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主页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5
- 积分
- 3809
- 主题
- 154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14171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0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13-3-19
- 在线时间
- 1132 小时
- 点数
- 4633 点
- 帖子
- 3224
- 注册时间
- 2007-5-2
- 点数
- 4633 点
- 帖子
- 3224
- 注册时间
- 2007-5-2
|
周迅和刘德华……听起来挺靠谱
2010-08-19 01:44:50 来源:长江商报 【大 中 小】 评论
《建党伟业》剧照CFP 图
现在网消息 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冲击明年七一档的献礼片《建党伟业》昨日正式开机。影片着力刻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的中国风云人物。《建党伟业》延续了《建国大业》的全明星风格,刘烨已确认出演青年毛泽东,新《红楼梦》中薛宝钗扮演者李沁,将扮演年轻时的杨开慧。而根据此前香港媒体爆出的消息,陈坤、周迅、周润发、吴彦祖等也将出演重要角色。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建国大业》的成绩,可以预见《建党伟业》的成功,但可能会少点新鲜感。
本报记者 邹啸宇
刘烨VS毛泽东
1918年,毛泽东自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片中年龄为24—28岁。
周黎明:要找像毛泽东年轻时的演员不难,但找明星可能有点难。年轻时的革命家,往往比较富有激情、很气盛,关键在于这些感觉刘烨要怎么演出来。湖南卫视以前拍过一部讲年轻毛泽东的连续剧,完全是用偶像剧的方式打造,大家也很接受。所以要看导演怎么把握这个戏的基调,是想把他塑造成伟人,还是贴近百姓的年轻革命者。
陈坤VS周恩来
1917年,周恩来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并组织觉悟社,1920至1924年间,先后前往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剧中年龄为19—23岁。据港媒爆料,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将由在《建国大业》中扮演蒋经国的陈坤担纲。
周黎明:大家都知道周恩来是美男子,很帅,请陈坤出演可能是出于这个考虑。说实在的,出演晚年的伟人有一定难度,因为有很多影像资料,但年轻照片就只有几张,演员表演只要不太偏离就行。比如,周恩来是个很儒雅的人,这一点陈坤演起来应该没问题,至于其他方面,只要符合剧情和逻辑就可以了。
张涵予VS孙中山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陆海军大元帅,宣告与北京袁世凯政府对立。1918年5月被迫辞去大元帅一职,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于1921年4月在广州重组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在这段岁月里已年过半百。不知是否因张涵予在《十月围城》中对孙中山的诠释获得一致好评,据港媒披露,他已确定出演“非常大总统”一角。
周黎明:《十月围城》里孙中山只是个符号,并不是戏剧人物,所以让他露面越少越好,而且张涵予为此角色化了六个多小时的妆,说明他和孙中山长得并不像,形象可能差得比较远。在《建党伟业》里,他的戏份应该还不少,所以需要通过其他方面去弥补。我倒觉得孙淳在《走向共和》里演的孙中山很不错。
张国立VS蒋介石
1918年3月,蒋介石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闽,因受排挤,蒋介石常常滞居上海,还与张静江、陈果夫等人合伙做起投机生意。与《建国大业》一致,《建党伟业》沿用张国立版的蒋介石,只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蒋介石的年龄,都要往前推进三十年。
周黎明:就张国立在《建国大业》里的表现来讲,他虽然外貌不像,但能够通过别的方法弥补,比如口音,虽然大家讲的都是普通话,但他的普通话是带有浙江腔的,而且举手投足之间,能够看得到他的努力,让人看了至少不会出戏,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吴彦祖VS胡适
胡适,文化界名人,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在剧中时年26至28岁。据黄建新介绍,物色胡适这一角色时,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的就是吴彦祖,因其除与胡适形似外,海外求学经历也颇有几分相似。
周黎明:胡适在中国近代文化界绝对称得上是泰斗级的人物,我知道他的观点和作品,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气质如何,我不是很了解。在想象中,他应该很有文人气质。从这一点上来说,吴彦祖应该还可以吧,看照片还算比较接近。
周润发VS袁世凯
1916年3月,袁世凯抱着当总统之梦郁郁而终,而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伟业才刚刚拉开序幕。可见,缺席《建国大业》的发哥虽然腕儿够大,恐怕也只称得上是个“酱油党”。
周黎明:这个有点儿意思,因为周润发现在的形象、块头,和大家印象里的袁世凯挺像。袁世凯也挺大只的嘛(笑),不过袁世凯可能没那么高,不过拍戏时高矮可以调整,如果和他配戏的演员都高一点,身高的问题也就看不出来了。
刘德华VS蔡锷
曾以国民党军官一角在《建国大业》中跑了回龙套的刘德华在《建党伟业》中又有新角色,据称,他将饰演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蔡锷。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有消息称,《建党伟业》将会加重蔡锷的戏份,除了与袁世凯的对手戏外,还将着重表现他和小凤仙的爱情戏。
周黎明:听起来差不多,刘德华还算靠谱,从形象来说比较接近。
周迅VS小凤仙
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对大部分观众而言,并不陌生。与33岁的蔡锷定情时,小凤仙年仅17岁。作为名动公卿的名妓,正史上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记载,但正是她帮助蔡锷逃离袁世凯的囚禁。
周黎明:你知道我们那一代人心中的小凤仙是谁吗?是张瑜,那时候有部讲蔡锷和小凤仙的电影,叫《知音》,很红。不过周迅来演应该还挺有意思。她和刘德华……听起来挺靠谱。
蒋雯丽VS宋庆龄
1915年10月,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东京完婚,与孙中山共同承担流亡生活。还曾与孙中山一起,在上海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代表以及列宁派来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在《建党伟业》中扮演宋庆龄的,将不再是许晴,而是蒋雯丽。从建国回溯到建党,宋庆龄在片中的戏份也自然加重。
周黎明:《建国大业》里许晴版宋庆龄太苗条,气质倒挺像。因为我看宋庆龄的一些照片,都比较富态,我觉得陈冲挺合适。蒋雯丽还是太瘦了。
邬君梅VS宋美龄
直至1917年,宋美龄才从威尔斯利学院回到上海,从事教会工作,参加社会活动。1922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初次见面,立刻对其展开热烈追求。
周黎明:别的都没问题,但从《建党伟业》的故事背景来看,宋庆龄和宋美龄年龄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我觉得他们把明星当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大笑)。
除确定刘烨将饰演青年毛泽东,李沁扮演年轻时的杨开慧,港媒公开的其他演员尚未得到证实,陈独秀、李大钊、马林、邓颖超、廖仲恺等重要角色的归属也未公开。据剧组人员透露,成龙、甄子丹、周星驰、李连杰和梁朝伟都在受邀出演的名单之中,曾在《建国大业》中表现出彩的葛优、冯小刚等,也都愿意服从角色,不计片酬出演《建党伟业》。或许是《建国大业》票房飘红在先,不论是《建国大业》里的“老面孔”还是之前没份露面的,各路明星们都想在《建党伟业》里谋个角色。以致周黎明笑言:“好像没争取上的明星就要自我封杀,自动退出娱乐圈了一样!”
谈及对片中这些角色的期待,周黎明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类的群戏,演员本身不太会有个人风格,所以对演员的个性要求不那么强烈,“首先,群戏是要服从多数的;其次,影片塑造的人物都是真实的,有比照对象的。”
———— ◇对话◇ ————
这模式成功了一次
第二次做观众会不会失去好奇心
长江商报:比起《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采用了更多更为年轻观众所熟悉的偶像明星,此举对票房是否具有推动作用?
周黎明:未必。《建国大业》票房好,是模式本身很吸引人,就像香港以前贺岁片一样,把所有明星全用上,观众就觉得好玩。《建国大业》出来的效果比很多人想象的好,因为明星虽多,但形象都挺立体。我相信,《建党伟业》不会和《建国大业》相差很多,毕竟题材摆在那里,大家会很认真做。我唯一担心的是,这个模式成功了一次,第二次做,观众会不会失去好奇心,观众的情绪是很难把握的。
长江商报:您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在哪里?
周黎明:对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意义吧,年轻人可能是看偶像,中年人就是去看很多明星,年纪大的人看历史。各取所需。
长江商报:很多人都认为,《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类型的片子,很大一部分票房是带有政治色彩的“特色票房”,在艺术成就上难免稍逊一筹。
周黎明:从《建国大业》可以感觉到,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影片在探索一条新路子,以前不求经济回报,完成任务就好。但现在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同时,尽量把片子拍得好看。《建国大业》里说故事的方式,很照顾大众,至少我看完之后,并不觉得闷,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可是影片上映后必然会有一些排场放映上的政策支持。)对,这种政府支持的行为是必然会存在的,但另一个方面,影片本身很吸引眼球,是很多人关注的影片,确实很多人想看。
长江商报:自从冯小刚导演提出《唐山大地震》过五亿的票房目标后,五亿已成为电影票房的新标杆。当年《建国大业》票房就已突破4亿,不知您对《建党伟业》的票房有何预期?
周黎明:《建国大业》放映之前我非常不看好,可看了之后,觉得比想象中好很多,他们把明星运用得很恰当。基于《建国大业》,我觉得《建党伟业》应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到五亿也有可能。但这部影片毕竟和《唐山大地震》不一样,《大地震》首先是冯小刚作品,冯导有超强的叙事能力,不夸张地说,全中国没有第二个人,未来宁浩可能做到;第二,它的题材比较特殊,算是一个历史悲剧。这些因素都是《建党伟业》没有的,虽然里面明星很多,但明星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是别的国家、别的地方、别的电影公司,无法复制的。我不知道会有多少观众因为《建国大业》而去看《建党伟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建国大业》不去看它。总之,我会继续关注,希望它能够有一个好的票房。
http://news.cnxianzai.com/2010/08/285428.html
[ 本帖最后由 飞毛腿毛毛 于 2010-8-27 23: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