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86|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0711][评论]《肩上蝶》:张之亮的代表作

[复制链接]

226

主题

22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北京市
点数
16023 点
帖子
12038
微博名
五六七八月雪
注册时间
2005-2-6

Medal No.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1 00: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肩上蝶》:张之亮的代表作 梁赞师傅 发布于: 2011-07-10 18:30






张之亮很幸运。他拍到了他迄今为止最个人化、表述最完整充分、刻画最精致细腻、各部门配合也非常落力的作品。且不论他心有多高,才有多大,一位导演一生能得到这样一次机会,来拍出他心目中的那部电影,那么,这辈子也没白当导演一回。
有个提法,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从哪里传出来的。说是“文张武徐”。平心而论,张之亮的作品,固不乏自家特色,有很重的人文气息,却也容易被“人文”二字所囿,显得温婉、谨慎、瞻顾,一部作品里,往往理、意要胜过才、趣,且不时会露出刻板和空疏的毛病——总之,无论深度、力度、实现程度,抑或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相比徐克,张之亮都要输了一筹。
但反过来,也因其的谨慎稳重,不像徐克那般天马行空逞才使气,张之亮的作品从来都水准可期,不会大起大落。
因为这个原因,之前从上海电影节传出来风波,说张之亮坑了投资方几千万,结果出来的是一部大烂片,以致在展映上都不敢拿出来丢人,对这种说法,我一点也不相信。本身逻辑就有问题。电影工业的运转,本来就是各方面互相角力、互相制衡的结果。创作者从来有创作者的立场,投资者从来有投资者的立场,这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投资拍电影不是做慈善,投资者因为缺乏经验或能力,以及在他自身立场上该有的预见性和判断性,而制衡不住创作者(以致创作者获得了工业体系下难得的创作自由度和一般文艺片少有的资金上的充足支持),作了不成熟的投资,这本身就是千千万万个正常的商业行为当中的一例,做什么要归罪于创作者,且要一帮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影评人出来替投资人喊冤?——更重要的,这和电影本身的质量如何,又有什么关系?
一部电影的好与不好,永远只能靠电影本身说话。
可这话本身就是模糊的。因为,它即使说了话,你会不会去听,又听不听得到,一样是一个问题。
我的朋友里面,如果有人读了一本书而觉得反感,他会倾向于说“它说的是什么呀!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话;同样,如果他不喜欢一幅画,他也会说:“我一点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但如果是电影,他通常会用一种更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表达:“这就是个大烂片!”——这就是区别。书,在很多人心目当中,总归还是个有档次的东西;画,无论你懂与不懂,也总象是个艺术品,敬畏感多少总是有的。只有电影。电影的门槛太低了,它TMD根本就是个低档货,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站到它上面,用“烂片”这样的字眼来代替“不喜欢”,就好象用一张电影票就可以买到它的所有权,然后可以任凭自己的好恶来将他撕得粉碎一样。
这个区别,是从电影自身的矛盾里来的。
别的艺术,比如画画,比如写歌,只要你会,哪怕你身无分文,一张画、一首歌也可以被创作出来。但电影不可以(仅有的几个例外对于其常态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反过来也是一样。诗,可以只为一个人而写。但电影很难。假设一部电影的成本是500万,50元一张票(这里就简而言之,并不放到实际的电影商业运作环境里去讨论了),那么要10万人肯买票,电影才能收回成本。所以电影一定要迎合观众,不然它会死掉。说电影是艺术,等于是一句废话。艺术之外,电影的第一属性是它的工业性。这是其他所有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是电影独有的。电影的个性来源于其内在的艺术性与工业性的矛盾。如果说电影“贱”,那么这个贱是它天生的。
——但从来不是贱到连起码的尊重也不配有!
观众观看一部电影之前的期待和想象,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对这部电影的观感。但现在的一个很显著的情形是,有不少观众并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欣赏者的位置上,而直接以某些(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待来作为衡量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一面是自我封闭,一面是想象力匮乏,拒绝接受事先未曾预料到的东西,拒绝接受自己眼界以外的东西,并且自动地把它们归到错误的那一类里而加以嘲笑。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从来不存在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好电影”的标准。电影要比我们以为的复杂得多。一定要形容电影的话,它其实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故事、结构、风格、影像、美术、奇观的场面……任何一个面都是客,任何一个面也都可以作为主,任何一个面都可以成为基座,在那上面衍生出一部独特的电影。所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话误人多矣。从评论角度上说,这句话重要的一个后遗症就是纯粹把电影当做戏剧的影像化,只知道一味从文学上、故事上、人物上、结构上去考察。很多人喜欢说:“啊!这个结局我早猜到了——烂片!”如果这是一部以故事为卖点的电影,那么这样说或许还有些道理。但如果不是呢?要不然,每个人一生出来就是要死的,那么活着又干什么呢?
电影对于故事的依赖,其实远比我们所以为的要小。是我们——观众——的观赏习惯强制着它这样做。电影的真正的本,是创作者对其整体艺术风格的综合设计(亦即下文所谓的“仁”)。电影本来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而我们是拴在电影底下的秤砣。是我们决定了电影能飞得多高。
对观众来说,“喜欢”与“不喜欢”一部电影,是个人的,但对一部电影的艺术价值的评价不是!创作者求仁得仁,他是否通过他所采用的艺术手段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那个“仁”,才是评价一部电影得失成败的标准。
一不留神写了很多题外话。说回到《肩上蝶》。
《肩上蝶》是我今年看到的最精彩的华语片。
它不讨好。作为一部文艺片,它一点也不深邃(张之亮也从来不是一个以深邃见长的导演),要讲的东西很浅白,而且过于理想化甚至理念化,就像电影里浓墨重彩表现的那个温室一样,它只能生长在那里面,一暴露在室外就无法存活。它所信仰的感情干净得不合时宜。要知道,对于我们这一代观众来说,非但两只脚是紧紧踩在地上的,且连半个身子都已经入了土了呢!
——但张之亮相信。
其实道理不在深。中国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名人名言多如牛毛,无论你说什么话,持怎样的观点,只要想驳,一定能从老祖宗那儿找到高深莫测的话来驳倒你。可转过天来,别人也拿这句话说你呢?不要慌,你要你肯找,你一定又能找到另一句妙语,把昨天的你驳得体无完肤。——道理深,不难;信,很难。
张之亮很相信。
《肩上蝶》的故事很平淡,信息量也不大,通篇都是小小的生活点滴,刻画的是张之亮心目中的感情的真谛:专注、深情、坚守、博爱。但张之亮将其处理得非常饱满和立体。陈坤的药用植物学家的身份在电影里不是平白设置的,正是从这一点上,张之亮打通小我和大自然之间的界限,让他的“爱情观”得以通篇互相照应,互相生发,运转自如,气韵浑成。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不相信,他绝对营造不出那样一个结合了童话和真实,如幻若真且并行不悖,意在境先,美得几乎要令人窒息的世界。
讲一个道理容易,凭空打造出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极难。它需要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自然地结合人的世界和昆虫的世界,美,且要达到一种融洽而微妙的平衡。这个世界,不是张之亮要讲的道理的外包装,没有这个世界,这部电影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成立。张之亮所信仰的“爱”,不是通过这个世界传达出来的,它就是这个世界本身。换句话说,这个世界,就是张之亮在《肩上蝶》里全力想要实现的那个“仁”。
看完电影的时候,朋友讲了句话,我深表赞同。他说:“如果《肩上蝶》是一部动画而不是真人电影的话,那么,观众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
是的,如果《肩上蝶》是一部动画片,它的气质会很象吉卜力出品的电影:干净,纯粹,以及恰到好处的想象力。它的难度会降低,人的世界和纯CG动画制作出来的昆虫世界的融为一体远没有象现在那样艰难。更重要的是,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于接受之初,会先有了一个明确的模板以知道他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东西。而不象现在……
但张之亮要做的,偏就是现在这样的一部《肩上蝶》。
这种在真人影像里求超绝意境的事,徐克干过(从这个角度说,“文张武徐”并称还是有道理的),那就是2001年的《蜀山》,电影画面瑰奇绚丽,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却有些“只见仙界不见人”;彭氏兄弟的《风云Ⅱ》干过,一样难逃“人役于技”之讥;到张之亮,是第三次。
(所以我要再说一遍:张之亮是幸运的。以商业片中都罕有的手笔,来帮助实现一部文艺片里的奇思妙想,这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肩上蝶》里渲染的不是仙界,更没有什么武侠,这让它看上去似乎要比那两部容易些——或者反而更难。它没有什么神仙妖魔、洞天仙境可以借助,它所有的,只是人。陈坤所扮演的植物学家的生活太平淡了,比之一眼可以看到的昆虫和蝴蝶的世界,它很容易让人忽视掉创作者在这上面做出的卓绝的努力。但其实,这才是更应该让人激赏的部分。独具匠心的美术设计、斑斓而浪漫的色彩、苦心孤诣但又特意抹去棱角的光与影的运用,令得它拍的是现实,但在在都与真实的现实拉开距离,以营造出一种由平淡而绚烂,再经绚烂之极又复归于平淡的艺术的世界。
可以说,对张之亮而言,他所要表达的内核,从来没有象《肩上蝶》里那样的神采奕奕过。他是一个很有人文气的导演,坚持与怀念的,很多也是存在在过去的东西,这使得当他的镜头面对现实的世界的时候,常常免不了隔膜,免不了纠缠在理念和现实之间的力不从心,免不了些些古板甚至陈旧的味道,免不了一种不合时宜的书生气。但这在《肩上蝶》里统统不存在。因为连这个世界都是他自造的,一切都如鱼得水,一切都自然妥帖……
不需要去猜测,明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里,《肩上蝶》是不是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等等奖项的有力竞争者;能拍到这部影片,就已经是张之亮的幸运了。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张之亮生平的最佳作品很可能是《笼民》;但如果让张之亮自己选——
一定是《肩上蝶》。
一定是。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缘相聚,无缘分离

226

主题

22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北京市
点数
16023 点
帖子
12038
微博名
五六七八月雪
注册时间
2005-2-6

Medal No.3

2#
发表于 2011-7-11 00:05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文章有点长
不过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完整的看完
写得非常有见地~
我必须承认,我们目前评价一部电影的标准太过单一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缘相聚,无缘分离

710

主题

2

好友

5932

积分

点数
7206 点
帖子
2068
注册时间
2004-4-16
3#
发表于 2011-7-11 08:50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谢谢五月的推荐,很有启发。

3

主题

0

好友

2009

积分

点数
1871 点
帖子
1833
注册时间
2009-4-16
4#
发表于 2011-7-11 09:12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有深度

56

主题

0

好友

1485

积分

点数
1888 点
帖子
1465
注册时间
2005-7-4
5#
发表于 2011-7-11 09:37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虽然博主说的有道理,但这种尝试未免代价太大了。要是自己的钱或者像《战国》投资方那样有钱没地方花,投资这么个电影可以,对于一个靠贷款投资电影,导演应该考虑市场和回报。偶认为花这么多钱实现自己的幻想,不考虑投资方的回报,不是对电影的执着而是自私。导演是实现梦想,值了,人家倾家荡产了。
本人没什么内涵,我感觉故事情节不光是平淡,情节和对白过于幼稚(不忍心说弱智)。看完我都不敢相信这样情节是出自一个擅长拍文艺片的导演之手。
真心希望陈坤以后接片别因为盛情难却而接片,别砸了自己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竖立起来的品牌。要知道有些人对你羡慕嫉妒恨,巴不得看笑话。

29

主题

0

好友

7188

积分

点数
6140 点
帖子
6768
注册时间
2004-6-14
6#
发表于 2011-7-11 09:4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张之亮很幸运。他拍到了他迄今为止最个人化、表述最完整充分、刻画最精致细腻、各部门配合也非常落力的作品。且不论他心有多高,才有多大,一位导演一生能得到这样一次机会,来拍出他心目中的那部电影,那么,这辈子也没白当导演一回。
-----------特别同感这段话~~~~张之亮导演在用他的表达方式和观众对话~~~文风如人,影风也如人吧~~~经历过很多,身处大染缸~~他在这样的年龄阶段还有这样的情怀心境~~~很珍贵~~~喜欢<<肩上碟>>
外提醒大家:以后在中国去麦当劳,肯德基一定记得要发票!!! 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发票的原因,而掠走将近2亿的税收。 请把这条信息完好(不加任何修改复制)发至其它群体。

29

主题

0

好友

7188

积分

点数
6140 点
帖子
6768
注册时间
2004-6-14
7#
发表于 2011-7-11 09:54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7 编辑

《肩上蝶》是我今年看到的最精彩的华语片。
它不讨好。作为一部文艺片,它一点也不深邃(张之亮也从来不是一个以深邃见长的导演),要讲的东西很浅白,而且过于理想化甚至理念化,就像电影里浓墨重彩表现的那个温室一样,它只能生长在那里面,一暴露在室外就无法存活。它所信仰的感情干净得不合时宜。要知道,对于我们这一代观众来说,非但两只脚是紧紧踩在地上的,且连半个身子都已经入了土了呢!
——但张之亮相信。
-------------------对!!!他相信!!观看的我也相信!!!共鸣了,感动了!!!假如它出碟片,我想收藏!
这样的片子,让现代的见惯了乱七八糟,谈个恋爱象吃快餐一样长大的年轻人,如何拍呢?!!!
外提醒大家:以后在中国去麦当劳,肯德基一定记得要发票!!! 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发票的原因,而掠走将近2亿的税收。 请把这条信息完好(不加任何修改复制)发至其它群体。

29

主题

0

好友

7188

积分

点数
6140 点
帖子
6768
注册时间
2004-6-14
8#
发表于 2011-7-11 10:1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8 编辑

这部片为坤儿加分很多很多~~让他的演技大暴露,好象全身为他打造一般~~~三大美女都成了配角儿,他和蝴蝶间的交流~~~就连外人也能看的到他演技啊~~~我同事们同学们在夸他呢(她们不知道我是坤迷的,在单位我不公开我是坤迷的身份,嘿嘿,只有几个哥们儿知道我是坤迷的)心里美美的~~~这部影片里的美女们演的也很传神~~~
<肩上碟>它的争议会很大很大~~喜欢的人会非常非常的喜欢~~~不喜欢的人会骂它烂片~~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和内涵不内涵到是无关~~~个人骨子的性格在那影响着~~~让一个快节奏的人去看这个片肯定完蛋~~~他会觉得无聊浪费时间墨迹~~让一个成熟的理性多一点的人去看这个片,会觉得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幼稚等等~~~呵~~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是需要带着感性的情怀去观看的~~~假如感性多一点的人,会看哭~~在微博里随处看到看哭的观众~~~
好的坏的观后感,,都是真实的表达~~~它能反映你的性格之一吧~~~
外提醒大家:以后在中国去麦当劳,肯德基一定记得要发票!!! 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发票的原因,而掠走将近2亿的税收。 请把这条信息完好(不加任何修改复制)发至其它群体。

29

主题

0

好友

7188

积分

点数
6140 点
帖子
6768
注册时间
2004-6-14
9#
发表于 2011-7-11 10:17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8 编辑

从头到尾的帅坤儿,有木有?有木有? 估计将为坤儿囊括一部分MM过来咯~~~
外提醒大家:以后在中国去麦当劳,肯德基一定记得要发票!!! 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发票的原因,而掠走将近2亿的税收。 请把这条信息完好(不加任何修改复制)发至其它群体。

29

主题

0

好友

7188

积分

点数
6140 点
帖子
6768
注册时间
2004-6-14
10#
发表于 2011-7-11 10:20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8 编辑

但如果让张之亮自己选——
一定是《肩上蝶》。
一定是。
--------握手握手握手握手握手~~~~~~
外提醒大家:以后在中国去麦当劳,肯德基一定记得要发票!!! 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发票的原因,而掠走将近2亿的税收。 请把这条信息完好(不加任何修改复制)发至其它群体。

14

主题

0

好友

774

积分

点数
267 点
帖子
406
注册时间
2009-5-3
11#
发表于 2011-7-11 10:53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本帖最后由 siwei 于 2017-6-12 09:48 编辑

因为身在异乡,所以还没看到?肩上碟?。钦佩作者的大气和风采。一直支持坚持文艺理想的艺术家们。就仅凭有文张武徐之称的张之亮导演,和演技超群的陈坤和其他优秀演员肯接这部戏的事实,影片也差不到哪去。也可能是经典,亦未可知。

14

主题

0

好友

3348

积分

点数
2555 点
帖子
2959
注册时间
2008-6-16

Medal No.3

12#
发表于 2011-7-11 10:55 |只看该作者 |亮它
不深邃,平淡,干净,是这样的,我甚至记不起影片的情节了...

如果《肩上蝶》是一部动画而不是真人电影的话,那么,观众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的确是!

3

主题

0

好友

1276

积分

居住地
云南省 昆明市
点数
2317 点
帖子
1085
微博名
rainy612
注册时间
2009-12-26

Medal No.1

13#
发表于 2011-7-11 12:13 |只看该作者 |亮它
确实呀,人们以太多要求来苛责这部电影,若是《肩上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的话,观众就会容易接受了~

《肩上蝶》是这样纯净的艺术啊~我被作者的观点折服了~
不要鄙视别人的面具~其实我们都有~只要你看到他有~善意的提醒他~这就是一种高尚~~谁愿意让那张张面具遮住自己想呼吸的真实呢?

241

主题

10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天津市
点数
68073 点
帖子
14349
微博名
幽篁听箫
注册时间
2007-7-10

Medal No.3

14#
发表于 2011-7-11 14:4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如今的社会太浮躁,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欣赏一部纯粹唯美的文艺片,反而会觉得闷,这是社会进步的代价还是社会的悲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0

主题

2

好友

7841

积分

居住地
浙江省
点数
74427 点
帖子
6580
微博名
君之坤
注册时间
2006-8-11

Medal No.3

15#
发表于 2011-7-11 16:5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动画片的话,那小朋友很喜欢
雨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226

主题

22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北京市
点数
16023 点
帖子
12038
微博名
五六七八月雪
注册时间
2005-2-6

Medal No.3

16#
发表于 2011-7-11 22:5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原帖由 素一 于 2011-7-11 09:37 发表
虽然博主说的有道理,但这种尝试未免代价太大了。要是自己的钱或者像《战国》投资方那样有钱没地方花,投资这么个电影可以,对于一个靠贷款投资电影,导演应该考虑市场和回报。偶认为花这么多钱实现自己的幻想, ...

看完第一遍,我和你的观点差不多~
看完第二遍,我完全推翻了自己先前的认知。
那些情节和对白设计一点也不幼稚,那是最朴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也许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影视作品,因为它们虽然都来源于生活但是都高于生活~肩上蝶的对白简单的就像平日你我相见所说的那些话。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

至于考虑投资回报率的问题,这就不是我们所能评论的了,毕竟人家两方才是合作关系。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缘相聚,无缘分离

226

主题

22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北京市
点数
16023 点
帖子
12038
微博名
五六七八月雪
注册时间
2005-2-6

Medal No.3

17#
发表于 2011-7-11 23:02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原帖由 红色雨帘 于 2011-7-11 10:55 发表
不深邃,平淡,干净,是这样的,我甚至记不起影片的情节了...

如果《肩上蝶》是一部动画而不是真人电影的话,那么,观众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的确是!

我现在怎么觉得它挺深邃的。。。。

人是不是这地球唯一的统治者呢?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人类的意志而做出改变?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想了好久这个问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缘相聚,无缘分离

1

主题

0

好友

291

积分

点数
284 点
帖子
291
注册时间
2007-3-7
18#
发表于 2011-7-12 10:30 |只看该作者 |亮它
我看的是粤语版的《肩上蝶》,虽然故事的主题很好,演员的表演也不错,只是影片的童话部份做得不够精美,配音不够甜美,该搞笑的对白也不搞笑。。。感觉上动画部份还没有现实的人物景观卡通。还有那只白蝴蝶,整天在屏幕上影影闪闪令人不舒服,但是,坤儿的表演是很棒的!

14

主题

0

好友

3348

积分

点数
2555 点
帖子
2959
注册时间
2008-6-16

Medal No.3

19#
发表于 2011-7-12 12:44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原帖由 五月的雪 于 2011-7-11 23:02 发表

我现在怎么觉得它挺深邃的。。。。

人是不是这地球唯一的统治者呢?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人类的意志而做出改变?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想了好久这个问题~

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不可想象这地球上如果只剩我们人类了会是什么样子了呢?所谓你好我大家才好,河蟹共处我们的地球就不会失衡了

ps:也好想看第2边让我也深邃的思考下,可叹今天已经下线了,呜呼.....

29

主题

0

好友

679

积分

点数
776 点
帖子
526
注册时间
2009-10-14
20#
发表于 2011-7-12 23:2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从披露的各种消息来看,双方都有诚意做出好作品,但结果为什么是这样?
1.投资方初涉市场,对市场陌生,前期投入已经较多,无力在宣传上再投入;
2.导演的个人魅力不足(可能会有人去看徐克的武侠情怀,但不会有人......);影片平淡却远离生活难以引发共鸣;浪漫唯美却难以打动人;风趣的昆虫对话却只是弱化人物形象(缺乏互动);表达了爱情、人与动物关系、环境等问题,但分散没有形成戏剧的冲突(这应该是影视作品吸引人之处)。导演急于表达自我,并未关注观众。欣赏的节奏该是什么?
3.口碑不佳——缺乏宣传引导、观影者多数被平淡拖沓的情节惹火。
4.影片拍摄中监制方未履行好相关职责,这个应该有对市场的把握之责。但本片的市场定位不明。
看来,只有诚意是不够的,合作不是突出自我,而是把事情做好。

16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区
点数
25658 点
帖子
8860
微博名
椰子1108
注册时间
2005-1-1

Medal No.3

21#
发表于 2011-7-13 08:55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原帖由 幽篁听箫 于 2011-7-11 14:46 发表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如今的社会太浮躁,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欣赏一部纯粹唯美的文艺片,反而会觉得闷,这是社会进步的代价还是社会的悲哀~

不喜欢

就当我悲哀吧
坤坤好

坤坤棒

坤坤样样NO.1

16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居住地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区
点数
25658 点
帖子
8860
微博名
椰子1108
注册时间
2005-1-1

Medal No.3

22#
发表于 2011-7-13 08:56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原帖由 素一 于 2011-7-11 09:37 发表
虽然博主说的有道理,但这种尝试未免代价太大了。要是自己的钱或者像《战国》投资方那样有钱没地方花,投资这么个电影可以,对于一个靠贷款投资电影,导演应该考虑市场和回报。偶认为花这么多钱实现自己的幻想, ...

除了最后一句我都赞同
坤坤好

坤坤棒

坤坤样样NO.1

56

主题

0

好友

1485

积分

点数
1888 点
帖子
1465
注册时间
2005-7-4
23#
发表于 2011-7-13 11:54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回复 #16 五月的雪 的帖子

我是真对着这篇博文评论的,说什么“代表作”,还“这辈子不白当导演一回”,看这位博主站着说话不腰疼偶就来气。其实电影上映前我也同情导演,看他后来写的几篇微博挺让人心酸的。尽管上映前片方的宣传让人着急生气,可看完电影我真的同情投资方,虽说投资人是自愿的,可他毕竟是外行,不懂得电影行情。张导他懂,他在电影圈混了几十年,他非常清楚文艺片的市场行情。这么大的投资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他比谁都明白。他就应该替投资人还是他的朋友着想,何况人家还是贷款,几千万不是小数目,为了一个梦想,让朋友倾家荡产,要是我会一辈子心里不安,所以我说张导自私。

我看了三遍,跟五月姐不同的是,我的感觉没变。对剧情和对白没什么印象,有印象就是风景和音乐。

第一遍跟同学看的,散场后同学跟我说的第一话是:陈坤怎么演这个电影,我说也许是冲着导演吧。我在看前,虽然听到一些传闻,还是相信张导文艺片的口碑,就是情节缓慢也不会离谱。看完后感觉剧情不但缓慢平淡,还荒诞。最典型的就是岛上突然来了一帮人说有疫情。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看的人一头雾水。

第二遍跟我男朋友,他要看武侠,我说网上说武侠剧情雷人。(为了支持肩上蝶的票房,我没敢告诉他偶看过了)看到三分之一他就埋怨我,应该听他的看武侠。为了证明我选择是对的,我还违心地说“我爱看”。看完他说了一句特损的话,失眠的人看这电影好了,稳能睡着。

第三次是跟我小姨,本来看完两遍后不打算再看了,小姨有他们单位发的电影兑换券,我小姨算是个文青,她是干文字工作的,以前还当过记者(见过陈坤,可惜我那时还不是坤迷)。我为了听听他的看法,跟她看去了。看的是晚场,俺不厚道地地睡了一觉。看完后问她电影怎么样,她说不怎么样,“四不像”。说他是爱情片吧,可动画不少,还有科幻,童话,外加环保像个大杂烩。

虽然说现在是浮躁的时代,人们静不下心来,观众有问题。但也不会众人皆醉唯导演独醒。这么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导演是不是也应该找找自身原因。

56

主题

0

好友

1485

积分

点数
1888 点
帖子
1465
注册时间
2005-7-4
24#
发表于 2011-7-13 12:05 |只看该作者 |亮它
原帖由 椰子 于 2011-7-13 08:56 发表

除了最后一句我都赞同

椰子姐我说那句话是源于我那位童鞋,在她眼里陈坤是位很有品位的演员,不应该接这样的电影。我同学不是坤迷,也许代表一些普通观众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素一 于 2011-7-13 12:07 编辑 ]

48

主题

2

好友

4517

积分

点数
3335 点
帖子
3460
注册时间
2005-6-13
25#
发表于 2011-7-13 12:48 |只看该作者 |亮它
索一MM的话甚得我心!不厚道地说,昨天看第三遍的后半场,梁咏琪MM再一次来坤家里,疫情阶段的戏开始我也睡了一刻钟。。。。。我看的是下午4点45分的场次,一天就安排了一场。。。估计明天开始没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会员列表|陈坤同名网站(2004-3-9成立) ( 京ICP备202201996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304号 )

GMT+8, 2025-7-21 15: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