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ream 于 2016-6-16 11:46 编辑
<P><FONT color=#7d916f>从《像雾像雨又像风》里走进《金粉世家》,一直以擅长塑造孤高,冷傲而有深情的角色而闻名影视圈的陈坤在陈逸飞遗作《理发师》中扮演的那个历经人生波折的理发师,让人们又看到了他身上强大的角色塑造能力。 <br> 有人曾经非常诟病陈坤在《理发师》中的表演,说他整个片子中像一杯煮不开的温吞水,不温不火的表演让人昏昏欲睡,毫无激情可言。但是,正是陈坤这种“温吞”的表演才将陆平那种自卑而倔强,软弱隐忍却不言不弃的个性诠释的淋漓尽致。 <br> 说道男主角的选择问题,人们马上要把姜文拿出来和陈坤进行比较。诚然,姜文的大气,硬朗,男性阳刚的豪迈做派的确和陈坤的阴柔风格有天壤之别。但是,陈坤的表演更贴切《理发师》这部电影,更合适陈逸飞导演的个人风格。 <br> 陈逸飞作为知名画家,他最让人称道的就是他笔下那些隐藏在江南深闺之中犹如江南杏花春雨一样优雅美丽的女子,那些人物,那些风致是完完全全的南方的,水性的,柔嫩的,带着些许的感伤,带着些许的忧愁,带着些许的孤独和落寞。这种三分忧郁,三分柔情和三分哀伤的男人形象又如何让人将其和姜文联系起来?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如姜文是那个拿着铁板高歌“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而陈坤则适合歌咏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身兼画家职业的陈逸飞绝对是一个电影界柳永型的导演。所以,陈坤在最后才能将那幕多年之后迟到的“执手想看泪眼”演绎的丝丝入扣,恰到好处。 <br> 电影中,陆平始终是个怯懦的人,他除了给人理发找不到自己的被认可的意义,所以,即使当他生活优渥了以后,他还是无法放弃手中的理发剪子。只有在纷飞的秀发中,只有在熟悉的洗发水的香味之中,他才像一个真正回归自由的人,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乐趣。电影里,给我留下最难忘印象的不是嘉仪和陆平最后热泪盈眶的相逢,也不是他和嘉仪两人在自行车上那段轻松快乐的时光,而是他和嘉仪多年以后返回上海,他从橱窗外凝视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理发店。他眼神中蓄满了不舍,迷恋,欢欣以及和欢欣一样多的哀伤。 <br> 那一刻,我几乎真的就把陈坤和陆平重叠起来,事后我一直连连感叹,不知道这个男人是如何揣摩出来那种复杂情绪的,但是他那如渊一样的深黑色眼眸却直直的烙在我的心里。那一眼带着欲语还休的深情。</FONT></P>
<P><FONT color=#7d916f>(巴巴)</FONT>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6 17:46: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