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历
- 其它
- 血型
- 其它
- 个人主页
- 性别
- 保密
- 分享
- 0
- 精华
- 3
- 积分
- 6121
- 主题
- 1082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6517736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1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23-9-24
- 在线时间
- 4540 小时
- 点数
- 38136 点
- 帖子
- 3019
- 注册时间
- 2009-8-24
- 点数
- 38136 点
- 帖子
- 3019
- 注册时间
- 2009-8-24
|
本帖最后由 持枪土匪 于 2016-8-26 12:20 编辑
[160826] [新快报] “行走的力量”走到第六年, 不再只是走走走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48363
■今年的志愿者大合影
■高山音乐会“回响”
■陈坤和儿子Alex在途中的互动
■陈坤在终点大旗上签名
8月24日,为期十二天的2016“行走的力量”正式结束。今年行走的地点是川藏线甘孜地区的康定、塔公等地,作为项目的第六年,也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和往年相比有不少改变之处。比如减少了行走的天数,增加了禅修、拓展休息、高山音乐会等元素,让整个八天的行走过程变得丰富而多彩。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效果,也许要过五年我们才会了解,但不管怎样,在活动结束的那一天,志愿者和媒体人脸上的笑容和眼泪都是那么地真实,那么地打动人心。这个由一位明星发起并持续了六年的公益项目,在采访参加活动的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新快报记者得到的最多的一个形容词是——真诚。
改变
除了让身体达到极限,还有别的方式让心平静吗?
作为一个参加过三次“行走”的记者,今年可谓是“紧张与松弛并存,劳累与轻松齐行”。原因是这个项目在今年进行了一些改变,策划人熊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往年我们都觉得,当身体到达一定极限的时候,心就会特别平静,所以我们过去喜欢让大家一直走走走,特别是挑战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地形和海拔。但除了走,有没有别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心的平静呢?”为此,今年团队进行了非常多的尝试,例如用游戏代替行走,进行拓展训练和团队建设,又例如邀请仁波切来讲述禅修的基本知识,甚至还进行了露天电影的放映、高山音乐会,以及篝火晚会的狂欢。
不过,这些“轻松”元素的增加,并没有让行走的难度完全消失。今年“行走”第一天就是大上坡,许多第一次行走没有经验的志愿者和媒体人,因为负重太多的缘故,几乎走到“崩溃”。20日上午翻越4700米垭口,也是这次行走过程中的一个“坎儿”。
有松有紧的节奏,让今年的“行走”变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熊猫坦言,接下来的五年怎么让大家更好地和心灵对话,也是项目要重点考虑的事情。“光通过身体极限的感受去达到心灵建设,听起来有点虚,所以禅修也好,营地的活动也好,能够用更简单、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心灵,是我们之后要更加重视的部分。”
传播
直播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要不要真人秀这是一个问题
除了对项目本身进行改变外,在项目的对外传播上,团队也一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就是像陈坤说的,“行走的力量”是一个比较偏文艺的、偏自high的项目,一群人在音讯不通的大山里,进行着心灵上的交流,回到城市里很多人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就会忘记山中七八天得到的一点点成果。所以另外一种声音就是希望把“行走的力量”做成“真人秀”的节目,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媒体参与,把项目传播得更广,造成更大的影响力。
“今年三月的时候团队里确实有人提过这个想法,不过我们商量后觉得目前还是不能做。行走的力量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当然很好,但是真人秀要有收视率,就必须娱乐化,这就改变了我们当时做这个项目的初心。”熊猫表示,陈坤和自己的想法一样,都是觉得可以做,但是做得不好就不要做。“从去年开始,直播已经是我们能做的一个非常大的突破,配合直播添加了很多有一点娱乐性的元素。但是变成真人秀,首先要环节合理,要对节目有帮助。”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有资格参加“行走的力量”,从今年开始报名也不再设置门槛,不像过去那样只征集某一个团体的人,比如老师、大学生、创业者等等。今年报名只需要提交一个“行走计划”,工作人员会从中选出最有创意、最感人的计划来进行邀请。启动仪式上,陈坤也提到一个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计划,来自于一位铁路维修人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维修五公里的铁路,计划中他说自己很想走出这五公里,看看外面的铁路和外面的世界。当他被选上以后乘坐火车到北京,火车经过自己每天要走无数遍的那五公里,他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160826] [新快报] 面对面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48340
陈坤:我自己也是从小鲜肉过来的, 但现在我拥有了人生下一个阶段应该去拥有的东西
8月22日,2016“行走的力量”倒数第二天,这一天所有人都驻扎在C5营地,进行高山禅修。下午的课程结束之后,陈坤也接受了新快报记者的专访。因为每年都要进行像这样的一场对话,所以今年的话题并没有太多地围绕项目本身,而是十分发散地谈到了坤哥对“勇敢”和“叛逆”的理解。今年生理年龄已经达到四十岁的陈坤,坦言自己的心理年龄还远远没有四十。他会和年轻的记者以及志愿者们聊动漫的话题,也能从年轻人身上学习到很多不一样的价值观,更领悟到不应该去嫉妒“小鲜肉”,而是把握好自己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去拥有的东西。
新快报:“行走的力量”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你觉得自己走完这六年有什么改变?
陈坤:第一年我会很焦虑,但是现在我很相信我的团队。很多经验在慢慢累积,我也更放松从容。六年的“行走”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慢慢从一个被人照顾的人,变为一个懂得照顾别人的人。我逐渐培养了一种责任感,学着去照顾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今年我是带着一种很谦卑的心来参加的,以前我经常会偷懒,把细节都交给团队去处理;但今年我从头到尾每个细节都必须知道。
新快报:你常常说“行走”能让内心放松和平静,而这对演戏帮助非常大。去年《寻龙诀》你演胡八一,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谈到黄渤在表演的时候能非常快地进入状态,当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会不会感觉压力很大?
陈坤:我的压力其实不是来自于别的演员,而是来自于自己。很多人的压力是来自于比较,但生活中有智慧的人,知道旁人很优秀,他会懂得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渤哥演戏的时候有自己的节奏,但是他的节奏不一定适合我,我需要向他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好演员的心。我很喜欢胡八一这个角色,但一开始一直没有找到对的方向,我的压力是来自于这个。
我这几年很少去接角色,演得少了之后你的表演会变得越来越干净,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跟镜头和现场交流的节奏减少了。前几天我拍一个汽车广告的海报,摄影师是我很多年的好朋友,换做以前我很快就拍结束了,但那天却偏偏很久找不到状态。我以前觉得应该把过去演戏的经验全部放下,重新开始,但我现在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可以保留的,比如对镜头的把握。
新快报:你说你现在很少接角色,确实现在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喜欢用小鲜肉来担任主角,但问题是他们的表演常常引起大家的负面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陈坤:我自己也是从小鲜肉过来的,我能有今天也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忙和市场的宽容。虽然现在这么流行小鲜肉我也会感到紧张,因为他们风华正茂,而我正在老去,但转念一想:假设我是观众,天天看陈坤我也会厌烦的。小鲜肉充满了新鲜、时尚,而这些东西现在我是演不出来的。这些东西我也曾经有过,但现在我拥有了人生下一个阶段应该去拥有的东西。我只能说市场变得更加宽容,而我和弟弟妹妹们都同时在经历磨炼。
新快报:今年是你儿子第二年和你一起“行走”,你对他有什么样的期望?
陈坤:我希望他能成为我的荣耀。他成长到现在,除了帮助他建立一些价值观之外,我觉得他会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属于他自己的生命。在未来相处的日子里,我会告诉他,他所拥有的缺点和优点,但我会放大他的优点。如果有一天他变得非常傲慢的时候,我一定是第一个指出他不对的人。我非常爱他。
其实在做演员、儿子、父亲这些角色我都还不是最好的阶段,按照我内心的标准,每个方面我都还有上升的空间,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开心,我能接受我现在的不完美。
新快报:每年“行走的力量”都有很多年轻的志愿者,你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收获到什么?
陈坤: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他们帮助我在表演的时候不会堕入我这个年龄层惯有的行为逻辑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价值观里有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这是一个礼物。我跟我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也觉得收获特别大,首先我不排斥跟年轻人在一起,我们是相互学习的。每一位年轻朋友我都希望他们很自然,有独特的个性,在拥有自己的个性时能不扰乱别人的行为。
新快报:听说每年“行走的力量”结束,你都会加入到志愿者的微信群里,是不是很多人会加你为好友?
陈坤:我现在微信上的人已经爆了,几百个人加我了。我总是觉得现在我安静的时间特别少,虽然我经常会打坐,但依然觉得心里不安静,外在的事情增多,贪婪的念头也增多……所以现在会特意选择在家里安静地待着,会找一些老师给我上课。我四十岁变得特别好奇,特别想学些东西,比如语言、影像和画画。以前有一段时间朋友非常少,生活得很简单,有一个公司之后,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些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有一些只是打哈哈的关系,有时候让我觉得我的时间变得没价值。
新快报:坤哥你怎么解释“勇敢”?
陈坤:我认为的勇敢就是做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情,现在比以前做得好,你就是一个很棒的人。像徒步来说,你战胜了自己就很棒了。大家的起跑线不一样,为什么非要战胜别人?把自己做到最好就行了,你就保持了自己的骄傲感,做尽量好的自己。
新快报:怎么看年轻人的叛逆?
陈坤:叛逆其实是每个阶段都会有的,像我的孩子可能到十八岁之前都会特别叛逆。叛逆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叛逆是天性,叛逆过后就会进入一个沉稳的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的魅力,但如果从出生到离开一直在叛逆的话就会没有个性了。光彩总是瞬间性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平庸的,在储存能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想要成为一个能存活很多年的艺人,但有一天当我看到烟花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当我冲上天空的时候我就想一直霸占着整个夜空呢?我们不应该这么自私,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当我冲上去的那一瞬间,就是我叛逆的、闪光的时候。我认为叛逆是独特的、稍纵即逝的,也应该去珍惜的。
记者手记
他们都用“真诚”评价他
尽管“行走的力量”已经第六年,但是网上关于陈坤“作秀”的评论却从来没有止息过。行走过半,陈坤下水帮助志愿者过桥的图片放了出来,后来我在评论中看见有网友说河水只漫过脚背,有搭桥的功夫,大部分早就已经能趟过河了。事实是,他们其实一点也不了解当天的情况。那天突然下大雨,原本可以轻松走过去的小溪,瞬间涨水。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很危险,要是雨势增大,随时可能变山洪。坤哥当时很着急,他说:“所有的男生体力还不错的,都脱了鞋子下水帮忙。女生就不用了。”说完他带头打起了赤脚,下水充当人墙。老实说,我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但水势涨得很快,单木桥又很滑,要是没有坤哥团队和西藏登山学校的向导们在水里搀扶,我一定没有这么勇敢和坦然。你看,很多事情动动嘴皮子批评是很容易的。
这次志愿者中有一个是坤哥十多年的粉丝,我问她:“很多人都觉得近距离接触偶像,有可能会是一种灾难,你呢?”她说:“我没有,我觉得他很真实、真诚,比想象中更爱玩也更亲切,而且很关心身边的人。”庆功宴上放了一条视频,是工作人员采访大家“行走”前后对坤哥的印象,不少人都用了“真诚”这个字眼。
我也想说他真诚,因为他发起火来真的好可怕,但是道起歉来又那么让人无法拒绝。第一次参加“行走”的小伙伴,途中看见坤哥和熊猫吵架,当时就被坤哥的脾气吓到了。原本以为这事无法收场,没想到第二天又看见两个人手拉手玩游戏。采访中,坤哥自己说:“大家容易宽容一个长得帅的人,我是一个神叨的人,很容易躁,又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所以回来道歉的时候一般都能获得原谅,因为你们架不住我老实。”
庆功宴上,坤哥一如既往不顾形象跳起了《FOX》,又唱《青藏高原》,同桌的记者形容他“真的就是一个大男孩”。我觉得,坤哥说得对,他的心理年龄真的还未满四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