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QQ
- 522104230
- 生日
- 1988 年 9 月 28 日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1
- 积分
- 1012
- 主题
- 21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16617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12-12-10
- 在线时间
- 1376 小时
- 点数
- 1558 点
- 帖子
- 978
- 注册时间
- 2008-3-21
- 点数
- 1558 点
- 帖子
- 978
- 注册时间
- 2008-3-21
|
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8 18:35 编辑
从来没写过影评,不过就是这部史无前例的《建国大业》,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这个史无前例的蒋经国,让我没法控制自己不为之留下片言只语。
首先还是说说整部电影吧。从开拍到首映,一直都有关注。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重炮,《建国大业》的新闻从未平息,不过大多是大腕龙套的加入消息,对于电影的内容和架构只能用模糊来形容。直到首映举行了,媒体看片了,电影的真正面纱才被慢慢揭开。不出所料,所有评论均十分正面,虽然百位明星的加盟能奠定基础,不过主旋律毕竟具有特殊性,面对这样的众口一词我还是没有尽信。可媒体对演员的表态我却颇为看重,因为这方面的评价只针对个人与艺术,相对来说较为客观。看到媒体和观众对经国先生一面倒的好评,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也乐开了花。只是冷静以后想想,媒体的报道难免夸张,观众也有可能是看了报道之后先入为主,所以,眼见为实吧。于是乎一到周末就迫不及待地观摩了一遍。
看完以后对电影的评价只能是功过参半。功在于众多演员的良好发挥和某些场合的精彩闪现。陈凯歌的向天鸣枪和白日提灯,黎明和金鑫的棋局较量还有陈道明和姜文的车内对话都给《建国》增色不少。至于毛蒋关系的描述也不再停留在邪不胜正的角度,而是成王败寇的色彩更多些。过在于镜头衔接的未能连贯和故事叙述的纷繁散乱。电影当中战争的场面很多,一眼看去虽是弘大十足却总有一丝不自然的拼凑感。后来看别人的影评才知道原来那些场面都是直接从以前的主旋律电影里边照搬过来的。尽管因《建国》的拍摄周期太短而不可能按期实现这些场景的拍摄可以理解,不过这种现成的解决方式实是给电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憾。其次,在剧情的安排上也显得不够周全。局势动荡的年代大事不断实属平常,可电影终归是电影,一张小小的荧幕容不下一个时代的全部。《建国》最让我失望的就是试图面面俱到而忽视了跌宕起伏,处处着力的结果只能是难生激情的平铺直叙。
当然了,我看这部电影本身就不是冲着电影而去的,我只是冲着这172个演员其中的一个而已,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不过即使只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还是可以非常自信地向所有人宣告,说坤演的蒋经国是本片的最大亮点和惊喜,一点都不为过!
如果要打个比方,我会把这个蒋经国比作一把冰刀,冷、利、坚。电影里边蒋经国的表情并不丰富,除了面对吴市长饭局邀请时候的嘲讽之笑以及面对父亲称赞时候的似笑非笑,其余时间展现的都是几近僵硬的脸,可这张脸却万般不能和木讷排放在一起,原因在于他的眼睛。虽然在看之前已经听说有多么多么惊喜,也算是做足了心理准备,不过当这位小蒋先生首次直面镜头的时候我还是意外地被惊到了!即便和镜头之间还隔了一层陈旧的木窗玻璃,那眼神的冷峻还是直透人心,让人止不住暗暗发凉。接下来的“打老虎”行动更是令人神经跳动。一句“只打老虎,不拍苍蝇”说得掷地有声,浑身散发出坚定的气息。遇上杜月笙的不请自来,坐在沙发上的他沉默着远远斜视。就是这个眼神我词穷了,唯一的感觉是,秒杀。也是这个眼神,点燃了接下来二人交手的烽火。其实这场戏在场景和配乐方面都没有刻意的铺垫,对话也显得十分冷静,可你就是阻挡不了那抹刺骨的蓝色火焰在不大的访问厅里肆意燃烧。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场戏。然后到了和佟大为的对峙,这是蒋经国在《建国》最爆发的一场,一声声强势的质问尽显太子霸气。直至此刻,这把冰刀还是杀人的利器,可过后,冰刀开始出现裂痕。原本声势浩大的救国计划被父亲扼杀,几乎哽咽的申诉没有得到支持,父亲背对着他走远了,而他留下的只剩无奈和落寞。战事连连失利,父亲最终下台。看着离去的部属,父亲坐在了门前的台阶上。儿怕父亲着凉,父亲唤儿同坐。无需言语,一个迅速而标准的坐法就透露了蒋经国身后苏维埃军旅生涯的特殊背景。不愿接受父亲王朝的覆灭,儿子提出和谈的希望,可父亲的必败言论给了他无情的打击。那一眼绝望也意味着,冰刀已然融化,不复存在了。
纵观全片,表现出色的绝对不仅坤一人,可是大部分观众都把最高的赞赏给了坤。坤在《建国》当中的表现确实是他本人有史以来最精准的,起码我感受不到这个角色身上还残留他本人的影子。可是理性地说大部分观众都是抱着数星星的态度走进电影院的,根本不会花上多少心思去分析某个演员的演技如何如何。坤让观众留下印象的砝码:其一是戏份的吃重。其实事实上也不多,只是和一大堆龙套相比起来还算突出。加上他是主演当中唯一的青年演员,还有上映之前百分百的质疑声等等,让人们在看片以前就已经把注意力锁定在他身上。看完之后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差,他们会无话可说吗?其二是角色的性格。《建国》设定的角色多不胜数,其中不乏历史上真正存在的资深政治家,剩下的就是为大牌服务的无名代表和士兵。蒋经国能脱颖而出很大程度是依仗他那雷厉风行的锐气,而这种锐气唯蒋经国独有。满眼都是“老奸巨猾”的政坛老手,突然蹦出个爱国爱民的热血青年,不令人眼前一亮才是怪事。所以说,坤是幸运的,能得到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坤没让所有人失望,他牢牢地握紧了这次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