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无聊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影评汇总]:评——《云水谣》情(多篇)

[复制链接]

309

主题

0

好友

5882

积分

点数
4435 点
帖子
4569
微博名
清平乐ick
注册时间
2004-3-13
51#
发表于 2006-12-11 12:23 |只看他 |亮它
<DIV 120px? WIDTH: left; FLOAT: ); ,strength="2" glow(color="#A6BA98"><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real</B></FONT></DIV>
<DIV TEXT-INDENT: WIDTH: left; 0px? 23px; 3px; MARGIN:></DIV>
<DIV TEXT-INDENT: WIDTH: left; 0px? MARGIN: 15px; 5px;><br> </DIV>
<DIV><STRONG>外国AP《云水谣》影评</STRONG>     </DIV>
<DIV class=postie>
<DIV>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5%"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The Knot' well-crafted epic love story soured by bad casting</TD></TR><br><br>
<TR><br><br>
<TD><br></TD><br></TR>
<TR><br><br>
<TD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2006-12-01 01:15:34 THE ASSOCIATED PRESS</TD><a href="http://english.sina.com/life/1/2006/1201/96633.html" target="_blank" ><a href="http://english.sina.com/life/1/2006/1201/96633.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english.sina.com/life/1/2006/1201/96633.html</FONT></A></A><br></TR>
<TR>
<TD align=middle></TD></TR><br><br>
<TR><br><br>
<TD vAlign=top align=right>               <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40 border=0>

<TR>
<TD>HONG KONG, Dec. 1 (AP) -- Chinese director Yin Li's new movie "The Knot" has got nearly all the right elements -- a solid script, an epic historical backdrop and beautiful locations, except the right cast.<br>
<P>An ambitious and thoughtfully crafted love story shot in Shanghai, Tibet and Canada, "The Knot" follows a pair of lovers across China and Taiwan's tumultuous history from the 1940s to the present day.</P>
<P>In 1940s Taiwan, medical student Qiu Shui (Chen Kun) falls in love with young painter Bi Yun (Vivian Hsu) after he starts tutoring Bi Yun's younger brother.</P>
<P>Despite parental objection, the couple start a blissful romance, only to be interrupted by a bloody crackdown<br>on people seen as opponents of the government that sends Qiu Shui fleeing to mainland China.</P>
<P>In 1949, Taiwan and China separated a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efeated the mainland's ruling<br>Nationalist Party, forcing it to retreat to Taiwan and dashing Qiu Shui and Bi Yun's prospects of reunion.</P>
<P>Neither gives up hope, however, even though new love interests surface. Be it serving on the front lines of the Korean War or working as a doctor in remote Tibet,<br>Qiu Shui is haunted by the memory of Bi Yun, flipping through a book of his lover's sketches while on the battlefield.</P>
<P>Meanwhile, in Taiwan, Bi Yun scours for people with ties to China in a search for news of Qiu Shui while caring for his mother.</P>
<P>It's a hopelessly cheesy plot line -- driven home by overly dramatic orchestral music, exaggerated acting, and cliched scenes like Qiu Shui and Bi Yun's rain-drenched parting, with Qiu Shui chasing Bi Yun's car<br>-- but it's also an epic enough romance that could work.</P>
<P><FONT color=#e61a1a>Director Yin simply casts the wrong actors. Chen Kun -- a talented actor but one who's wrong for this role -- and Vivian Hsu lack the age, gravitas and intensity needed to justify the depth of Qiu Shui's and Bi Yun's romance.</FONT></P>
<P><FONT color=#e61a1a>Hsu is overly bubbly and cute as a young Bi Yun and Chen's delivery is too casual throughout most of the movie.</FONT></P>
<P><FONT color=#e61a1a>Looking like an awkward teenager, Steven Cheung turns in an atrocious performance as Bi Yun's new suitor after Qiu Shui's departure.</FONT></P>
<P><FONT color=#e61a1a>The best actors instead are buried in peripheral roles. Gua Ah-lei from Ang Lee's "The Wedding Banquet" has precious few scenes as present-day Bi Yun. Yang Kuei-mei, a frequent collaborator with famed Malaysian-Chinese art-house director Tsai Ming-liang, plays Qiu Shui's mother.</FONT></P>
<P><FONT color=#e61a1a>China's Li Bingbing turns in by far the best and<br>the most touching performance in the movie as a nurse who doggedly pursues Qiu Shui despite his obvious lingering feelings for Bi Yun.</FONT></P>
<P><FONT color=#e61a1a>--------------------------------------</FONT></P>
<P><FONT color=#e61a1a>Ps zoe:简单看了一下,这篇稿子好似一篇以前看过大陆中文新闻稿的翻译件,MS华谊的宣传稿,只是前面加了香港二字,谢谢real转贴,先放在这儿了。</FONT></P></TD></TR></TABLE></TD></TR></TABLE></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12:26:52编辑过]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52#
发表于 2006-12-11 13:26 |只看他 |亮它
<STRONG>《云水谣》:历史外衣下的鸳鸯蝴蝶</STRONG>
<DIV>
<P><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movie/1939/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云水谣》</FONT></A>这样一部贴有爱情标签的影片,本来更适合上情人节档期,但却抢着打响了贺岁档的第一枪,足可见其对票房和口碑的野心。如今的爱情<a href="http://ent.qq.com/movie/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电影</FONT></A>也不同于以往的小我境界,总是透着野心想做大,不能成为<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movie/1130/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乱世佳人》</FONT></A>也要向《泰坦尼克》看齐,爱情必然是存在于跨时空的宏大背景之下,就仿佛一叶扁舟在洪流中起伏方更能令人刻骨铭心。《云水谣》的故事伊始便从美国纽约开始,象大多数爱情影片一样用回忆展开历史的画卷。影片在台北的第一个长镜头宛如行云流水,颇有令人惊艳的感觉,取景的画面都相当之漂亮,可见导演尹力的用心。</P>
<P>影片跨越过多重空间,从纽约到台湾,从台湾到朝鲜,以及远赴西藏,这其中尤其以四十年代末期的台湾画卷描绘得最不成功。究其原因,影片过于明显的政治意图引来台湾当局的阻挠,终究无缘赴台湾实地拍摄,这是一个硬伤。此外影片所呈献出的台湾风情画是如此空乏的,整个凝重的历史背景被弱化了不少,或许是因为我看过侯孝贤先生的《好男好女》与<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movie/884/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悲情城市》</FONT></A>,同样是“二二八”背景下的台湾,其中那份悲悯与阴郁却是无从读到。那操着国语的<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star/82/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陈坤</FONT></A>和<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star/764/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徐若瑄</FONT></A>是与台湾实景是如此的不搭调,虽然影片也提到了“二二八”事件,但也沦为服务于情节发展的工具。 </P>
<p>
<p>
<p>
<P>陈秋水与王碧云这一对恋人因为海峡分隔两岸,彼此等待着却遥遥无期,这是影片所要表达对爱情圆梦的渴望。影片中那一段段的爱情故事颇为动人煽情,从王碧云与陈秋水的一见钟情,到后来王金娣对更名为徐秋云的陈秋水的苦追,甚至于薛子路对王碧云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将爱情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王金娣为爱更名为王碧云这一段绝对是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情节安排这部爱情电影也只能沦为千遍一律俗套爱情。以一部爱情电影的视角来看,影片《云水谣》不失为一部精良的好作品,也完全可以说是大陆爱情电影类型片的佳作,爱与被爱,守望与思念,在这部电影中都可以用心读到。 </P>
<P>然而导演尹力的野心过大,一方面想拍出一部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却又强硬嫁接上渴望两岸一统的政治意图,在爱情圆梦的渴望下潜藏国家一统的希望,以小我凸现大我。最终却未免令原本纯粹的爱情故事不够纯粹,两相妥协搓揉之下使得该凝重地不凝重,该唯美的又虚空,《云水谣》难免徘徊于进退之间。大时空的跨度,在这几十年间的历史变迁中,有过多少的动荡,陈秋水的人生却突然被抽离出那个历史背景,从抗美援朝归来后便被安排去援藏,他与那运动不断的年代从此便无瓜葛。西藏就好象是陈秋水和王金娣之间情感的世外桃源,没有干挠和影响,连他们最终的离去都被设计得如此崇高和完美。这是一段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情,如何看都象是一个童话故事,每一位存在于这段爱情中的角色,人格都被塑造得完美,连原本陈秋水和王金娣彼此结合衍生出的愧疚也被王金娣婚夜那场戏给消解了。 </P>
<p>
<p>
<p>
<P>爱情故事讲得如此完美动情,定能煽下不少人儿的泪水?可这原本能打造成中国唯美真空爱情的电影,偏偏要纠缠于宏大的历史年代,“二二八”事件匆匆一笔带过,无人能看懂这其中的缘由,连台湾当局也硬是不认同,在朝鲜战场的炮火中没有看到多少血泪伤痛,偏偏却洋溢着一阵阵温情。何必,何必,这本就是一出动人的鸳鸯蝴蝶,偏要搭上这宏大历史风云,想是导演尹力要的是如《乱世佳人》似的经典爱情,可在影片之中又通通将这些历史事件回避弱化,最终要的只是它们的绿叶功能,好比在照相馆拍照时身后变换的背景幕布。爱情故事与历史最终是分隔开的,无缘成为一体。 </P>
<p>
<p>
<p>
<P>对于观众而言影片《云水谣》是好看的,但却也只能做到好看而已,导演尹力没有能力让影片上升到让人铭记的高度。如果将影片纯粹当作一部唯美的爱情类型片来看的话,《云水谣》是具有相当不错的观赏性,而且它也绝对能值回票价,有漂亮的画面,有动人的爱情,一切都值得观众走进电影院去欣赏。中肯地说,不去考虑这部电影存在的伤处,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影片的精雕细琢,这其中影片中追寻与回忆两条索交替运用流畅,层层推动情节发展。回忆是影片的主线,其中人物的表演都很丰满,性格塑造也较完整,而作为追寻的辅线则薄弱许多,尤其是陈晓苪的寻找显得很空洞。 </P>
<p>
<p>
<p>
<P>影片中作为男主角的陈坤在表演上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在儿女情长方面他总是灵气大过表演,他是那种天生的小生相。徐若瑄和<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star/102/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李冰冰</FONT></A>这两位女主角,各自负责了上下半场的戏,徐若瑄楚楚动人的玉女派风格确实打动人,不过与李冰冰的表演相比稍逊一畴。李冰冰完全将一个为爱勇往直前的女孩演得极富层次,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讨人喜欢。与三个主角相比梁若施的这个配角却实在显得失败,一个不知所云的新新人类作家,而同样配戏的几位台湾老戏骨都还不错,其中演徐凤娘的<a href="http://datalib.ent.qq.com/star/2880/index.s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杨贵媚</FONT></A>更为出色。 </P>
<p>
<p>
<p>
<P>聚集了两岸三地不同年龄层的演员,《云水谣》也算是开启了另一种类型的大片,虽然三千万的投资与以往大片相比不属同一档次,但对于爱情类型片来说也算不得小了。可喜之处在于中国电影不用总是和古装、动作纠缠在一起,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从这层意义来讲《云水谣》的成功更值得认同。文:眉间尺</P>
<P><a href="http://ent.qq.com/a/20061211/000060.htm" target="_blank" ><a href="http://ent.qq.com/a/20061211/000060.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ent.qq.com/a/20061211/000060.htm</FONT></A></A></P></DIV>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53#
发表于 2006-12-11 13:27 |只看他 |亮它
<DIV 22px; HEIGHT: 22px">
<DIV left"><IMG src="http://www.ichenkun.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DIV><B>一段血脉相连的海峡情 点评电影《云水谣》</B></DIV>
<DIV>
<P><U>昨天,本报和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合作举行了《云水谣》观众问卷调查活动。在近百位观众中,对《云水谣》这部电影表示“很喜欢”的人超过半数,喜欢的理由是这部战争爱情巨制“悲伤、感人”和“剧情富有内涵”,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是冲着影片的内容而来到影院。 </U>
<P><U>影片描写了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影
<TABLE align=left>

<TR>
<TD></TD></TR></TABLE>片中的景色、故事情节以及陈坤、徐若瑄和李冰冰等主角的表现深得观众的认可,即使和《再说一次我爱你》、《理发师》、《雏菊》等爱情电影相比,半数观众仍把《云水谣》列为心头所好,有观众给本片的评语是———“中国电影爱情经典之作”。(</U>黄辰星)
<P>
<P><STRONG>《云水谣》是一个关于“一男二女”的爱情故事,先后出现的两个女人将整出戏分为上、下两部分,前者苦等一生,后者苦追一世</STRONG>
<P>耗资近3000万元的《云水谣》称得上是国产爱情片之大者,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双线叙述、横跨六十年的时空、好莱坞式开阔大气的回旋升降镜头以及不俗的电脑特效,多少都有点大片的架势;尽管主演陈坤、徐若蠧、李冰冰还远远算不上顶级明星阵容。
<P>《云水谣》像《泰坦尼克号》一样以仍在世的女主角作为影片叙述者,追溯一个隽永纯洁的爱情命运故事,编导精心甚至刻意地设置了两场偶遇、两场分离(两场追车)、两场重逢的煽情戏,以及那支钢笔、那粒纽扣,估计这种酸酸甜甜还有几分涩的纯情故事也能打动不少女性观众。不过,这种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老式”爱情故事对于时下快餐文化盛行的观众来说,无异于一个遥不可及的爱情传说,而女主角王碧云为了一棵树木而放弃整片森林的苦等60年、终身未嫁的坚守(配角薛子路也是这么一个痴情的人)则更像个天方夜谭。可以说,影片所展现的最纯粹最真挚的爱情于当代就像片中王碧云的养女———喧闹、物质的都市时尚年轻女子“梁洛施”所言———“绝种”了,唯有不解与好奇。
<P>相对于影片老土的爱情故事、爱情主题,我更感兴趣其背后所隐藏的比爱情、人性更宏大、更特指的政治主题与意识形态。《云水谣》充满着主流的政治意识,不仅有着台湾“二·二八”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支援西藏等历史事件背景,更是把分隔两岸、最后无法见上一面的男女主角陈秋水、王碧云分设置于祖国大陆与台湾两地,两人隔着千山万水的苦苦思念、王碧云忠贞不渝的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不正是台海两岸关系的折射,海峡两岸人民对团圆的盼望吗?
<P>王金娣后来不惜将自己名字改为“王碧云”,而得与陈秋水相结合(成全一个团圆的思念),并诞有一子陈昆仑;在影片的最后,年老的王碧云通过电脑视频终于与“王碧云”的儿子陈昆仑相见,表达了主创者的良好意愿。而影片结束最后的一个航拍镜头,从西藏雪原到波浪翻腾的大海再到宝岛台湾最后是整个中国版图,不仅解答了影片开始“梁洛施”的疑问———“是什么将生和死隔开,是什么将相爱的人分开呢?”,而其和平统一的寓意也是极其鲜明的。就这样,一个至纯至真的爱情故事上升到了家国历史的国家寓言,或许这就是导演尹力所言:“感人故事背后的更深层面的精神的东西”吧。不难预料,这部有着高度政治自觉意识的主旋律,又将像其前作《张思德》一样在国内的华表、金鸡、百花奖上大有斩获。(谢世明)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09/yylgdf6c96.jpg" border=0></P>
<P align=center>上图:徐若瑄饰演王碧云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09/yylgdf6c97.jpg" border=0></P>
<P align=center>上图:李冰冰饰演王金娣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09/yylgdf6c98.jpg" border=0></P>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上图:陈坤饰演陈秋水
<P><STRONG>《云水谣》问卷调查</STRONG>
<P>
<P>1.本片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请列序号)
<P>A、导演 B、明星 C、片种 D、宣传 E、朋友介绍 F、内容
<P>选F占60% 选D占30%
<P>2.你觉得片中哪位演员的表现最值得肯定?(可多选)
<P>A、王碧云(徐若蠧) B、陈秋水(陈坤) C、王金娣(李冰冰) D、陈晓芮(梁洛斯) E、老年王碧云(归亚蕾) F、王庭武(秦汉) G、徐凤娘(杨贵媚)
<P>选A、B占50% 选C占35%
<P>3.片中最让你感动、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可多选)
<P>A、陈秋水追着王碧云坐的车,王碧云手中拿着陈秋水衣服一粒扣子。
<P>B、在西藏雪山上陈秋水背着负伤的王金娣,刹时间雪山塌崩。
<P>C、在西藏,王金娣向陈秋水表白,把自己名字改为“王碧云”。
<P>D、王碧云不惜一切代价来到台湾小村庄找陈秋水,与秋水快乐生活。
<P>E、身在台湾的王碧云则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
<P>选A占70%
<P>4.你认为这部电影的风格怎样:
<P>A、悲伤、感人 B、剧情富有内涵 C、太杂了
<P>选A占40% 选B占30%
<P>5.你喜欢这部战争爱情巨片吗?
<P>A、喜欢 B、不喜欢 C、没啥感觉
<P>选A占 60%
<P>6.对于影片中60年云水守望、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你有何感想呢?
<P>A、很有感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P>
<P>B、没感觉</P>
<P>C、过时了</P>
<P>选A占70% 选B占10%</P>
<P>7.请给这部影片打分:(100分为最高分,60分为及格分)</P>
<P>60分的10% 70分的30% 80分的60%</P>
<P>8.给本片的一句话评语:中国电影爱情经典之作所有相信爱情,缅怀那段动荡岁月的朋友都值得去看一部让你感动,让你泪水盈眶,让你印象深刻的爱情故事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ycwb.com/images/2006-12/09/xin_341203091201406106262.jpg" border=0> </P>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ycwb.com/ycwb/2006-12/09/content_1310905.htm" target="_blank" ><a href="http://www.ycwb.com/ycwb/2006-12/09/content_1310905.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ycwb.com/ycwb/2006-12/09/content_1310905.htm</FONT></A></A></P></DIV>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54#
发表于 2006-12-12 16:56 |只看他 |亮它

云水谣:万水千山 抵死缠绵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20 border=0>

<TR>
<TD class=c01>  <BR><BR><BR>一提起穿越时空至死不渝的爱情,我总想起那一年看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时的体验——鸡皮鹤发的老人,面对重见天日的沉船残骸,正自感慨万端之际,时光流转,顿时回到青春欢畅时光的回忆里。电影《云水谣》很有些《泰坦尼克》的气质,又不免注入了中国人最传统的爱情观。 <BR><BR>很喜欢影片最初展示在台湾的陈秋水与王碧云初恋时温馨浪漫的场景,在王家做家庭教师的陈秋水以一曲清新美丽的英文歌示爱,心无芥蒂的两人让我们知道什么叫两小无猜。可惜美梦总是不长,云水之间的恋情遭到王碧云母亲的强烈反对,在一家人聚在一起的餐桌边,王母一边称赞陈秋水书教得好,一边不动声色地用巧妙地方法将陈辞退。正如王碧云席间提出的强烈抗议,在陈没有任何过失,各方面表现优异的情况下,却仍将他赶走,这跟莫须有也差不了多少。当然王母内心有说不出口的理由,两个年轻人感情日深,殷实的牙医家庭又怎么看得上出身贫寒的陈秋水呢?何况陈秋水似乎自小由母亲带大,影片从来没有交待其父亲的归属,看来还是出身于不完整家庭的人。 <BR><BR>剧情一开始,就预示了云水之爱必经波折,王碧云虽不顾家庭反对要跟陈秋水在一起,并在大雨之夜,只身来到乡下寻找陈秋水。以王父的开明,且陈秋水原本优秀来看,他们最终在一起也并非不可能。造化弄人,台湾发生震惊全国的“二二八事件”,这一事件的背景在侯孝贤执导的《悲情城市》中多有反映,总之是影响一代台湾人的大事。陈不但牵涉到事件中,且惹上天大的麻烦,唯有离开台湾才能得到生路。相爱的两人就此生离,睽隔云水。王碧云痛哭着与陈秋水分别,在父亲的车上与恋人分别,只摘得他衣服上的一颗纽扣作为纪念。 <BR><BR>时光荏苒,王碧云由花样年华步入古稀之年,回绝周围优秀男士的追求,侍奉陈母终老,一生平静无波地度过,只有心里,永远默默地思念着一个人,相信他会有回来的一天。作为一名自由作家的孟小芮,无法理解姑母王碧云的爱情世界,她希望通过对小说《云水谣》的写作,来完成对老一辈人感情世界的探寻和挖掘,于是一个人前往大陆去寻访陈秋水的下落,不想又发现另一段同样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 <BR><BR>以军医的身份,陈秋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工作,并结识了随军护士王金娣。金娣直率大胆,真挚热情,与陈的风趣幽默相得益彰,两人建立了良好的同志加战友关系,当然金娣在对陈秋水的感情中注入了别样的情绪。金娣明知徐秋云(陈秋水到大陆之后改过的名字)心中只有王碧云,也知道两人在重聚的机会几乎为零,在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个人感情世界几乎比鸿毛还轻吧。她对徐秋云展开了马拉松长跑般的爱情攻势,甚至丢下一切追随前者去了条件艰苦的西藏,并改名王碧云。徐秋云终于被感动,两人结婚。 <BR><BR>孟小芮到西藏寻访的时候,徐秋云与王金娣已经双双殉职,她只见到两人的儿子,并让一生未嫁的姑母王碧云视频看到了她昔日爱人的后人。云水谣的故事在一片凄凉中结束,王碧云一生就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等待,但也可以说有了结局,那就是一个人对一段爱用一生来完成的坚守。虽隔万水千山却抵死缠绵的爱情足够荡气回肠。陈秋水的一生是不幸的,满腹才华的他若逢升来之世,必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安静过一生,在动荡的历史大局之下,他只能东奔西走,放不下对王碧云的爱情,在王金娣的真情面前又无法回绝。 <BR><BR>电影中,我们看到王碧云身边同样也有个旧时同学在热烈地追求,但王碧云直到白发苍苍也没有结婚,这其中必有一段隐秘的辛酸,电影略去不提,却反复摸摹徐秋云与王金娣在西藏的故事。对王碧云为爱情的坚守表示尊敬的同时,也讴歌了王金娣大胆追求真爱,一生中得到两个女人给予的无保留的爱情,不幸的陈秋水也算是有幸的。昔日诗人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孟小芮怀着崇敬之心完成《云水谣》的写作,也算是为这段旷世恋情划上一个句点。现代的人们,即便无法理解云水之恋,也会为他们的执着与坚守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动。</TD></TR></TABLE><a href="http://ent.sina.com.cn/bbs/2006/1211/16426862.html" target="_blank" >http://ent.sina.com.cn/bbs/2006/1211/16426862.html</A>

423

主题

0

好友

3188

积分

点数
1278 点
帖子
2039
注册时间
2006-4-18
55#
发表于 2006-12-12 16:58 |只看他 |亮它

一个隽永纯洁的爱情传说

<P> 一个隽永纯洁的爱情传  一段血脉相连的海峡情</P>
<P>                                  ——《云水谣》影评</P>
<P>    耗资近三千万元的《云水谣》也称得上是国产爱情片之大者,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双线叙述、横跨六十年的时空、好莱坞式开阔大气的回旋升降镜头以及不俗的电脑特效,多少都有点大片的架势;尽管主演陈坤、徐若瑄、李冰冰还远远算不上顶级明星阵容.</P>
<P> 《云水谣》像《泰坦尼克号》一样以仍在世的女主角作为影片叙述者,追溯一个隽永纯洁的爱情命运故事,编导精心甚至刻意地设置了两场偶遇、两场分离(两场追车)、两场重逢的煽情戏,以及那支钢笔、那粒纽扣,估计这种酸酸甜甜还有几分涩的纯情故事也能打动不少女性观众。不过,这种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老式”爱情故事对于时下“三天一变”,哦不,是“一天三变”快餐文化盛行的观众来说无异于一个遥不可及的爱情传说,而女主角王碧云为了一棵树木而放弃整片森林的苦等60年、终身未嫁的坚守(配角薛子路也是这么一个痴情的人)则更像个天方夜谭。可以说,影片所展现的最纯粹最真挚的爱情于当代就像片中王碧云的养女——喧闹、物质的都市时尚年轻女子“梁洛施”所言——“绝种“了,唯有不解与好奇。<BR>   <BR>    还好,一众演员的表演都比较卖力,也较好地把握住时间跨度较长的风起云涌时代的人物个性,徐若瑄所饰演的王碧云娇弱中透着坚强(在影片开始部分,想不到这个30多岁的女人扮演十几岁的学生妹也能如此清纯脱俗),李冰冰所饰演的护士王金娣爽朗中饱含辛酸,与刘烨一样同是内地极具文艺青年气质的小生陈坤所饰演的陈秋水内心戏最为复杂了,本性乐观、浪漫的陈秋水却受到对两个女人情感抉择的困扰,始终处于是忠诚还是背叛、是执着还是放弃的挣扎中,因为要成全一个人的爱情意愿必须要以放弃另一个人的坚守为前提。演员们的倾心演绎,还是能让观众坐稳入戏,欣赏这么一出“美好的爱情赞歌”。</P>
<P>    实际上,《云水谣》说到底还是一个关于“一男二女”相当俗套的爱情故事,即男主角先与一个女人一见钟情,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迫两地分离,随后男主角与另一女人又发生了恋情。先后出现的两个女人明显地将整出戏分为上、下两部分,前者苦等一生,后者苦追一世。相对于影片老土的爱情故事、爱情主题,我更感兴趣其背后所隐藏的比爱情、人性更宏大、更特指的政治主题与意识形态。《云水谣》充满着主流的政治意识,不仅有着台湾“二·二八”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支援西藏等历史事件背景,更是把分隔两岸、最后无法见上一面的男女主角陈秋水、王碧云分设置于祖国大陆与台湾两地,两人隔着千山万水的苦苦思念、王碧云忠贞不渝的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不正是台海两岸关系的折射,海峡两岸人民对团圆的盼望吗?王金娣后来不惜将自己名字改为“王碧云”,而得与陈秋水相结合(成全一个团圆的思念);并诞有一子陈昆仑,在影片的最后年老的王碧云通过电脑视频终于与“王碧云”的儿子陈昆仑(陈秋水、王碧云生命与爱情的结晶与延续)相见,骨肉重逢,终得相聚,表达了主创者的良好意愿。而影片结束最后的一个航拍镜头,从西藏雪原到波浪翻腾的大海再到宝岛台湾最后是整个中国版图,不仅解答了影片开始“梁洛施”的疑问——“是什么将生和死隔开,是什么将相爱的人分开呢?”,而其和平统一的寓意也是极其鲜明的。就这样,一个至纯至真的爱情故事上升到了家国历史的国家寓言,或许这就是导演尹力所言:“感人故事背后的更深层面的精神的东西”吧。不难预料,这部有着高度政治自觉意识的主旋律,又将像其前作《张思德》一样在国内的华表、金鸡、百花奖上大有斩获。(明光暗影)<BR><a href="http://et.21cn.com/movie/xinpianreping/2006/12/12/3063141.shtml" target="_blank" >http://et.21cn.com/movie/xinpianreping/2006/12/12/3063141.shtml</A></P>

182

主题

0

好友

4004

积分

点数
5884 点
帖子
3031
注册时间
2004-12-31
56#
发表于 2006-12-25 07:26 |只看他 |亮它
<DIV class=diary_datetitle>2006-12-14</DIV><br>
<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100%" border=0>

<TR>
<TD>
<P>《云水瑶》的可圈可点和败笔<br>
  1. &lt;SCRIPT&gt;<br>var stattitle='《云水瑶》的可圈可点和败笔';<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br><br><br><a href="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5/9/mumian_521,2006121516559.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5/9/mumian_521,2006121516559.jpg" border=0></A><br><br><br><FONT size=4>    《云水谣》公映后,传媒报道说好评如潮。我个人认为,《云水谣》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看,但是在这个大片如大便的时代,《云水谣》的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足以让这部片子从那个圈子分裂出来。<br> </FONT></P>
<P><FONT size=4>   片子讲述的是一个有浓重政治和时代背景的时间跨度很大的爱情故事。为了躲避40年代国民党在台湾的白色恐怖,左派分子陈秋水不得不抛弃一见钟情的未婚妻王碧云到了大陆,两个人都开始了无尽的思念和等待。在大陆与亲人断绝联系的陈秋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邂逅了敢爱敢恨的王金娣。岭外音书绝,望穿秋水的苦等让陈秋水取其母及恋人名字中的字改名徐秋云,但仍被执着爱着他的王金娣找到。王金娣追徐秋云到青藏高原,并用博大的爱打开了他封闭已久的心门。二人为高原献出青春和生命。经年过往一直苦等的王碧云一生未婚。<br>    <br><FONT color=#ff3300>陈坤:绝对的亮点<br>    《云水谣》是说情的,说非常纯粹的爱情。片子中,王碧云对陈秋水的等待、陈秋水对王碧云的等待、王金娣对陈秋水的等待、薛子路对王碧云的等待都是刻骨铭心的。连接这四个人的灵魂人物是陈坤扮演的陈秋水。他一个人锁住了三个人,因为他对王碧云的爱,王碧云无法接受薛子路,薛子路无法得到王碧云的垂青,王金娣则牢牢地被其捆绑。可以说,陈秋水的选择和放弃都牵动着其他人的神经。再加上时间和地域的跨度很大,几乎就是一部爱情传奇,因此陈秋水这个角色是很难演绎的。但凡是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陈坤演得非常棒,绝对是片子的最大亮点。<br>    折服于陈坤是从电影海报开始的。有一张海报,陈坤抱着李冰冰,眼中盈着泪水,仿佛洞穿了几世纪的至情。那刻,我的心猛得震撼了一下,鼻子就有点酸酸的。而在影片中,陈秋水离别王碧云,在雨中追着王碧云的车,期待永远抓着她的手;在西藏,徐秋云终于被王金娣的爱融化,与王金娣一边哭一边吻,都是绝对的经典画面。那两个镜头下,很多人都哭了。以及恋爱的美好,候爱的苦涩,得爱的心酸,守爱的艰难等等等等,陈坤都拿捏得非常到位,让你在看完片子之后,只感觉陈坤就是陈秋水,陈秋水就是陈坤。<br>    《云水谣》的编剧在看到片子之后说,陈坤太秀气了,言下之意是陈坤的美和他所期许的陈秋水是有差异的,但并没有说陈坤对这个角色在诠释上有什么不妥。事实也如此,陈坤的美在片子中随处可见,尤其是那双欲说还休的眼睛,似乎是注定让你永远无法忘怀的。通过这个片子,我突然间觉得陈坤无论从个性还是才性上说,都应该不朽了。看《云水谣》里的陈坤,你很容易想到张国荣。即便在影片的最后陈秋水染了青藏高原和岁月的风尘,但观众记住的永远是他的花样年华,这应该说是一个演员的无上荣耀吧。</FONT><br><br>王金娣:执着的爱人<br>    很多人都说李冰冰的演技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在我看来还未必。陈坤的风头遮盖住了其他,李冰冰的演技已经算不上亮点。但是李冰冰所演的王金娣,从剧本的角度来说,确实可圈可点。<br>    王金娣第一次出现在影片中是因受伤躺在陈秋水面前接受治疗。只是一个小伤口,但是她叫喊得很凶,直到被陈秋水拍了一巴掌。可以说,王金娣对陈秋水的爱情就是从这一巴掌开始的。后来,在陈秋水无望地等待回到爱人王碧云寺身边时,王金娣以执着又强势的爱情,最终融化了陈秋水冰封已久的心。最关键的是,王金娣心甘情愿地做王碧云的替代品,以此获得陈秋水的爱。在现在看来,这样的爱情似乎很亏,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王金娣的爱是伟大的。王金娣俏皮可爱,干脆利落,雷厉风行,敢爱敢恨,是一个可以博得不少欢笑的角色。即将分别,她坚持让陈秋水给她写信,陈秋水问为什么,她一扭头:“我喜欢你!”画面定格,王金娣的性格也显而易见了。变成徐秋云的陈秋水又出现在王金娣面前,但是在一起的时间太过短暂,在已经驶出的列车旁,王金娣忘我地奔跑着,塞给徐秋云苹果,拽下了他的钢笔(王碧云嘱咐陈秋水给其写信的信物)。千方百计找到徐秋云,但得知他马上要到西藏支边,王金娣哭得泪涟涟的。陈秋水义无反顾得去了西藏,但没想到王金娣化名为王碧云早已在西藏等候多时。在陈秋水依旧苦等王碧云的时候,王金娣让他爱自己,把自己当成王碧云。当他们吻在一处,一边热泪横流,观众确实可以感受到王金娣爱的力量。<br>    王金娣和陈秋水双双死于雪崩,谱写了一世爱的赞歌。王金娣,在那个时代,既是个另类,又是个代表。纯粹执着的爱,在王金娣身上,几乎可以找到完美的诠释。<br><br>画面:让人窒息的美<br>    影片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也有太多诗意的画面。从台湾乡村云天一色的景观,到青藏高原纯净大气的画面,都盈溢着令人窒息的美。或许,最美的爱情只能产生在这最美的场景中。下一届金鸡百花奖的最佳摄影,大概得《云水谣》了吧。<br><br>败笔:政治、跨度和梁洛施<br>    很多人无法理解陈秋水为什么没有像王碧云和薛子路一样为心爱的人守候一生。既然是说爱是忠贞的等待,灵魂人物陈秋水自然也应该对王碧云忠贞不渝,但是陈秋水最后和王金娣结合了。导演尹力这么解释:“因为云水谣不仅仅在说爱情,片子有浓厚的政治寓意。如果把陈秋水放在政治背景上,就很好理解他的‘背叛’了。”也就是说,陈秋水那时候回不了台湾,因此接受了王金娣的爱。<br></FONT></P>
<P><FONT size=4>    其实,尹力的解释很牵强,这和影片浓厚的政治寓意一样,让人们感到无法理解。从影片来看,陈秋水做为一个台湾的代表,和做为大陆代表的王金娣结合,意味着一种团圆。那时候王金娣的名字是王碧云,陈秋水和王碧云都不是单纯的个人,而预示着一种更大范围的融合。在那时候,陈秋水和王金娣结合,就是和王碧云结合,因为陈秋水做为了一个符号。有情有义的陈秋水在最后硬生生成了一个政治符号,这对于这部爱情史诗大片来说,不是败笔又是什么?影片在最后,镜头不断提升,一直定格在地图上的妈妈大陆和孩子台湾,看到这个,很多观众都笑了。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观众,其实不需要这么诠释团圆。爱情片就是爱情片,虽然加进如此手法显得内容更充实,但是面面俱到从来都是作品的大忌。单从爱情来说,云水谣已经很丰富了,加进这么直白的政治符号,让人觉得很唐突,也破坏了整个影片的“云水感”。<br></FONT></P>
<P><FONT size=4>    影片的时间跨度很大,正叙和倒叙结合使用,再加上导演好像什么都想涉及到,因此有些细节显得浮皮潦草,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是影片的败笔。<br> </FONT></P>
<P><FONT size=4>   还有梁洛施,做为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她似乎在影片最后也成了一个政治旗手。她的言谈举止、性格扮相等等都和影片格格不入。虽然她被导演安排成一个有着重要任务的后代,但是由于她的风格和影片反差太大,多多少少影响了影片的整体效果。梁洛施饰演的ISABELLA,几乎是一个多余人。导演完全可以通过剪辑来让整个故事显得连贯和丰满,不用专门让一个很后现代的人物来对祖辈进行反衬和缅怀。</FONT><br></P><!--子菜单开始-->
<DIV><br><br>mumian_521 发表于 <FONT size=3><B><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9px;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color=#666699>&gt;2006-12-14 18:43:54</FONT></B> </FONT></DIV></TD></TR></TABLE>
<P><a href="http://www.blogcn.com/user18/mumian_521/blog/48640590.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blogcn.com/user18/mumian_521/blog/48640590.html</A></P>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5-9-9 10: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