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4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国电影骗子力克高卢傻冒

[复制链接]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5 02: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文学家看到“0”想到的是句号,数学家想到的是“零”,化学家想到的是“氧”,嫖客想到的是。。。”

一件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偶然看到这个贴子,这个自称读过“电影学院”的作者,感觉心理很不正常,现把它贴上来,也看看异类的东西吧。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国电影骗子力克高卢傻冒

文/红警苏红不懂爱


自小到大,我对骗子向来推崇备至,用五体投地来形容可谓一点不过分。记得初中时看《天方夜谭》,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阿拉伯神灯,也不是魔鬼与渔夫,而是一个叫戴佩兰的母女骗子的故事。看《聊斋志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念秧”中的那种环环相扣的骗术。长大后,对赖昌星这类的骗子,更是艳羡不已,但由于素质太差(学的王朔的说法),一直没有把自己调教成一个训练有素的骗子,这是我终身引以为憾的。就像父母总是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一样,我虽然与骗子没有缘份,但我一直对真正的骗子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后来到电影学院,先师对电影有许多合辙押韵的解释,但不知怎的,我记得清、并留在记忆里的还是谢老师在课堂上信口胡说的“电影片子是骗子”的解释,加之后来我得知这一说法在江青嘴里还曾发扬光大过,所以,现在谁问我电影是什么,我压根儿不会把教科书上的不知所云的概念背给你听,而会不假思索地说出:“电影是骗子”。

看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我不由哈哈大笑,***,电影片子真***是电影骗子啊,咱恩师的教诲是放之五湖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啊。

先把这个电影的背景材料介绍一下。《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是由法国投资的,中国协拍的,导演戴思杰生于四川成都,于1983年离开故乡去法国求学。毕业后曾先后执导了三部法国影片,第一部叫《牛棚》,第二部叫《吞月亮的人》,第三部叫《第十一子》。本片是戴思杰独立执导的第四部电影,也是他第一次回国拍片(以上摘自网络上的资料)。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知青罗明(陈坤饰)和马剑铃(刘烨饰),在乡下认识了周迅演的小裁缝,故事吗,大家可以按照过去这类知青题材的影片进行一番合理想像了,无非是两个大男人对着如花似玉的乡下小妞,纷纷使出绝招,首先通过勾引她的灵魂,然后再亲密接触她的肉体,从而完成对一个处女的全歼。破“处”之后,自然就会有后果,你聪明的头脑一定会知道,这个农村少女肚皮如雨后春笋般地膨胀起来,于是就堕胎流产。大体就是这么一个玩艺。

从故事情节上说,他的故事完全就是当年那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小芳》的电影版:村里有一个姑娘叫小裁缝……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电影注定是一种马后炮的跟风之作。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早已走出知青文学的泥沼,《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的所有素材,都是在中国文学界被充分描写过的各种老掉牙的陈旧玩艺的再次克隆与翻版:这里有着《蹉跎岁月》中知青生活的艰难,有着《青春祭》中知青与乡民的关系,更少不了一个乡下小妞被城里青年的俘获,当然,如果城里下来的是一个姑娘,那么就会变成《天浴》中的那般的故事。爷爷与孙女的关系设置,也像是《边城》移植过来似的。

如果《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仅仅是上面的旧有的知青题材元素的再次组合的话,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拾人牙慧的烂片,不仅咱中国人对它没有兴趣,即使该片的投资方法国佬也不会对它投以青睐的目光的。

但这时中国骗子的骗术开始起作用了,这种骗术,使得高卢傻冒心甘情愿地为这个电影起哄般地抬举它了。

我想,这就是这个片子中提到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啊,勿论是在文革期间那个荒唐的年代,即使在当代中国,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的普通读者来说,也是晦涩难懂,艰于阅读的。

我自知愚陋,不敢以我自己的阅读经验忖度当代的精英贵族们的阅读感知程度。但我大胆地想诘问一下,在中国当前的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中国人中,真正能从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中读出趣味来、并且放在案头上每天孜孜不倦学习巩固的有几个?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他的那种大段大段地对景物、环境的不厌其烦的描写,那种完全用逻辑关系而不是时间顺序连接段落之间的进展的结构方式、那种把情欲作为世界的原动力的基础判断,简直是对阅读的最大的杀手锏。

其实从本质上讲,我最心仪的外国文学除了俄罗斯的文学外,就是法国文学了。记得在高中时读《包法利夫人》时,我几乎是把它当成一部黄色小说阅读的,使我一直读到黎明时分还是手不释卷。里边描写的包法利夫人光着屁股与情人幽会的描写,与今天的美女作家在《上海宝贝》中描写主人公一边写黄色段子一边自摸下身敏感部位的部分相比,似乎更来得具有暧昧的诱惑力。而雨果的《悲惨世界》,也使我从此消释了对外国文学接受上的难度的惧怕,也因此而确认了中国文学的渺小的虚无主义的定论。

废话少提。尽管巴尔扎克有如此之接受上的困难,但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这一切都是迎刃而解的。我们看到,一群百无聊赖的知青们,就是通过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法国文学勾上了美丽(就算周迅是美丽的吧)的小裁缝的灵魂。

我们看到,在昏暗的油灯下,在家徒四壁的山村里,两个知青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孜孜不倦地传播着革命的理论,翻着起了毛、皱了边的巴尔扎克的书籍,同时也像坐在燃烧着温暖火光的壁炉前的王公贵族们,沉浸在烛光的旧世纪的温馨中,朗读着古奥的著作,享受着精神的愉悦,然后再用艺术扮酷成对女人情欲盟动的最好的狗尾巴草,撩拨得情欲迸发,终于与其中的一个知青顺利地在山涧里,像青蛙一样完全了交尾动作。

在这里以巴尔扎克为主体的法国文学承载了对中国人民启蒙的使命。在影片中,我们实际上还看到,影片原来的介绍中仅仅提到一箱巴尔扎克全集的启蒙作用作了较大的改动,影片中不仅是这样,还扩大到所有的法国文学了,比如还有《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可能还有《基度山伯爵》,因为四川方言听不太清楚,反正,书箱里集中了法国文学的经典著作。所以,影片的片名就显得不太公正了,故影片的片名就略去了巴尔扎克,而直接叫《小裁缝》了。

除了法国文学对中国乡村里的少女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启蒙外,我们还看到,由于借助于法国文学的基础作用,那些文学著作中的插图,还通过小裁缝的那双巧手,使得法国的高卢民族的服装特色,被活学活用到中国农民的身上来,简直太神奇了,幸好小裁缝不过是一个裁缝而已,如果她是一具泥水匠的话,那么将在四川的大巴山区里出现一个哥德风格的巴黎圣母院。

太神了,然而正是在这一幅幅科幻作品的乌托邦式的臆想里,我们看到中国骗子的纯熟的技巧,以及高卢傻冒的乐呵呵的满足的虚忘。

大家都知道,法国人对推行自己的文化向来不遗余力,仅在全世界推广法语,就投入大量的财力。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毕竟不是《战争与和平》发生的那个时代,没有贵族们纷纷以讲法语为时髦的机缘了,法国文化的影响力虽然不能用说一落千丈来形容,但其法语的神圣地位显然不敌英语的所向披靡。所以法国人看到自己的法国文化在世界上还有巨大的反响与影响,立即会瞳孔放大,群情激愤,厚爱有加。

于是就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样的中国骗子投合法国傻冒的这种心理,你不是想看看法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吗?那咱就编一个用巴尔扎克的文学启蒙了一个乡村少女的故事,你该激动了吧?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法国文学对荒漠般的文革期间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多少的甘霖与甘露啊。法国人能不激动吗?在黑暗如磐的非人的中国乡村里,法国的文化尤如一盏火炬,照亮了一个少女的前程,这可是法国文化影响力的巨大证明啊。

法国人一激动,能不出资拍这样的电影吗?只要宣传法国的文化,把多少法郎扔到水里去也值啊。

如果各位认为我是在这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那么,我还可以举出该片导演戴思杰的不打自招的说明来。戴在北京拍摄时,曾与我的学院里的同学、也是参与该片制作的一位中方人员说过,他是先写了小说的,而他写这个小说的动机,就是为了能取得法国的国籍,写成后,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轰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在小说中把巴尔扎克与中国乡村少女结合起来,他是否还会讨得法国人的欢心?

实际上,如果导演是到美利坚去,那么他的小说名就是《赛珍珠与小裁缝》,到俄罗斯,就会写《普希金与小裁缝》,到英国就会写《莎士比亚与小裁缝》,小裁缝的阅读的书籍是根据需要被强奸着塞给她的。

在这里,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是如何根据需要被任意地改写与虚写的,而同样在这种为我所需的设定里,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是如何适应迎合的需要施展出种种的得心应手的骗术的,一些在国际上获奖并引起关注的中国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潜伏着与《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相似的投机的因子,不过,《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弄得更加变本加厉,不加掩饰,拙劣得令人忍不住发出晒笑了。

在这个电影中,尽管出现的是中国的故事与情境,但由于投资方是法国方,而他们显然得意的也就是在于他们的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所以,影片中的中国氛围的真实性并不是电影所关注的,人物的细节矛盾也没有什么充分展开。

像乡村的贫穷与封闭,应该基本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但影片中还有一段小裁缝和乡间女孩跳起了“草原上升起红太阳”的舞蹈,其纯熟的技巧,是从何而来的?毕竟这个乡下的小裁缝,不是能歌善舞的吉普赛人,但远离中国乡村的高卢傻冒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人就是这样的。

在山涧时游泳里,我们看到周迅的替身吧,代表着小裁缝在水里裸泳嬉戏,镜头升起,是另外两个男人游泳的镜头,这是在中国啊,可不是盛行男女裸泳的国度吧。

还有陈坤与周迅在屋外来了一段法国式的亲吻,里屋的刘烨黯然神伤,这种爱情方式的设置,也是典型的舶来西方式的。中国风味爱情的含蓄何尝有一丁半点。

影片中的人物性格都没有充分展示。开始陈坤与刘烨之间的关系,倒像是一对同性恋的关系似的,形影不离,但却很难看出性格上的差距。小说中,刘烨的角色代表了作者的视角,通过他透视与观看了陈坤与小裁缝的爱情,但物化成电影中的可视性的人物后,这一小说中的作为思索而存在的角色,由于丢失了心理思考的基础,而又没有动作的补充,所以,他在平行地与陈坤进入到戏剧性的故事后,就很难使他们有着性格上的反差,造成两个男人性格模糊,难分伯仲。

而周迅青睐陈坤似乎也没有什么合理的情节交待。其中,有一个镜头,两个男人与周迅并排躺在草地上,“六”目朝天,似乎遐想着什么,作为乡间男女,夹峙着横躺着,怎么看都像是A片中2:1的对决方式啊。毕竟这是中国,不是法国人,中国人讲究有心理距离,男女之间并排躺着,各位看官能想像这种场面意味着什么吗?

情感火热升温的地方,就是陈坤打摆子,半死半活地躲在那儿,用土法刮痧为其治疗,周迅接替队长抽他后,两个人居然立刻接吻起来,要知道,陈坤大病未愈,不会这么快就饱暖思淫欲吧?

至于演员的表演,刘烨再次把他的中国猿人般的嘴脸杵在那儿,整个一个中国痴呆儿。特别是他求医生为周迅打胎的那一段戏,他竟然莫名其妙地对着窗户哭哭啼啼起来,一个大男人的抽泣样子,看得我两手发痒,恨不得上去抽他丫两耳光,这算是一个人吗?

我总觉得,你去骗高卢傻冒,也不是什么太卑鄙的事,但你就不能再敬业一点吗,咋就这么拙劣呢?这不是丢中国人的脸吗?

影片前一部分的结尾是小裁缝出走了。法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她到哪里去,小裁缝说:“找新生活去了。”什么叫新生活?简直不可思议。娜娜出走了,但社会上有娜娜的生存的地方吗?所以鲁迅讲,娜娜还是要回来的。但电影居然继续欺骗法国佬,终于用小裁缝出走这种不合现实的结局来让法国人得到一个现实的满足,让法国人感受到其文化的伟力。

最后影片是通过法国的现代生活来表现的。这体现了作者现在所居的立场与观点,告诉我们中国骗子的最终走向问题,以及他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联系在一起。回到中国后,见到了陈坤,使我们看到了那些唱着《小芳》的虚伪的忏悔者,在这种忏悔时,炫耀大于自责,回味大于内疚,是的,男人从来不会为那些“始乱之、终弃之”的女人而伤怀的,她们只是男人自炫的资本与骄傲。

影片最后在三峡库区的沉没中完成了故事,这是影片加进的再一个妄图让世界觉得这是中国现实的所谓点晴之笔。在影片最后出现的放纸船的风俗中,象征着没有法国文化支撑的中国人都会死去,成为水中漂动着的纸船,一种虚伪的悲悯情怀,继续让法国人感到他们的高尚与完美。

                                 摘自:北大在线新青年论坛之电影夜航船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文子在 2004/05/15 03:10:34 编辑]</font>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2#
发表于 2004-5-15 10:34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4 22:19 编辑



还有这篇不知是否一个人写的?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文子在 2004/05/15 10:41:18 编辑]</font>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3#
发表于 2004-5-15 10:42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4 22:18 编辑



要重新编辑才能贴图?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文子在 2004/05/15 10:43:57 编辑]</font>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4#
发表于 2004-5-15 10:5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4 22:17 编辑

关于《小裁縫》——文汇報上的一則书評
“生于淮北则为枳”——也谈《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王周生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意味着美妙的艺术与浪漫的爱情,这两点,始终是人类文明所追求的高尚理想。
    可是,读这部小说的感觉,好像在西方吃一道中国菜。明明是中国的桂花肉,在那里却变成了甜酸肉,还要放上几块菠萝。肉还是猪肉,只是加了合西方人的口味的调料。
   
    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戴思杰著余中先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版)的作者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希腊裔的法国作家,为母亲放一段他在法国电台的采访录音,母亲懂法语,却没听出是儿子的声音,她对儿子说:这家伙有点意思,但他什么时候才说完,什么时候才轮到你呢?这件事让作者震动:当一个人用另一种语言说话的时候,竟然连自己的母亲也无法辨认,他不免担心,自己用法文写的书,能否在中国得到认可。
    非常惊讶作者在国外频频得奖的一片叫好声中,竟能如此清醒。国内关于此书的好评不少,其中有电影的缘故。不过,我的一个当过知青的朋友却说“这故事太假太假了”。朋友不搞文学,不懂小说原本就是“假的”。可是,当我看完全书,感觉竟然与他有点相似。
    小说的背景其实一点也不假。偷读“禁书”,是知青生活中最真实最动人的片断。中国“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经过几十年岁月的层层筛选与层层打磨,留在知青集体与个人记忆中的,是一些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几乎没有人不曾偷看过一本“禁书”。越是饥渴,就越是向往,越要寻觅。每年春节期间,回到城里的知青,互相交换手里的小说。这些书,虽然已经破旧,却带着北国或南国的泥土气息,带着知青们激情的手捧过的温热,从一个人手中传到另一人手中。试想,一个在崇明岛严冬里赤脚挖河泥的姑娘,或一个在江西山里拖毛竹的汗流浃背的小伙子,几乎被劳累和寒冷击倒,只要想起每晚歇息的地方有一本好书在等待,将会产生一种怎样的力量。
    《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将这段尘封的往事呈现在面前,勾起我们更多更深的回忆。生活本身的真实,奠定了小说的可读性;充满乡土气息的描述,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我”和阿罗被下放到四川偏远闭塞的山里接受再教育,遇到一位美丽的不识字的乡村女裁缝和另一位知青的一只神秘皮箱。皮箱里珍藏着当时被禁的西方经典名著——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福楼拜等人的作品。他们乘皮箱主人调回城里之际,偷出了这箱书。此后阿罗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翻过悬崖,去为女裁缝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并发誓:“有了这些书,看我不把小裁缝变个样。她不会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山村姑娘。”于是,在中国这个偏远的山区,巴尔扎克导演了一出青春与激情的浪漫剧。抄在羊皮袄上的《于絮尔·弥罗埃》梦游的段落,促成了医生顶着风险为小裁缝做人流的善举;接受了“再教育”的小裁缝决意离开农村,到大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意味着美妙的艺术与浪漫的爱情,这两点,始终是人类文明所追求的高尚理想。
    可是,读这部小说的感觉,好像在西方吃一道中国菜。明明是中国的一道桂花肉,在那里却变成了甜酸肉,还要放上几块菠萝。肉还是猪肉,只是加了合西方人的口味的调料。以作者经历为基础的中国知青故事,在法国走了样。反复出现几成唠叨的巴尔扎克的名字,无助于主题的升华,反而消解了历史的沉重感;中国人的愚昧与外国人开化的鲜明对比,也无助于作品艺术趣味的提高,反而让人感到有意迎合法国读者的心态。作者不会不知道,知青返城,造成无数乡下女子的婚姻悲剧。当然,他尽可以发挥想象,将此类故事的悲剧意味消解,虚构出浪漫而富诗意的情节。他将小裁缝的出走,归于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这话与中国的“红颜薄命”恰好相反。在那个身边要是没有粮票连饭也吃不上的年代,一个没有粮票的乡下女子,如何进得了城,如何生活下去?这样的虚构着实可疑。其实,小裁缝的出走,与其说是被巴尔扎克启蒙,不如说是她在两个爱她的知青之间难以抉择。遗憾的是,过于迎合法国读者,在中国读者眼里反而失了真。
    一个作家是否应该考虑读者的需求?当然应该。如果没有读者,作家没有存在的意义,除非是那些写给自己看,娱乐自己的作品。但这与“迎合”是两回事。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站在一个制高点表现人性。当年巴尔扎克写作,如果刻意迎合法国读者,他的书不会赢得世界的认同,不会在中国广泛流传。正是他站在人类的高度,才赢得如此声誉。
    这样说,可能对作者有些不公正。也许作者并非刻意迎合法国读者,只是因为他在法国生活多年,受到法国文化和法国人口味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长期生活在法国的戴思杰,虽然护照还是中国护照,但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橘”了。一旦成为“枳”,则像字典上介绍的那样,成为一种“耐寒的落叶橘树,果实小有芳香,很酸,广泛被栽种作为观赏叶或作为绿篱……”不过,用法文叙述中国故事,像“枳”那样,还是有审美价值的。中文小说极难走出国门,外国人起码能从这本法文小说中读到中国的政治中国的风土人情。只是,那些最令西方读者满足的片断,可能正是失真的地方。
    顺便说一句,我不懂法语,但是中文译作中出现“好几年时间以来”这样的句子,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我知道,翻译是件非常艰难的事,稍一急躁,就会留下遗憾。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10

主题

0

好友

328

积分

点数
299 点
帖子
298
注册时间
2004-5-3
5#
发表于 2004-5-15 10:59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4 22:17 编辑

文子 :
谢谢你的转贴:)
我在天涯也看到了这篇影评。
&quot;我就是觉得,电影对每个人,作者,导演,演员,观众,,,都有着不同的意义。&quot;这是天涯中这篇影评后的一个回贴中的一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个人认为这篇影评就天涯里另一个回贴中所说的&quot;挺好的一个片子,怎么就被你说得怎么偏激呢?!&quot;这位影评的作者,我主观上也认为,他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其实,这篇影评中提到的很多细节,在我转的那张小裁缝的帖子里都涉及到过:关于其中巴尔扎克,法国文化是否真正具有如此的影响力,坦白的说,我不知道,因为我对巴尔扎克,法国文化全无了解,转一段我去年六月看完小裁缝后在唯有发的一点关于这部电影的感受:

看小裁缝很久就已听过其大名,但对电影内容一无所之“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名子给我的直观印像就是好洋气,该是部充满异国情调的电影吧!后来陆续零碎的知道了些电影的内容,才知道跟自己的想像风马牛不相及,又看了些导演的个人情况的介绍,知道他承认当时写这部电影原著小说时,不排除有现实的动机,几个星期前终于看到这部电影,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导演也太给巴尔扎克拍马屁了!还拍的那样让人难以理解:罗明回了趟家,小裁缝就变了个人,毫无逻辑的来了句“女人的美是无可估量的财富”就义无反顾的奔出山外了,巴尔扎克就算给她的灵魂来了次深刻的洗礼,她也不用通过放弃爱情,追求表面形式来表现她的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像啊!这马屁拍的太不高明了!但画面音乐还是很美的,所以前几天,陪师姐又看了一遍,看完后向她提出自己的困惑:
“这小裁缝怎麽就莫名其妙的走了呢?”
“不知道该怎麽处理她和罗明,马剑铃的关系罗”
“喔!有道理。但这跟巴尔扎克有甚关系?”
“大概巴尔扎克教会了她女人一生并不是只为爱情而存在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最初的理解是那麽肤浅,把导演的创意扭曲的支离破碎。
在师姐的启发下,我自认为对影片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有了想读巴尔扎克著作的欲望,(已前从未读过,也未曾想过要读)但看了上面的影评,又有些退却了“枯燥的说教”可不是我容易消受的风格!同时心里也不免开始怀疑,“是呀!巴尔扎克有这麽大的魔力吗?”“小裁逢存在怎麽好像只是为了见证巴尔扎克的伟大,巴尔扎克有这麽大的魔力吗?”呵呵,一部电影能让我颠来倒去的想这麽多,应该也算不错了!
这就是我在和那为旭迷姐姐讨论”小裁缝“前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可是,经过和她的讨论,我开始重新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包括它的立意和许多场景的处理:罗明和小裁缝的吻戏,马剑铃在找那为妇产科医生时的突然哭泣,小裁缝,罗明,马剑铃三人躺在树下时小裁缝牵他们手时的不同方式,这些我以前或者一看而过或者从未注意到的细节突然有了不同的解读。姑且不论解读的是非对错(那毕竟只是个人的感受),但我总觉的这种由健康的心态讨论出的解读总比可能怀着预先恶意揣测的评价要积极的多吧!
其实,很怀疑这篇影评的作者是否真正认真的观看了影片:罗明和马剑铃,很难看出性格的差异?他们的差异是那么的明显:大到对待感情的态度:一个热烈积极,一个含蓄深沉,小到生活细节中对于同一个肮脏的马桶的不同表情,或许,罗明和马剑铃也体现着导演本身的”一体两面“吧!:)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6#
发表于 2004-5-15 12:2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电影对于人最积极的意义是它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

我想,在那样的年代,在知识就是反动、文化极度贫乏的时期,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是不难理解的吧。至于到底巴尔扎克能否改变一个乡村姑娘的思想意识,我认为那只是一个象征,象征文明的思想对于落后人们的启迪与开发。当然,对于作者为什么选择了一位法国作家而不是其它的,我认为伟大的作家真的需要分国界吗?如果写成是中国的作家又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其实我对于影片中对巴尔扎克的争议不是太感兴趣的,我想,即使它在法国不是那么受法国人欢迎,即使这部作品在国际影展中没有得到提名,(其实这些都是我在看过影片过后才从侧面了解到的。)我对它的看法还是它对我的直接的影响,要是说它真的有投机的成分在里面,我也只能说幸而有这种投机,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这部作品。

要说这部影片的“矫情”所在,我认为是影片中那段“老裁缝”给全村人缝制“水手服”的情节,总觉过于牵强。

其实我也觉得上面那位作者看问题很主观,影片中罗明与马剑玲的性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个性也十分鲜明。总觉得罗明其实跟生活中的陈坤有太多的相似,热情机灵,敢爱敢恨,带着鲜明的个性色彩,而马剑玲就像刘烨,老实巴交,属于“闷骚”型人物。他写文章带着强烈的个人偏见在里面。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74

主题

0

好友

6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619
注册时间
2004-3-14
7#
发表于 2004-5-15 13:29 |只看该作者 |亮它
linboo和文子非常赞同你们的观点,为你们的真诚和才华感动!谢谢!!!  

24

主题

0

好友

713

积分

点数
700 点
帖子
644
注册时间
2004-5-11
8#
发表于 2004-5-15 15:12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楼上几位的评论很是中肯,我也看过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坤儿演的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细节方面不是很合乎观众的口胃,但总体上说,这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也是坤儿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18

主题

0

好友

3053

积分

点数
2581 点
帖子
2061
注册时间
2004-3-12
9#
发表于 2004-5-15 15:47 |只看该作者 |亮它
这部电影我是先买书看了之后再看的,总的感觉还算比较真实吧:虽然自己生活中不曾有过知青的生活经历,但儿时身边也曾见过一对相似的人,不同的是,那不是大山深处,而是一边远小镇;男的是小裁缝,拉得一手很好的二胡,女的是从大城市来的知青(后来成了我母亲的好朋友),他用他的手艺和琴声,赢得了女知青的爱情,也发生了在那个年代绝对不该发生的事,可惜他们最终却不得不因为其他的原因分手。
个为认为戴导对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上有点乱:天泉县应该是在川西吧,而剧中马剑铃有一句台詞却是“自古三峡一带都出美女”,这两个地方虽然都有山区,可实际却是完全不同方向的两个地方呀,应该相距甚远的。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20

主题

0

好友

2254

积分

点数
2491 点
帖子
2140
注册时间
2004-3-15
10#
发表于 2004-5-15 16:14 |只看该作者 |亮它
一方姐,川西那个县叫天全县,天全县与荣经县是四川雅安地区的两个县,就是有大熊猫的地方,也是戴思杰导演当年当知青的地方,所以《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许多的地名,包括什么流沙河、什么村里的姑娘们洗浴的天眼井什么的都是当地实有的地名,但电影放在张家界拍,取三峡移民的大背景,所以就有“自古三峡一带都出美女”的台词了,天全也应该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哦,雅安三绝就有“雅鱼雅雨雅女”之说。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11#
发表于 2004-5-15 19:37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4 22:18 编辑

957怎么对四川雅安的地方那么熟悉阿?利害!
对这个问题我倒没有仔细想过。只是以前看过报道,说戴思杰获准在国内拍片后,本打算在他原来下乡的地方实地拍摄,但经过考察,当年他下乡的地方已物是人非了。这一点上,戴思杰有着浓厚的思乡情结和固执,从他坚持演员讲四川话就可见一斑。(尽管这种坚持后来遭到不少异议)
小说改编成电影后经过一些改动,加入了三峡移民的新内容,大概电影也重新定位,改成了把这个故事放到了山峡工程这个大环境中,也就有了影片的那种结尾。
影片出来后有不少人认为戴思杰有讨好法国人的嫌疑,所以我那天把他那篇《小裁缝变了,我也变了》贴了上来,正是想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他拍片的动机。他在文章中说,他最初构思的禁书的作者居然是弗洛依德,后来才改成了巴尔扎克的。而巴尔扎克在当今的法国居然不是像人们想像那么令现在的法国人敬仰,觉得他既土又落伍了。
影片获得成功后,戴竟然又打消了他原来的初衷,反而不想加入法国藉了。其实这种例子在我身边就有不少,以前我们这里有的出国包括加入了美国国藉的人,(主要是搞艺术的)有不少都回到中国来发展,而且长期在中国定居了。(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欧洲国家的。)其实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来说,出国定居已经不是一个令人羡艳的生活方式了,现在还把出国定居定为一个最高追求目标,多多少少有些令人发笑。
时代的变化真是令人感叹,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张艺谋这个冲击奥斯卡多年未果的名导,现成居然对奥斯卡不感兴趣了。觉得奥斯卡这个充满商业意味的奖项,已经激发不起艺术电影的热情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国一代艺术电影的先驱,如今在商业电影的路子上一路狂奔。
扯得太远了。
就说为什么这部电影能够吸引我的地方吧。正如linboo在她那篇贴子里描述的一样:“它摆脱了很多文革背景的影片都背负的压抑沉重,而用豁达而幽默的方式表达那段并不轻松的岁月。沉淀后的平和的叙事,其力量并不逊于声嘶力竭的控诉。”说得太好了。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给人更强烈的冲击。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看到的是:在那不堪回首的历史时期,沉重岁月的背后,还可以有这样的青春激情、这样的山青水秀、这样的回味隽永。。。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文子在 2004/05/15 23:55:52 编辑]</font>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118

主题

0

好友

3053

积分

点数
2581 点
帖子
2061
注册时间
2004-3-12
12#
发表于 2004-5-15 21:20 |只看该作者 |亮它
957cfm :我也多次去过雅安,对那里也有一点了解,我是觉得估倒把那个三峡移民搬在这部电影上面显得有些牵强哈。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10

主题

0

好友

328

积分

点数
299 点
帖子
298
注册时间
2004-5-3
13#
发表于 2004-5-16 18:29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文子  

呵呵,正是去年在惟有看到你转的第二篇影评,我才写了上一贴中的那些感受.

关于巴尔扎克的问题,或许就像你说的,戴思杰只是把他作为一种对文明的抽象的象征,至于为什么选择巴尔扎克,我主观的认为和戴导演最初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不无关系-毕竟他是想通过这部小说来向法国人证明些东西,选择他心目中法国文化的代表巴尔扎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也许真的是&quot;小裁缝变了,我也变了&quot;,戴导演在将文字转化为影像的过程中,似乎有了不小的转变,在我看来,这些转变是他有意识而为之的。看过这里的小嗓门对与原著和电影比较的一张帖子,&quot; 相比小说中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以及点点滴滴洋溢的激情与浪漫,电影似乎趋向于更加沉静质朴的风格。小说在小裁缝出走后便戛然而止。&quot;她似乎更欣赏原著,而我呢,却独爱电影所表现的&quot;沉静质朴&quot;;相对于电影,小说的确是奔放激情的多,但个人感觉这种激情奔放似乎比电影更趋向于迎合法国人的口味--放肆的情欲,神秘的年代,对于并不太了解中国的老外们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吸引力虽然有了,却未必合乎情理:相对于电影中对于小裁缝出走动机的层层铺垫,小说中显得要突兀的多,电影中小裁缝的心理转变:从一开始对罗明的戒备,到悄然被其打动,到最后的决然离去,都是有迹可寻的,而小说中一见钟情的邂逅,热烈浪漫的相恋,突如其来的出走,戏剧性更强烈,合理性却比不上电影,同时,在影片的立意上,导演也似乎在加入一些小说中没有表现的新的想法:例如:小说和电影中都有马剑铃找医生时突然哭泣的那一段,小说中关于他的哭泣有一段明确的解释,但一位看过小说又看了电影的朋友却从电影中同样的场景里解读出了跟小说中解释并不相同的含义:)戴导演在拍摄的这部电影,是不是比他的小说更为真诚些呢?或者,比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要真诚些呢?:)

思考真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尽管有时候想象力越丰富,可能离事实就越遥远。从这个角度讲,电影真是个大骗子,骗我对它浮想翩翩,并自得其乐:)

ps:前几天刚好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报道:一位也是70年代上山下乡的女知青,和她下乡时结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当地人三十年不离不弃的故事。他们的感情遭遇到很多的困难,两地分离曾有19年之久,但最终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看到这则报道,突然觉得很欣慰:好象罗明和小裁缝那段无结果的爱情在这里得到了补偿。:)

13

主题

0

好友

830

积分

点数
551 点
帖子
798
注册时间
2004-3-14
14#
发表于 2004-5-16 23:0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linboo与文子在一起,思想的火花四溅,看着看着,我耳旁仿佛传来陈坤《烟火花》的旋律。  

258

主题

4

好友

3万

积分

重庆坤迷会会长

点数
11588 点
帖子
30259
注册时间
2004-4-7
15#
发表于 2004-5-17 20:05 |只看该作者 |亮它
看了这种讨论真是太爽了。
让我这种没看过片子(大家别笑我哟)的人都深有感悟
希望linboo与文子继续“思想的火花四溅”!!!
呵呵
大海的宽广,在于汇集大大小小的川流
生命的汪洋,在于包容深深浅浅的缘份
心 因为宽容显得真实
爱 因为宽容才被看见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16#
发表于 2004-5-18 22:3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我想各位看过这部片子的都可参与讨论阿,各抒自见嘛。)

Linboo:
见你用繁体字发的那篇与旭迷的长贴,还以为你是台湾的呐,原来也是“惟有”的阿?见谅了!

看了你这篇关于《小裁缝》原著与电影的分歧的贴,说来惭愧,买来这本书已有一段时间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完整地读它。大概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已根深蒂固地扎入了我的脑子,一提罗明,我眼前就出现了陈坤,一提马剑玲就是刘烨,一提小裁缝就是周迅。叫我再用一种纯粹的眼光去看这本小说,恐怕已很难做到。

有人说:电影原来就是虚无主义的产物,是光影织造的视觉谎言。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小说原本就是虚无主义的产物,是文字编造的感觉谎言呢?相对来说,文字留给人们更多想像空间,很多时候,当抽象的文字换化成具象的影像时,它往往偏离了人们预先的轨迹,与人们的想像大相径庭。

回过头去翻阅“小嗓门”的《当小说遭遇电影》的贴,她以那女孩子独有的细腻的感情触角,敏锐地捕捉到小说中几段非常动人的细节:透过文字的描述,我甚至能够触摸到小裁缝那“半透明的皮肤下青青的血管隐约可见”的脚,能看到“上面全部沾上了黑糊糊的血迹”的“白果树的叶子”,以及“眼睛里闪着火花,头发乱蓬篷的像个刺猬”情窦初开的阿罗(我还是无可救药地把他想像成坤儿了)初尝禁果时的那一丝慌乱,真的非常打动人呢,这就是文字独有的魅力吧。

然而影像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罗明、马剑玲、小裁缝、老裁缝、队长、四眼、民间歌手、村民。。。以及动人的莫扎特的奏鸣曲。声像给予了我们感官溢于言表的愉悦。还记得这么一个小小的情节,也许那只是一个四川人才能体会得到的:罗明、马剑玲与小裁缝第一次参加村上召开的大会,会场上例行的村干部的发言,一番枯燥的说教后,说到那个千分之三。他使用的是只有四川人才能体味到我们称之“夹生椒盐普通话”。这个用烹调术语派生出的新的名词是当地人专门用来调侃那些发音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的。当那位村干部在那里一派正经的迭迭不休时,其喜剧效果绝对不亚于赵本山的小品,不禁让人轰然大笑,在笑声中完成了对一个满口经文主义、其实狗屁不通的当权者无情的嘲讽。这就是影像所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是文字难以企及的。

也许正如你所说,戴思杰在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并不排除他个人的动机在里面,或许是他有意而为之,或许是他潜意识里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国文化的影响。毕竟在法国生活了近二十年,尽管他没有意识到,但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的意识形态与写作取向。

如果像你所说:电影摒弃了原著中那些更加迎合西方人口味的浪漫与激情,更倾于沉静质朴的风格,淡化了戏剧性的突兀,增加了合理性的铺垫,如果真是这样,那我更倾向于电影,那更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PS:跟你不一样的是;我对小裁缝的最终走向更倾于“相见不如怀念”。如果让周迅化着老妆回来跟罗明和马剑玲相见,那将惨不忍睹。

还有,你那个网站怎么进不去?是要先收费吗?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10

主题

0

好友

328

积分

点数
299 点
帖子
298
注册时间
2004-5-3
17#
发表于 2004-5-19 00:2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文子:
  那位旭迷JJ是台湾人,-没注意到她用的是繁体而我用的是简体:)
我嘛,嘿嘿,是跟四川很近的湖北人,觉不觉得湖北话跟四川话有点像:)了,反正看小裁缝   即使没字幕我听起来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你所说的&quot;夹生椒盐普通话&quot;我也是深有体会了,呵呵,湖北人说普通话大多也有那个味道.

我是因为看了电影才对小说有了兴趣,可找来了小说翻了几页后,就看不下去了:觉得它跟电影给我的印象差别太大了,最近是因为看了&quot;小嗓门&quot;的文章,又去把它翻了一遍,其实这部小说我也是看的很粗的:)

“上面全部沾上了黑糊糊的血迹”的“白果树的叶子”这样的描述对于我来说,太过于大胆了,相对而言,电影里相关情节的处理我更容易接受些:我比较喜欢电影里的那个谜语,实际上我认为它就是书里那句话的体现,但通过谜语来表现,我觉得恰当的多,让罗明在电影里直白的讲出那句话-还是对着马剑铃讲:),尽管对于坤迷来说会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情节,但我总觉得那样太不自然;即使如罗明般野性的男孩,毕竟也是位18岁情窦初开的中国男孩,这样的秘密我不认为他会对别人以那样的口气说出来,即使对马剑铃也不会-或许西方人会认为书里的罗明那样做很自然吧:)

其实我也是相信&quot;相见不如怀念&quot;的.但我也不愿看到&quot;人生中永远地失去了一条线索, 一个可能... &quot;影片结尾马剑铃和罗明对小裁缝刻骨铭心的怀念,也让我有机会在电影里又做了一次&quot;爱情久长时&quot;的美梦,至于老妆的周迅出不出现,好像都不重要了:)

我说的那个网站,注个册就可以进了!不过她的脾气大的很,服务器经常出毛病,所以最好选个人少的时候再去,例如现在:)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linboo在 2004/05/19 00:37:36 编辑]</font>

17

主题

0

好友

895

积分

点数
913 点
帖子
816
注册时间
2004-5-12
18#
发表于 2004-5-19 11:02 |只看该作者 |亮它
这个自称是读过电影学院的作者,根本是一个心理阴暗有严重性格缺陷的变态,中肯的说,小说乃至电影本身都有些不容回避的硬伤,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陈坤的表演还是比较到位的,他那个时候的知青不就是热情、大胆、又极负想像力的吗?加上语言本身是陈坤熟悉的语言,我觉得他用重庆话表演比用普通话表演还更能表达角色的心理、情绪!
他对电影有一个批评的态度这本无可厚非,可对表演者极尽诋毁和侮辱之能事,这就显示他自己藏在角落里的阴暗的变态心理!
心里本来堵得要命,可真让我说些难听的话,我又不知道如何启齿,不想自贬身价!
欢迎大家对小裁缝展开讨论,只要是本着不偏袒、不攻击演员的态度,我们还是很欢迎的!!
是过客的你和过客的我在编织回忆!

9

主题

0

好友

279

积分

点数
300 点
帖子
221
注册时间
2004-3-13
19#
发表于 2004-5-19 12:4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谢谢linboo 和文子,很兴奋在角色区看到这样的讨论和理性的思考。

最初知道《巴尔扎克和中国小裁缝》这个名字是因为周迅,那时她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当时对这个名字觉得很奇怪,巴尔扎克?小裁缝?而且是个中国小裁缝,这两者是如何连在一起?那时刚播完三象不久,也知道陈坤的名字,在没看到内容简介之前,第一感居然以为他演的角色是一个卖剪刀的,好象剪刀说什么也比巴尔扎克跟中国小裁缝关系更大。这个名字无疑争加了人的好奇心,如果说作者有投法国人所好的嫌疑,我以为首先这个名字就能满足人猎奇的心理,作者为什么会选择巴尔扎克?而不是雨果,左拉,司汤达,甚至大仲马?这几位的书在影片里都有提及。也许巴尔扎克在片中的意义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他只是代表了一种外来文明,而法兰西的文明之光,确实说得上是巴尔扎克的遗骨。

成为坤迷后想方设法地找《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这部片子,终于完整地看完了。如果说片名有猎奇的成分,影片却拍得很真诚,最矫情的也就是文子说的老裁缝给村民做水手服那段,太不可思议,一个土生土长没出过方圆百十里山区的老人,尽管他算是个见了些世面的手艺人,在那个绿军装最为时髦的年代,仅仅听了一个法国故事就颠覆了传统?如果这个情节能成立,文字和书有这样的影响力,我反倒觉得马剑铃和罗明的上山下乡是一种庆幸,好象山村比城市更文明更开化。

我也是看了电影再看的书,看得很迷惑,我感受到的书和电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主题。书是作者用法文写的再翻译成中文,写作的形式很西方,内容也轻松幽默,可以说丝毫不带那个年代的伤痕痕迹,你可以说他想表达顽强的生命力和勃勃的只属于不论哪个年代都有的青春气息,也可以说他脱离了时代的环境没有批判性和思考的沉淀,而电影里却多了伤感和缅怀的气息,体现了更多文明的冲突,小裁缝出走前是传统文明和外来文明的冲突,到最后增加了三峡移民那一段,却隐含着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不管怎样,似乎传统文明总是受到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电影又比这部小说真诚。

没看小说之前,电影里故事发生的地点总是让我迷惑,在张家界拍摄,又有凤凰山的地名,又有“三峡自古出美女”,又有水淹三峡,还有大移民,看小说才知道地点在川西,川西跟川东是多远的距离?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抛开预知的拍摄地点,抛开原著,电影的故事应该发生在三峡地区。也许就是身为作者编剧导演的戴思杰自己,也在随着环境不断地改变初衷,所以才有“小裁缝变了,我也变了。”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只是想尽管这部影片有些讨好的嫌疑,有些矫情的部分,有些地点的破绽,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对电影或许没深刻认识,最直接的感受只是影片打不打动我,我清楚地知道这部片子打动了我,所以不再苛求所有。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听雨在 2004/05/19 12:46:01 编辑]</font>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3

主题

0

好友

750

积分

点数
600 点
帖子
708
注册时间
2004-3-13
20#
发表于 2004-5-20 00:30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听雨也来加入讨论了?不是说你去参加剧本的改编了吗?

跟你一样,第一次听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这个名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充满了猎奇的意味。不过你居然把陈坤想像成一个卖剪刀的倒是让我笑痛了肚子,仅仅是因为他在《三像》里是个修钟表的吗?哈哈。。。

过多地去探究影片的动机似乎不是我等关注的问题,关键的就像你说的那样,是这部片子能否打动我。我也被打动了,是因为我觉得它的真诚。

Linboo,看到你的网名,我又把你错当做宁波人了。我曾乘船游过三峡,一过葛洲坝就是湖北的武汉,语言也是很近的。)

跟你一样,自从看了《小裁缝》的电影就看不进去书了。我也是翻了几页就丢下,是不是人心太浮躁了?看了你和听雨的贴,我更没有勇气去读小说,怕把影片的情绪破坏了。

影片中的那个迷语由民间歌手唱出来,渲染的是罗明与小裁缝激情相撞的高潮,真的很煽情呢。最初我也不知道那个迷语隐晦的含义,而且也没在意,直到中年的马剑玲与罗明那番曖昧的耳语,才激起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后来知道了答案。其实据说电影中还有一些大胆的镜头,比小说还直接,只是通不过审查,被删剪了。还有罗明与马剑玲裸体挖煤的构思也取消了。也许这样更好,我很喜欢电影《篮宇》,但是那种暴露的镜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那天说了半天为什么这部发生在川西的影片要选择在张家界拍都没有说清楚,据说是经过考察后觉得张家界是个理想的外景地,(至于凤凰山是在哪里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不过我觉得张家界跟四川的景色真的很接近,连那种土屋的风格都如出一辙。而且说戴思杰为了获准在国内拍片在北京呆了一年多,剧本经过很大的改动,山峡工程大概也是这么加进去的吧。

是什么吹皱你一池忧郁的秋水, 任朱红牵引你淡然的嘴角, 饶是年华如锦, 眉俏的逶迤仍泄漏心事如许。

9

主题

0

好友

279

积分

点数
300 点
帖子
221
注册时间
2004-3-13
21#
发表于 2004-5-20 13:4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呵呵,文子,看你和linboo 讨论得热烈,忍不住也加入了进来。

哈哈,当时以为坤儿演个卖剪刀的倒不是因为三象里的钟表匠,我肯定有点嫌贫爱富,钟表匠当时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能还是觉得剪刀跟小裁缝的关系更大哈,比如片名叫“张小泉与小裁缝”又或者是“巴尔扎克与夏奈儿”“巴尔扎克与拉格菲尔德”那就毫不出奇了哈。

不过确实,片名和创作者的动机不是我等探究的重点,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

其实书还是可以看的,文字更鲜活,处处体现着冷幽默,因为这种冷幽默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回味起来就是笑中带泪了。之所以现在我们更推崇电影,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而我因为家乡就在三峡地区,对最后那段变迁特有感触。

其实书里是罗明和马剑铃一起去寻访的那个民间艺人,那个老人当时用盐水浸泡的石子下酒,还请两人一起喝。电影里分作了两条线,一边是民间歌手引亢高歌,一边是罗明和小裁缝的爱情极端。一直觉得水中那场戏拍得很美,配上音乐的渲泄,有种直入云端的感觉。不知道那老人拉的是什么乐器?

书里罗明历经了很多艰苦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去给小裁缝读书,可能小裁缝感动于这份执着才最后以身相许的吧,书里的三角恋关系也没有电影明显,书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马剑铃这个角色是一个讲述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10

主题

0

好友

328

积分

点数
299 点
帖子
298
注册时间
2004-5-3
22#
发表于 2004-5-20 16:14 |只看该作者 |亮它
&quot;过你居然把陈坤想像成一个卖剪刀的倒是让我笑痛了肚子,仅仅是因为他在《三像》里是个修钟表的吗?哈哈。。。&quot;

  文子,握手握手,当时在科室看到这句话时,我乐的放肆的大笑起来,引来了全科室的侧目,呵呵呵~~~~~~~~
   电影里的那个谜语,嘿嘿,我也是想了n遍才想明白的:) 与原著相比,电影在某些方面拍的&quot;狡猾&quot;些:)-意思是一样,表达方式却隐晦多.

  刚才在倾听版块看到大家对好音乐定义的讨论;似乎很多人都有个共识:真实有情感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其实,这个道理在电影或文学的创作上是一样的-你想感动别人吗?请先真诚的面对你自己吧:)
&quot;伤感和缅怀&quot;似乎更接近戴导演的真实感受-小说也就比电影更能打动我了:)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23#
发表于 2004-5-20 16:59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惨了,惨了, 这次脸丢回老家去了, 我咋就记成了天凤山了呢? 原来是天全县的凤凰山.

唉,还写上了<陈坤演绎七彩人生>张贴出去了. 严重检讨一下, 这个坤迷真是当得不合格.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网上下载的,当时还没有成为坤迷,看后觉得不错,就向周围同学大力推荐.最喜欢的是影片清新幽默的风格.

没经历过文革.当时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作者对文革的那种幽默的解读,原来知青生活还可以是这样的,有几场戏感觉比较有趣,特别是他们给队长拨牙时的那种捉狭,简直快笑死了.

我以为电影有点前紧后松,前面故事交待比较紧凑, 可后面部分就略显松散, 对小裁缝出走的动机交待还是有点不明,那一句临别留言虽然颇让人回味, 可还是有些牵强, 从一个文盲开始, 她真的能够仅从听二位知青念的书中就领悟出那么多吗?而且出走时机也选择在罗明刚从城里巴巴回来的时候, 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如果是有意为之的话, 未免让人觉得这个美丽小裁缝心机可并不是象凤凰山的山泉那么清澈呢?

片尾的三峡移民借鉴了时代大背景, 有迎合观众之嫌, 不过倒也无可厚非. 倒是那个歌谜, 看到马在罗耳旁说出谜底后二人那暖昧的笑, 好象有点明白, 但究竟是什么还是不太清楚.












9

主题

0

好友

279

积分

点数
300 点
帖子
221
注册时间
2004-3-13
24#
发表于 2004-5-20 18:21 |只看该作者 |亮它
ZOE也加入讨论了哈,欢迎欢迎!越来越兴奋,很喜欢这种讨论,一直觉得自己的角色区版主当得不合格,既没有贡献什么文字,也没有表达出什么思考。

还是闲话少说,进入正题。

看来linboo和文子都对那句“陈坤演个卖剪刀的”好笑哈,能引起大家的笑声,耍耍宝也值得。不过我当时确实这样以为的,一个挑着箩筐走街串户叫卖的货郎是不是更容易和小裁缝交集些呢?现在在城市的角落里我们还能发现这样的货郎,只是大多是一些老人,也从大声得叫卖变成了默默的守望。小裁缝这个称呼一看就有怀旧的温度,现在人们不叫小裁缝了,而叫时装设计师,在时装设计师还是小裁缝的年代,想象中卖剪刀的陈坤和小裁缝有点象张爱玲笔下那个“没有早一步没有迟一步”的故事。所以文字确实能给人更广阔的空间,仅从一个名字也可以引发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段情缘。

扯得有点远了。

说到电影里的谜语,当时隐约猜到了,因为在罗明和小裁缝的情爱发展到极端时,老人的歌声嘎然而止,接着是老人对马剑铃俯首低语和马剑铃放肆的笑声,两条线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场戏导演很具匠心。

linboo,“刚才在倾听版块看到大家对好音乐定义的讨论,似乎很多人都有个共识:真实有情感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其实,这个道理在电影或文学的创作上是一样的——-你想感动别人吗?请先真诚的面对你自己吧:)”说得好!毕竟如导演自己所说他写小说的初衷就不纯粹,唯因这样,文字也会变得牵强。我想当后来戴导决定要拍成电影时又经过了很多事,那时他已经有些基础了,也就是有了些话语权,再因为思想随着环境的转变有了回归的倾向,如果这部电影再延后几年拍,一定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又不一样,到后来,会不会真的变回《曹雪芹与小裁缝》呢?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1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点数
25 点
帖子
12
注册时间
2004-5-20
25#
发表于 2004-5-21 05:20 |只看该作者 |亮它
<b>下面引用由 <u>zoe</u> 在 2004/05/20 16:59:45 发表的内容:</b>
倒是那个歌谜, 看到马在罗耳旁说出谜底后二人那暖昧的笑, 好象有点明白, 但究竟是什么还是不太清楚..

我觉得应该是男人才有的那东东吧。。。(什么鸟儿节节高。。。。。)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香港首映后,小烨和戴导出席了讨论会,有人问那谜底究竟是什么,小烨和戴导相视而笑,然后小烨回答:「这个。。。。。不能说!」
在该散的时候来临以前,我并不知道... 我会那么怀念你的味道...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4-6-16 08:2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