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保密
- 分享
- 0
- 精华
- 3
- 积分
- 2300
- 主题
- 36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6517895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12-1-19
- 在线时间
- 1498 小时
- 点数
- 1211 点
- 帖子
- 1898
- 注册时间
- 2009-9-11
- 点数
- 1211 点
- 帖子
- 1898
- 注册时间
- 2009-9-11
|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6 20:34 编辑
在孙燕姿的悦耳歌声中走出电影院,《花木兰》中那个背后的男人形象,却是那么清晰、那么锐不可挡地浮现在我面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对陈坤来说,在影视里塑造醉生梦死、生离死别的爱情,并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谁让他长着那么一副祸国灾民的漂亮面孔呢。让我一次次迷离在他在银屏里虚构的爱情里,年少轻狂的、惹人怜爱的、遥摆不定的、风华绝代的、(这个词是我看了他演的范蠡后被惊艳到后想到的第一词)……
然而,《花木兰》这部传奇故事中,我看到了另一个陈坤,演绎了一个别样的爱情,甚至,还不能称之为爱情,因为,从头到尾,文泰和木兰之间,就没有说过一次爱,但这样的感情纠葛,却绝对是陈坤近年来最让我难忘的一次表演……
文泰的出场有点搞笑,腰间别着两个大红萝卜,手里拿着半根,嘴里还嚼着,这时的文泰,很轻松惬意,连他的步点也是愉悦,语调也是轻松的,悠悠然接过木兰的话,也不怕被呛,那种阳光中带点温暖的眼神,很容易就让人放下心防,跟着木兰回营帐这段,与士兵的相处,整个一个自来熟,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吧,这种人,想让人不喜欢也难,哪怕是心有秘密的木兰。
故事的发展很快,文泰对木兰的赏识似乎也来得特别快,这里也是让许多观众所质疑的一点,但从陈坤的表演来讲,我们还是能看到中间清晰的脉络的,在营账中,木兰勇惩胡奎,文泰眼中毫不掩饰的闪过的讶异和欣赏之色,尽管没有一句台词,但将心理活动交待得一清二楚,观众也不至于犯疑惑。
温泉那段戏,我是直接发花痴发呆了,文泰真的好帅啊,并没有裸露太多,可是更让人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之诱惑力,可惜太短了,一闪而过的镜头却更是让人口水不已。
后面的故事中,文泰更是与木兰携手并肩,共同抗敌,也看到了陈坤的马戏,打斗戏,甚至战争戏,“砍啦,这是军令”,“这就是战争”“战争中绝不会有感情”,“让你们的单于出来说话”,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台词,虽说都很短,可那种强烈震憾的力度,很难让人相信是有忧郁小生之称的陈坤说出来的,这让我又认识到陈坤的多方位可塑性,其实,他的这种表现,在其他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曾见过,比如《国歌》中的初试啼音,《建国大业》中的“只打老虎,不拍苍蝇”。只是,被更多作品中的角色限制,忧郁那面被无限放大而已。
文泰假死过程中的绷带蒙面造型真的让我有点崩溃,美术师啊造型师啊摄影师啊,你们就不能弄得稍微合理一点点吗?有必要把绷带弄成那样水平的三道吗?好在这种镜头不多啊,不然真是吐血了。
木兰仰望星空那段我还真没笑,或放是因为看过《星愿》吧,或许我的雷点也比较高,或许那个镜头过得太快以至于忽略了。
文泰和木兰之间,似战友,似兄弟,似知己,似师长,似情侣……他们之间,或许有情愫暗涌,但马不停蹄的征战,让人没有丝毫喘息的生死压力,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绝不会在战场上开花结果,而文泰的皇子身份,一开始就让他比木兰更多了一份对家国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木兰问他“你会去救我吗?”文泰坚定的回答:“不会”。虽然眼神痛切,心中悲若,这就表明了他心中已然对这份情感有了一个明晰的定位,他对木兰的情,是欣赏,是关怀,是牵挂……但绝不能有感情。
文泰就这样强压着心中的情感,而表情仍然是淡淡的,云淡风清的,似是无情,可偶尔眼波流转处流露出来的情意,却又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秘密。尤其是结尾处的相拥,一句淡淡的“忘了我吧”。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这份情的定论,这就让电影的立意更是升华,没有结局的爱最是让人唏嘘不已。
道是无情胜有情,中国的古文化就蕴含一种隐忍的美,这样的结局,也让《花木兰》更具古典的意境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