足称道的群体、个人和他们平凡的足迹。然而,溯古至今(包括高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现代中国),现实却并非如此,历史的宏观主义始终大行其道。在历史的宏观主义下,那些非主流的群体、普通个人被抹灭其历史的存在,正是这种存在的抹灭使既存的国家政权“义正严词”的回绝对他们的关注:他们是非主流的,不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随后,便把对他们利益任意践踏变为一种合法的正当。这合理吗,合理吗?难怪卢梭感叹人生而平等却无不在枷锁中。在宏观历史观的指引下,群体、个人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却得不到国家的普遍正视和保护,结果使得我们整个社会在追求某种东西的同时有在毁灭它。影片中理发师陆平给社会名流剪过头发、当过军人、被劳改过,军人、劳改犯的身份及相关环境因素总极力掩盖他的理发师身份,但是影片始终强调理发师陆平,并特写那古朴的理发工具箱,这些都隐喻着作者倡导历史的个人关怀理念,淡化甚至抛弃一切吓人的宏观历史背景,专心致志地单一描写一个旧式理发师的爱情、生活经历。只不过陈逸飞先生的这一理念无法在作品中明示,毕竟峻冷的说理会损伤艺术作品的柔和。<br><br>“历史的个人关怀”,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精髓所在。生命的悲戚、灵魂的沉重,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历史的洪流不能也不可能埋没个体的声音。忽略他们将破坏历史的多样性,忽略他们将给我们存在的发展社会带来危险。<br><br>一种选择透视一份生命的沉甸<br><br>世道的无奈,彼此心悦却忍受着异床同梦的煎熬。表妹嘉仪嫁给了有身份、有地位的国军军长叶向天。在婚礼上,嘉仪总在寻找表哥陆平的面孔,在两人眼神交汇的那一刻心都碎了。“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陆平却没有章柳别折的怨恨,总不经意自己流露并鼓励嘉仪互相呵护那份永恒的真爱。嘉仪默默站在一旁欣赏表哥理发的姿态,陆平执行任务分别时的泪水涔涔,还有上海休假时的深情一拥……太多的画面,陈逸飞先生借助影片主角的言语和行为举止诠释一种选择,一种微尘面对巨石、弱者面对强者的选择。抗日之同仇敌忾,解放之人民战争,建国之肃反除旧,历史的主角在高高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的我们敬畏的屏住呼吸、战战兢兢,更多的人选择一种“台下观众的自卑情结”,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对比的反差使个体忽视个体的存在、鄙视自己的苟活于世,从而去心甘情愿的完成某种无谓的牺牲,中国古代的诸多忠愚之臣、盲目崇拜希特勒的纳粹分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等等都是如此。陈逸飞先生在影片中所作的却是另一种选择:永恒的真爱在大历史和传统纲理伦常中依然轮廓清晰,不为所没,战争革命也需要爱情,放手追寻个人所珍视的,不管它是伟大,还是渺小。以自觉的主体意识去抵制崇高理性的残酷和冰冷。这不仅让人忆起具有内似寓意的文学作品——张贤亮笔下的知识分子,煎熬于漫长的十年浩劫却始终独立反思,并坚守某种自我理念;《静静的顿河》里往返红军和白军之间的葛利高,置身于大历史的意识洪流中却始终是一名骁勇善战的雅哥萨,始终渴望着对阿克西利亚的爱。<br><br>历史的个人关怀需要个体主动作先生的那种选择,尊重并关注自我,感受一份生命的沉甸,学会和大历史和平共处,积极争取历史的个人关怀。对个体的尊重以及个体的自我尊重并不是放纵的极端个人主义,它有自身的操守,只不过是在历史的顺流而下中使自己的头浮出水面以免窒息而死。这一点被陆平划破手指拒绝为日本军官剃头的影片描写表现的淋漓尽致。<br><br>现实种种感慨无限悲凉<br><br>陈逸飞先生是“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的评论)。他用写实的镜头记录了一次历史个人关怀的个案,从个案到普及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再加上现实的种种,足以让他感受着无限的悲凉。农民工的悲惨遭遇、底层民众的因病积贫、弱势群体的求诉无门、城市征地的行政强拆、主流媒体的舆论封杀……“社会真实单元所在的个人经常被作为牺牲而祭奠于某一个一般概念、某个集合名词、某一块旗帜”(赫尔岑的《彼岸书》),历史的个人关怀无法被政府、社会主流所忆起,更谈不上历史个人关怀的普惠。<br><br>影片的最后,陆平在漫漫黄沙道上,悠扬的唱片播放着无尽的等待,枯败的独木延伸着一个人的寂寞。或许这正是陈逸飞先生此刻悲凉心境的写照。但是嘉仪表妹还是出现在陆平面前,也算寄语了先生苦涩的期望。<br><br>后记:死者已逝,生者的种种臆测都无法证实。正可谓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若违先生之意,权当托物言志罢了。<br>二00六年五月于沮河畔<br>作者;<STRONG><FONT face=Gulim color=#000066>湖远</FONT></STRONG></P>
<P>---------------------------------------------------------------------------------------------------------------------------------------------------</P>
<P><FONT size=2>读罢湖远对逸飞先生《理发师》的评论,实在有些震撼,心里话不得不说:精道。<br>  作者未过多地从艺术角度评论先生的作品,却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准确解读了作品蕴含和所要传达的深意。从分析片中主人公的职业选择和对爱情的恪守入手,条分缕析且文笔流畅地解析了先生作品所要表达的要义,那就是:对普通社会个体在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和支撑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真实存在不能忽略和蔑视,而是要认同和重视,历史是劳动者创造并延续的。不仅如此,作者更是从对先生作品的解析中顺理成章地导入到对社会现实中普通劳动者应有的基本的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种种对他们不公的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br>  湖远,这个名字,让我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不居庙堂之高,却也心怀社稷情系大众,令人仰止。<br>  好文章,自有读者,曲虽高而和者也不会寡。我相信。</FONT></P>
<P><FONT size=2>(文;<STRONG><FONT face=Gulim color=#000066>青土豆</FONT></STRONG></FONT></P>
<P><STRONG><FONT face=Gulim color=#000066 size=2></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Gulim color=#000066 size=2>------------------------------------------------------------</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Gulim color=#000066 size=2></FONT></STRONG></P>
<P><FONT size=2>楼主高人,绝对的高人!<br>理发师好片,绝对的好片!应该是头半个月无意间看到这个片子的,知道是逸飞老师的遗作,所以看完整片。这个是我看过老谋子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又一次令我叫好的作品!用艺术的眼光(因为我学美术)看它觉的仿佛在窒息的空间里呼吸,看出逸飞老师的精彩指导!再加上陈坤的演绎精致更让小人物显得味道十足!好几年没这样看电影了!<br>让我们再次为逸飞老师和他去世后默默无闻支持他并完成他未完成的作品的夫人为我们带出这样的好的作品而说声感谢!希望他在艺术天堂里永远不熄!最后衷心的说声谢谢~</FONT><br></P>
<P>(文:<STRONG><FONT face=Gulim color=#000066>八十年代生人)</FONT></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5 13:33:55编辑过]

199

主题

0

好友

6256

积分

点数
3934 点
帖子
5625
注册时间
2005-11-1
2#
发表于 2006-5-31 11:5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4 编辑

写得好<FONT size=2>!</FONT><BR>写得妙<FONT size=2>!</FONT><BR>顶<FONT size=2>!</FONT><BR>

8

主题

0

好友

403

积分

点数
448 点
帖子
373
注册时间
2006-4-8
3#
发表于 2006-5-31 13:4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4 编辑

<P>评价的都挺有深度的,一直以来从看完理发师偶都有在总结,写出想法.</P>
<P>但却一直没有发帖子,所以还在日记里放着呢?</P>
<P>怕总结不好,总感觉自己想法不够特点,总结性不强!</P>
[em04]
Aloys is back!

5

主题

0

好友

348

积分

点数
430 点
帖子
342
注册时间
2005-3-14
4#
发表于 2006-5-31 15:1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5 编辑

喜欢看这样的评论!令人深思。
为了你给与我的那一瞬间的心灵震撼,我默默地关注你。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5#
发表于 2006-5-31 15:2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转贴】《理发师》随想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5 编辑

<P><FONT size=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故事开始,我便想到李商隐的这句诗。</FONT></P>
<P><FONT size=5>但故事也让我对这句诗有了另一翻理解人们不过是忠于自己的职业,谋个生计罢了。社会需要各种职业的人坚守岗位,才能有序发展,若人人都为亡国操心,那该是怎样杂乱的光景?</FONT></P>
<P><FONT size=5>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的别骂我,又跑题了。今天我只想说陈逸飞的《理发师》,首先觉得陈坤这个有点白痴的小男人形象演这个角色正合适,颇有多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的架势。原来人只要摆对了位置,都是很可爱的。</FONT></P>
<P><FONT size=5>记忆最深刻的对白有那么几句,“做官做到他那份上便不容易死,把女儿嫁他我放心,虽说是姨太太,但受宠”宋师父对陆平说的这段话让我想起“宁做盛事狗,不做乱世人”的心酸。不过,人真是坚韧的动物,为了活着,什么办法、什么理论都想得出来。</FONT></P>
<P><FONT size=5>这和之前那句“男人天生就是为了有光彩的女人而活,女人天生就是为了有手艺的男人而活”有异曲同工的妙处。都是为了活着,只不过这一句又是在活着的基础上产生的活着的理由。勿庸置疑,人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活的好了起来、贪了起来。</FONT></P>
<P><FONT size=5>还有一句台词,残酷的让我发笑:“我只是个理头发的,来得早些,我还是个理头发的”。这一句话不是解释姻缘错失的玄妙,而是无奈,一种认命的无奈。手伸了又伸,嘴张了又张,最终抓不住什么,也说不出什么,只好这么无奈的认命。</FONT></P>
<P><FONT size=5>活下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认命就行,不认命就要蛮干,在乱世中极有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所以认命的活着吧!</FONT></P>
<P><FONT size=5>还有一句话,也是同等程度的无奈:“你不在我身边,我不能理发,现在你在我身边了,我还是不能理发”。这是一个理发师的无奈,在无奈得活着的基础上得另一种无奈。也勿庸置疑,人也是这样一步步的活得更加无奈,也更加累。</FONT></P>
<P><FONT size=5>大师的表现手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炮火连天的战场接着歌舞升平的上海舞池;优雅奢华的老式留声机与简陋的弄堂。如此巨大的反差无一不在嘲笑着生活的无奈,于是,整个影片便充满了一种另人窒息的无奈。</FONT></P>
<P><FONT size=5>盛世的浮华不过是梦一场,一声巨响后便飞灰烟灭,残留一段奢靡的音乐,给人留下一点念想。故事最后,古老优雅的留声机暗哑的旋转在荒凉的西北大地上,遥望着远处成双的背影,只不过让人突然畅想一场乱世的奢华爱情罢了!</FONT></P>
<P><FONT size=5></FONT> </P>

82

主题

0

好友

1474

积分

点数
1228 点
帖子
1197
注册时间
2005-3-5
6#
发表于 2006-5-31 16:5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6 编辑

<P>谢谢无聊69:)你总是能搜到那么多好的影评,辛苦了。[em23]</P>
You must have faith in yourself,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ok? Baxia, baxia!!

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点数
7556 点
帖子
11377
注册时间
2004-4-6
7#
发表于 2006-5-31 17:03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6 编辑

<P>第一篇如此深刻,是个大学者写的吧</P>
<P>随想亲切些,最后一段写得好---shengshi fanhua zongbuneng yongcun,yonghende shi chengshuangde beiying</P>
<P><FONT size=5></FONT> </P>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8#
发表于 2006-5-31 19:37 |只看该作者 |亮它

【转贴】[观影琐记]《理发师》,一次唯美的阐释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6 编辑

<P><FONT size=2>2006年5月27日13时15分,我提前15分钟检票走进立体声电影厅,里面黑洞洞的,一个人也没有,背景音乐在空荡荡的大厅里显得异常厚重,这其实与《理发师》的格调是不相符。我上了二楼的楼座,在这个电影厅我喜欢坐在楼上,这样居高临下的观看不至于太累。我希望再也没观众进场,这样就成了为我一个人上放映这场《理发师》。然而五分钟过后我的愿望落了空,先是一对情侣模样的观众走进了堂座。随后四五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女唧喳喳地闹成一团上了二楼的楼座,一个小女生摸出了香烟点上,随即又用摸出手机唧唧歪歪地联系看完电影后去唱歌之类的大事。我呆不下去了,起身下楼坐到堂座里面。13时30分,背景音乐戛然而止。<BR><BR>  一束强光从身后“唰”地射向白色银幕,整个视野顿时鲜活起来,这是《理发师》给我的第一感觉。唯美,没有人能够否认。一幅幅油画从眼前滑过,从镜头打开的那一刻开始。不,准确地说是从陈逸飞动了《理发师》的念头开始,便注定了影片的风格,那就是唯美。《理发师》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油画或者高质量的艺术照片。<BR>  幽长的江南小巷,婉转迂回,象极了戴望舒的诗行。青石板路上,少女骑行而过,背影留在了眼里,陷进了脑际。当芦花开遍,在阳光的映衬下郊野一片迷蒙。这就是《理发师》的江南,更是陈逸飞的江南。<BR>  陆平手未起刀已落,因为他那一刀是无意割下去的,他并不想成为时代的英雄,甚至在XXX的枪口下他甚至显得有点懦弱,然而正是因为在无意地一割却将他推到了命运的风口浪尖,割出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离奇命运,尽管他一直说自己“只是一个剃头的”。一个对自己有着准确定位的小剃头匠却在逃亡的路上一路平步青云,并且成为了将军,并最终沦落为一介草民。陈坤的演绎无疑是比较到位的,那忧郁的眼神,那无辜又无助的表情,那颗颤抖的心对平民性格的塑造和把握恰如其分。那是一个荒诞的悲剧性时代,小人物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都啼笑皆非。在一个荒诞的时代,任何荒诞的情节和故事都是一种真实的现实。<BR>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爱情,小人物陆平也不能例外。一个从幽长小巷深处消失的女子闯进了陆平的内心,她就是师叔的女儿宋嘉仪,一个已经订婚即将嫁给国军师长叶江川的江南绝色女子。一见钟情,却又各有分寸地矜持着。从懵懂到情欲隐忍,再到最后的守望,陆平与宋嘉仪的爱情保持了一种卑微的坚持,一种凄凉的坚持,并且最终换回了幸福,尽管这种幸福来得迟了一些,却更显得弥足珍贵。<BR>  同时,《理发师》里另外一个女人的出镜也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那就是刘寡妇。公开对男人挑逗,毫不遮蔽自己的欲望,看似放荡不羁,然而镜头一换,看到情人胜哥死在XXX的刀下,刘寡妇毅然扑了上去,至情至性尽显无遗。<BR>  不过,你千万不能过分地从剧情、角色、演技等角度去误读《理发师》,因为陈逸飞是一个对美、对艺术甚至是女人都着极致追求的人。看完全片,停留在我印象中的依然是一幅幅油画,幽深的小巷、遍地的芦花,空灵的夜、尘土飞场的戈壁滩……<BR>  《理发师》是陈逸飞一生对艺术、对唯美的总结陈词。“他在天堂,等待着人间的喝彩”,这是艺术大师陈逸飞逝世一周年《理发师》上海特别放映场悬挂的标语。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由衷地为他喝彩,至少我会。</FONT></P>
<P><FONT size=2></FONT> </P>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9#
发表于 2006-5-31 19:4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7 编辑

<P>【转贴】<STRONG>《理发师》的爱情<BR></STRONG>  昨夜偶然拿到一张电影《理发师》的碟片,晚上等女儿睡后呆在被窝里看电影。真是一种享受啊!<BR><BR>  作为艺术大师陈逸飞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电影在全国公映前就已有诸多炒作。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看点并不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精彩。一个小人物在特殊时代背景下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题材本身就值得人玩味。电影里的男主角,陈坤出演得很有味道,而女主角就显得有些生涩了。电影让我有些失望,因为很多让人感到突兀的境头以及结局的潦草。不过整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BR><BR>  整部电影的色彩是怀旧的黄色调,里面很多境头是唯美的动人的。电影前后情节由于时间交替和空间交错,最初相遇的美好情景选在江南小镇那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象水墨画一样的青砖瓦房、窄窄的小巷给电影增添了悠远古朴的意境,配上钢琴、提琴等音乐的伴奏,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惟美的,又弥漫着几分伤感的气息。而电影接近尾声的部分把重逢之处选在荒凉的大西北,随着时空更迭,世事变迁,更显人生的无奈与苍茫,与前面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觉得遗憾的是结局太过突兀,有点为赋新辞,让人感觉别扭。<BR><BR>  虽然艺术大师之作有它的不完美,我还是喜欢整个故事。人生大多如此,始终都是在莫名其妙的机缘下,被这时代的洪流卷入其中,不管你是有心如此,或者是无意而为都好,只有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和心底那些最卑微的坚持才可以最终地度过。所以主人公陆平即使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悲欢,却最终还是会换得他一生的幸福的。爱情,这是这部电影贯穿始终的线索,从最初的懵懂到最后的情欲隐忍,直到最后的生死守望。或者这才是导演最想要表达的欲念,只有在经历了种种诱惑、离别的苦痛之后,再回首从前的那一眸,相守一生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吧?<BR><BR> 所以,我觉得在任何一种时代背景之下,爱情都是相似的,它有它的美好,总会在人生的不完美之中挣扎和开出美丽的花。那是我们众多凡尘俗子都无法企及的。就让我们努力地快乐地生活,然后在电影的世界里暂时满足一下自己的幻想吧。</P>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10#
发表于 2006-5-31 19:4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7 编辑

<FONT color=#0000cc>【转帖】</FONT>爱在战火纷飞时<br><br>      <I>陈逸飞说过,他执导《理发师》的初衷是为了完成艺术创作上的一次突破,是希望拍摄一部反映大时代中小人物命运、具有陈逸飞风格的电影。</I><br><br>我一直在想,挑剔的陈逸飞为什么要去拍《理发师》呢?甚至在经历了换角风波,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电影值得他如此为之痴迷呢?<br><br>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走进故事中。<br><br>电影的确具备了他的风格。<br><br>从华丽的都市,到秀气的江南古镇,再到茫茫的戈壁,画面处处显露出陈逸飞刻意追求的唯美。情节于舒缓处舒缓,于紧张处紧张,曲折惊奇,倒也扣人心弦,不经意处还能让人会心一笑。音乐配的也不错,悠扬的提琴丝丝入耳,如痴如醉。<br><br>但是这些都不是给予我印象深刻的。当看完整部电影时,我感动的是其中的爱情,是女主角那份不改的爱。在此演绎上,陈坤倒显得木肭了些,我更无法想象让姜文来演,会是怎么样的呆板了。发生在古镇上的爱情是清纯而亮丽的,虽然电影处理的过快,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得出那的确是美丽动人的。陆平的一身充满了波折,只有嘉仪对他的爱没有改变,即使经历了许多年,依然没有丝毫褪色。<br><br>还有一点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其中的爱国情怀。理发师,游击队员,国民党军队在国难面前都没有表现出畏惧,反而以一种乐观的精神抗击着。在这点上,我想也是陈逸飞所倡导的一种民族精神吧。<br><br>在片尾,是一些拍摄花絮,陈逸飞说:我希望能有人记得,我拍过那样一部电影。我想,他是想通过那样一部视觉作品,来表达他的爱情观和民族精神吧。<br><br><br>                                                                                                              大地草就于06.05.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1 21:32:36编辑过]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11#
发表于 2006-5-31 19:49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37 编辑

<P>【转贴】理发师:我们一起看</P>
<P>理发师:陈逸飞遗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陈坤主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什么东西带上最前最后都好像赋予了特别的涵义,这部遗作也同样是令人期待的。<BR>电影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学一起看的,比电脑的音响效果好,但是也没有电影院的氛围,有点闹。<BR>电影的时间跨度很长,从女主角刚开始扎两个辫子的清纯少女形象,到师长夫人的旗袍和小波浪卷发,再到最后的村姑造型,足见电影的时代背景动荡。<BR>我觉得这部战争爱情片的风格是细节很琐碎,零碎的情节又很好得形成一个整体。电影中除了男女主角外就只有歌女、师长、老发匠以及寡妇情侣五个人物有些戏分,但是师长和歌女的爱情,寡妇和骑马男的爱情好像是自成一体的,并不是围绕着理发师和表妹的爱情展开。导演这样的安排很好将不同身份人的爱情镶嵌在了战乱的时代背景中,他们之间互相的比较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展现。当然电影的重点是在理发师的身上,一个中庸而又充满大城市气息的手艺人,他的沉默一直在述说这克制的爱情和人生。<BR>因为电影的重点在人物身上,所以情节就变散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最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在漫漫黄沙中尘埃落定,新中国的统一和不可思议的团圆结局让电影画上句号。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背景是半个世纪前的那段岁月,但是整部电影透着现代的气息,那段歌女的老上海情歌我很喜欢。总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感觉还好。</P>
<P> </P>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12#
发表于 2006-5-31 21:5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P>【转贴】历史与爱情交错的《理发师》</P>
<P>《理发师》,陈逸飞大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影作品,由陈坤等主演,其中的女主角记不住她的名字,但是满喜欢她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她以前和林心如、陆毅他们一起演过《男才女貌》,剧中名字是颜如玉,那个时候虽然主角是林心如,但是无论样貌演技,我个人认为她都比林心如更胜一筹,不是美若天仙,但是在她的身上集合了女性的妩媚和坚毅,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这与《理发师》中的宋嘉仪的艺术形象十分的契合,而陈坤对于上海理发师的一角的把握也十分到位,比起以前他演的偶像剧,多了一份成熟和沧桑,就是在演绎中年理发师的时候有点呆滞,缺少了那份灵性,可能与剧中人物历尽沧桑,饱受风霜的经历有关,但是确实欠缺一点火候,就像李亚鹏演绎的“郭靖”,憨厚并不等同于傻,所以饱经风霜不等于迟钝。<BR>《理发师》的故事内容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线索,从理发师这个小人物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由抗日到文革这个大时代的时事历史以及大时代中各方势力的面貌,日本人、国民党、共产党这三方势力所各自扮演的角色。从小人物的看似荒唐的命运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一种宿命。历史是我们熟知的历史,只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演绎。历史风云变换无偿,唯一不变的是这对名义上的”表兄妹“之间的真挚的爱情。<BR>命运不可把握,但是感情确是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也许这就是这本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就像片尾有关陈逸飞的资料和采访“希望能够大家能够记住陈逸飞曾经拍过《理发师》这部电影!把自己对于电影艺术的见解留给大家”,不知道他在讲这些话的时候,是否已经知道了自己最终的命运,但是一语成谶,陈逸飞走了,却留给了我们一部关乎历史,关乎爱情,关乎命运的《理发师》。</P>
<P>文;<a href="http://61.175.162.20/bbs/profile-uid-99122.html" target="_blank" ><STRONG><FONT color=#000000>陈艳燕</FONT></STRONG></A> <BR></P>
<P> </P>
<P>--------------------------------------------------------------------------------------------------------------------------------------------------</P>
<P>【转贴】<STRONG><FONT size=2>《理发师》</FONT></STRONG></P>
<P>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vAlign=top><STRONG><FONT size=2>《理发师》<BR><BR></FONT></STRONG><FONT color=purple><STRONG>昨天晚上很无聊,于是就翻碟看。好像这个在国内上映也不久哦?<BR><BR><BR>不过整部电影没有预料中的那么精彩。故事很平淡,情绪却很浓烈。浓烈的时代背景正好跟平淡的小人物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反映了小人物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任人摆布,仓惶无奈的命运 但却仍然守着自己心底的那份坚持。<BR><BR>看多了张艺谋的画面,觉得这里面镜头给的总是不那么到位,不然情绪可能会渲染的更好些。<BR><BR>陈坤令人惊喜的表演是确实是电影最大的亮点,好的超乎我的想象!尤其是眼神的运用。他的台词很少,全靠眼神和表情就把陆平外表软弱内心坚强的感觉表现的很精准。赞~~ 还有在被逼给日本军官理发时毅然划破手指的镜头——真是帅呆了!! 陆平的勇敢和激情,就这样小心翼翼地释放了出来。<BR><BR>看来真的没有辜负我对他多年的喜爱啊!~<BR>(顺便感叹一下,这年头像他这样长的超帅,演技又好,歌喉也好的男人上哪儿找去啊~) <BR><BR><BR>除了陈和那个汉奸翻译,其他演员的表演我就不想说了,尤其是曾黎。蛮PL一个女人,气质也好,可惜不会演戏。。。。还是趁年轻嫁个有钱人算了吧~</STRONG></FONT><BR>文;<a href="http://www.skykiwi.com/bbs/viewpro.php?uid=25271" target="_blank" ><STRONG>十面埋伏</STRONG></A></TD></TR></TABLE></P>
<P> </P>

58

主题

0

好友

5303

积分

点数
4176 点
帖子
5028
注册时间
2004-4-26
13#
发表于 2006-6-1 05:2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我不觉得陆平是懦弱的,也不懂人们怎么定位"小人物".我不认为陆平是小人物,他是个内心充满骄傲,而且心态很稳定的中国人.[em27]
路漫漫...
长伴...  
           ___陈坤

20

主题

0

好友

1251

积分

点数
1195 点
帖子
1211
注册时间
2004-7-22
14#
发表于 2006-6-1 08:1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P>而陈坤对于上海理发师的一角的把握也十分到位,比起以前他演的偶像剧,多了一份成熟和沧桑,就是在演绎中年理发师的时候有点呆滞,缺少了那份灵性,可能与剧中人物历尽沧桑,饱受风霜的经历有关,但是确实欠缺一点火候,就像李亚鹏演绎的“郭靖”,憨厚并不等同于傻,所以饱经风霜不等于迟钝。<BR>--------------------------------------------</P>
<P>这人应该到监狱里去看看那些关久了的犯人是什么样, 还灵气呢。</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4-6-3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