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8
- 积分
- 113712
- 主题
- 2675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4450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3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14-3-18
- 在线时间
- 9238 小时
- 点数
- 108056 点
- 帖子
- 106434
- 注册时间
- 2004-3-14
- 点数
- 108056 点
- 帖子
- 106434
- 注册时间
- 2004-3-14
|
本帖最后由 hnyty 于 2017-7-21 21:00 编辑
( 2009-01-04 09:47:09)稿件来源:新华网宁夏频道 新华社记者孙波 黄会清
纵观今天的中国电影界,几乎所有的大片电影的中方投资、出品机构无一不是出自中影集团、新画面公司、华谊兄弟公司和上海电影集团这几家屈指可数的重量级影视机构。然而,电影《画皮》的出现,改写了这一格局。
展现东方文化价值和魅力的商业电影《画皮》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上映。6天票房过亿,19天便冲破2亿元大关,目前已逼近2.5亿元,击败同期3部好莱坞影片和其他5部国产电影,成为中国第6部票房2亿元以上电影俱乐部。 然而,也许比这一成就更令人惊奇的是,《画皮》的发起方、第一出品方竟然是宁夏电影制片厂——一个仅有员工30多人,在全国排名末位的小电影制片厂。 宁影厂“小厂拍大片”带给了中国电影界一次“地震”,国家电影局有关领导批示指出,”电影《画皮》产生的小厂拍大片现象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小厂拍大片——“自不量力”的决择
这样一个“全国电影老幺”是如何“小马拉大车”,拍摄大片的呢?宁夏电影制片厂厂长杨洪涛讲述的拍片经历堪称《画皮》票房之外的又一传奇。 宁夏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8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宁夏电影厂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中。记者当年曾亲眼目睹它的破败萧条:厂区杂草没膝,办公楼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大部分职工无所事事……由于几年不拍片,拍摄电影、电视剧的资质被取消,到2000年,亏损已达550余万元。
2001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确立了“以创新激发活力、以精品增加效益、以开发壮大实力”的发展战略。把立足宁夏,面向全国,重点拍摄反映西部特色、民族特色和中国优秀经典作品的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主攻方向。
2001年,宁影凭借国家电影局支持的100万元与一家影视公司合作,拍摄出品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英雄无语》并荣获“华表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宁影根据宁夏人王嘉鹏自强不息事迹改编的电视剧《撑起生命的蓝天》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居当年全国收视率第三;2003年拍摄的电影《聪明小鬼斗笨贼》已在电影频道播出10余次,收视率居高不下;2004年与广西电影厂联合拍摄的《姐姐词典》获第二十四届金鸡奖提名奖。2006年2月,他们又就胡锦涛总书记为支宁教师冯志远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这一契机,拍摄了表达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艺术电影《冯志远》,在全国一炮打响,国家教育部专门向全国教育系统下文要求广大师生观看。此外,他们还与伊朗合拍了电影《使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6年间,宁影拍摄了多部电影和9部200多集电视剧。“但全部是小打小闹,赢利不多,最多的电影投资没有超过700万的。在当今中国电影界,小制作电影几乎进不了影院。”杨洪涛感到,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电影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宁影不能总是小打小闹的在温饱线上挣扎,永远排在全国电影方阵的末尾,长此以往将随时有可能陷入困局。宁影要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主动进入市场、了解市场、掌握市场。
于是,2007年宁影做出一个当时令许多人认为是“自不量力”决定:要拍摄在国内有市场份额,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片。经过反复论证,宁影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画皮》这个取自中国古代小说《聊斋》的题材。杨洪涛说,《画皮》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和观众中具有深刻的影响,选择这个题材本身就是先声夺人。
拍摄这样的大片,需要近亿元的资金,这对于宁影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宁影从宁夏广电总台借了1000万资金,又从北京公司一家影视公司筹到1000万元。凭借这2000万资金和一个好剧本。宁影先后又找到6家合作伙伴,募到8000万拍摄资金。其中,宁夏电影制片厂与北京公司组成共同的甲方,以2000万资金作为最大股东,成为《画皮》的发起方、控股方和出品人,就连实力强劲的上海电影集团,都只能排在后面。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葛优之口道出的话语不光是冯氏喜剧的对白,也恰恰是电影《画皮》成功的“核心理念”。业界人士最为好奇的是,小小的宁夏电影制片厂如何驾驭国产大片的拍摄?杨洪涛说,我们力量不够,但可以借鸡生蛋!用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事业! 在拍摄环节,宁影厂放权给香港方面。香港电影的成熟与业绩有目共睹的,能者为师。看看《画皮》的制作班底,世人自会明白这部电影缘何成功。香港导演协会会长陈嘉上、美术协会会长雷楚雄、灯光协会会长邹林、摄影协会会长黄岳泰、武术指导协会会长董玮等五大会长和他们各自的团队加入到剧组之中。
演员阵容如何组合是市场规划的重要环节,剧本与市场结合,设计出了“三生三旦”,剧组分析了国内、境外演员的市场号召力,选用了国际武打巨星甄子丹、国内小生影帝陈坤、新加坡著名演员戚玉武、国内目前三位当家“花旦”周迅、赵薇、孙俪均。为了增加国际市场元素,电影音乐作曲由日本著名作曲家藤原育郎来完成,同时,交由俄罗斯国家产响乐团来演奏。
《画皮》的投资方有8家,按以往的制片管理办法,投资方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且必然造成各类矛盾,提升成本,降低效率。宁影厂采取了另外的管理模式。具体说就是制片管理高度集权,为提高工作效率并征得其他投资方同意认可,所有的前期筹备和制片管理职能均集中在宁夏方面和北京世纪佳映文化公司联合组成的共同甲方手里。事实证明,在这一模式下,所有的决策都超级迅捷,所有的执行都能快速到位。 本片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制作技术人员以港方人员居多,所有的管理操作人员方均为中方人员,这种合作模式也是内地与香港的第一次。一位港方制作人员的说,这是他们几十年与中方合作过的无数管理团队中最优秀的一支团队,此次合拍经历也是他们经历的合拍片中最愉快的一次。
一次“对”的冒险
《画皮》票房大获成功后,引起业界热议。宁夏广电总台台长李文华说,《画皮》的成功表现出宁夏人“小省区能办大文化,小省区要拿单项冠军”的气魄。但有人认为,《画皮》是“歪打正着”,是撞了大运。《画皮》导演陈嘉上则说,《画皮》是一次“对”的冒险。看过《画皮》的观众走出影院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一是和想像的不一样。二是改的挺好,看得很过瘾。人们总是想当然的以为《画皮》必须是一部恐怖片,但其实不恐怖。而是一部爱情片。一部用东方新魔幻外衣包裹爱情的创新与冒险。
不仅仅是在剧情上创新,整个《画皮》创作理念其实还有更大的“探索”。杨洪涛说,中国电影不应该过于追求西方式的特技场面,毕竟电影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艺术本身。其次,应该有鲜明的东方文化和哲学理念,我们要做的是用东方文化和哲学理念来驾驭技术,让技术为艺术服务,走出一条东方特色的电影制作模式,并创造出东方式的电影类型,这大概才是中国电影的出路。 正是基于创作团队的求新、求精,让观众看到了一场精彩的电影,在忠实原著的精神基础上对原著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重点演绎了”真爱永恒”的普适主题。尽量避免了血腥、恐怖的内容。不求横向的大场面,而求纵向的高深度;不求表面的浮华,而求内涵的丰富。
《画皮》的冒险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并被香港电影协会全票推选代表香港地区角逐奥斯卡电影奖,目前海外发行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
《画皮》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宁影在电影市场上的“话语权”,也给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可以开掘的文化资源数不胜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画皮》的成功首先是选材得当,内容与形式做到了有机结合“讲了一个好故事”。宁影厂长杨洪涛认为,《画皮》之所以被市场认可,一是遵循了市场规律;二是遵循了创作规律;三是巧妙地把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如以和为贵、真爱永恒等用电影形式表现出,即用中国独特的文化素材,依照“市场口味”挖掘、加工和创新,生产出高水准文化商品。因此,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催生广为市场接受的产品。 “要敢于用电影等现代文化来诠释我们的价值观,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房全忠说,《画皮》的成功说明我们不是没有好的题材,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正在实现无国界流动和分享,像“功夫熊猫”“花木兰”就被美国引进开发了。我们更应该通过努力把真实的中华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和谐”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宁夏广电总台台长李文华说,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经济舞台上,文化企业如果仍然坚守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没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市场竞争,听任美国大片的冲击,肆意传播他们所谓的价值观和“美国精神”,这是我们的缺位和失语,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是不对称的。(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