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住地
- 北京市
- 个人主页
- QQ
- 32696228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38
- 积分
- 14031
- 主题
- 226
- 相册
- 0
- 好友
- 22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7213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6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24-11-18
- 在线时间
- 5806 小时
- 点数
- 16023 点
- 帖子
- 12038
- 微博名
- 五六七八月雪
- 注册时间
- 2005-2-6
- 居住地
- 北京市
- 点数
- 16023 点
- 帖子
- 12038
- 微博名
- 五六七八月雪
- 注册时间
- 2005-2-6
|
本帖最后由 苍山雪 于 2017-6-1 19:36 编辑
做娱乐记者多年,也算是见识过一点明星百态。有的明星,刚开始的时候你感觉他离你很遥远,是那种很难搞的采访对象,一句不合起身就要离开的。但过了那么一些年头之后,你突然发现他开朗了,开心了,待人变得随和起来,不再抗拒和记者聊天甚至吃饭,说出的话也让感觉到有那么一点贴心、温暖的味道。陈坤就是这最后的一种人。
我最早对陈坤开始有印象,还是《花花刑警》在香港探班的时候,陈坤大吐苦水,说起了很多在香港拍电影不适应的感受。后来电影上映后开始巡回宣传,到广州那一站的时候偏偏遇上了“艳照门”事件,很多问题都是冲导演马楚成而去的,加上那天化妆师出了些意外,陈坤和余文乐迟到了好一会才到场,所以那次的采访几乎可以说是不欢而散的。那回我还替陈坤做了一个单独的面对面的访问,就在他酒店的房间里。感觉他并不像是同行们说的那样难打交道,但确实是个有点小忧郁的家伙,不怎么笑,说话很快,也几乎不怎么看人。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陈坤离记者们还挺远的,不记得他那段时间有什么作品,也看不到任何关于他的好采访。直到我们过去的一个同行徐时芬被推荐成为他的宣传,这才一下子就把陈坤推到了我们的面前。我还记得徐时芬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刚进陈坤工作室,我们常在一起吃饭,刚开始她有点无所事事,一是她和陈坤彼此不熟悉,信任感还没建立起来;二也是工作室刚成立,陈坤那段时间接的戏也不多。但很快,她就上手了,开始忙得见不着人。2010年初,在她的安排下,我和陈坤再次进行了一个单独的面对面的采访,颠覆了我对陈坤之前的所有印象:他开朗了,偶尔会说一两个冷笑话;虽然语速依旧很快,中心思想依旧不那么简单明了,但你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心。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肉麻,但事实就是如此,那些话虽然是他在回答我的问题,但也像是他总结给自己听的一些心里话。也许你们都曾经认识一两个朋友,在和你拉家常的时候总爱絮絮叨叨说很多,但表达的意思往往就是那一两点,陈坤就是这样的一个朋友。
到后来《龙门飞甲》开始做宣传的时候,陈坤的这种改变已经让所有我的同行都感觉到了。还记得北京的那个小专访结束后,陈坤无心之中说了一句如果写出来会被粉丝们围攻的话,在徐时芬的“告诫”下,我们都在文章中“忽略”了这句话。这样的陈坤,让我觉得真实而可爱,虽然不够圆滑,但是率性自然,一如他现在写的微博。
最近的一次,我们在西宁参加他的“行走的力量”启动式,坤来陪大家吃了两次饭,我又一次听到他说的冷笑话,真的很“冷”,但是居然“笑果”不错,还能被大家反复利用。他现在很会关心人,比如提醒你别落下东西。我想这应该都拜去年的西藏行走所赐,它把陈坤变成了领队一样的人物,和其他的明星都不同,他现在善于处理的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演戏的范畴,我甚至觉得就算他现在开个公关公司,也能够很成功。
做娱记,常常需要一颗石头心,可以不为前两种采访对象的“负能量”腐蚀,进而伤害到自己。但为了这最后的一种人,我也很愿意把石头心重新变成肉做的心,体谅他的痛和苦,理解他的笑和泪,再彼此共同成长和进步。
烟花烫
刘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