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1
- 积分
- 731
- 主题
- 3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5219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05-6-19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点数
- 600 点
- 帖子
- 715
- 注册时间
- 2004-5-23
- 点数
- 600 点
- 帖子
- 715
- 注册时间
- 2004-5-23
|
覺得焦點有些模糊, 請容許我來聚焦一次吧...
1. 如果一味的打壓是因 " 藝術 " 或 " 商業 " 認知的不同而起, 那麼一點都沒有必要!
因為, 從以往直至今日, 趙寶剛與張紀中或其他一些只要是他們的戲劇還賣錢的製作都一樣的商業! 至於藝術... 給我五分鐘...
完全同意吳天空先生所說的 " 雪花,怎么看怎么假 " *^_^* ( 不必在乎是誰 翻轉是是非非 ) 在我看到第十二集楊鐵心與十八年之後好不容易才相認的妻子雙雙自殺在兒子面前, 慘死於 " 最假的雪花 " 裏之時 ( 把前塵做白紙 寫上無怨無悔 ), 我簡直想打張紀中的小屁屁! ( 我們都願意給 只要愛得純粹 ) 這人是天才! ( 就算有苦有累 我們一起去背 ) 居然可以把這麼感人的情節, 拍成了笑鬧劇! ( 愛是多麼可貴 貴在有所作為 ) 然而, 我看到了這一笑鬧景中, 動員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 ( 只要同去同歸 成敗也無所謂 ) 這些認真的人員... 馬匹... 沒有一個像我一樣地認為這是笑鬧... ( 來日風雨中有沒有傷悲 ) 這時, 我不自覺地回想起第一集時, 郭嘯天也是慘死於一場有 " 假的雪花 " 的一天 ( 無論怎麼樣一起來面對 ), 我卻被郭嘯天與他的妻子給弄哭了 ( 百轉千迴 縱橫南北 敞開我們的心扉 )... 真的去雪地裏拍就會比較好嗎? ( 愛是多麼可貴 貴在有所作為 ) 一部大戲, 如何取捨, 我做為觀眾的不懂 ( 只要同去同歸 成敗也無所謂 ).
然而, 我從第九集開始罵... 一直罵到第四十二集終了... 卻深刻地體會出張紀中有想把這盤 " 豆腐 " 做好的努力與心意! 我嚐了之後, 覺得至少有些原汁原味! 而且, 現今內地除了張紀中, 還沒有誰做得出這樣 " 道地 " 的 " 豆腐 "! 對我來說, 這盤 " 豆腐 " 就是感動我的藝術!
完全同意吳天空先生說的, " 郭靖拉弓,好象就有点颤抖,不稳 ". 那是李先生的問題! 至少張紀中準備的弓像弓 ( 而不是像 " 別了, 溫哥華 " 中, 加拿大知名大律師開的是那位臨時演員自己的破車 *^_^* ) 完全同意吳天空先生說的, " 还有杨康的造型, 怎么也不像王爷.连演员周杰自己都承认这一点 ". 那是周先生的問題! 嘆息... 真的驚訝於怎麼變到連奔跑都顯嚴重駝背的地步... 演譯文武全才翩翩風度的爾康的周先生到哪裡去了? 現在穿什麼都是枉然!
2. 張紀中 根本不相等於 金庸!
我以欣賞到了陳坤的美好的同一顆心靈同一顆腦袋, 欣賞到了張紀中的執著. 我根本不在乎那是不是金庸小說!
張紀中自己一定喜歡金庸小說, 然後借著金庸小說多年的知名度, 利用霉體的運作方式與愚記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 成功地為自己的製作團隊打開知名度! 這完全無可厚非, 也不構成被打壓的原因. 無論張紀中以後拍什麼題材, 我都會關注! 而且, 我認為至少所有影藝學院, 應該把 " 張紀中現象 " 列入教材, 個案研究! 其實, 以後是金庸該謝謝張紀中了. 我對金庸小說沒興趣. 只是藉由金庸小說的戲劇才得以知道了張紀中的戲劇製作群, 這個我認為現今內地最有潛力的團隊. 為此, 我謝謝金庸先生!
3. 常琳 最多只相等於 " 雪後多倫多 ", 而絕對不相等於 " 別了, 溫哥華 ".
" 別了, 溫哥華 " 的藝術與否, 不應就只看它是否是一些觀眾喜歡的 " 起司 " 而決定!
我喜歡 " 起司 "; 我也不喜歡 " 起司 "!
我喜歡 " 豆腐 "; 我也不喜歡 " 豆腐 "!
哈哈...
我喜歡道地的 " 起司 "! 道地的 " 起司 " 能感動我, 於我而言就是藝術!
我不喜歡不道地的 " 起司 ". 不道地的 " 起司 " 不能感動我, 於我而言就不是藝術.
我喜歡道地的 " 豆腐 "! 道地的 " 豆腐 " 能感動我, 於我而言就是藝術!
我不喜歡不道地的 " 豆腐 ". 不道地的 " 豆腐 " 不能感動我, 於我而言就不是藝術.
於我而言 ( 就是指我主觀上的意見... 我也不喜歡被人逼著隨時都要客觀... 請吳天空先生注意一下這裏 *^_^* ), 張紀中的 " 射雕英雄傳 " 與 " 天龍八部 " ( 對不起, 我只看過這兩部 ), 已可 " 算 " 得上是道地的 " 豆腐 " ( 雖然我邊吃邊罵 ), 能感動我, 所以就是藝術.
而喜愛 " 起司 " 的觀眾, 從商人趙大師的店裏買到了外觀上看起來像是他們喜愛的 " 起司 "... " 別了, 溫哥華 ". 然而, " 別了, 溫哥華 " 是真的 " 起司 " 嗎? 其實, 這已經不重要了... 只要吃的人覺得是 " 起司 ", 只要吃的人覺得快樂 *^_^*
只是, 我那時忍不住地想分享自己的經驗, 善意的提醒一下... 其實 " 別了, 溫哥華 "... 根本就不能算是 " 起司 "... 它根本不是道地的 " 起司 "! 如果不是因為陳坤...
我主觀地認為趙大師很好! 然而, 他的格局已無法與張紀中的相提並論.
我們應該慶幸趙大師現今可以給予陳坤的啟發已很有限... 這證明陳坤的長進比哥哥的長進來得多 *^_^* 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