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型
- A
- 个人主页
- 性别
- 女
- 分享
- 0
- 精华
- 46
- 积分
- 5882
- 主题
- 309
- 相册
- 0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UID
- 4400
- 阅读权限
- 200
- 听众数
- 2
- 收听数
- 0
- 买家信用
 - 卖家信用
 - 最后登录
- 2014-7-1
- 在线时间
- 1176 小时
- 点数
- 4435 点
- 帖子
- 4569
- 微博名
- 清平乐ick
- 注册时间
- 2004-3-13
- 点数
- 4435 点
- 帖子
- 4569
- 微博名
- 清平乐ick
- 注册时间
- 2004-3-13
|
上周六就拿到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直没机会好好读读,今晚趁家中无人,翻开来阅读,作为一直以来就很欣赏陈坤的人,对他平时的新闻访谈以及行走的力量算是比较熟悉的了,我是冲着对他的欣赏来买这本书的,可是阅后,我知道,一开始就低估了这本书的魅力,以致于大半夜让我爬起来记录感受。
买这本书时,老公对此很不屑,他对我说:“只到西藏走了11天就写书,这也太过于肤浅了吧。”虽然我对他的言论也进行了反驳,但内心却的确有些挣扎,他说得也不无道理,也许对他的喜爱让我不能站在一个更为公正的立场来看待这一本书。
然而,确是爱上封面那坚定的眼神,黑白灰的色泽让它更具力量和冲击,简单干净的排版,精美的书页,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细致。
如果你是把这本书当成游记来读,那样你就错了!
陈坤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走到西藏的,在这个途中,他省视着自己的人生得失。
陈坤的文字,感性、敏锐、真诚,就如他的访谈一样。他的内在远比他的外表更为丰富多彩,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够时刻自省如他,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收获,能够时时保持警醒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失落,却总是在自己身上找寻原因,不推卸,敢担当,有勇气,不计较一时得失,这都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作为业余作家,他的文字趋于平淡,但贵在真诚与感染力,敏感的心和锐利的洞察力让他更注重细节的描述,让读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仿佛他们中的一份子,途中的争执,小梅与大强的执着追随,都那样鲜活地发生在眼前。
行走的力量——西藏之行只是一个引子,这一个过程让所有参与者都在禁语的严酷条件下直面内心,与心灵对话,与天地沟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创意,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过程,能够想出这个项目的人,我拜服,而能够一丝不苟将之执行下去的人,我折服。
书中巧妙地将他11天行走中的事件与感悟与自己人生的成长历程相结合,分期记录了不同时期的体会,也总结了戏剧中的得失,真实的感受体验的确能给人以正面力量。
作为影迷,我对陈坤初初的印象,也是来自于他的影视作品,尤其是《金粉世家》中他塑造的那的骄奢却不失赤子之心的金燕西,那纯净透彻的眼神,让我一下迷上了,后来无意间看到了《艺术人生》,让我对这位青年演员有了更多了解,总觉得他身上有种不同的东西,从而成为了他的影迷,那是2003年末。
他在书中也记录了那段爆红的时光,所有的人气投票,他都高居第一,那里也有我投下的一票一票。
记得当时与各地的许多坤迷成为了好朋友,都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值得呵护的人,想尽力给他支持,让他感受到影迷的力量,商量后决定他建立一个温暖如家的网站,网站的宗旨是尽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他,适当约束影迷的过激行为,不要因为影迷的行为给他带来任何负担,不需要与他太过接近,只需要默默守护。那时初成粉丝的我们,也一样热血而冲动,在那样的理念下,在一夜夜MSN的讨论中,一个新的坤网很快诞生了,它就是《陈坤同名网站》,那时,是2004年初。
当时,我面临毕业论文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时光里,目睹一个新网站建立的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让我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还获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这忙碌期间还在新论坛灌水无数,这就是他带给我的力量么?
书中陈坤提到2003—2006年是他迷茫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也是我参与组织活动最多的时间,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探班,第一次歌友会,第一次签售会,我不知道这许多第一次会不会给他添加困扰,但本心却是希望让他感受到我们支持的力量。
毕业后工作之初,一位朋友要到《风雨西关》剧组探班,问我要不要去,我说不去,她问我有什么礼物要带,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好带的,后来一想又让她带去了我的一本毕业论文,只是想告诉他,有了他的作品带给我的那么多快乐,才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了勇气面对并且成功跨过,就这样!
昨天中午见缝插针的读了一部分他关于行走的力量的自我解读,忍不住又给那位朋友打了一个电话,忆起后来我禁不住诱惑被她拐到片场探班的点滴,还记得阳光透过南珠里那棵大榕树,斑驳地撒在我们的身上,他坐在那里,眼睛闪着晶亮的光芒:“我想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那话时,他手势有力,目光坚定!那一刻,我们谈起了慈善中的阻力,公民素质的障碍等种种现象,不象明星与粉丝,就是普通朋友间的谈话。那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正面临着忧郁症的困扰,可即使在这最迷茫的时期,他的本心仍在,这就是陈坤!这也是我唯一一次探班,有些经历一次足矣!
从那时到现在,他一直在用他的行动践行着当初许下的宏愿,能力有大有小,行动贵在实处,从最初的慈善捐款,到现在自己搞公益项目,都是真切看得到的,他一路且行且实践,而我们且随且见证,我和朋友一起感叹,八年了,我们没有跟错老大。
2007年开始到现在,由于家庭工作的原因,我也逐渐由最初的狂热到平静再到淡定,再由资深坤迷转变为散粉,不会再为他投票,不会再为黑他的帖子而愤慨,不会为了宣传他而写帖。平静的水面并不能掩盖内心的执着,对他,我一直没有挪开过关注的眼光,看着他一步步的强大,人也逐渐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始终不能忘记他写给大家的话:路漫漫,长陪。越是时光流逝,越是体会到短短五个字的珍贵之处。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书,让我更加体会到这位男人的责任感,对家人,对朋友,对晚辈,对社会,这是他的一种内心修行,也是他对自己的“苛求”和“约束”,很多东西都感同身受,感受他的坚持,感受他的别扭,感受他的骄傲,感受他的悲观,感受他的毅力,感受他的亲情……太多的真实让我们无以言表,就如他书中所说,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丽一万倍!这一份份不加掩饰的真情流露,才正是这本书最动人之处。
行走的力量,power to go,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只要前行就能获得力量。踏上这条路,是什么给予自己前行的力量,问自己,只有自己才是前行的源动力,而目标坚定者,脚步才会最沉稳。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真的让我受教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自己突然的行走呢?
-------------------------------
因为是大半夜写了,写到一大半就困了,于是成了一遍烂尾的感受,就这样吧!
[ 本帖最后由 zoe 于 2012-1-13 21:38 编辑 ] |
|