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保密
- 分享
- 0
- 精华
- 0
- 积分
- 11149
- 主题
- 124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17977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11-10-12
- 在线时间
- 896 小时
- 点数
- 12456 点
- 帖子
- 10722
- 注册时间
- 2008-8-9
- 点数
- 12456 点
- 帖子
- 10722
- 注册时间
- 2008-8-9
|
一直没删《建国大业》,翻来覆去看陈坤的戏。弄得我特想看他其他的演出
就蒋经国、孔令侃、宋美龄那一段是这部影片中最精彩的,也是基本具有剧情发展的段落。如果不了解一点当时的史实,这部影片就七零八落的,基本上没有剧情。关键转折点都是用字幕解释的。这个问题就没必要说了,我不想浪费脑细胞了。
在观后感中我说冯小刚的表演最好,是权衡之后的结论。因为他只有一场戏,也挑不出毛病,而且很具有个人特色。陈坤的戏多,自然闪失也会有,而且有些地方有点过猛,所以还是把冯小刚放在了头一名。可是呢,几经观看,我还是更倾心陈坤的部分,虽然有瑕疵,也是瑕不掩瑜。
孔令侃叫嚣了一大通之后,蒋经国从沙发上站起来,转过身向孔令侃训话。就陈坤一站起来,他的表演吓了我一跳!心里不禁感叹,真厉害!真厉害!
其实我挺讨厌现在的拍摄方法,中景和特写不停的切换,而且都拍很多角度,看起来有些镜头也不能架设多台机器同时拍摄,所以要求演员重复表演很多遍。而在我看来,有些中景或者特写没必要切入,总是破坏叙事的流畅性。但蒋、孔、宋这一段的镜头交待还算是挺得当。不过各种角度也是重复了很多次。陈坤站起来这一个镜头也是单另拍摄。要说,陈坤重复表演和间断之间的情绪连接是非常出色的。
看整体,要看整体。现在我也找到关键的窍门了,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一个演员表演能力的高下。很简单,人物对话时,演员没有台词时的表演。行内的话我也不知道,肯定有名字,我就叫托戏吧。
要说只看表面,有台词的部分,陈坤的表演是让我眼前一亮,但让我真正高度关注的原因是他在没台词时候的表演状态。
相比之下,佟大卫逊色些,而邬君梅就是不合格。
除了蒋经国从沙发上站起来叫我特别喜欢,还有就是孔令侃叫嚣时,蒋经国坐在沙发里的神态,还有宋美龄止住了蒋经国的话后他还是在气愤激动中,但努力压着的表情。
蒋经国听着孔令侃说“来了个督导专员就变天啦?”他还不太往心里去,可孔令侃一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行业规矩。”蒋经国就止不住胸中运气一脸愠怒,还撇了下嘴。——这个镜头陈坤的表演真好。而画面我就喜欢这样的。喜欢几个演员都在画面中,每个人都有表演,情节在发展,可以一遍一遍的观赏,体味其中的气氛。
佟大卫这一段最好的一处是说: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不好的地方是孔令侃背身示镜,宋美龄对他说:你父亲和大姐要是知道你这么胡闹,饶不了你。之后他转过身开始说台词。就是这转身之前的几秒钟,他没有表现出人物应有的状态,而是在等待邬君梅的台词说完。
而邬君梅的差劲也是在这个问题上。
这个画面中,蒋经国还在训斥孔令侃,而宋美龄在景深之外。要说,拍摄意图,导演要求,为了突出景深中蒋经国和孔令侃的主要部分,宋美龄这个次要部分就不能动,为的是不能抢了前面两个人的镜头。但问题是,蒋经国说这些话并非只孔令侃有反应,宋美龄也应该有反应。之所以后来宋美龄说“够了”是因为她已经忍无可忍,就算宋美龄的画面是模糊的,也是可以看出人物状态的,邬君梅的表演就是个木头人,她没有任何表演,就是等着陈坤说完台词,她好跟一句“够了”。
演员要做到可以在镜头前真实的生活,表现出其角色对命运的未知感。这句老掉牙的话,好几年前就总说,现在又说回来了,但直到现在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
http://smalldie27.ycool.com/post.2662629.html
这个人大概是搞影视的,比较懂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